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童鞋,解決了因鞋后幫硬挺、包腳而使得小孩穿鞋費力的問題,其技術方案要點是,一種童鞋,包括鞋底和與鞋底固定連接的鞋后幫,鞋后幫包括相互分離的左后幫和右后幫,左后幫向右后幫方向延伸有可翻折的左延伸片,右后幫向左后幫方向延伸有可翻折的右延伸片,左延伸片和右延伸片上設有用于連接或分離左延伸片和右延伸片的拉鏈,鞋底上固定連接有可完全覆蓋在相互連接狀態下的左延伸片和右延伸片的固定帶,固定帶上沿其長度方向的兩側設有公粘連件,所述左后幫與左延伸片的連接位置和右后幫與右延伸片的連接位置分別設有與公粘連件對應的母粘連件;本實用新型具有在穿脫鞋子時操作方便省力的有益效果。
【專利說明】
童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鞋類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童鞋。
【背景技術】
[0002]兒童的骨骼、關節、韌帶正處在發育時期,因此兒童所穿的鞋子不能只是成人鞋的縮小版。專門為O?16歲年齡段的人而設計出的適合他們穿著的鞋子稱為童鞋,并且童鞋是依據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的腳的生長發育特點而設計出來的。其中有一點是要求童鞋的鞋后幫硬挺、包腳,以減少孩子的腳在鞋內的活動空間,這樣一來,使得家長在幫孩子穿鞋或者孩子自己穿鞋時,在將腳完全放入鞋內并提起鞋后幫這一步就顯得比較費勁。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穿脫方便的童鞋。
[0004]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
[0005]—種童鞋,包括鞋底和與鞋底固定連接的鞋后幫,所述鞋后幫包括相互分離的左后幫和右后幫,所述左后幫向右后幫方向延伸有可翻折的左延伸片,所述右后幫向左后幫方向延伸有可翻折的右延伸片,所述左延伸片和右延伸片上設有用于連接或分離左延伸片和右延伸片的拉鏈。
[0006]采用上述方案,相互分離的左后幫和右后幫以及分別與左后幫和右后幫固定連接的可翻折的左延伸片和右延伸片,在左延伸片和右延伸片的分離狀態下將左延伸片和右延伸片分別向左后幫和右后幫方向翻折以給腳在穿入鞋時提供足夠的活動空間,使得穿鞋省力方便;同時通過拉合拉鏈使左延伸片和右延伸片相互連接以使左后幫與右后幫一體化連接,以達到包腳的效果。
[0007]作為優選的,所述左后幫與右后幫之間固定連接有低幫且所述低幫的下邊緣與鞋底固定連接,上邊緣與左延伸片和右延伸片固定連接。
[0008]采用上述方案,在鞋后幫較低時,將腳穿入鞋內是比較容易的,因此在左延伸片和右延伸片與鞋底之間設有較低高度的低幫不會增加穿鞋的難度,并且還能保證低幫部分的硬挺度。
[0009]作為優選的,所述拉鏈包括左牙片、右牙片和下止端且所述拉鏈的下止端內嵌于低幫內,所述左牙片和右牙片分別沿著左延伸片和右延伸片的高度邊緣設置。
[0010]采用上述方案,拉鏈一端內嵌于低幫內使得低幫起到限制拉鏈的拉頭進一步下移的作用,并且使得拉鏈的底端位于低幫的上邊緣而非鞋底的上邊緣,這樣人們在穿鞋或脫鞋時操作拉鏈就更加的容易。
[0011]作為優選的,所述左牙片和右牙片位于鞋內的一面分別沿左延伸片和右延伸片的高度方向設有左里襯和右里襯。
[0012]采用上述方案,左里襯和右里襯的設置一方面可消除腳后跟因拉鏈而引起的不舒適感,另一方面也可起到保護腳后跟以避免腳后跟被拉鏈刮傷。
[0013]作為優選的,所述鞋底上固定連接有可完全覆蓋在相互連接狀態下的左延伸片和右延伸片的固定帶,所述固定帶上沿其長度方向的兩側設有公粘連件,所述左后幫與左延伸片的連接位置和右后幫與右延伸片的連接位置分別設有與公粘連件對應的母粘連件。
[0014]采用上述方案,通過設置于固定帶上的公粘連件和對應設置在鞋后幫上的母粘連件使得固定帶與鞋后幫相互粘合,粘合在鞋后幫上的固定帶完全覆蓋住左延伸片和右延伸片,一方面可起到增加左延伸片和右延伸片硬挺度的作用,另一方面因固定帶完全遮蓋住拉鏈可避免活動時因外物作用而導致拉鏈分離的問題。
[0015]作為優選的,所述公粘連件為魔術貼公面,所述母粘連件為與魔術貼公面相對應的魔術貼母面。
[0016]采用上述方案,魔術貼公面和魔術貼母面之間粘合緊實,分離方便。
[0017]作為優選的,所述公粘連件為公扣,所述母粘連件為與公扣相對應的母扣。
[0018]采用上述方案,把公扣扣入母扣內時,公扣與母扣之間扣合緊實,分離公扣與母扣時,方便省力。
[0019]作為優選的,所述鞋底上設有用于纏繞固定帶的收卷桿。
[0020]采用上述方案,在童鞋被收起或閑置時,把固定帶纏繞在收卷桿上以避免固定帶直接耷拉在地上而弄臟。
[0021]作為優選的,所述收卷桿包括固定桿和卷簧,所述卷簧的一端與固定帶的一端固定連接且卷簧與固定帶的連接端固定連接于固定桿,所述固定帶的長度長于卷簧的長度,所述卷簧自卷簧與固定帶的連接端沿固定帶的長度方向展開與固定帶之間形成重疊區且所述卷簧完全固定于固定帶上。
[0022]采用上述方案,卷簧與固定帶的相互重疊且固定連接,使得在解開固定帶與鞋后幫的連接后,固定帶失去外拉力作用后在卷簧所提供的回復力作用下恢復回纏繞于固定桿上的狀態。
[0023]作為優選的,所述固定帶遠離固定桿的一端設有鞋提。
[0024]采用上述方案,通過設有的鞋提來提拉固定帶以使操作方便。
[0025]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6]1、通過設有的可翻折的左延伸片和右延伸片以及用于連接或分離左延伸片和右延伸片的拉鏈,實現了鞋子的穿脫方便;
[0027]2、通過設有的可完全覆蓋左延伸片和右延伸片的固定帶,以避免活動時拉鏈因受到外力作用而導致左延伸片和右延伸片相互分離;
[0028]3、通過設有的收卷桿,以實現固定帶自動收卷的效果。
【附圖說明】
[0029]圖1為童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0030]圖2為鞋后幫部分的結構示意圖;
[0031 ]圖3為實施例一中鞋后幫部分拉合狀態下的局部示意圖;
[0032]圖4為實施例一中固定帶和收卷桿的結構示意圖;
[0033]圖5為圖4中A處的放大不意圖;
[0034]圖6為童鞋內部的左里襯和右里襯的結構示意圖;
[0035]圖7為實施例二中鞋后幫部分的局部示意圖;
[0036]圖8為實施例二中固定帶和收卷桿的結構示意圖;
[0037]圖9為圖7中B處的放大不意圖;
[0038]圖10為圖8中C處的放大示意圖。
[0039]圖中:1、鞋底;2、鞋后幫;3、左后幫;4、右后幫;5、左延伸片;6、右延伸片;7、拉鏈;
8、低幫;9、左里襯;10、右里襯;11、固定帶;12、魔術貼公面;13、魔術貼的母面;14、公扣;15、母扣;16、收卷桿;17、鞋提;71、左牙片;72、右牙片;73、下止端;161、固定桿;162、卷簧。
【具體實施方式】
[0040]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0041]本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解釋,其并不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在閱讀完本說明書后可以根據需要對本實施例做出沒有創造性貢獻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內都受到專利法的保護。
[0042]實施例一,公開的一種童鞋,如圖1所示,包括鞋底I和與鞋底I固定連接的鞋后幫2,如圖3所示,鞋后幫2包括相互分離的左后幫3和右后幫4,左后幫3向右后幫4方向延伸有可翻折的左延伸片5,右后幫4向左后幫3方向延伸有可翻折的右延伸片6,左延伸片5和右延伸片6均采用軟性材料制成;左后幫3與右后幫4之間固定連接有低幫8且低幫的下邊緣與鞋底I固定連接,上邊緣與左延伸片5和右延伸片6固定連接;沿著左延伸片5和右延伸片6的高度邊緣設置有用于控制左延伸片5和右延伸片6分離或連接的拉鏈7,其中拉鏈7的左牙片71和右牙片72的下止端73內嵌于低幫8內,并且左牙片71和右牙片72位于鞋內的一面分別沿左延伸片5和右延伸片6的高度方向設有左里襯9和右里襯10。
[0043]如圖2所示,鞋底I上固定連接有可完全覆蓋在相互連接狀態下的左延伸片5和右延伸片6的固定帶11,如圖4所示,固定帶11上沿其長度方向的兩側設有公粘連件,如圖3所示,左后幫3與左延伸片5的連接位置和右后幫4與右延伸片6的連接位置分別設有與公粘連件對應的母粘連件。如圖3和圖4所示,公粘連件和母粘連件分別為對應的魔術貼公面12和魔術貼母面13。
[0044]如圖4所示,鞋底I上設置有用于纏繞固定帶11的收卷桿16,如圖4和圖5所示,收卷桿16包括固定桿161和卷簧162,卷簧162的一端與固定帶11的一端固定連接且卷簧162與固定帶11的連接端固定連接于固定桿161,固定帶11的長度長于卷簧162的長度,卷簧162自卷簧162與固定帶11的連接端沿固定帶11的長度方向展開與固定帶11之間形成重疊區且所述卷簧162完全固定于固定帶11上;固定帶11上遠離固定桿161的一端的端部位置設有鞋提17;
[0045]實施例二,與實施例一的區別在于,如圖7至圖10所示,公粘連件和母粘連件分別為對應的公扣14和母扣15。
[0046]穿鞋時把腳放入鞋內后,向上拉動拉鏈7使左延伸片5和右延伸片6相互連接,然后向上提拉鞋提17使原纏繞于固定桿161上的固定帶11平展開以使固定帶11遠離固定桿161的一端與鞋后幫2的上側邊緣齊平,爾后把沿固定帶11的長度方向兩側設有的魔術貼公面12分別與設于左后幫3和左延伸片5的連接位置處以及右后幫4和右延伸片6的連接位置處對應的魔術貼母面13相互粘合,或者把沿固定帶11的長度方向兩側設有的公扣14分別扣入設于左后幫3和左延伸片5的連接位置處以及右后幫4和右延伸片6的連接位置處對應的母扣15內,這樣固定帶11就連接在了鞋后幫2上,并且固定帶11完全覆蓋住了左延伸片5和右延伸片6。脫鞋時,把魔術貼公面12從魔術貼母面13上撕離或者解開公扣14與母扣15之間的連接,從而使得固定帶11脫離鞋后幫2,固定帶11失去外拉力后在卷簧162所提供的回復力作用下,固定帶11纏繞回固定桿161上,固定帶11長于卷簧161的部分,因慣性的作用纏繞回固定桿161上,這樣固定帶11就自動恢復回收卷的狀態,然后向下拉動拉鏈7使左延伸片5和右延伸片6相互分離,最后把腳從鞋內取出。
【主權項】
1.一種童鞋,包括鞋底(I)和與鞋底(I)固定連接的鞋后幫(2),其特征是:所述鞋后幫(2)包括相互分離的左后幫(3)和右后幫(4),所述左后幫(3)向右后幫(4)方向延伸有可翻折的左延伸片(5),所述右后幫(4)向左后幫(3)方向延伸有可翻折的右延伸片(6),所述左延伸片(5)和右延伸片(6)上設有用于連接或分離左延伸片(5)和右延伸片(6)的拉鏈(7)。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童鞋,其特征是:所述左后幫(3)與右后幫(4)之間固定連接有低幫(8)且所述低幫(8)的下邊緣與鞋底(I)固定連接,所述低幫(8)的上邊緣與左延伸片(5)和右延伸片(6)固定連接。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童鞋,其特征是:所述拉鏈(7)包括左牙片(71)、右牙片(72)和下止端(73)且所述拉鏈(7)的下止端(73)內嵌于低幫(8)內,所述左牙片(71)和右牙片(72)分別沿著左延伸片(5)和右延伸片(6)的高度邊緣設置。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童鞋,其特征是:所述左牙片(71)位于鞋內的一側沿左延伸片(5)的高度方向設有左里襯(9),所述右牙片(72)位于鞋內的一側沿右延伸片(6)的高度方向設有右里襯(10)。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童鞋,其特征是:所述鞋底(I)上固定連接有用于完全覆蓋相互連接狀態下的左延伸片(5)和右延伸片(6)的固定帶(11),所述固定帶(11)上沿其長度方向的兩側設有公粘連件,所述左后幫(3)與左延伸片(5)的連接位置和右后幫(4)與右延伸片(6)的連接位置分別設有與公粘連件對應的母粘連件。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童鞋,其特征是:所述公粘連件為魔術貼公面(12),所述母粘連件為與魔術貼公面(12)相對應的魔術貼母面(13)。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童鞋,其特征是:所述公粘連件為公扣(14),所述母粘連件為與公扣(14)相對應的母扣(15)。8.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童鞋,其特征是:所述鞋底(I)上設有用于纏繞固定帶(11)的收卷桿(16)。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童鞋,其特征是:所述收卷桿(16)包括固定桿(161)和卷簧(162),所述卷簧(162)的一端與固定帶(11)的一端固定連接且卷簧(162)與固定帶(I I)的連接端固定連接于固定桿(161),所述固定帶(11)的長度長于卷簧(162)的長度,所述卷簧(162)自卷簧(162)與固定帶(II)的連接端沿固定帶(II)的長度方向展開與固定帶(II)之間形成重疊區且所述卷簧(162)完全固定于固定帶(11)上。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童鞋,其特征是:所述固定帶(11)遠離固定桿(161)的一端設有鞋提(17)。
【文檔編號】A43B3/30GK205728314SQ201620478455
【公開日】2016年11月30日
【申請日】2016年5月23日
【發明人】劉尤兒, 高志勇
【申請人】寧波市中迪鞋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