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是一種分體式嬰兒衣,本發明是申請號為201510190077.4,申請日為2015年04月21日,名稱為“一種防止嬰兒抓臉的衣服”的發明專利申請的分案申請。
背景技術:
新生兒父母擔心新生兒的小嫩手總是亂抓亂摸,經常會抓傷寶寶的臉頰,而經常給新生兒剪指甲又怕傷到寶寶的手指,于是都紛紛給新生兒戴上一副專門為設計的嬰兒手套,戴上嬰兒手套后就可以避免抓傷寶寶,這樣的想法對于新爸爸、媽媽是在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新生寶寶的皮膚非常嬌嫩,最容易受傷,此時給寶寶戴手套、腳套,不僅容易傷害到寶寶的皮膚,還可能會影響到寶寶皮膚中的血液循環,尤其手套中若存在線頭或里面的線頭脫落,容易纏到寶寶的手指頭上,影響手指局部血液循環,嚴重時會導致寶寶手指頭缺血壞死。
從嬰兒發育的角度看,這種做法直接束縛了寶寶的雙手,使手指活動受到限制,不利于寶寶的觸覺發育。給寶寶戴上手套勢必會減少寶寶與媽媽的接觸,而皮膚的接觸會促進腦部神經的發育,因此嬰兒戴手套也會對腦部神經的發育有影響。
技術實現要素:
鑒于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分體式嬰兒衣。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該分體式嬰兒衣是在嬰兒褲子的褲腰與嬰兒上衣的兩袖子之間分別系上一條限位調節繩。為了便于限位調節繩的兩端固定,在嬰兒褲子的褲腰設置褲袢帶,且在袖子的袖口上對應設置袖口袢帶。所述限位調節繩一端綁在褲袢帶上,其另一端綁在袖口袢帶上;或者所述限位調節繩的一端繞過褲袢帶,其另一端繞過袖口袢帶,且所述限位調節繩的兩端相互綁接。
上述褲袢帶僅設置褲腰兩側;或者所述褲袢帶沿褲腰一周間隔設置有若干個。
上述袖口袢帶僅設置在靠近褲腰的一側;或者所述袖口袢帶沿袖口一周間隔設置有若干個。
如果覺得綁扎或綁接限位調節繩麻煩,所述限位調節繩的兩端部縫有紐扣,所述限位調節繩沿其長度方向間隔設置有若干個紐扣眼。使用時,限位調節繩的端部在繞過褲袢帶或袖口袢帶后,再通過紐扣與對應的紐扣眼配合,從而將限位調節繩固定住。
本發明的優點在于:該嬰兒衣服是在嬰兒褲子的褲腰與袖子之間系上一條限位調節繩。通過實際需要調節限位調節繩的工作長度,以使嬰兒的手指無法觸及其臉部。既保證了嬰兒手有足夠的活動空間,也使其臉部、頭部和耳朵等不會被手抓傷。
附圖說明
圖1是實施例中分體式嬰兒衣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2、限位調節繩3、褲袢帶4、袖口袢帶5、嬰兒褲子6、嬰兒上衣。
具體實施方式
為讓本發明的上述特征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并配合附圖,作詳細說明如下。
請參看圖1。一種分體式嬰兒衣,具體為:在嬰兒褲子5的褲腰與嬰兒上衣6的袖子之間系上一條限位調節繩2。通過實際需要調節限位調節繩的工作長度,以使嬰兒的手指無法觸及其臉部。既保證了嬰兒手有足夠的活動空間,也使其臉部、頭部和耳朵等不會被手抓傷。
為了便于限位調節繩2的兩端固定,在嬰兒褲子的褲腰設置褲袢帶4,且在袖子的袖口上對應設置袖口袢帶4。
而對于限位調節繩2的兩端固定有以下兩種方法。
方法一是所述限位調節繩2一端綁在褲袢帶3上,其另一端綁在袖口袢帶4上。而對于限位調節繩2工作長度上的余量可以在其中任何一端上留出即可,只要保證嬰兒的手無法觸及其臉部、頭部和耳朵等即可。
方法二是所述限位調節繩2的一端繞過褲袢帶3,其另一端繞過袖口袢帶4,且所述限位調節繩的兩端部相互綁接。對于限位調節繩2工作長度上的余量可以在兩端部相互綁接時留出,只要保證嬰兒的手無法觸及其臉部、頭部和耳朵等即可。
對于褲袢帶3的設置而言,所述褲袢帶可以僅設置在褲腰兩側;當然也可以沿褲腰一周間隔設置若干個。如果褲袢帶3是圍繞褲腰一周間隔設置若干個,則限位調節繩2在使用的時候,也可以像繞皮帶一樣逐個繞過褲袢帶3,然后再綁扎,這樣可以使褲袢帶3或衣服不容易被拉裂。
同理,所述袖口袢帶4僅設置在靠近褲腰的一側;當然所述袖口袢帶沿也可以袖口一周間隔設置有若干個。
如果覺得綁扎或綁接限位調節繩麻煩,所述限位調節繩的兩端部縫有紐扣,所述限位調節繩沿其長度方向間隔設置有若干個紐扣眼。限位調節繩的端部在繞過褲袢帶或袖口袢帶后,在通過紐扣與對應的紐扣眼配合,而將限位調節繩固定住。
在本實施例中,為了防止上衣被拉起來,可以在嬰兒上衣的兩側設置分別設置一條用于避讓限位調節繩的縫隙,該縫隙位于上衣前片和上衣后片交接處。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范圍所做的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發明的涵蓋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