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太極服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衣服,具體涉及一種太極服。
背景技術:
傳統的武術服裝制作為了保證服裝的延展性與舒適度,會把腋下做的很肥大,從而導致服裝格外的臃腫,并且累布甚多,胸前出現大量布褶,很不美觀,設計不合理。
實用新型內容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穿著舒適,行動自如的太極服,其能夠有效避免傳統服裝制作方式引起的胸前大量布褶的現象。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太極服,包括衣服本體,其特征在于衣服本體的腋下部位,腋下部位包括腋下A點,側袖轉折C點和衣身轉折B點,腋下A點到側袖轉折C點之間的距離與腋下A點到衣身轉折B點的距離相等,衣服本體平鋪狀態下腋下A點與側袖轉折C點所在直線和腋下A點與衣身轉折B點所在直線之間的夾角為20-40度。優選地,衣服本體的衣袖抬起狀態下腋下A點與側袖轉折C點所在直線和腋下A點與衣身轉折B點所在直線之間的夾角為40-50度。優選地,衣服本體的衣袖放下狀態下腋下A點與側袖轉折C點所在直線和腋下A點與衣身轉折B點所在直線之間的夾角為0-20度。優選地,所述腋下A點到側袖轉折C點的距離以及腋下A點到衣身轉折B點之間的距離均為8_15cm。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其創新點在于衣服本體的腋下部位的設計,腋下A點為衣服穿在人體上,人體腋下所在的點。側袖轉折C點為衣袖內側線與腋下部位之間的轉折點。衣身轉折B點為衣身側線與腋下部位之間的轉折點。本設計可以在保持服裝美觀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服裝的舒適度,更加適合武術習練及表演。使得穿著舒適,行動自由,并且避免了一些傳統服裝制作方式引起的胸前大量布褶的現象。
圖1為本實用新型平鋪狀態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衣袖抬起狀態下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衣袖放下狀態下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制作腋下部位的指示圖。圖5為制作腋下部位所采用的三角布的結構示意圖。本實用新型目的實現、功能特點及優點將結合實施例,參照附圖做進一步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參照附圖,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太極服,包括衣服本體,其特征在于衣服本體的腋下部位,腋下部位包括腋下A點,側袖轉折C點和衣身轉折B點,腋下A點到側袖轉折C點之間的距離與腋下A點到衣身轉折B點的距離相等,本實施例中此距離設計為8-15cm。參照圖1,本實用新型的衣服本體平鋪狀態下,腋下A點到側袖轉折C點之間的距離與腋下A點到衣身轉折B點的距離相等,腋下A點與側袖轉折C點所在直線和腋下A點與衣身轉折B點所在直線之間的夾角為20-40度。參照圖2,本實用新型的衣服本體的衣袖抬起狀態下,腋下A點到側袖轉折C點之間的距離與腋下A點到衣身轉折B點的距離相等,腋下A點與側袖轉折C點所在直線和腋下A點與衣身轉折B點所在直線之間的夾角為40-50度。參照圖3,本實用新型的衣服本體的衣袖放下狀態下腋下A點與側袖轉折C點所在直線和腋下A點與衣身轉折B點所在直線之間的夾角幾乎不可見,側袖轉折C點與衣身轉折B點幾乎重合,也就是此時的夾角為0-20度。此狀態是人們手臂自然垂放,穿著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太極服該狀態下腋下無累布。本實用新型其創新點在于衣服本體的腋下部位的設計,腋下A點為衣服穿在人體上,人體腋下所在的點。側袖轉折C點為衣袖內側線與腋下部位之間的轉折點。衣身轉折B點為衣身側線與腋下部位之間的轉折點。本設計可以在保持服裝美觀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服裝的舒適度,更加適合武術習練及表演。使得穿著舒適,在武術、太極習練及表演過程中胳膊抬起時更加的舒展,不被服裝原版型所束縛,動作發揮更加到位,并且避免了一些傳統服裝固有版型引起的雙臂垂下時,胸前大量布褶影響美觀的現象。參照圖4和圖5,敘述本實用新型的剪裁制作步驟:1、如圖5所示,準備兩片三角布,三角布為角度40-50度的扇形布塊,其單邊長度在8_15cm之間。2、參照圖4,衣身部分:腋下大身與袖子拐角處點(D點)與袖子上方的平行線呈40-50度角處,在長度在8-15cm之間確定腋下A點,沿D-A點直線剪開,形成了側袖轉折C點與衣身轉折B點。3、三角布邊緣均留出Icm的線縫,按扇形角對應腋下A點,扇形弧度兩端分別對應側袖轉折C點與衣身轉折B點進行拼接縫合。前后三角拼接到大身后,服裝大前后片進行縫合,完成整個三角拼接縫合的過程。對所公開的實施例的上述說明,使本領域專業技術人員能夠實現或使用本實用新型。對這些實施例的多種修改對本領域的專業技術人員來說將是顯而易見的,本文中所定義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圍內的情況下,在其他實施例中實現。因此,本實用新型將不會限制于本文所示的這些實施例,而是要符合于本文所公開的原理和新穎特點相一致的最寬的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太極服,包括衣服本體,其特征在于衣服本體的腋下部位,腋下部位包括腋下A點,側袖轉折C點和衣身轉折B點,腋下A點到側袖轉折C點之間的距離與腋下A點到衣身轉折B點的距離相等,衣服本體平鋪狀態下腋下A點與側袖轉折C點所在直線和腋下A點與衣身轉折B點所在直線之間的夾角為20-40度。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太極服,其特征在于:衣服本體的衣袖抬起狀態下腋下A點與側袖轉折C點所在直線和腋下A點與衣身轉折B點所在直線之間的夾角為40-50度。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太極服,其特征在于:衣服本體的衣袖放下狀態下腋下A點與側袖轉折C點所在直線和腋下A點與衣身轉折B點所在直線之間的夾角為0-20度。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太極服,其特征在于:所述腋下A點到側袖轉折C點的距離以及腋下A點到衣 身轉折B點之間的距離均為8-15cm。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太極服,包括衣服本體,其特征在于衣服本體的腋下部位,腋下部位包括腋下A點,側袖轉折C點和衣身轉折B點,腋下A點到側袖轉折C點之間的距離與腋下A點到衣身轉折B點的距離相等,衣服本體平鋪狀態下腋下A點與側袖轉折C點所在直線和腋下A點與衣身轉折B點所在直線之間的夾角為20-40度。本設計可以在保持服裝美觀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服裝的舒適度,更加適合武術習練及表演。使得穿著舒適,行動自由,并且避免了一些傳統服裝制作方式引起的胸前大量布褶的現象。
文檔編號A41D27/00GK203152545SQ201320178890
公開日2013年8月28日 申請日期2013年4月11日 優先權日2013年4月11日
發明者雷魯明 申請人:雷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