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治療心腦血管疾病的藥物注射液及其制備方法

文檔序號:810900閱讀:394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心腦血管疾病的藥物注射液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藥物制劑及其制備方法,特別是涉及治療心腦血管疾病的藥物制劑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心血管疾病是導致人類死亡的第一病種,隨著社會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口的老齡化,心血管藥物的研究日益重視,應用也日益廣泛。缺血性腦中風(腦梗塞)在急性發作期內的急救治療是其治療的關鍵時機,因此在發揚中醫藥傳統優勢,開發速效、高效、急診用藥的中藥注射劑具有重要意義。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治療心腦血管疾病的藥物制劑及其制備方法;本發明的目的還在于提供一種注射制劑的質量控制方法。
本發明目的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桃仁 1-4重量份 赤芍 1-4重量份 川芎 1-4重量份,優選配比為桃仁 1重量份 赤芍 1重量份 川芎 1重量份,還可以是桃仁 2重量份 赤芍 3重量份 川芎 2重量份按藥劑學方法,可以將本發明藥物組合物制備成多種臨床藥物劑型,包括口服制劑或非腸道給藥的劑型。所說的口服制劑選自于片劑、膠囊劑、丸劑、顆粒劑、混懸劑、滴丸、口服液體制劑當中的一種;所說的非腸道給藥劑型選自于注射劑、氣霧劑、栓劑或皮下給藥劑型當中的一種。
本發明藥物還可加入常規的藥物賦形劑,如溶劑、崩解劑、矯味劑、防腐劑、著色劑等。
本發明制成注射液的制備方法以上3味,取川芎1味,粉碎成粗粉,置超臨界提取釜中,CO2超臨界提取2-3次,每次提取釜壓力20-40Mpar,溫度40-60在℃;分離釜I壓力10-14Mpar,溫度30-40℃;分離釜II壓力4-8Mpar,溫度30-40℃;提取1-2小時,從分離釜收集,得揮發油提取物。末次超臨界提取后,分離釜II中連續式泵入藥材1.2倍量的95%乙醇,共提取1小時,從分離釜收集提取物,得乙醇提取液。川芎揮發油提取物加藥材4-10倍量的重蒸餾水,水蒸氣蒸餾,收集藥材2-5倍量的蒸餾液,蒸餾液加入藥材0.1-0.3%量的NaOH,靜置,濾過,得藥液,備用。取桃仁、赤芍2味,加6-12倍量水,煎煮1-2小時,濾過,藥渣再加6-10倍量水,煎煮1-2小時,濾過,合并濾液,藥液減壓濃縮至相對密度40℃下1.19,加入清膏2-6倍量85-95%乙醇,使藥液含醇量70-80%,醇沉,靜置8-18小時,濾過,濾液減壓回收乙醇,濃縮至相對密度40℃下1.24,加入清膏7-10倍量85-95%乙醇,使藥液含醇量80-85%,醇沉,醇液用15-25%NaOH液調至pH值6-8,靜置8-18小時,濾過,藥液加入1-2%量的活性炭,攪拌,濾過,藥液與上述川芎醇提液合并,回收乙醇至無醇味,得清膏,清膏加入上述川芎備用液,攪拌,濾過,藥液用注射用水調節至含生藥0.6g/ml,加入0.1-0.3%量的亞硫酸氫鈉和0.2-0.4%量的活性炭,100℃保溫8-12分鐘,濾過或離心,藥液超濾滅菌,即得。
本發明注射液的質量控制方法為質量控制方法中的鑒別方法選自下述方法中的一種或幾種a.取本品1ml,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苦杏仁苷對照品,加甲醇6ml使溶解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中國藥典》2000版一部附錄VI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2u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12-18∶30-50∶15-25∶3-6二氯甲烷-醋酸乙酯-甲醇-水為展開劑,展開,取出,噴以磷鉬酸硫酸溶液,在100-105℃加熱至斑點清晰。在供試品色譜中,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其中磷鉬酸硫酸溶液是由磷鉬酸2g加水20ml使溶解,再緩緩加入硫酸30ml,混勻制得。
b.取本品1ml,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芍藥苷對照品,用甲醇制成每1ml含2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中國藥典》2000版一部附錄VI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2u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30-50∶3-6∶8-12∶0.1-0.3二氯甲烷-醋酸乙酯-甲醇-甲酸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1-2%香草醛硫酸溶液,在100-105℃下加熱至斑點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c.取本品1ml,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阿魏酸對照品,用甲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VI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5u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25-35∶1-3∶1-2甲苯-甲醇-冰醋酸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2%三氯化鐵-2%鐵氰化鉀的50%乙醇溶液。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質量控制方法中的含量測定照高效液相色譜法(中國藥典2000版一部附錄VI D)測定,色譜條件與系統適應性試驗,用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為填充劑,25-29∶71-76的甲醇-水為流動相;檢測波長為218nm,理論板數按苦杏仁苷峰與芍藥苷峰計算均應不低于3000;對照品溶液的制備,取于60℃干燥至恒重的苦杏仁苷、芍藥苷對照品適量,精密稱定,分別加流動相制成每1ml含0.4mg的溶液,即得;供試品溶液的制備,取本品5ml,置50ml量瓶中,加流動相稀釋至刻度,搖勻,即得;測定法,分別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與供試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譜儀,測定,即得;本品每支含桃仁以苦杏仁苷(C20H27NO11)計,不得少于22mg,含赤芍以芍藥苷(C23H28O11)計,不得少于36mg。
本發明注射液質量控制方法還可采用指紋圖譜的方法照高效液相色譜法(《中國藥典》2000版一部附錄VID)測定,色譜條件與系統適應性試驗,用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為填充劑;24-28∶74甲醇-0.1%三氟乙酸水溶液為流動相;檢測波長為218nm。理論塔板數按參照物苦杏仁苷峰計算,應不低于3000;參照物溶液的制備,取于60℃干燥至恒重的苦杏仁苷參照物適量,精密稱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4mg的溶液,即得;供試溶液的制備,取本品2ml,置25ml量瓶中,加水稀釋至刻度,搖勻,即得;測定法,精密吸取參照物溶液與供試品溶液各10μl,分別注入液相色譜儀,記錄1小時色譜圖,供試品指紋圖譜中與參照物峰相應的峰為S峰,計算相對保留時間和峰面積比值,應符合下列要求本品指紋圖譜應與標準指紋圖譜相似;指紋圖譜應有8個共有峰;相對保留時間(峰號)0.350±30%(1)、0.554±30%(2)、1(S)、1.413±30%(3)、1.552±30%(4)、2.022±30%(5)、3.600±30%(6)、3.985±30%(7);峰面積比值(峰號)1.218±30%(5)、0.451±40%(7);非共有峰面積不得過總峰面積的5%。
儀器Agilent 1100液相色譜儀;色譜柱Agillent HypersilODS C18(4.6×250mm 5μm);積分方式谷谷積分。
苦杏仁苷參照物色譜圖
活血通絡注射液標準指紋圖譜 本發明粉針制劑(活血通絡注射液)主要藥效學試驗結果表明活血通絡注射液能明顯降低結扎雙側頸總動脈致急性實驗性不完全性腦缺血大鼠的腦指數及腦含水量;明顯降低大腦中動脈阻斷(MCAO)大鼠的行為學評分及腦梗塞率;明顯降低大腦中動脈缺血再灌注大鼠的行為學評分、腦梗塞率及腦含水量;能降低麻醉犬的收縮壓、舒張壓、平均動脈壓,增加心輸出量、冠脈流量,降低左室內壓及左室舒張末期壓,降低總耗氧指數和總外周阻力,增加腦血流量,降低腦血管阻力;能明顯降低大鼠動靜脈旁路血栓濕重及血栓干重,升高血栓濕重抑制率和血栓干重抑制率;明顯降低大鼠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升高聚集抑制率;明顯降低ADP、AA、Coll所誘導的家兔血小板聚集率,升高ADP所誘導的家兔血小板的解聚率;顯著延長大鼠及小鼠的凝血時間;能有效的抑制大鼠的血漿粘度;能顯著降低大鼠的紅細胞濾過指數;對大鼠的血小板總數、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時間、凝血酶原時間和血漿纖維蛋白原無顯著改變。活血通絡注射液能改善腦梗塞后的神經行為障礙、縮小梗塞面積;降低缺血大腦的腫脹程度;對心血管系統具有擴張血管,減少外周阻力,降低血壓,減輕心臟負荷,增加冠脈流量和心輸出量,降低心肌耗氧量;對腦循環系統具有擴張腦血管,降低腦血管阻力,增加腦血流量,改善腦循環等作用。能明顯抑制血栓形成及抑制血小板聚集;延長凝血時間、降低血液粘度、改善紅細胞變形能力。這些作用對于其臨床治療缺血性腦中風是十分有效的。
下面實驗例用于進一步說明本發明。
實驗例1對急性實驗性不完全性腦缺血大鼠的保護作用試驗目的觀察受試藥物對結扎雙側頸總動脈大鼠腦指數及腦含水量的影響,確定藥物對急性實驗性不完全性腦缺血大鼠是否有保護作用。
1 組別與劑量(1)假手術組0.9%氯化鈉注射液。(2)模型組0.9%氯化鈉注射液。(3)陽性藥物組0.02%尼莫地平溶液(2mg/kg)。(4)陽性藥物組80%復方丹參注射溶液(8g/kg)。(5)低劑量組2.5%活血通絡注射液(0.25g/kg)。(6)中劑量組5%活血通絡注射液(0.5g/kg)。(7)高劑量組10%活血通絡注射液(1g/kg)(8)口服中劑量組5%活血通絡注射液(0.5g/kg)。(9)口服高劑量組10%活血通絡注射液(1g/kg)。給藥容積為10ml/kg。
2 實驗操作取SD雄性大鼠90只,體重200~250g,隨機分為9組,即假手術組、模型組、西藥陽性藥物組、中藥陽性藥物組、活血通絡注射液低、中、高3個劑量組及活血通絡注射液口服中劑量組、高劑量組。1~7組動物每天靜脈注射給藥1次,連續3天;8~9組動物每天口服灌胃給藥1次,連續3天。末次給藥30分鐘后,各鼠以10%水合氯醛麻醉(400mg/kg,ip),仰位固定,頸正中部切開皮膚,分離出兩側頸總動脈,分別用0號手術縫線兩端結扎頸總動脈后中間剪斷(其中假手術組穿線后不結扎),縫合皮膚。3小時后脫頸椎處死,取腦,置已稱重并已烘干至恒重的稱量瓶中稱其濕重;106℃連稱量瓶烘干至恒重,稱其總恒重,將其總恒重減去稱量瓶重即為干重,按下列公式計算腦指數和腦含水量,并采用組間t檢驗法與模型組進行顯著性測定比較。腦指數=腦濕重(g)×100/體重(g),腦含水量(%)=(腦濕重(g)-腦干重(g))/腦濕重(g)×100%3 實驗結果對腦指數的影響iv活血通絡注射液0.5g/kg組、1g/kg組動物的腦指數明顯低于模型組,經統計學處理,呈顯著性差異(P<0.05、P<0.05);ig活血通絡注射液0.5g/kg組、1g/kg組動物的腦指數與模型組比較無顯著統計學意義。
對腦含水量的影響iv活血通絡注射液0.5g/kg組、1g/kg組動物的腦含水量明顯低于模型組,經統計學處理,呈顯著性差異(P<0.05、P<0.01),且藥物作用隨劑量增加而增強;ig活血通絡注射液0.5g/kg組、1g/kg組動物的腦含水量與模型組比較無顯著統計學意義。結果見表1。
1對結扎雙側頸總動脈大鼠腦指數及腦含水量的影響(X±S)劑量 給藥 動物數 腦含水量組別腦指數(g/kg) 途徑(只) (%)假手術-- iv 10 0.744±0.02877.91±0.58模型 -- iv 10 0.786±0.021△△79.83±1.23△△△尼莫地平 0.002 iv 10 0.722±0.066** 78.41±0.62**香丹注射液8 iv 10 0.754±0.07978.83±0.69*活血通絡液0.25iv 10 0.771±0.07479.12±0.93活血通絡液0.5 iv 10 0.748±0.053* 78.71±0.88*活血通絡液1 iv 10 0.742±0.046* 78.41±0.79**活血通絡液0.5 ig 10 0.781±0.03479.24±0.70活血通絡液1 ig 10 0.768±0.02079.05±1.63與假手術組比較△△P<0.01,△△△P<0.001。
與模型組比較*P<0.05,**P<0.01。
實驗例2對大腦中動脈阻斷(MCAO)大鼠的保護作用試驗目的觀察受試藥物對大腦中動脈阻斷(MCAO)大鼠行為學評分及腦梗塞率的影響,確定藥物對腦缺血大鼠是否有保護作用。
1 組別與劑量(1)假手術組0.9%氯化鈉注射液。(2)模型組0.9%氯化鈉注射液。(3)陽性藥物組0.02%尼莫地平溶液(2mg/kg)。(4)陽性藥物組80%復方丹參注射溶液(8g/kg)。(5)低劑量組2.5%活血通絡注射液(0.25g/kg)。(6)中劑量組5%活血通絡注射液(0.5g/kg)。(7)高劑量組10%活血通絡注射液(1g/kg)給藥容積為10ml/kg 。
2 實驗操作取SD雄性大鼠70只,體重250~350g,隨機分為7組,即假手術組、模型組、西藥陽性藥物組、中藥陽性藥物組、活血通絡注射液低、中、高3個劑量組,各組動物每天靜脈注射給藥1次,連續3天,末次給藥30分鐘后,各鼠以10%水合氯醛麻醉(300mg/kg,ip),以側臥位沿右外耳道與右眼外眥連線的中點,垂直于連線切開皮膚約2cm,剪開筋膜,鈍性分離肌肉,暴露出顴弓。用止血鉗咬斷顴弓,將顴弓和下頜骨撐開,用小拉鉤拉住固定于鼠板上,暴露鱗狀骨的大部分,然后在顴骨和鱗狀骨前聯合的前下方約2~4mm處用臺式電車鉆孔,開一直徑約2mm的小顱窗,此時透過硬腦膜就可見一條較直且少分支的小血管,即為大腦中動脈(MCA)。它幾乎垂直路過嗅束向上而行,用細針灸針刺破硬腦膜,暴露中動脈,確認后將電刀置雙極電凝位置,選擇最大檔電凝開關,除假手術組不做電凝術外,其余各組動物電凝嗅束內1mm至大腦下靜脈之間的一段大腦中動脈,電凝4~6秒,電凝時避免出血及傷害腦組織,可用濕棉球保護。阻斷大腦中動脈后用小塊肌肉組織輕敷于顱窗上,然后逐層縫合傷口。術后回籠飼養。以上過程均在室溫恒定(24~25℃)情況下進行,以利于評價腦缺血情況。觀察對大鼠局灶性腦缺血行為評分和腦梗塞面積的影響。
①大鼠局灶性腦缺血行為評分法待MCAO大鼠麻醉清醒后,進行行為學檢測。方法為在MCAO后4小時及24小時,按以下標準進行評分(1)提鼠尾離地面約1尺,觀察前肢情況。正常大鼠兩前肢對稱地伸向地面。有左肩內旋,左前肢內收者,評為4分。否則0分;(2)將動物置平滑地板上,分別推左(或右)肩向對側移動,檢查抵抗推動的阻力。正常大鼠雙側阻力明顯對稱。右肩向左側移動時,發現阻力下降者,根據下降程度的不同,評為1~3分;(3)將動物兩前肢置一金屬網上,觀察兩前肢的肌張力,正常大鼠兩前肢肌張力明顯對稱。發生左前肢肌張力明顯下降者,根據下降的輕重,評為1~3分。根據以上標準評分,滿分10分,分數越高,說明動物的行為障礙越嚴重。評分采用單盲法,并采用組間t檢驗法與模型組進行顯著性測定比較。
②TTC染色測量腦梗塞面積MCAO后24小時斷頭取腦,肉眼進一步確證右側大腦中動脈已在嗅束與大腦下靜脈之間燒斷,且腦實質無損害者,將腦置冰冷的生理鹽水中(2~3)10min,去除嗅球、小腦和低位腦干后,冠狀切四刀,切成五片。第一刀在腦前極與視交叉連線中間;第二刀在視交叉部位;第三刀在漏斗柄部位;第四刀在漏斗柄與后葉尾極之間。然后迅速將腦片置5ml含有1%TTC的磷酸緩沖溶液中,避光溫孵30分鐘,其中每隔7~8分鐘翻動一次,經染色后,正常腦組織呈玫瑰紅色,而梗塞組織呈白色,且界限分明。溫孵完畢后將腦片照相,剪下紅白顏色區稱重計算之。然后根據重量求面積法,分別計算出五個腦片共10個平面的總面積和梗塞去區域的面積,求出梗塞區面積占半球總面積的百分比,即梗塞率,并采用組間t檢驗法與模型組進行顯著性測定比較。
3 實驗結果結果顯示,模型組與假手術組相比,梗塞面積為21.81%,表明大鼠MCAO模型造模成功。
行為學評分4小時后,活血通絡注射液各組動物的行為學評分與模型組比較有所降低,但在統計學上無差異;24小時后,活血通絡注射液各組動物的行為學評分相比4小時呈下降趨勢,模型組則有所上升;活血通絡注射液各組動物的行為學評分均明顯低于模型組,經統計學處理,均呈顯著性差異(P<0.05、P<0.05、P<0.01)。
對腦梗塞率的影響活血通絡注射液各組動物的腦梗塞率均明顯低于模型組,經統計學處理,均呈顯著性差異(P<0.01、P<0.001、P<0.001),且藥物作用隨劑量增加而增強。結果見表2。
2對MCAO大鼠行為學評分及腦梗塞率的影響(X±S)劑量 動物數 行為學評分 腦梗塞率組別(g/kg) (只)4h 24h (%)假手術 --10 2.0±0.0 2.0±0.0 0.00±0.00模型 --10 6.6±2.7△△△7.1±2.3△△△21.81±7.30△△△尼莫地平 0.002 10 4.7±2.3 3.2±1.8***5.07±3.93***香丹注射液 8 10 5.7±2.3 5.2±1.8 11.10±11.70*活血通絡液 0.25 10 5.6±2.0 4.9±2.0* 12.47±5.51**活血通絡液 0.5 10 5.4±2.3 4.6±2.1* 8.54±7.64***活血通絡液 1 10 4.9±2.3 4.2±1.8** 2.91±2.35***與假手術組比較△△△P<0.001。
與模型組比較*P<0.05,**P<0.01,***P<0.001。
實施例1桃仁2000g赤芍2000g川芎2000g以上3味,取川芎1味,粉碎成粗粉,置超臨界提取釜中,CO2超臨界提取兩次,第一次提取釜壓力35Mpar,溫度50℃;分離釜I壓力12Mpar,溫度35℃;分離釜II壓力6Mpar,溫度35℃;提取1小時,從分離釜收集,得揮發油提取物。第二次繼續進行CO2超臨界提取,提取釜壓力35Mpar,溫度50℃;分離釜I壓力12Mpar,溫度35℃;分離釜II壓力6Mpar,溫度35℃;連續式泵入藥材1.2倍量的95%乙醇,共提取1小時,從分離釜收集提取物,得乙醇提取液。川芎揮發油提取物加藥材6倍量的重蒸餾水,水蒸氣蒸餾,收集藥材3倍量的蒸餾液,蒸餾液加入藥材0.1%量的NaOH,靜置,濾過,得藥液,備用。
取桃仁(沸下)、赤芍2味,加10倍量水,煎煮2小時,濾過,藥渣再加8倍量水,煎煮2小時,濾過,合并濾液,藥液減壓濃縮至相對密度1.19,(40℃),加入清膏4倍量95%乙醇,使藥液含醇量75%,醇沉,靜置12小時,濾過,濾液減壓回收乙醇,濃縮至相對密度1.24(40℃),加入清膏9倍量95%乙醇,使藥液含醇量85%,醇沉,醇液用20%NaOH液調至pH值7.5,靜置12小時,濾過,藥液加入1%量的活性炭,攪拌,濾過,藥液與上述川芎醇提液合并,回收乙醇至無醇味,得清膏,清膏加入上述川芎備用液,攪拌,濾過,藥液用注射用水調節至含生藥0.6g/ml,加入0.2%量的亞硫酸氫鈉和0.3%量的活性炭,100℃保溫10分鐘,濾過或離心,藥液超濾(膜分子量1萬),分裝(每支10ml),含生藥6g,滅菌,即得注射液,靜脈滴注,每次1支,一日一次,或遵醫囑。臨用前,以氯化鈉注射液100或250ml稀釋。
實施例2桃仁 1714g赤芍 2000g川芎 2572g以上3味,取川芎1味,粉碎成粗粉,置超臨界提取釜中,CO2超臨界提取兩次,第一次提取釜壓力35Mpar,溫度50℃;分離釜I壓力12Mpar,溫度35℃;分離釜II壓力6Mpar,溫度35℃;提取1小時,從分離釜收集,得揮發油提取物。第二次繼續進行CO2超臨界提取,提取釜壓力35Mpar,溫度50℃;分離釜I壓力12Mpar,溫度35℃;分離釜II壓力6Mpar,溫度35℃;連續式泵入藥材1.2倍量的95%乙醇,共提取1小時,從分離釜收集提取物,得乙醇提取液。川芎揮發油提取物加藥材6倍量的重蒸餾水,水蒸氣蒸餾,收集藥材3倍量的蒸餾液,蒸餾液加入藥材0.1%量的NaOH,靜置,濾過,得藥液,備用。
取桃仁(沸下)、赤芍2味,加10倍量水,煎煮2小時,濾過,藥渣再加8倍量水,煎煮2小時,濾過,合并濾液,藥液減壓濃縮至相對密度1.19,(40℃),加入清膏4倍量95%乙醇,使藥液含醇量75%,醇沉,靜置12小時,濾過,濾液減壓回收乙醇,濃縮至相對密度1.24(40℃),加入清膏9倍量95%乙醇,使藥液含醇量85%,醇沉,醇液用20%NaOH液調至pH值7.5,靜置12小時,濾過,藥液加入1%量的活性炭,攪拌,濾過,藥液與上述川芎醇提液合并,回收乙醇至無醇味,得清膏。清膏加入上述川芎備用液,攪拌,濾過,用加蔗糖50g,甜葉菊甙1g矯味,調總量至10000ml,過濾、灌裝,滅菌即得口服液;每瓶10ml,每瓶含生藥6g,每次1-2瓶,一日1-3次,或遵醫囑。
實施例3本發明注射液的質量控制方法鑒別取本品1ml,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苦杏仁苷對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3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中國藥典》2000版一部附錄VI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2u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15∶40∶20∶5二氯甲烷-醋酸乙酯-甲醇-水為展開劑,展開,取出,噴以磷鉬酸硫酸溶液即磷鉬酸2g,加水20ml使溶解,再緩緩加入硫酸30ml,混勻制得,在105℃加熱至斑點清晰。在供試品色譜中,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取本品1ml,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芍藥苷對照品,用甲醇制成每1ml含2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中國藥典》2000版一部附錄VI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2u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40∶5∶10∶0.2二氯甲烷-醋酸乙酯-甲醇-甲酸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2%香草醛硫酸溶液,在105℃下加熱至斑點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取本品1ml,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阿魏酸對照品,用甲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VI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5u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30∶2.5∶1甲苯-甲醇-冰醋酸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2%三氯化鐵-2%鐵氰化鉀的50%乙醇溶液。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含量測定色譜條件與系統適應性試驗,用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為填充劑,27∶73的甲醇-水為流動相;檢測波長為218nm;理論板數按苦杏仁苷峰與芍藥苷峰計算均應不低于3000;對照品溶液的制備,取于60℃干燥至恒重的苦杏仁苷、芍藥苷對照品適量,精密稱定,分別加流動相制成每1ml含0.4mg的溶液,即得;供試品溶液的制備取本品5ml,置50ml量瓶中,加流動相稀釋至刻度,搖勻,即得;測定法,分別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與供試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譜儀,測定,即得;本品每支含桃仁以苦杏仁苷(C20H27NO11)計,不得少于22mg,含赤芍以芍藥苷(C23H28O11)計,不得少于36mg。
實施例4本發明注射液采用指紋圖譜質量控制方法照高效液相色譜法(《中國藥典》2000版一部附錄VID)測定,色譜條件與系統適應性試驗,用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為填充劑;26∶74甲醇-0.1%三氟乙酸水溶液為流動相;檢測波長為218nm。理論塔板數按參照物苦杏仁苷峰計算,應不低于3000;參照物溶液的制備,取于60℃干燥至恒重的苦杏仁苷參照物適量,精密稱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4mg的溶液,即得;供試溶液的制備,取本品2ml,置25ml量瓶中,加水稀釋至刻度,搖勻,即得;測定法,精密吸取參照物溶液與供試品溶液各10μl,分別注入液相色譜儀,記錄1小時色譜圖,供試品指紋圖譜中與參照物峰相應的峰為S峰,計算相對保留時間和峰面積比值,應符合下列要求本品指紋圖譜應與標準指紋圖譜相似;指紋圖譜應有8個共有峰;相對保留時間(峰號)0.350±30%(1)、0.554±30%(2)、1(S)、1.413±30%(3)、1.552±30%(4)、2.022±30%(5)、3.600±30%(6)、3.985±30%(7);峰面積比值(峰號)1.218±30%(5)、0.451±40%(7);非共有峰面積不得過總峰面積的5%。
儀器Agilent 1100液相色譜儀;色譜柱Agillent HypersilODS C18(4.6×250mm 5μm);積分方式谷谷積分。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心腦血管疾病的中藥注射液,其特征在于該注射液是由如下方法制成的桃仁1-4重量份赤芍1-4重量份川芎1-4重量份,取川芎1味,粉碎成粗粉,置超臨界提取釜中,CO2超臨界提取2-3次,每次提取釜壓力20-40Mpar,溫度40-60在℃;分離釜I壓力10-14Mpar,溫度30-40℃;分離釜II壓力4-8Mpar,溫度30-40℃;提取1-2小時,從分離釜收集,得揮發油提取物;末次超臨界提取后,分離釜II中連續式泵入藥材1.2倍量的95%乙醇,共提取1小時,從分離釜收集提取物,得乙醇提取液;川芎揮發油提取物加藥材4-10倍量的重蒸餾水,水蒸氣蒸餾,收集藥材2-5倍量的蒸餾液,蒸餾液加入藥材0.1-0.3%量的NaOH,靜置,濾過,得藥液,備用;取桃仁、赤芍2味,加6-12倍量水,煎煮1-2小時,濾過,藥渣再加6-10倍量水,煎煮1-2小時,濾過,合并濾液,藥液減壓濃縮至相對密度40℃下1.19,加入清膏2-6倍量85-95%乙醇,使藥液含醇量70-80%,醇沉,靜置8-18小時,濾過,濾液減壓回收乙醇,濃縮至相對密度40℃下1.24,加入清膏7-10倍量85-95%乙醇,使藥液含醇量80-85%,醇沉,醇液用15-25%NaOH液調至pH值6-8,靜置8-18小時,濾過,藥液加入1-2%量的活性炭,攪拌,濾過,藥液與上述川芎醇提液合并,回收乙醇至無醇味,得清膏;清膏加入上述川芎備用液,攪拌,濾過,藥液用注射用水調節至含生藥0.6g/ml,加入0.1-0.3%量的亞硫酸氫鈉和0.2-0.4%量的活性炭,100℃保溫8-12分鐘,濾過或離心,藥液超濾滅菌,即得。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注射液,其特征在于該注射液的制備方法為取川芎1味,粉碎成粗粉,置超臨界提取釜中,CO2超臨界提取兩次,第一次提取釜壓力35Mpar,溫度50℃;分離釜I壓力12Mpar,溫度35℃;分離釜II壓力6Mpar,溫度35℃;提取1小時,從分離釜收集,得揮發油提取物;第二次繼續進行CO2超臨界提取,提取釜壓力35Mpar,溫度50℃;分離釜I壓力12Mpar,溫度35℃;分離釜II壓力6Mpar,溫度35℃;連續式泵入藥材1.2倍量的95%乙醇,共提取1小時,從分離釜收集提取物,得乙醇提取液;川芎揮發油提取物加藥材6倍量的重蒸餾水,水蒸氣蒸餾,收集藥材3倍量的蒸餾液,蒸餾液加入藥材0.1%量的NaOH,靜置,濾過,得藥液,備用;取沸下桃仁、赤芍2味,加10倍量水,煎煮2小時,濾過,藥渣再加8倍量水,煎煮2小時,濾過,合并濾液,藥液減壓濃縮至40℃下相對密度1.19,加入清膏4倍量95%乙醇,使藥液含醇量75%,醇沉,靜置12小時,濾過,濾液減壓回收乙醇,濃縮至40℃下相對密度1.24,加入清膏9倍量95%乙醇,使藥液含醇量85%,醇沉,醇液用20%NaOH液調至pH值7.5,靜置12小時,濾過,藥液加入1%量的活性炭,攪拌,濾過,藥液與上述川芎醇提液合并,回收乙醇至無醇味,得清膏;清膏加入上述川芎備用液,攪拌,濾過,藥液用注射用水調節至含生藥0.6g/ml,加入0.2%量的亞硫酸氫鈉和0.3%量的活性炭,100℃保溫10分鐘,濾過或離心,藥液超濾,膜分子量1萬,即得注射液。
3.如利要求1或2所述的注射液的質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中的鑒別方法包括如下鑒別中的一種或幾種a.取本品1ml,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苦杏仁苷對照品,加甲醇6ml使溶解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2u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12-18∶30-50∶15-25∶3-6二氯甲烷-醋酸乙酯-甲醇-水為展開劑,展開,取出,噴以磷鉬酸硫酸溶液,在100-105℃加熱至斑點清晰;在供試品色譜中,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其中磷鉬酸硫酸溶液是由磷鉬酸2g加水20ml使溶解,再緩緩加入硫酸30ml,混勻制得;b.取本品1ml,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芍藥苷對照品,用甲醇制成每1ml含2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2u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30-50∶3-6∶8-12∶0.1-0.3二氯甲烷-醋酸乙酯-甲醇-甲酸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1-2%香草醛硫酸溶液,在100-105℃下加熱至斑點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c.取本品1ml,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阿魏酸對照品,用甲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5u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25-35∶1-3∶1-2甲苯-甲醇-冰醋酸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2%三氯化鐵-2%鐵氰化鉀的50%乙醇溶液;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4.如利要求3所述的質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中的鑒別方法包括如下鑒別中的一種或幾種a.取本品1ml,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苦杏仁苷對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3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2u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15∶40∶20∶5二氯甲烷-醋酸乙酯-甲醇-水為展開劑,展開,取出,噴以磷鉬酸硫酸溶液即磷鉬酸2g,加水20ml使溶解,再緩緩加入硫酸30ml,混勻制得,在105℃加熱至斑點清晰;在供試品色譜中,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b.取本品1ml,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芍藥苷對照品,用甲醇制成每1ml含2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2u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40∶5∶10∶0.2二氯甲烷-醋酸乙酯-甲醇-甲酸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2%香草醛硫酸溶液,在105℃下加熱至斑點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c.取本品1ml,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阿魏酸對照品,用甲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5u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30∶2.5∶1甲苯-甲醇-冰醋酸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2%三氯化鐵-2%鐵氰化鉀的50%乙醇溶液;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5.如利要求1或2所述的注射液的質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中的含量測定為照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色譜條件與系統適應性試驗,用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為填充劑,25-29∶71-76的甲醇-水為流動相;檢測波長為218nm,理論板數按苦杏仁苷峰與芍藥苷峰計算均應不低于3000;對照品溶液的制備,取于60℃干燥至恒重的苦杏仁苷、芍藥苷對照品適量,精密稱定,分別加流動相制成每1ml含0.4mg的溶液,即得;供試品溶液的制備,取本品5ml,置50ml量瓶中,加流動相稀釋至刻度,搖勻,即得;測定法,分別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與供試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譜儀,測定,即得;本品每支含桃仁以苦杏仁苷計,不得少于22mg,含赤芍以芍藥苷計,不得少于36mg。
6.如利要求5所述的質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中的含量測定為色譜條件與系統適應性試驗,用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為填充劑,27∶73的甲醇-水為流動相;檢測波長為218nm;理論板數按苦杏仁苷峰與芍藥苷峰計算均應不低于3000;對照品溶液的制備,取于60℃干燥至恒重的苦杏仁苷、芍藥苷對照品適量,精密稱定,分別加流動相制成每1ml含0.4mg的溶液,即得;供試品溶液的制備取本品5ml,置50ml量瓶中,加流動相稀釋至刻度,搖勻,即得;測定法,分別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與供試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譜儀,測定,即得;本品每支含桃仁以苦杏仁苷計,不得少于22mg,含赤芍以芍藥苷計,不得少于36mg。
7.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注射液的質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鑒別a.取本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3mg1瓶,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苦杏仁苷對照品,加甲醇6ml使溶解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2u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12-18∶30-50∶15-25∶3-6二氯甲烷-醋酸乙酯-甲醇-水為展開劑,展開,取出,噴以磷鉬酸硫酸溶液,在100-105℃加熱至斑點清晰;在供試品色譜中,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其中磷鉬酸硫酸溶液是由磷鉬酸2g加水20ml使溶解,再緩緩加入硫酸30ml,混勻制得;b.取本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3mg1瓶,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芍藥苷對照品,用甲醇制成每1ml含2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2u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30-50∶3-6∶8-12∶0.1-0.3二氯甲烷-醋酸乙酯-甲醇-甲酸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1-2%香草醛硫酸溶液,在100-105℃下加熱至斑點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c.取本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3mg1瓶,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阿魏酸對照品,用甲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VI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5u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25-35∶1-3∶1-2甲苯-甲醇-冰醋酸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2%三氯化鐵-2%鐵氰化鉀的50%乙醇溶液;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含量測定照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色譜條件與系統適應性試驗,用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為填充劑,25-29∶71-76的甲醇-水為流動相;檢測波長為218nm,理論板數按苦杏仁苷峰與芍藥苷峰計算均應不低于3000;對照品溶液的制備,取于60℃干燥至恒重的苦杏仁苷、芍藥苷對照品適量,精密稱定,分別加流動相制成每1ml含0.4mg的溶液,即得;供試品溶液的制備,取本品5ml,置50ml量瓶中,加流動相稀釋至刻度,搖勻,即得;測定法,分別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與供試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譜儀,測定,即得;本品每支含桃仁以苦杏仁苷計,不得少于22mg,含赤芍以芍藥苷計,不得少于36mg。
8.如利要求1或2所述的注射液的質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采用了指紋圖譜的方法照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色譜條件與系統適應性試驗,用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為填充劑;24-28∶74甲醇-0.1%三氟乙酸水溶液為流動相;檢測波長為218nm。理論塔板數按參照物苦杏仁苷峰計算,應不低于3000;參照物溶液的制備,取于60℃干燥至恒重的苦杏仁苷參照物適量,精密稱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4mg的溶液,即得;供試溶液的制備,取本品2ml,置25ml量瓶中,加水稀釋至刻度,搖勻,即得;測定法,精密吸取參照物溶液與供試品溶液各10μl,分別注入液相色譜儀,記錄1小時色譜圖,供試品指紋圖譜中與參照物峰相應的峰為S峰,計算相對保留時間和峰面積比值,應符合下列要求本品指紋圖譜應與標準指紋圖譜相似;指紋圖譜應有8個共有峰,相對保留時間,即峰號0.350±30%(1)、0.554±30%(2)、1(S)、1.413±30%(3)、1.552±30%(4)、2.022±30%(5)、3.600±30%(6)、3.985±30%(7);峰面積比值(峰號)1.218±30%(5)、0.451±40%(7);非共有峰面積不得過總峰面積的5%。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治療心腦血管疾病的藥物制劑的制備方法和質量控制方法。本發明對桃仁、赤芍、川芎采用了不同提取方法,最終制成注射液。本發明同時提供了該注射液的鑒別、含量測定的質量控制方法,也提供了該凍干粉針制劑的指紋圖譜質量控制方法。
文檔編號A61P9/00GK1507907SQ0215677
公開日2004年6月30日 申請日期2002年12月18日 優先權日2002年12月18日
發明者彭國平, 肖偉, 戴翔翎, 凌婭, 王振中, 徐漣明, 畢宇安 申請人:江蘇康緣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