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防丟失的行李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箱包設計與制作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利用電子裝置提醒人們防丟失的行李箱。
背景技術:
行李箱是人們外出工作、出差、旅游必備的物品。由于它體積較大、裝的東西較多,相對的比較重,所以,現在的行李箱通常是以拉桿箱的形式出現的。箱子大了,在旅途中常常就不能隨身攜帶:坐飛機需要托運,坐火車需要放到車廂兩端較空的地方,坐長途汽車需要放在汽車下方的行李箱中,就是在旅途中上廁所有時也需要將箱子放在外面的。而這樣做后,使用人常常是看不到自己的行李箱的。因此,出于種種原因,人們通常是不敢將貴重物品放到行李箱中的。除了存在錯拿(行李箱)的因素外,被他人故意拿走也是有可能的。怎樣讓行李箱盡可能地在自己的可控制范圍,是使用人非常關心的事情。目前,行李箱的種類盡管不少,帶鎖具或者有密碼鎖的行李箱很多,但是,具有提醒人們防丟失功能的行李箱好像還沒有面市。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 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產品的不足,提供一種防丟失的行李箱,通過在行李箱箱體上安裝防丟裝置,再配套使用能對防丟裝置進行設置和控制的控制器,使行李箱處于使用人的控制范圍內,一旦出了該控制范圍,防丟裝置和控制器能同時警報,提醒使用人及時找回自己的行李箱或是及時報警。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術方案。一種防丟失的行李箱,含有箱體、拉桿,其特征是,還包括有防丟裝置和控制器,所述防丟裝置為一個有透明蓋子的扁平狀盒體結構,在盒體結構內設有單片機、接收與感應電路、報警燈、第一報警器和干電池,所述干電池與單片機、接收與感應電路、報警燈、第一報警器電連接;所述防丟裝置埋置在所述箱體上;所述控制器為與所述防丟裝置無線連接的配套結構,為一手持式小型塑膠結構件,在所述控制器上設有扣環、開關按鈕、調節按鈕、LED顯示窗和第二報警器,在所述控制器內設有控制電路、顯示電路和紐扣電池,所述紐扣電池與所述開關按鈕、調節按鈕、LED顯示窗及第二報警器電連接;所述控制器通過調節按鈕能設定防丟裝置與控制器的連接范圍,調節的信息能在LED顯示窗上一一顯示,一旦防丟裝置離開了所設定的連接范圍,所述報警燈即行閃亮,所述第一報警器和所述第二報警器同時報警。進一步,所述防丟裝置埋置在所述箱體的一側。進一步,所述單片機為C-51單片機。進一步,在所述控制器內設有振動器。本實用新型一種防丟失的行李箱的積極效果是:(I)將現有的報警器(接收器)、傳輸通道和報警控制器(發射器)裝置設置在行李箱上以制作一種具有報警和提醒功能的防丟失的行李箱。(2)通過在行李箱箱體上安裝防丟裝置,再配合能隨身攜帶的小型控制器能對防丟裝置進行設置和控制,使行李箱處于使用人的控制范圍內容,一旦超出控制范圍,防丟裝置和控制器能同時警報,提醒使用人及時找回自己的行李箱或是及時報警。(3)結構簡單、設計新穎,實用性強,制造方便,有較好的應用前景。
附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防丟失的行李箱的結構示意圖。附圖2是控制器的結構示意圖。附圖中的標號分別為:1、箱體;2、拉桿;3、防丟裝置; 4、報警燈;5、第一報警器;6、控制器;7、扣環;8、開關按鈕;9、調節按鈕; 10、LED顯示窗;11、第二報警器。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給出本實用新型一種防丟失的行李箱的具體實施方式
,但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不限于以下的實施方式。參見附圖1,一種防丟失的行李箱,含有箱體1、拉桿2、防丟裝置3和控制器6。所述箱體I可采用現有的拉桿箱結構,由拉桿2拉動帶有輪子的箱體I移動。在所述箱體I上埋置一個所述的防丟裝置3,就使用和保護情況來看,將所述防丟裝置3埋置在所述箱體I的一側比較妥當。所述防丟裝置3為一個有透明蓋子的扁平狀盒體結構,其盒體的外形尺寸可為長90 X寬50 X厚10mm。在所述盒體結構內設置單片機(可采用C-51單片機)、接收與感應電路、報警燈4、第一報警器5和干電池(可采用9VDC鋰電池,鋰電池可在所述盒體結構的一側設電池倉進行裝卸),即,所述單片機、接收與感應電路、報警燈4、第一報警器5與所述干電池電連接設置在盒體結構內,既能得到蓋子的保護,同時,透明的蓋子又能將報警燈4的作用顯示出來。將所述盒體固定埋置在箱體I的一側,其蓋子應能打開和關閉扣緊并能經受一定的摩擦和壓力。參見附圖2。設置一個與所述防丟裝置3配套的、無線連接的控制器6。可將所述控制器6做成一個手持式小型塑膠結構件,在所述控制器6的一端設置一個扣環7,使控制器6可拎可掛。在控制器6的正面設置開關按鈕8、調節按鈕9、LED顯示窗10和第二報警器11,在所述控制器6內設置控制電路、顯示電路和紐扣電池(圖中未示)。所述紐扣電池安裝在控制器6后面的電池倉內,所述紐扣電池與所述開關按鈕8、調節按鈕9、LED顯示窗10和第二報警器11電連接。所述控制器6通過調節按鈕9能設定控制器6與防丟裝置3之間發射與接收的連接范圍,調節的信息能在LED顯示窗10上一一顯示。一旦防丟裝置3離開了所設定的連接范圍,所述報警燈4即行閃亮,所述第一報警器5和所述第二報警器11同時報警。為加強提醒的功能,可在所述控制器6內設置振動器——如手機內的振動結構。本實用新型在實施中,可根據對防丟裝置3和控制器6的要求,采用現在市場上有供應的相應電子部件 進行組裝。[0023]本實用新型一種防丟失的行李箱的電工作原理是:本實用新型的防丟裝置3及其單片機、接收與感應電路與控制器6及其控制電路、顯示電路實際上構成了報警裝置的報警器(接收器)、傳輸通道和報警控制器(發射器)三部分構成,控制器6上的開關按鈕8是整個報警裝置的開關按鈕,按下開關按鈕8后,防丟裝置3及控制器6將處于工作狀態;復按下開關按鈕8后,整個報警裝置停止工作。使用本實用新型的防丟失的行李箱時,先根據可能出現的情況用控制器6上調節按鈕9的“ + 號鍵來調節防丟裝置3與控制器6的連接范圍,單位為m,即,調節控制器6 (發射器)輸出信號的強弱。調節按鈕9 “ + 號鍵的調節結果由控制器6上的LED顯示窗10顯示出來,清楚明了。就普通人的行動反應速度而言,對行李箱的控制范圍以10米以內的距離范圍為妥。當防丟裝置3與控制器6的連接范圍超過了設定的安全范圍時,安裝在行李箱上的防丟裝置3中的報警燈4開始閃亮、第一報警器5開始報警;而此同時,控制器6上的第二報警器11也開始報警,振動器開始震動。行李箱使用人應及時反應,尋找和控制自己的行李箱。此外,在安全范圍內,如果各種防丟失的行李箱遇到一起的話,由于接收頻率的不同它們之間互相的干擾非常小,該方面可借鑒和應用目前的藍牙技術。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結構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該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 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防丟失的行李箱,含有箱體(I)、拉桿(2),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有防丟裝置(3)和控制器(6),所述防丟裝置(3)為一個有透明蓋子的扁平狀盒體結構,在盒體結構內設有單片機、接收與感應電路、報警燈(4)、第一報警器(5)和干電池,所述干電池與單片機、接收與感應電路、報警燈(4)、第一報警器(5)電連接;所述防丟裝置(3)埋置在所述箱體(I)上;所述控制器(6)為與所述防丟裝置(3)無線連接的配套結構,為一手持式小型塑膠結構件,在所述控制器(6)上設有扣環(7)、開關按鈕(8)、調節按鈕(9)、LED顯示窗(10)和第二報警器(11),在所述控制器(6 )內設有控制電路、顯示電路和紐扣電池,所述紐扣電池與所述開關按鈕(8)、調節按鈕(9)、LED顯示窗(10)及第二報警器(11)電連接;所述控制器(6 )通過調節按鈕(9 )能設定防丟裝置(3 )與控制器(6 )的連接范圍,調節的信息能在LED顯示窗(10)上一一顯示,一旦防丟裝置(3)離開了所設定的連接范圍,所述報警燈(4)即行閃亮,所述第一報警器(5 )和所述第二報警器(11)同時報警。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防丟失的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防丟裝置(3)埋置在所述箱體(I)的一側。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防丟失的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單片機為C-51單片機。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防丟失的行李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控制器(6)內設有振動 器。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一種防丟失的行李箱,含有箱體、拉桿、防丟裝置和控制器,所述防丟裝置為有透明蓋子的扁平狀盒體結構,在盒體內設有單片機、接收與感應電路、報警燈、第一報警器和干電池,所述防丟裝置埋置在所述箱體上;所述控制器為與防丟裝置無線連接的配套結構,在控制器上設有扣環、開關按鈕、調節按鈕、LED顯示窗和第二報警器,在控制器內設有控制電路、顯示電路和紐扣電池;利用控制器能設定防丟裝置與控制器的連接范圍,一旦防丟裝置離開了所設定的連接范圍,報警燈即行閃亮,第一和第二報警器同時報警。本實用新型利用現有的報警器、傳輸通道和報警控制器裝置,使行李箱具有了防丟失的功能,且結構新穎,實用性強,有較好的應用前景。
文檔編號A45C13/24GK203137383SQ20132009843
公開日2013年8月21日 申請日期2013年3月5日 優先權日2013年3月5日
發明者朱正清, 李枝琴, 游元松, 胡晨杰, 施鵬, 張向鋒 申請人:上海電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