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治療糖尿病、腎虛病的中藥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糖尿病、腎虛癥的中藥,具體地說是一種以中草藥為原料制備而成的治療糖尿病、腎虛癥的口服中成藥。
糖尿病是一種常見的內分泌代謝性疾病,由于體內胰島素絕對或相對不足,引起糖代謝障礙為主,并有脂肪、蛋白質以及繼發的水電解質代謝紊亂,早期無癥狀,發展到癥狀期,臨床可見多飲、多尿、多食、疲乏、消瘦等,并可出現多種并發癥。此病在中醫上屬消渴病范疇。消渴之名,首見于《內經·靈樞·五變》篇,后世醫家在臨床實踐的基礎上,根據本病“三多”癥狀的輕重不同為主次,又把該證分為上、中、下三消。雖有三消,實則病機性質相同,均與肺、胃(脾)、腎有密切關系。主要病機表現為陰虛燥熱。目前雖然西醫治療此二病的藥物很多,但只能治標,不能治本,一旦停藥,復發率極高。治療該病的中成藥也有不少,但效果也并不十分理想,且大多作用單一,不能滿足不同患者的需要。
因此,本發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種具有更好療效的、能治療糖尿病和腎虛癥的口服中成藥。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解決方案實現的在傳統中醫學對糖尿病及腎虛癥發病機理的認識的基礎上,確定以滋陰降火、活血化瘀、滋腎養陰為原則,并參考現代藥理研究成就,精選出紅景天等16味傳統中草藥為原料制備而成一種能同時治療糖尿病和腎虛癥的口服中成藥,它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組份組成的紅景天25-35份、 金櫻子6-10份、 丹 參10-35份、地骨皮6-15份、 熟 地15-25份、 桑 椹10-15份、山萸肉10-20份、 天花粉15-30份、 芡 實10-15份、懷山藥10-20份、 烏 梅15-25份、 生牡蠣20-30份、生黃芪15-30份、 女貞子10-15份、 枸杞子5-10份、菟絲子10-15份。
本發明中藥的最佳重量配比組成為紅景天30份、 金櫻子10份、丹 參30份、地骨皮15份、 熟 地25份、桑 椹15份、山萸肉20份、 天花粉30份、芡 實15份、懷山藥20份、 烏 梅25份、生牡蠣20份、生黃芪30份、 女貞子15份、枸杞子10份、菟絲子15份。
將上述十六味藥挑去雜質,烘干,研制成細粉,過100目篩,并混合均勻,裝入膠囊即得膠囊劑;或加入適量水制成丸劑,加水量以能制成不易破裂的丸粒為宜。也可用本領域技術人員熟知的方法制成其他常規口服劑型。
在本發明中藥的上述原料配伍中,重用了一種新發現的中草藥紅景天,根據臨床研究、試驗證實,此藥可一藥同治糖尿病、腎虛癥兩種疾病。按照中醫理論進行合理配伍后,效果尤其顯著,可達到臨床治愈二病的作用,且無毒副作用。方中,紅景天既有降血糖、尿糖的作用,又有固本壯陽,滋陰補腎的雙重功效;丹參,活血化瘀;金櫻子、生牡蠣,可收斂固精;地骨皮、熟地、天花粉、烏梅、生黃芪,泄熱邪,止煩渴;桑椹、懷山藥,滋陰降火;山萸肉、女貞子、枸杞子、菟絲子,滋補肝腎;芡實,補脾祛濕。上述各味中藥配伍,標本兼治,具有滋陰降火、活血化瘀、滋腎養陰的功效,對糖尿病、腎虛癥有良好的治療作用。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臨床實驗中得到了驗證,現將臨床觀察情況報告如下一、診斷標準糖尿病患者體內葡萄糖、蛋白質、脂肪代謝發生紊亂,導致血液中葡萄糖含量過高,超出正常標準,達到一定界限以致出現尿中含糖。臨床可分為四型,即胰島素依賴型(Ⅰ型),非胰島素依賴型(Ⅱ型),營養不良性糖尿病,其他型糖尿病(繼發性糖尿病)。另外,還有葡萄糖耐量異常與妊娠期糖尿病兩型。按病情程度臨床一般分為輕、中、重三型。這種分型是根據空腹血糖值進行劃分的
1、輕型血糖多在11.1mmol/L以下。
2、中型血糖多在11.1-16.6mmol/L之間。
3、重型血糖多在16.6mmol/L以上。重型病情不穩定,波動性大,易發生酮癥酸中毒,也易發生低血糖。
二、臨床資料按臨床表現選擇Ⅱ型糖尿病的輕、中型及重型患者進行觀察,以輕、中型患者為主。為便于療效對比,將患者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其中試驗組108例,男55例,女53例;輕型糖尿病7例,中型70例,重型31例。對照組96例,男50例,女46例;輕型5例,中型57例,重型34例。
三、治療及給藥方法試驗組服用本發明藥物,每日6克,分早、晚二次服用。輕型糖尿病患者服藥1個月為一療程,一般服用一療程即可。中型糖尿病患者亦服1個月為一療程,一般服用兩個療程。重型糖尿病患者均服藥三個療程以上。對照組根據病情選用其他口服降糖藥,用常規給藥方法進行治療。
兩組病人除用藥物治療外,均同時選用非藥物方法協助治療,如(1)控制飲食;(2)注意情緒穩定、消除憂慮,保持心情舒暢;(3)適當進行體育運動。
所有患者在治療過程中,采用相同方法定期檢查空腹血糖及尿糖。四、療效判定標準及治療結果1、療效標準臨床治愈停藥1個月后,血糖仍能維持正常水平,多飲、多渴、多尿等主要癥狀消失,各項指標檢查正常者;顯效服藥后血糖下降到正常水平,糖尿病主要癥狀基本消失,尿糖(-),停藥兩周后血糖仍能維持正常者;有效服藥后血糖有所下降,糖尿病主要癥狀減輕;無效服藥后血糖下降很小或不降,糖尿病癥狀不變。
2、結果每個糖尿病患者由于病情輕重不同,因此療程長短不同,在療程結束后,對試驗組和對照組患者的療效情況按療效判定標準通過統計學方法進行處理,結果見下表1和表2。
表1、試驗組臨床觀察結果
表2、對照組臨床觀察結果
從表中可以看出試驗組和對照組的療效情況。試驗組臨床治愈率為65.7%,總有效率為98.1%;對照組治愈率為37.5%,總有效率為96.8%。試驗組的治愈率和總有效率均高于對照組。
經臨床試驗證明,本發明藥物降血糖效果明顯,穩定持久,標本兼治,治愈和總有效率均優于對照組,是一種有實用價值的治療糖尿病的藥物,同時也大大改善了患者的腎虛癥狀。
以下結合實施例進一步說明本發明,但對本發明不起任何限定作用。
山萸肉20g、天花粉30g、 芡 實15g、懷山藥20g、烏 梅25g、 生牡蠣20g、生黃芪30g、女貞子15g、 枸杞子10g、菟絲子15g;制備方法先將上述16味中草藥原料去雜質,研成細粉,過100目篩,并混合均勻。然后加入適量水制成丸劑,加水量以能制成不易破裂的丸粒為宜。
服用方法每日兩次,早餐前15粒,晚餐后15粒。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糖尿病、腎虛癥的中藥,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組份組成的紅景天25-35份、金櫻子6-10份、 丹 參10-35份、地骨皮6-15份、 熟 地15-25份、 桑 椹10-15份、山萸肉10-20份、天花粉15-30份、 芡 實10-15份、懷山藥10-20份、烏 梅15-25份、 生牡蠣20-30份、生黃芪15-30份、女貞子10-15份、 枸杞子5-10份、菟絲子10-15份。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糖尿病、腎虛癥的中藥,其特征在于各組份及其重量配比為紅景天30份、金櫻子10份、丹 參30份、地骨皮15份、熟 地25份、桑 椹15份、山萸肉20份、天花粉30份、芡 實15份、懷山藥20份、烏 梅25份、生牡蠣20份、生黃芪30份、女貞子15份、枸杞子10份、菟絲子15份。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治療糖尿病、腎虛癥的中藥,其以滋陰降火、活血化瘀、滋腎養陰為組方原則,選用紅景天、金櫻子、丹參、地骨皮、熟地、桑椹、山萸肉、天花粉、芡實、懷山藥、烏梅、生牡蠣、生黃芪、女貞子、枸杞子、菟絲子等十六味中草藥為原料,用常規方法制備而成。本發明的中藥對糖尿病、腎虛癥均療效顯著,標本兼治,且無毒副作用。
文檔編號A61K35/56GK1314157SQ0010313
公開日2001年9月26日 申請日期2000年3月20日 優先權日2000年3月20日
發明者劉成才, 黃達, 曹宏圖, 劉洪英 申請人:劉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