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多功能保溫飯盒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一種多功能保溫飯盒,屬于生活用品。
為就餐方便,人們許久就使用飯盒,保溫飯盒的使用更為人們提供了方便,目前的保溫飯盒基本上是單層保溫結構,有玻璃膽保溫飯盒和白鋼膽保溫飯盒兩種,由于它們都是單層保溫結構,其保溫性能差,一般在15℃氣溫下,存放四小時后,食物溫度降至30℃左右,并且能功單一,僅能盛入飯菜,而無專放置餐具位置,更無法貯存飲水。玻璃膽保溫的飯盒易碎,不安全。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設計一種保溫性能高,設有放置餐具位置,又能貯存飲水,耐用、方便的多功能保溫飯盒。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用具有以下特征的技術方案實現的,由提梁(1)、上蓋(2)、外殼(10)、飯盒(5)、菜盒(4)組成的多功能保溫飯盒,其特征是A、在內殼(6)和外殼(10)中間,設有中間隔板(8),內殼(6)和中間隔板(8)之間組成水浴保溫層(7),中間隔板(8)和外殼(10)之間組成填料保溫層(9);B、在內殼(6)組成的飯盒(5)上部,設有菜盒(4),在菜盒(4)上部,設有餐具盒(3),內殼(6)與中間隔板(8)上端面連為一體,一端設有水嘴(12)。為使其保持固定位置,在外殼(10)的底面上,設有兩條垂直方向設置的定位板(11)。由于本飯盒,采用兩層保溫層,并且外層為填料保溫層,內層為水浴保溫層,提高了保溫效果,同時設有餐具盒,因此這種飯盒保溫效果好,既可放置餐具,又能貯存飲水,耐用、使用方便。
以下結合附圖,說明這種多功能保溫飯盒的結構。
圖1為多功能保溫飯盒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
圖1的A-A剖視圖。
多功能保溫飯盒的結構和
圖1、圖2所示在外殼(10)的上部聯接著活動的提梁(1),在外殼(10)的內部,設有內殼(6),而在內殼(6)與外殼(10)之間又設有中間隔板(8),外殼(10)與中間隔板(8)之間組成填料保溫層(9),中間隔板(8)與內殼(6)之間組成水浴保溫層(7),內殼(6)與中間隔板(8)的上端面連為一體,其一端設有水嘴(12),內殼(6)內部為飯菜(5),飯盒(5)的上部設有菜盒(4),菜盒(4)上部,設有餐具盒(3),盒蓋(2)蓋于水嘴(12)和餐具盒(3)的上面。為使內部結構保持固定位置,在外殼(10)上,設有兩條垂直方向的定位板(11)。在水嘴(12)上,設有水嘴蓋(13),在餐具盒(3)中,可放入餐具和吸水管,從水嘴(12)中,可隨時飲水,由于外層為填料保溫層(9),與食物相鄰的為水浴保溫層(7),因此可明顯的提高保溫效果,如從水嘴(12)倒掉溫度較低的水后,裝入高溫度的水,又可使食物溫度升高,滿足就餐者需要。
實施例1、以鋁板制作內殼(6)和中間隔板(8),組成水浴保溫層(7),容水量為500-600ml;2、以2mm厚的塑料板制作外殼,以泡沫塑料為填料,制成填料保溫層(9);3、以無毒塑料制作菜盒(4)和餐具盒(3),組成簡易的多功能保溫飯盒,與現行使用的保溫飯盒作對比,其保溫效果如附表所示,其保溫效果有顯著提高。
權利要求1.一種多功能保溫飯盒,由提梁(1)、上蓋(2)、外殼(10)、飯盒(5)和菜盒(4)組成,其特征是(A)在內殼(6)和外殼(10)中間,設有中間隔極(8),內殼(6)和中間隔板(8)之間,組成水浴保溫層(7),中間隔板(8)和外殼(10)之間組成填料保溫層(9);(B)在內殼(6)組成的飯盒(5)上部,設有菜盒(4),在菜盒(4)上部,設有餐具盒(3)。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保溫飯盒,其特征是在外殼(10)的底面上,設有兩條垂直方向定位板(11)。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保溫飯盒,其特征是在水浴保溫層(7)的上端面,設有水咀(12)。
專利摘要一種多功能保溫飯盒,是由外殼、中間隔板和內殼組成,外板之間的外層為填料保溫層,內側為水浴保溫層,其保溫效果明顯提高,除設有飯盒,菜盒外還設置了餐具盒,因此這種多功能保溫飯盒,其保溫效果好、耐用、方便,而且還能提供飲水,是目前使用的保溫飯盒的換代產品。
文檔編號A45C11/20GK2242014SQ95227568
公開日1996年12月11日 申請日期1995年11月22日 優先權日1995年11月22日
發明者張曉春 申請人:張曉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