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中風偏癱患者的被動康復鍛煉器械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234637閱讀:1289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中風偏癱患者的被動康復鍛煉器械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物理療法器械,特別是一種中風偏癱患者的被動康復鍛煉器械。
背景技術
;中風癱瘓病已經成為一種常見病,因中風癱瘓的病人,其肢體活動發生障礙,造成患者生活不能自理,給病人和親屬造成很大負擔和痛苦。對于癱瘓病人恢復肢體活動功能,主要是通過患者肢體的長期活動鍛煉是可以實現或部分實現的,然而,對于全癱瘓病人只能由家人給其肢體進行輔助鍛煉,由于目前尚沒有適合癱瘓病人的自動鍛煉器械,給癱瘓病人進行康復鍛煉造成了困難。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能使偏癱患者被動地作肢體運動鍛煉的康復鍛煉器械。
本發明的方案是,這種康復鍛煉器械包括機架、腳瞪、擺桿和座椅,其特征在于機架上設有一電機,電機軸與蝸桿連接,在與蝸桿相嚙合的蝸輪的軸兩端各設有腳拐,連桿的兩端分別與擺桿的下端和腳蹬軸相鉸接,擺桿的中部設有套筒與機架前部的立柱的軸鉸接,擺桿的上部設有手把。該裝置上還可設置一變速機構,它在蝸輪軸的兩端各設一大、小齒輪,蝸輪軸的上方有一軸,軸的兩端各有一轉動配合的小齒輪和大齒輪分別與蝸輪軸上的大齒輪和小齒輪嚙合,在大、小齒輪之間的花鍵軸上設有離合輪,離合輪的兩端面上設有柱銷與大、小齒輪端面上的孔相配,撥叉置于離合輪的環形槽中,手柄與撥叉相連接。該裝置上還可設一座椅升降機構,座椅底板的下方固定有一支柱滑動配合在支架的導套孔內,四個連桿的兩端分別與四個連接板的兩端相鉸接,下連接板固定在機架上,上連接板與支柱的下端連接,左、右連接板上有互相反向的螺紋孔,設有互相反向螺紋的螺桿分別配合在左、右連接板的螺紋孔內,其光桿部分轉動配合在機架的孔內,搖把連接在螺桿的端頭上。由于采用電機驅動腳蹬中軸使兩腳蹬轉動,通過連桿帶動擺桿作擺動,癱瘓病人在他人幫助下坐在該裝置的座椅上,將腳和手分別固定于腳蹬和擺桿的手把上,開動電機后即可進行被動鍛煉,為癱瘓病人進行康復鍛煉,恢復肢體功能,提高生活質量提供了條件。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的右視圖;圖3為變速機構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圖3的A-A剖視圖。圖中,1.立柱 2.連桿 3.機架 4.腳蹬 5.腳拐 6.變速箱 7.電機 8.螺桿 9.連桿 10.連接板 11.搖把 12.導套 13.支柱 14.座椅 15.手柄 16.手把 17.擺桿 18.支腳 19.變速箱殼體 20.大齒輪 21.蝸桿 22.蝸輪 23.小齒輪 24.軸 25.大齒輪26.花鍵 27.柱銷 28.撥叉 29.小齒輪 30.蝸桿軸五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包括有機架3,在機架的前部設有兩個平行的立柱1,兩個擺桿17的中部設有套筒與立柱1上端的水平軸轉動配合,擺桿上部設有滑動配合的套筒,套筒壁上設有螺紋孔,該套筒上固聯有與其相垂直的筒套,筒壁上也設有螺紋孔,兩個手把16滑配在套筒孔內。機架3的底部設有單項電機7和變速箱6,變速箱內設有與電機軸相連接的蝸桿軸30,蝸桿21與其上方的蝸輪22嚙合,蝸輪軸上方設有軸24,軸的兩側分別設有轉動配合的小齒輪29和大齒輪25分別與蝸輪軸上大齒輪20和小齒輪23嚙合,在軸24的大小齒輪之間的中部設有花鍵26,離合輪設在花鍵軸上,離合輪的兩端上均布有三個柱銷27與大齒輪25和小齒輪29上的孔相配,撥叉28置于離合輪的環形槽內,撥叉的上端與手柄15的拐把相連接。變速箱有快檔、慢檔和空檔,空檔是為了在病人肢體有一定的活動能力時進行自主鍛煉。軸24外伸于變速箱殼體19與腳拐5固聯,連桿2的兩端分別與腳蹬4的軸和擺桿17的下端相鉸接。座椅14的下方設有支柱13滑配合在機架后部上方的導套12孔內,四個連桿9的端頭分別與四個連接板10的端頭鉸接,其中下方的連接板與機架固連,上方的連接板與支柱13的下端連接,左、右連接板設有互為反向的螺紋孔,螺桿8上也設有與左、右連接板的螺紋孔相配的螺紋,螺桿8的一端轉動配合在機架的孔內,搖把11的拐柄固聯在螺桿8的端頭上。機架3的前后各設有兩個支腳18,支腳18的端面上設有橡膠板。
本實用新型的使用方法是,患者在他人幫助下坐在座椅上,通過搖動搖把可使座椅升降到合適的高度,手把16的高低和前后距離均可調整到適合的位置后,擰緊套筒壁上的螺釘將其鎖定,用彈性帶將患者的手和腳固定于手把16和腳蹬4上,根據患者的身體狀況,通過手柄15將離合輪掛在快檔或慢檔上,掛檔時應當手轉動腳蹬使離合輪的柱銷27進入到齒輪的孔內,此時可開動電機進行運動鍛煉。
權利要求1.中風偏癱患者的被動康復鍛煉器械,它包括機架、腳瞪、擺桿和座椅,其特征在于機架上設有一電機,電機軸與蝸桿連接,在與蝸桿相嚙合的蝸輪的軸兩端各設有腳拐,連桿的兩端分別與擺桿的下端和腳蹬軸相鉸接,擺桿的中部設有套筒與機架前部的立柱的軸鉸接,擺桿的上部設有手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中風偏癱患者的被動康復鍛煉器械,其特征在于該裝置上還可設置一變速機構,它在蝸輪軸的兩端各設一大、小齒輪,蝸輪軸的上方有一軸,軸的兩端各有一轉動配合的小齒輪和大齒輪分別與蝸輪軸上的大齒輪和小齒輪嚙合,在大、小齒輪之間的花鍵軸上設有離合輪,離合輪的兩端面上設有柱銷與大、小齒輪端面上的孔相配,撥叉置于離合輪的環形槽中,手柄與撥叉相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中風偏癱患者的被動康復鍛煉器械,其特征在于該裝置上還可設一座椅升降機構,座椅底板的下方固定有一支柱滑動配合在支架的導套孔內,四個連桿的兩端分別與四個連接板的兩端相鉸接,下連接板固定在機架上,上連接板與支柱的下端連接,左、右連接板上有互相反向的螺紋孔,設有互相反向螺紋的螺桿分別配合在左、右連接板的螺紋孔內,其光桿部分轉動配合在機架的孔內,搖把連接在螺桿的端頭上。
專利摘要中風偏癱患者的被動康復鍛煉器械,它包括機架、腳蹬、擺桿和座椅,其特征是機架上設有電機和有快、慢、空檔的變速箱,及手動座椅升降機構。本實用新型為中風癱瘓病人進行肢體被動運動鍛煉,恢復其肢體活動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提供了一種鍛煉器械。
文檔編號A61H1/00GK2502686SQ0125020
公開日2002年7月31日 申請日期2001年7月26日 優先權日2001年7月26日
發明者劉占琪 申請人:劉占琪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