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皮帶扣領域,具體的涉及一種皮帶扣及皮帶。
背景技術:
1、皮帶是人們最常用的服飾用品之一,而皮帶扣又是皮帶的最主要的部件,它不僅起到連接和固定作用,而且是皮帶的主要的裝飾部件。目前,現有的皮帶扣通常包括皮帶扣本體和龍門杠,龍門杠設置于皮帶扣本體的一端用于與皮帶連接,其中,現有的皮帶扣的龍門杠的橫杠的截面通常都是方形的,而人們的腹部有一定的弧度,當皮帶拉緊時,龍門杠的橫杠會壓在皮帶上進而壓緊皮膚,由于橫杠是方形的,其尖銳的棱邊會壓在皮帶上,進而壓在皮膚上,此時,會硌著皮膚,使人感到不舒服。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術問題,提供一種皮帶扣及皮帶。
2、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皮帶扣,包括皮帶扣本體、龍門杠,所述龍門杠包括一對支撐柱、一對彎折部、橫杠,所述一對支撐柱固定設置于所述皮帶扣本體上,所述一對彎折部分別設置于所述一對支撐柱上,所述彎折部朝所述皮帶扣本體的尾端部方向延伸,所述橫杠的兩端分別與所述一對彎折部連接,所述橫杠包括平滑曲面、第一平面、第二平面,所述平滑曲面、所述第一平面、所述第二平面依次連接構成所述橫杠的外周面,所述平滑曲面位于所述龍門杠的外側,所述第二平面位于所述龍門杠的內側。
3、進一步的,所述彎折部與所述支撐柱的夾角范圍為45-60°。
4、進一步的,所述龍門杠與所述皮帶扣本體一體成型。
5、進一步的,所述第一平面豎直布置。
6、進一步的,所述第二平面與所述第一平面形成的夾角范圍為30-60°。
7、進一步的,所述龍門杠的高度為4-6cm。
8、進一步的,所述皮帶扣本體包括第一本體、第二本體,所述第二本體與所述第一本體連接,所述第二本體與所述第一本體一體成型。
9、進一步的,所述第一本體呈m字型結構,所述第二本體呈“2”字型結構。
10、進一步的,所述皮帶扣本體的外表面鑲嵌有若干碎鉆。
11、一種皮帶,包括皮帶本體、上述的皮帶扣,所述皮帶本體的一端固定在所述龍門杠上。
12、由上述對本實用新型的描述可知,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皮帶扣及皮帶具有如下優點:皮帶扣包括皮帶扣本體、龍門杠,龍門杠包括一對支撐柱、一對彎折部、橫杠,一對支撐柱固定設置于皮帶扣本體上,一對彎折部分別設置于一對支撐柱上,彎折部朝皮帶扣本體的尾端部方向延伸,橫杠的兩端分別與一對彎折部連接,橫杠包括平滑曲面、第一平面、第二平面,平滑曲面、第一平面、第二平面依次連接構成橫杠的外周面,平滑曲面位于龍門杠的外側,第二平面位于龍門杠的內側,當皮帶拉緊時,龍門杠會先壓緊皮帶進而壓緊皮膚,由于龍門杠的外側為平滑曲面,無論皮帶扣怎么擺動均不會有尖銳的棱邊壓在皮膚上,避免皮帶扣的龍門杠會硌著皮膚。
1.一種皮帶扣,其特征在于:包括皮帶扣本體、龍門杠,所述龍門杠包括一對支撐柱、一對彎折部、橫杠,所述一對支撐柱固定設置于所述皮帶扣本體上,所述一對彎折部分別設置于所述一對支撐柱上,所述彎折部朝所述皮帶扣本體的尾端部方向延伸,所述橫杠的兩端分別與所述一對彎折部連接,所述橫杠包括平滑曲面、第一平面、第二平面,所述平滑曲面、所述第一平面、所述第二平面依次連接構成所述橫杠的外周面,所述平滑曲面位于所述龍門杠的外側,所述第二平面位于所述龍門杠的內側。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皮帶扣,其特征在于:所述彎折部與所述支撐柱的夾角范圍為45-60°。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皮帶扣,其特征在于:所述龍門杠與所述皮帶扣本體一體成型。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皮帶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面豎直布置。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皮帶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平面與所述第一平面形成的夾角范圍為30-60°。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皮帶扣,其特征在于:所述龍門杠的高度為4-6cm。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皮帶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帶扣本體包括第一本體、第二本體,所述第二本體與所述第一本體連接,所述第二本體與所述第一本體一體成型。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皮帶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體呈m字型結構,所述第二本體呈“2”字型結構。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皮帶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帶扣本體的外表面鑲嵌有若干碎鉆。
10.一種皮帶,其特征在于:包括皮帶本體、如權利要求1-9任意一項所述的皮帶扣,所述皮帶本體的一端固定在所述龍門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