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型康復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康復用品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新型康復鞋。
【背景技術】
[0002]現有的鞋子種類繁多,比如有保健鞋,按摩鞋,運動鞋、跳跳鞋等,但是現有的鞋子都沒有針對走路姿勢性矯正和頸腰痛康復的功能。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種新型康復鞋。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是:一種新型康復鞋,包括有鞋面和鞋底,所述鞋底的高度從前腳掌逐漸前高后低弧形過度到足跟處,所述鞋底的足跟處后傾角度為2至7度,所述鞋底的側邊設有內傾斜邊,所述內傾斜邊的高度比鞋底高1-3毫米,所述內傾斜邊由外向內傾斜角度為0.5-2度。
[0005]進一步的,所述足跟處的底部設有按摩凸起5。
[0006]進一步的,所述鞋底采用優質橡膠制成。
[0007]通過采用上述的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的康復鞋采用前高后低的弧形過度,符合足部生理結構的最佳角度,強制將人體重心后移,使人體重心線與脊柱位置相近,符合最基本的人體重力學原理。在運動、慢走狀態下,給人體帶來最大程度上的形體舒展效果,強制矯正日常不正確的姿勢,梳理脊柱及人體骨骼結構的同時,使姿體呈現完美曲線、優雅姿態。
【附圖說明】
[0008]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09]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來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
[0010]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新型康復鞋,包括有鞋面1和鞋底2,所述鞋底2的高度從前腳掌21逐漸前高后低弧形過度到足跟處22,本實用新型是連續的平緩過渡,從前腳逐漸過渡到足跟處,足底部沒有懸空,舒適的同時自然有效的矯正體姿。所述鞋底2的足跟處22后傾角度為2至7度,成年人腳掌部位墊高約20毫米左右,本實用新型的后傾角度小,矯正作用微乎其微,后傾角度過大,難以控制,會導致行走姿勢(步態)異常,增加矯正難度。所述鞋底2的側邊設有內傾斜邊3,所述內傾斜邊3的高度比鞋底2高1-3毫米,所述內傾斜邊3由外向內傾斜角度為0.5-2度,由于人的足跟骨是圓形的,重心后移至足跟后,容易導致重心向外側偏,亦百東方形體梳理鞋采用內傾角度會減小這個趨勢,矯正作用會大大增強。
[0011]本實用新型的鞋底2采用前高后低的弧形過度,強制將人體重心后移,是骨盆前傾得到矯正,脊柱整體自然變直,同時增強肩背部舒展力。力起于腳、發于腿、主宰于腰,在長期走路或站立的環境下,在形體梳理鞋精準角度協調下,人體自然處于正確姿勢,同時腿、臀、腰、腹、背部肌肉得到強化,形成強有力的肌肉夾板,使腰部及軀干形成異常挺拔的姿
??τ ο
[0012]所述足跟處22的底部設有按摩凸起5,所述鞋底2采用優質橡膠制成,其硬度適當,不易變形且耐磨,材質保證硬度適當,沒有硬度也就沒有矯正功能,硬度過大鞋底不可彎曲(無曲撓),難以正常行走,步態異常,也不具有矯正作用。
[0013]以上所述的,僅為本實用新型的一較佳實施例而已,不能限定本實用新型實施的范圍,凡是依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范圍所作的均等變化與裝飾,皆應仍屬于本實用新型涵蓋的范圍內。
【主權項】
1.一種新型康復鞋,包括有鞋面(1)和鞋底(2),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2)的高度從前腳掌(21)逐漸前高后低弧形過度到足跟處(22),所述鞋底(2)的足跟處(22)后傾角度為2至7度,所述鞋底(2 )的側邊設有內傾斜邊(3 ),所述內傾斜邊(3 )的高度比鞋底(2 )高1 -3毫米,所述內傾斜邊(3 )由外向內傾斜角度為0.5-2度。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康復鞋,其特征在于:所述足跟處(22)的底部設有按摩凸起(5)。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新型康復鞋,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2)采用優質橡膠制成。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型康復鞋,包括有鞋面和鞋底,所述鞋底的高度從前腳掌逐漸前高后低弧形過度到足跟處,所述鞋底的足跟處后傾角度為2至7度,所述鞋底的側邊設有內傾斜邊,所述內傾斜邊的高度比鞋底高1-3毫米,所述內傾斜邊由外向內傾斜角度為0.5-2度,本實用新型的康復鞋采用前高后低的弧形過度,符合足部生理結構的最佳角度,強制將人體重心后移,使人體重心線與脊柱位置相近,符合最基本的人體重力學原理。在運動、慢走狀態下,給人體帶來最大程度上的形體舒展效果,強制矯正日常不正確的姿勢,梳理脊柱及人體骨骼結構的同時,使姿體呈現完美曲線、優雅姿態。
【IPC分類】A43B13/14, A43B3/00
【公開號】CN205106522
【申請號】CN201520913350
【發明人】張海波, 李金也, 姜立波
【申請人】張海波
【公開日】2016年3月30日
【申請日】2015年1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