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野外工作的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野外工作的鞋。我們知道,人會陷在沼澤地下,是因為重力大于浮力,還有人雙腳面積很小,導致對于沼澤的壓強過大。本發明設計的鞋包括鞋底、鞋里和鞋幫,它用硅膠或者橡膠做成;鞋底采用中空結構,而且具有鴨蹼形狀,其面積足夠支撐穿上該鞋的人能夠在浮在沼澤地上;所述的鞋底有一個充氣孔和與之匹配的硅膠塞子,所述的鞋幫外側各有一個拉鏈。穿上這樣的鞋,人體的壓力被分散,這樣人就不會陷入沼澤地的泥潭里面。它不僅安全防水,而且重量輕,攜帶方便;其價格不會超過300元,對于地質工作人員和其他需要經常在野外工作的特殊人群的安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專利說明】一種野外工作的鞋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鞋,特別是能夠在沼澤地行走的鞋。
【背景技術】
[0002]沼澤地就是地表過濕或有薄層積水,土壤水分幾達飽和,并有泥炭堆積,生長著喜濕性和喜水性沼生植物的地段。
[0003]不論在高地還是低地,都會有危險的沼澤,不小心掉進去,也是有可能喪命的。活命的方法與身陷流沙時的情形是一樣的:不要掙扎,應采取平臥姿勢,盡量擴大身體與泥潭的接觸面積,慢慢游動到安全地帶而脫險。如非要走過滿布泥潭的地方不可,應沿著有樹木生長的高地走,或踩在石南草叢上,因為樹木和石南都長在硬地上。如不能確定走哪條路,可向前投下幾塊大石,試試地面是否堅硬;或用力跺腳,假如地面顫動,很可能是泥潭,應繞道而行。
[0004]但是對于一些特殊群體如野外勘探、地質人員或者環保人士等如鳥類愛好者,因為工作性質,需要經常在沼澤地活動,因為濕地或者沼澤地有非常松軟的淤泥,人們很容易陷入進去,非常危險,如果沒有人及時相救,甚至危及生命。2008年的電視臺就報導過,丹東一群鳥類愛好者,為了觀察鳥類的活動,在海邊的濕地活動的時候,一名隊員不慎陷入了泥潭里,幸虧救護人員及時趕來,費了極大的努力,才把該人員救了上來。但是依靠這樣的辦法不是長久之計;而且即使沒有生命危險,普通的鞋子行走在濕地或者沼澤地上面,也非常吃力。
【發明內容】
[0005]我們知道,人會陷在沼澤地下,是因為它從表層到內部都是軟的,是因為重力大于浮力,還有人雙腳面積很小,導致對于沼澤的壓強過大。基于這樣的理論,為了野外工作人員的生命安全,本發明設計了一種能夠在沼澤地上安全行走的野外工作的鞋。
[0006]這種鞋包括鞋底、鞋里和鞋幫但是全部采用硅膠或者橡膠一次注塑或者擠出成型做成,鞋底采用中空結構,而且具有鴨蹼形狀,其面積足夠支撐穿上該鞋的人能夠在浮在沼澤地上,根據每個人的體重可以設計成小型、中型、大型和特大型4個型號,比如兒童可以選用小型,特重的人選用特大型。該鞋的鞋底有一個充氣孔和與之匹配的硅膠塞子,如果不穿的時候,可以脫下。拔下所述的硅膠塞子,就將里面的氣體釋放出來,然后可以將該鞋折疊起來,放入背包里,換上其她的普通項的鞋子,方便行走。為了方便穿上或者脫下鞋子,鞋子的鞋幫外側各有一個拉鏈。
[0007]穿上這樣的鞋,人體的壓力被鞋底分散,人對鞋子下面的沼澤地的壓強減少了二倍以上,這樣人就不會陷入沼澤地的泥潭里面。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8]圖1是本發明的示意圖。[0009]I鞋幫2鞋底3鞋底充氣孔4硅膠塞子5拉鏈【具體實施方式】
[0010]首先根據每個人的腳的大小和體重等,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鞋。然后,用打氣裝置如自行車的,將鞋底2把氣打滿。然后,拉開鞋幫I的拉鏈5,將雙腳穿入鞋內,調適好,將鞋幫的拉鏈5拉上。這時候就可以在危險的沼澤地上行走了。因為鞋子的鴨蹼形狀和較大的面積,人體的重量被分散近一倍,樣人就不會陷入沼澤地的泥潭里面。穿著普通鞋要陷入泥潭的危險情況就會避免;這樣人們可以放心地行走在沼澤地或者濕地上。當走出沼澤地的時候,拉開拉鏈5,脫下鞋子,拔下硅膠塞子4,放出里面的空氣,將鞋子折疊好,放入行囊,換上普通的鞋子,輕裝上陣,繼續工作了。
[0011]這樣的鞋子,不僅安全防水,而且重量輕,攜帶方便;其價格不會超過300元,對于我們的地質工作人員和其他需要經常在野外工作的特殊人群的安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權利要求】
1.一種野外工作的鞋包括鞋底、鞋里和鞋幫,其特征是所述的鞋用硅膠或者橡膠做成。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野外工作的鞋,其特征在是所述的鞋底采用中空結構,而且具有鴨蹼形狀,其面積足夠支撐穿上該鞋的人能夠在浮在沼澤地上。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野外工作的鞋,其特征是所述的鞋底有一個充氣孔和與之匹配的硅膠塞子。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野外工作的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鞋幫外側各有一個拉鏈。
【文檔編號】A43B3/00GK103783730SQ201310229222
【公開日】2014年5月14日 申請日期:2013年6月9日 優先權日:2013年6月9日
【發明者】莊建民 申請人:張家港市南寶涂料裝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