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控溫型滑翔機手套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的智能控溫型滑翔機手套,包括手心面、手背面、碳纖維加熱絲和鋰電池,手心面與手背面通過縫合線縫合在一起;特征在于:手背面上設置有溫控板,溫控板的外表面上設置有調溫按鍵,溫控板上設置有微控制器;調溫按鍵與微控制器的輸入端相連接,微控制器的輸入端連接有熱敏電阻;鋰電池經功率器件與碳纖維加熱絲相連接,微控制器的輸出端與功率器件的控制端相連接。本實用新型的智能控溫型滑翔機手套,實現了采用碳纖維加熱絲加熱的溫度調節,滿足了不同加熱條件下的使用需求。有效地實現了對不同加熱檔位的顯示,便于使用者識別手套的加熱狀態。將碳纖維加熱絲設置于五指周邊的縫合線處,避免了碳纖維加熱絲被破壞,延長了使用壽命。
【專利說明】智能控溫型滑翔機手套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滑翔機手套,更具體的說,尤其涉及一種智能控溫型滑翔機手套。
【背景技術】
[0002]滑翔運動最初是起源于阿爾卑斯山區登山者的突發奇想,1978年,一個住在阿爾卑斯山麓沙木尼的法國登山家貝登用一頂高空方塊傘從山腰起飛,成功地飛到山下。一項新奇的運動便形成了,1984年來自沙木尼的費龍(Roger Fillon)從自朗峰上飛出,滑翔傘才在一夕之間聲名大噪,迅速在世界各地風行起來。由于該項運動獨特的刺激性,在歐美國家廣泛的普及,在我國也已成為廣大航空運空愛好者向往、追求和迷戀的體育運動。
[0003]滑翔機手套是滑翔運動必需的器械裝備之一,由于滑翔運動是在高空進行各種激烈的運動,對身體及手足的保護非常重要,為了有效地抵御寒冷、避免手部受傷,在參加滑翔傘運動時,應配戴手套。
[0004]現在已有諸多形式的采用碳纖維加熱絲為發熱源的加熱功能手套,但是現有的加熱功能手套一般不具有溫度調節功能,因為想要調節直流電源的加熱功率需要較為復雜的電路,成本較高,目前還沒有出現具有良好調溫功能的手套。
[0005]再者,如果手套具備了溫度調節功能,使用者就需要知道目前處于哪一檔加熱狀態,以便醒目地提醒使用者當前手套可以達到的溫度范圍,目前還沒有具有提示功能的加熱手套。同時,由于手套上碳纖維加熱絲的布局不合理,在使用的過程中,會造成碳纖維加熱絲與其它物體發生碰撞而過早地損壞,影響手套的使用壽命。
【發明內容】
[0006]本實用新型為了克服上述技術問題的缺點,提供了一種智能控溫型滑翔機手套。
[0007]本實用新型的智能控溫型滑翔機手套,包括手心面、手背面、碳纖維加熱絲以及用于提供能量的鋰電池,所述手心面與手背面通過縫合線縫合在一起;其特別之處在于:所述手背面上設置有溫控板,溫控板的外表面上設置有調溫按鍵,溫控板上設置有微控制器;調溫按鍵與微控制器的輸入端相連接,微控制器的輸入端連接有用于測量碳纖維加熱絲發熱溫度的熱敏電阻;鋰電池經功率器件與碳纖維加熱絲相連接,微控制器的輸出端與功率器件的控制端相連接。
[0008]手心面與手背面通過縫合線縫合在一起,形成與人手相配合的腔。微控制器具有采集、運算和輸出的作用,微控制器通過判斷調溫按鍵被按下的次數,來識別不同的加熱檔,微控制器通過功率器件調節碳纖維加熱絲的發熱功率。調溫按鍵可調節碳纖維加熱絲處于不同的加熱檔。
[0009]本實用新型的智能控溫型滑翔機手套,所述溫控板上設置有多個加熱檔顯示框,微控制器的輸出端連接有多個LED發光二極管;單個LED發光二極管設置于單個加熱檔顯示框中;所述加熱檔顯示框的長度依次增加。加熱檔顯示框將LED發光二極管發出的光線透射出來,以便使用者形象、直觀地識別出手套所處的加熱檔位。
[0010]本實用新型的智能控溫型滑翔機手套,所述鋰電池的輸出端設置有電源線,溫控板上設置有供電線,電源線的末端設置有用于連接電源線與供電線的插接頭。電源線與供電線通過插接頭相連接,方便了鋰電池的充電。
[0011]本實用新型的智能控溫型滑翔機手套,所述鋰電池的數量為2個;手心面和手背面上均設置有用于存儲鋰電池的電池袋,所述電池袋的開口處設置有拉鏈。
[0012]本實用新型的智能控溫型滑翔機手套,所述碳纖維加熱絲固定于五指周邊的縫合線上。將碳纖維加熱絲設置于五指周邊的縫合線上,避免了在使用過程中碳纖維加熱絲與外界物體的接觸和碰觸,延長了其使用壽命;同時又可對通過縫合線進入手套內部的冷空氣進行加熱,增加了手套的保溫效果。
[0013]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的智能控溫型滑翔機手套,通過設置調溫按鍵、加熱檔顯示框和微控制器,實現了采用碳纖維加熱絲加熱的溫度調節,滿足了不同加熱條件下的使用需求。通過設置加熱檔顯示框和相應的LED發光二極管,有效地實現了對不同加熱檔位的顯示,便于使用者識別手套的加熱狀態。通過將碳纖維加熱絲設置于五指周邊的縫合線處,既避免了碳纖維加熱絲被破壞,延長了使用壽命,也保證了手套具有良好的加熱效果。本實用新型的手套應用于滑翔機運動中,可有效地抵御寒冷,避免人手受到傷害。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4]圖1為手套在使用過程中的進風示意圖;
[0015]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滑翔機手套的結構示意圖;
[0016]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電路部分的原理圖。
[0017]圖中:I手心面,2手背面,3縫合線,4碳纖維加熱絲,5溫控板,6調溫按鍵,7加熱檔顯示框,8鋰電池,9電源線,10插接頭,11供電線,12微控制器,13熱敏電阻,14功率器件,15 LED發光二極管,16拉鏈。
【具體實施方式】
[0018]下面結合附圖與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0019]如圖1所示,給出了手套在使用過程中的進風示意圖,所示的手套由手心面I與手背面2通過縫合線3縫合在一起,在使用的過程中外界的冷風容易從縫合線進入手套內部,影響手套的保溫效果。
[0020]如圖2所示,給出了本實用新型的滑翔機手套的結構示意圖,其包括手心面1、手背面2、縫合線3、碳纖維加熱絲4、溫控板5、調溫按鍵6、加熱檔顯示框7、鋰電池8、電源線
9、供電線11和拉鏈16 ;所示的手心面I與手背面2通過縫合線3縫合在一起,內部形成與人手相配合的空腔。碳纖維加熱絲4設置于五指外圍的縫合線3上,避免了碳纖維加熱絲4的破損,保證了手套的加熱、保溫效果。
[0021]溫控板5固定于手背面2上,溫控板5的外表面上設置有調溫按鍵6和加熱檔顯示框7,所示的手心面I和手背面2上均設置有用于存放鋰電池8的電池袋,電池袋通過拉鏈16進行開啟和密封。所示的鋰電池8的輸出端連接有電源線9,溫控板5上設置有供電線11,電源線9與供電線11通過插接頭10相連接,以便在對鋰電池8充電時進行拆卸。
[0022]如圖3所示,給出了本實用新型中電路部分的原理圖,其包括微控制器12、熱敏電阻13、功率器件14、LED發光二極管15 ;微控制器12具有信號采集、數據運算和控制輸出的作用。熱敏電阻13與微控制器12的輸入端相連接,用于檢測碳纖維加熱絲4的加熱溫度。調溫按鍵6與微控制器12的輸入端相連接,微控制器12根據調溫按鍵6被按下的次數,來識別不同的溫度檔位。LED發光二極管15與微控制器12的輸出端口相連接,當碳纖維加熱絲4處于不同的加熱溫度時,通過點亮不同數據的LED發光二極管15來表征不同的加熱檔位。鋰電池8的輸出端通過功率器件14與碳纖維加熱絲4相連接,微控制器12的輸出端與功率器件14的控制端相連接。在實際的加熱過程中,微控制器12通過控制輸出脈沖的寬度,來對碳纖維加熱絲4的加熱功率進行控制。所示的加熱檔顯示框7和LED發光二極管15的數目均為3個,加熱檔顯示框7的長度依次增加。單個LED發光二極管15位于單個加熱檔顯示框7中。
[0023]在工作的過程中,使用者通過按下調溫按鍵6,來開啟加熱電路并可將其調節至不同的加熱檔位。微控制器12識 別出加熱檔位,并形成相應寬度的脈沖信號來控制功率器件14的工作,控制碳纖維加熱絲4的工作。微控制器12通過熱敏電阻13采集碳纖維加熱絲4的發熱溫度。手套共有3個加熱檔,其檢測的數據如下:
[0024]
【權利要求】
1.一種智能控溫型滑翔機手套,包括手心面(I)、手背面(2)、碳纖維加熱絲(4)以及用于提供能量的鋰電池(8),所述手心面與手背面通過縫合線(3)縫合在一起;其特征在于:所述手背面(2)上設置有溫控板(5),溫控板的外表面上設置有調溫按鍵(6),溫控板上設置有微控制器(12);調溫按鍵與微控制器的輸入端相連接,微控制器的輸入端連接有用于測量碳纖維加熱絲發熱溫度的熱敏電阻(13);鋰電池經功率器件(14)與碳纖維加熱絲(4)相連接,微控制器的輸出端與功率器件的控制端相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控溫型滑翔機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鋰電池(8)的輸出端設置有電源線(9 ),溫控板(5 )上設置有供電線(11),電源線的末端設置有用于連接電源線與供電線的插接頭(10)。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控溫型滑翔機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鋰電池(8)的數量為2個;手心面(I)和手背面(2)上均設置有用于存儲鋰電池的電池袋,所述電池袋的開口處設置有拉鏈(16)。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控溫型滑翔機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纖維加熱絲(4)固定于五指周邊的縫合線(3)上。
【文檔編號】A41D19/015GK203482924SQ201320589963
【公開日】2014年3月19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24日 優先權日:2013年9月24日
【發明者】陳向東, 陳建華 申請人:濟寧華科運動制品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