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鞋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足縱弓高度無級調節的鞋墊。
背景技術:
1、足縱弓是足的跗骨、跖骨借韌帶、肌腱共同組成的一個少許活動凸向上方的弓形結構。足縱弓使足具有堅固、輕巧和彈性,可承受較大的壓力和緩沖行走、跑、跳時對身體所產生的震動,同時還可保護足底的血管和神經等免受壓迫。
2、久站容易導致足底肌肉疲勞及韌帶形變,進而足縱弓高度降低,久而久之使關節發生退變,成為扁平足等固定性畸形。這樣會使踝關節承受更大的應力,最后導致踝關節退變。另外,不同人的足縱弓高度存在差異,而現有鞋墊高度卻都是統一或高中低有限等級且固定的,如若鞋墊對應足縱弓內側的高度與使用者的足縱弓不適配時,使用者在實際穿戴過程中會產生不適感,甚至會導致踝關節矢狀軸內外翻、脛骨內旋、膝關節損傷等情況出現。
3、為此,市面上出現了足縱弓高度可以調節的鞋墊,然而目前的足縱弓高度調節結構往往需要借助滑塊、彈簧等部件,導致足縱弓高度的調節過于復雜并很機械僵硬,很難適應不同足縱弓高度的人群以及同一人久站足底疲勞塌陷前后的不同足縱弓高度。
技術實現思路
1、為了解決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足縱弓高度無級調節的鞋墊。
2、一種足縱弓高度無級調節的鞋墊,包括鞋墊本體,所述鞋墊本體上設有收容腔,所述收容腔與腳的足縱弓部內側部位相對應,所述收容腔內設有氣囊,所述氣囊上設有氣門芯,所述鞋墊本體內設有支撐件,所述氣囊設于所述支撐件上方。
3、進一步地,所述收容腔包括一開口,所述開口設于所述鞋墊本體的足縱弓內側端,所述氣囊從所述開口插入所述收容腔內,所述氣門芯露于所述開口內。
4、進一步地,所述支撐件為碳板。
5、進一步地,所述氣囊直接貼設于所述支撐件上方,或者所述氣囊與所述支撐件之間具有間距。
6、進一步地,所述氣囊的材質為形狀記憶彈性體或尼龍復合面料。
7、進一步地,所述鞋墊本體底部還設有囊組件。
8、進一步地,所述囊組件包括殼體與流體,所述殼體與所述鞋墊本體底部相連接,所述流體設于所述鞋墊本體底部與所述殼體之間。
9、進一步地,所述鞋墊本體底部設有凹腔,所述殼體收容于所述凹腔內。
10、進一步地,所述殼體底部與所述鞋墊本體底部位于同一平面。
11、進一步地,所述凹腔分別與足跟以及跖趾關節區相對應。
12、由以上技術方案可見,本實用新型通過對可充氣氣囊的充氣實現鞋墊對應的足縱弓高度的變化,實現足縱弓高度的無級調節,既有別于現有產品的固定足縱弓高中低有限等級設計差異,又可以批量生產且可以滿足不同個性化需求,而且足縱弓高度的調節也更加簡單方便,使鞋墊對不同足縱弓高度的人群適應性更強,優化足底壓力分布,降低使用者久站后足縱弓塌陷導致的疲勞和損傷風險。
13、應當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細節描述僅是示例性和解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實用新型。
1.一種足縱弓高度無級調節的鞋墊,包括鞋墊本體,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墊本體上設有收容腔,所述收容腔與腳的足縱弓內側部位相對應,所述收容腔內設有氣囊,所述氣囊上設有氣門芯,所述鞋墊本體內設有支撐件,所述氣囊設于所述支撐件上方。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足縱弓高度無級調節的鞋墊,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腔包括一開口,所述開口設于所述鞋墊本體的足縱弓內側端,所述氣囊從所述開口內嵌于所述收容腔內,所述氣門芯露于所述開口內。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足縱弓高度無級調節的鞋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件為碳板。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足縱弓高度無級調節的鞋墊,其特征在于,所述氣囊直接貼設于所述支撐件上方,或者所述氣囊與所述支撐件之間具有間距。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足縱弓高度無級調節的鞋墊,其特征在于,所述氣囊的材質為形狀記憶彈性體或者尼龍復合面料。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足縱弓高度無級調節的鞋墊,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墊本體底部還設有囊組件。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足縱弓高度無級調節的鞋墊,其特征在于,所述囊組件包括殼體與流體,所述殼體與所述鞋墊本體底部相連接,所述流體設于所述鞋墊本體底部與所述殼體之間。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足縱弓高度無級調節的鞋墊,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墊本體底部設有凹腔,所述殼體收容于所述凹腔內。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足縱弓高度無級調節的鞋墊,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底部與所述鞋墊本體底部位于同一平面。
10.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足縱弓高度無級調節的鞋墊,其特征在于,所述凹腔分別與足跟以及跖趾關節區相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