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健脾濕毒清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具有健脾開胃、排毒化濕、消炎殺菌功效的藥物,特別是一種以中藥為原料制備的中成藥。
現有技術中的健脾開胃藥,如保和丸、香砂養胃丸等中成藥以及胃舒平,多酶片等西藥,對消化不良癥等癥雖有一定療效,但對胃部炎癥、潰瘍等療效不盡理想。
濕熱癥,即西醫所指急、慢性胃腸炎,急、慢性肝炎,以及急、慢性腎炎等,中醫常用藥物如龍膽瀉肝片、氟哌酸、金錢草沖劑雖然有一定療效,但療效有限;對胃腸道不適現象的緩解不明顯,特別是過多、過久使用西藥或單用性味苦、寒的中藥均能損傷胃粘膜,導致胃腸道不良反應如惡心、嘔吐、腹脹、腹痛等,使腸道不良反應的緩解不明顯,或加重。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具有健脾開胃、排毒化濕、消炎殺菌功效、對濕熱癥有特殊療效的健脾濕毒清。
本發明的解決方案是基于中藥學對濕熱癥的發病機理的認識及治療原則,參考現代藥理研究的成就,篩選出排毒化濕,消炎殺菌,健脾開胃,清熱利水,芳香行氣的天然藥物,按中藥理論組方,使其發揮清除體內濕熱、加快毒素的排除、健脾和胃協同作用,。
本發明的藥物是由下列組分按重量百分比配制而成的茯 苓 5~7% 白蔻仁 4~7% 茵 陳 8~12%黃 芩 4~7% 連 翹 5~7% 滑 石 8~12%木 通 2~5% 薏苡仁 8~12% 白 英 5~7%石菖蒲 2~5% 藿 香 4~7% 黃 連 2~5%貝 母 5~7% 射 干 2~5% 薄 荷 2~5%六神曲 5~7%制備本發明藥物的配方首選的重量百分比是茯 苓 6.9% 白蔻仁 5.1% 茵 陳 10.6% 黃 芩 5.1%連 翹 6.9% 滑 石 10.6% 木 通 3.1% 薏苡仁 10.6%白 英 6.9% 石菖蒲 3.4% 藿 香 6.1% 黃 連 4.1%
貝 母 6.9% 射 干 3.4% 薄 荷 3.4% 六神曲 6.9%將上述各組分制成本發明藥物的生產方法是將上述全部組分干燥、粉碎成100~120目細粉,按所述配比關系混合后,在100℃~110℃下進行熟化,再滅菌處理后即可得到本發明的散劑藥品。也可以加工成塊劑,即將熟化處理后的散劑再添加適量的粘接劑,在負壓下壓制成塊,即可得膨松的塊狀制劑。服用時,成人每次6~9g,每日三次;孕婦慎用,小孩酌減。
本發明主治濕熱并重,蘊積成毒之癥。故發明中用茯苓甘淡平利水滲濕健脾,白豆蔻芳香化濕,茵陳苦微寒清熱利濕排毒,三味藥共為本方君藥;黃芩、黃連苦寒清熱、消炎殺菌,連翹清熱解毒,薏苡仁甘淡微寒,利水滲濕健脾,滑石清解利水排毒;木通苦寒排毒泄熱,藿香芳香化濁以加強君藥在清熱、化濕、排毒和健脾方面的作用,共為本方臣藥;白英長于解毒、祛風止癢、排毒散結,石菖蒲開竅化濕,貝母祛痰,射干利咽,薄荷透表,六神曲消食和胃為本方佐藥;甘草調和諸藥為使。諸藥合用共奏清熱解毒,芳香行氣,排毒化濕,健脾開胃之功。
現代藥理研究表明,茯苓具有利尿、保肝等作用,茵陳具有利膽、保肝、解熱等作用,白蔻仁含揮發油能促進胃液分泌,增強腸管蠕動,制止胃腸內異常發酵,驅除胃腸內積氣滑石、木通通過利尿排泄體內有害毒邪,為濕毒提供出路,濕去則脾健。故本發明的藥物配伍是標本同治,中西匯通,其療效必然是沿于傳統的甘露消毒丹,而高于傳統的甘露消毒丹,且無毒副作用。
″脾為后天之本″,絕大多數西藥及全身性疾病均能影響脾胃之運行功能,正如宋元時期的李東垣為代表的″補脾派″,認為補益脾胃是治病之要;本發明強調健脾開胃與排毒化濕、消炎殺菌并舉,比較單用清熱利濕或健脾胃藥來治病,即具有擴大適應范圍,降低西藥毒副效應,大大提高方劑的近期與遠期療效是顯而易見的。
本發明由于所述組分而適用于黃疸型肝炎、濕熱型膽囊炎、急慢性胃腸炎、膀胱濕熱、黃褐斑、痤瘡、皮膚瘙癢、甲亢等病癥。主治因濕熱、濕溫以及暑濕挾濕,溫熱蘊積成毒所致的發熱,肢體困倦酸痛,胸悶腹脹,不思飲食,咽喉腫痛,口干口苦,面色發黃,頭重頭痛,口舌生瘡,大便不爽,小便黃少不利,或小便澀痛渾濁,或嘔吐腹瀉,舌苔黃而厚膩等。
權利要求
1.一種健脾濕毒清中藥,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的藥劑茯 苓 5~7% 白蔻仁 4~7% 茵 陳 8~12%黃 芩 4~7% 連 翹 5~7% 滑 石 8~12%木 通 2~5% 薏苡仁 8~12% 白 英 5~7%石菖蒲 2~5% 藿 香 4~7% 黃 連 2~5%貝 母 5~7% 射 干 2~5% 薄 荷 2~5%六神曲 5~7%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健脾濕毒清中藥,其中各原料的重量百分比是茯 苓 6.9% 白蔻仁 5.1% 茵 陳 10.6% 黃 芩 5.1%連 翹 6.9% 滑 石 10.6% 木 通 3.1% 薏苡仁 10.6%白 英 6.9% 石菖蒲 3.4% 藿 香 5.1% 黃 連 3.1%貝 母 6.9% 射 干 3.4% 薄 荷 3.4% 六神曲 6.9%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藥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藥劑是散劑或塊劑。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的一種排毒濕熱清中藥,其特征是它以茯苓、白蔻仁、茵陳、黃芩、連翹、滑石、木通、薏苡仁、白英、石菖蒲、藿香、黃連、貝母、射干、薄荷、六神曲為原料制成的散劑或塊劑。具有出排毒化濕,消炎殺菌,健脾開胃,清熱利水,芳香行氣的功效。適用于黃疸型肝炎、濕熱型膽囊炎、急慢性胃腸炎、膀胱濕熱、黃褐斑、痤瘡、甲亢等病癥。
文檔編號A61K33/12GK1277857SQ00113000
公開日2000年12月27日 申請日期2000年6月7日 優先權日2000年6月7日
發明者唐建華, 劉明華 申請人:唐建華, 劉明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