發梳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一種發梳,尤其是指一種在梳理發絲時能大幅減少阻力而易增操作順暢性的發梳,其具有一圓柱狀主體,于主體外周面設有由其第一端開始延伸并連續至其第二端處的螺旋狀植齒帶,于植齒帶上植設復數序列的梳齒,相對于螺旋狀植齒帶,在主體外周面乃形成一未植設梳齒的空缺帶,該空缺帶在介于序列梳齒間的寬度復大于序列梳齒中兩相鄰梳齒間的距離,借由此種構造使發梳在進行整發動作時更能大幅減少阻力、降低發絲打結的發生率等,使本發明更具有操作順暢性的實用價值。
【專利說明】發梳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有關于發梳,尤其是指作為梳理發絲用途而非作為卷曲發絲用途的發梳。【背景技術】
[0002]在居家生活中作為梳理頭發的用具種類相當多,而發梳即是一種相當普遍的用具之一,尤其是發絲較長的女性朋友更是每日不可或缺以發梳作為梳理發部的必備用品。觀目前市面上所販賣的發梳用品雖然種類相當多,但是基本上可歸類為直線狀單片體發梳、面狀葉片體發梳及柱狀型發梳,直線狀單片體發梳為在一握把端延伸出一排相等間隔的復數根梳齒的梳發段;葉片狀發梳則是在一握把端延伸出一具有縱列及橫列呈交錯面狀的復數根梳齒的梳發部;柱狀型發梳則是由一握把延伸出一在柱狀周面植設有復數列梳齒的梳發段。
[0003]但不論是何種型態的發梳在進行梳理發絲時均會因阻力大而不易梳理操作,也容易讓發絲打結糾纏在梳齒與梳齒間的間隙,更有甚者也會發生扯斷發絲的惱人現象。歸咎原因乃是因所有發梳上的梳齒位置均是采用橫、縱列梳齒排列的設計方式,每一梳齒與四周邊相鄰的梳齒間的距離太小,形成一高密度交錯的現象,此種設計并不理想,雖然若將梳齒與梳齒間的間隙放大可以降低梳理動作的阻力,但此種設計無法細膩貼切地將大部分的發絲群梳理妥當,也非為理想的改善設計。
[0004]本發明人即是有鑒于發梳是廣泛被女性使用者所采用的梳發用品之一,且感于習知發梳在進行梳理動作時具有阻力大,不順暢及容易造成發絲打結扯斷等使用缺失,乃期以一種能降低阻力、增進操作順暢性的發梳供給使用者大家,發明人乃應用其累積多年從事發飾品制造的經驗,針對習知發梳的缺失予以突破興革,經多次努力研發及實驗終乃發展出本發明。
【發明內容】
[0005]本發明的主要目的提供一種發梳,其在進行整發動作時更能大幅減少阻力、降低發絲打結的發生率等,具有操作順暢性。
[0006]為達上述目的,本發明的解決方案是:
一種發梳,具有一手柄段,該手柄段在銜接端直接延伸一圓柱狀主體,該圓柱狀主體由第一端直接開始延伸并連續至其第二端處形成一螺旋狀植齒帶,于植齒帶上植設至少兩列梳齒列,相對于螺旋狀植齒帶,在主體外周面乃形成一未植設梳齒的空缺帶,該空缺帶的寬度W大于序列梳齒列中兩相鄰梳齒間的距離。
[0007]所述的植齒帶所植設的復數梳齒列分別具有不同的高度。
[0008]所述的植齒帶所植設的復數梳齒列中的任何一梳齒列均為螺旋走向且兩相鄰梳齒列相平行。
[0009]本發明的發梳具有一柱狀主體,于主體的外周面設有由其第一端開始延伸并連續至其第二端處呈螺旋狀的植齒帶,于植齒帶上植設至少兩序列平行且呈螺旋走向的回旋齒列,相對于該單一螺旋狀植齒帶的主體外周面乃形成一未植設任何梳齒且一樣是呈螺旋狀的回旋空缺帶,該回旋空缺帶的寬距大于兩相鄰的回旋齒列間的距離,借著螺旋走向的回旋空缺帶及螺旋狀植齒帶上所植設的復數序列的回旋齒列的構造配合,使用者能因阻力大幅減少而可在梳理發絲動作上增進順暢性。
[0010]本發明的另一主要目的是可提供一種發梳,該發梳在主體所形成螺旋走向的植齒帶植設至少兩相鄰互相平行且一樣是螺旋走向的回旋齒列,該等回旋齒列中的其中一齒列的梳齒高度大于另一齒列的梳齒高度,有助于發絲群被分層梳理而更具順暢性。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1]圖1為本發明發梳的立體圖;
圖2為本發明的發梳的平面圖;
圖3為圖2的局部放大圖;
圖4為圖3的主體的外周面展開示意圖;
圖5為圖4的局部放大圖;
圖6為本發明的梳理發絲的動作示意圖;
圖7為本發明的梳理發絲的動作示意圖;
圖8為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圖;
圖9為圖8的局部放大圖。
[0012]標號說明:I手柄段11銜接端2主體21
笛一雜兎觸
22第二端3 植齒帶4空缺帶X、Y距離
W寬度
al、a2、a3 梳齒列 all、al2、a21 梳齒 hl、h2、h3 高度。
【具體實施方式】
[0013]為了進一步解釋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來對本發明進行詳細闡述。
[0014]請參考圖1至圖5,本發明發梳的具體結構,具有一手柄段1,該手柄段I在銜接端11直接延伸一圓柱狀主體2,該圓柱狀主體2由起始端,亦即是第一端21直接開始延伸并連續至其第二端22處形成一螺旋狀植齒帶3,于植齒帶3上植設至少兩列梳齒列,于本發明實施例中以復數序列相平行的梳齒列al、a2、a3來表示,相對于螺旋狀植齒帶3,在主體2外周面乃形成一未植設梳齒的空缺帶4,該空缺帶4在介于序列梳齒間的寬度W復大于序列梳齒列中兩相鄰梳齒列間的距離Y,以及寬度W大于同一梳齒列中相次第的兩梳齒的距離X,即如圖5所示的寬度W大于梳齒all與al2的距離X及寬度W大于梳齒all與a21的距離Y。
[0015]本發明在植齒帶3所植設的復數梳齒列al、a2、a3更可以不同高度的梳齒作為設計,請參考圖8、圖9,梳齒列a3的聞度為最短h3,梳齒列a2的聞度中等h2,梳齒列al的聞度為最高hl,此種設計可讓使用者在梳理發絲群時借由梳齒列a3梳理發絲的表層,而梳齒列a2可梳理中層,至于梳齒列al則可梳理發部深層,也由于能深淺分層梳理發絲群,不僅操作能更加順暢,同時讓發絲群被梳理的更整齊。
[0016]梳理發絲時的手部動作,一般而言該種動作必然會呈現弧線形的動作,使用者的手臂在上下運作時必然兼含弧形、波浪形等走向,同時也讓發梳在運作時呈現弧形、波浪形等走向。如圖6、圖7,假設使用者操作時的手肘關節為A點,使用者手腕部關節為B點及發梳第二端22為C點,在梳理發群所呈現弧線形的動作可如圖7所示意。因此,本發明主體2上設有一寬度W較大且是呈現螺旋走向的空缺帶4,該螺旋走向即是一種能夠貼切配合發梳運作時的弧形走向,另方面復由于植齒帶3上的復數梳齒列al、a2、a3亦呈螺旋狀,相同地亦能貼切配合發梳運作時的弧形走向,是故本發明植齒帶3及空缺帶4所呈現螺旋狀的構造設計與梳理動作時發梳所呈現的弧線形的走向均頗為相當一致,所以本發明的發梳確實具有減少阻力而增進梳理動作的順暢性,不僅不易造成發絲與梳齒相糾纏打結,同時更不會造成發絲的扯斷現象。
[0017]縱觀前論,本發明發梳在圓柱型主體2上設有一螺旋狀的植齒帶3,特別是該植齒帶3是由主體2的第一端21開始螺旋狀延伸且是連續到主體2的第二端22為止,在植齒帶3所植設的復數梳齒列al、a2、a3亦屬于螺旋狀走向,讓梳理動作可大大減少阻力,更進一步,由于本發明發梳主體2上另形成有一大寬度W且同樣呈現連續性螺旋狀的空缺帶4,更能讓梳理的動作益加順暢,不會造成發絲糾纏打結乃至于發絲的扯斷。
[0018]上述實施例和圖式并非限定本發明的產品形態和式樣,任何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對其所做的適當變化或修飾,皆應視為不脫離本發明的專利范疇。
【權利要求】
1.一種發梳,其特征在于:具有一手柄段,該手柄段在銜接端直接延伸一圓柱狀主體,該圓柱狀主體由第一端直接開始延伸并連續至其第二端處形成一螺旋狀植齒帶,于植齒帶上植設至少兩列梳齒列,相對于螺旋狀植齒帶,在主體外周面乃形成一未植設梳齒的空缺帶,該空缺帶的寬度W大于序列梳齒列中兩相鄰梳齒間的距離。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梳,其特征在于:植齒帶所植設的復數梳齒列分別具有不同的高度。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梳,其特征在于:植齒帶所植設的復數梳齒列中的任何一梳齒列均為螺旋走向且兩相鄰梳齒列相平行。
【文檔編號】A45D24/04GK103960858SQ201310045310
【公開日】2014年8月6日 申請日期:2013年2月5日 優先權日:2013年2月5日
【發明者】徐士凌 申請人:徐士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