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以及繼發性痛經的復方中藥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中藥領域的用于治療婦科疾病的肛門給藥制劑,具體是一種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以及繼發性痛經復方中藥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痛經是婦科常見病,發病率約占適齡婦女的30%。育齡婦女的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80%臨床表現為痛經,50%合并不孕。目前認為痛經主要是由于子宮收縮異常、子宮缺血、缺氧、性激素周期性變化和子宮峽部神經叢的刺激等因素作用。由于子宮內膜異位癥病因和發病機制尚未闡明,臨床上一直在探索應用性激素藥物治療,包括三苯氧胺療方法(莫昔芬)、丹哪唑、消炎痛等。雖然在藥物治療方面進展較快,新藥和新的治療方法不斷被應用,但臨床鎮痛效果仍不盡人意,且毒副作用大,故患者不能接受長期治療。對于子宮內膜異位癥造成的痛經,以及其他由生殖器炎癥、子宮肌瘤等生殖器官疾病引起的繼發性痛經和原發性痛經,西醫的臨床用藥常為消炎痛(25mg,1日3次口服)或乙酰水楊酸(0.3g,1日3次口服),應用1-2日或疼痛消失后停藥。鎮痛藥物常伴有胃腸道反應,嚴重時可引起消化道出血、白細胞下降,并影響骨髓造血功能,因此副作用較大。此外,對于子宮內膜異位癥的治療多采用激素類藥物來緩解病癥,以消除或緩解疼痛,但停藥后復發率高(5年復發率50%)。中醫認為“氣滯、血瘀、寒凝”是痛經的基本病機,所以“理氣活血、溫宮散寒”是中醫治療痛經常用的方法。它的基本病理是“瘀”,兼有肝腎不足和痰熱,采用活血化瘀中藥經口服治療痛經,雖有效,但對胃腸粘膜刺激較大,限制了一部分病人的使用。采用外用栓劑直腸給藥的治療方法,簡便、有效、安全,且無副作用。
經對現有技術文獻的檢索發現,中國專利02139358.3公開了一種治療痛經的中藥處方及由其制備的直腸栓劑的制備方法,但其處方及制備方法均與本發明專利不同。目前用于治療痛經的中藥多為口服,如,用于肝郁氣滯的香附丸、婦科調經片;寒凝氣滯的腹痛丸、艾附暖宮丸;血瘀停滯的當歸丸、婦女痛經丸;氣血不足的八珍益母丸、烏雞白鳳丸等;以及月舒痛經寶沖劑、痛經調理太太口服液、痛經靈沖劑等。由于藥物吸收慢且刺激胃腸道;同時口服藥物到達病灶部由于分解、消化、以及人體液的稀釋致使藥物的作用弱,起效慢,藥效不持久,因而治療周期長,療效不理想。目前市場上沒有針對子宮內膜異位癥痛經的栓劑。
發明內容
本發明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以及繼發性痛經復方中藥的制備方法,是直腸給藥治療痛經療效顯著的中藥栓劑,使其具有起效快、標本兼治、安全無副作用、使用方便的特點。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本發明所述的復方中藥組分及重量百分比分別為水蛭2.4~12.2、延胡索6.1~26.8、徐長卿6.1~30.5、川牛膝6.1~36.6、皂角刺6.1~24.4、五靈脂6.1~30.5、蒲黃6.1~24.4。該配方功效活血化瘀、溫宮散寒、消腫散結。治療沖任虛寒、肝腎不足、瘀熱阻滯之痛經、月經不調,其制備方法步驟如下①按重量百分比稱取水蛭6.1、川牛膝6.1、皂角刺9.2、五靈脂30.5、蒲黃11.5稱取水蛭、川牛膝、皂角刺、五靈脂、蒲黃5味藥材,加水4~12倍量浸泡,煮沸1~4小時,雙層紗布過濾,濾渣再加水3~10倍量,繼續煮沸0.5~3小時,過濾,合并濾液,離心,濃縮至密度在1.10~1.35,加乙醇至含乙醇量達50~85%,邊加邊攪拌,離心分離,取上清液,待用。
②稱重量百分比稱取延胡索6.1、徐長卿30.5放入圓底燒瓶中加沸石,再加70~95%乙醇5~10倍量,回流提取1~4小時后,傾出醇提液過濾,在藥渣中加70~95%乙醇2~8倍量,繼續回流1~3小時,過濾,靜置,離心,取上清液,回收乙醇,然后加水至含水量50~90%,靜置,取上清液,待用。
③將以上兩部分合并,回收乙醇,藥液進行濃縮,得浸膏。
④稱浸膏重量50%~90%的聚乙二醇6000、浸膏重量10%~50%的聚乙二醇400,為放入燒杯于水浴熔融,加浸膏,溶于其中,攪拌至粘稠狀,傾入涂有甘油的栓模中,至硬,切去溢出部分,取出栓劑,即得。
本發明為純中藥制成的直腸栓劑,具有活血化瘀、溫宮散寒、消腫散結的功效,為標本兼治、安全有效、使用方便的現代中藥制劑。
具體實施例方式
實施例1一種治療痛經的直腸栓劑的制備①按處方(重量百分比為水蛭6.1、延胡索6.1、徐長卿30.5、川牛膝6.1、皂角刺9.2、五靈脂30.5、蒲黃11.5)稱水蛭、川牛膝、皂角刺、五靈脂、蒲黃5味藥材,加水4倍量浸泡2小時,煮沸1小時,雙層紗布過濾,濾渣再加水10倍量,繼續煮沸3小時,過濾,合并濾液,離心,濃縮至密度在1.10,加乙醇至乙醇含量達50%,邊加邊攪拌,離心分離,取上清液待用。
②按處方(重量百分比為水蛭6.1、延胡索6.1、徐長卿30.5、川牛膝6.1、皂角刺9.2、五靈脂30.5、蒲黃11.5)稱取徐長卿、延胡索2味藥材放入圓底燒瓶中加沸石,再加70%乙醇8倍量,回流提取1小時后,傾出醇提液過濾,在藥渣中加4倍量80%乙醇,繼續回流3小時,過濾,靜置,離心,取上清液,回收乙醇,然后加水至含水量50%,靜置,取上清液待用。
③將以上兩部分合并,回收乙醇,藥液進行濃縮,得浸膏。
④稱50%浸膏重量的聚乙二醇6000和50%浸膏重量的聚乙二醇400,放入燒杯于水浴熔融,加浸膏,溶于其中,攪拌至粘稠狀,傾入涂有甘油的栓模中,至硬,切去溢出部分,取出栓劑,即得。
本發明栓劑為棕色栓劑,每粒栓劑重量都大于1.0g,經測定延胡索乙素的含量不低于1.5%。經重量差異檢查及融變時限測定,均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的要求。
實施例2一種治療痛經的直腸栓劑的制備①按處方(重量百分比為水蛭2.4、延胡索12.2、徐長卿6.1、川牛膝36.6、皂角刺6.1、五靈脂12.2、蒲黃24.4)稱取水蛭、川牛膝、皂角刺、五靈脂、蒲黃5味藥材,加水12倍量浸泡2小時,煮沸0.5小時,雙層紗布過濾,濾渣再加水8倍量,繼續煮沸1.5小時,過濾,合并濾液,離心,濃縮至密度在1.20,加乙醇至含乙醇量達85%,邊加邊攪拌,離心分離,取上清液待用。
②按按處方(重量百分比為水蛭2.4、延胡索12.2、徐長卿6.1、川牛膝36.6、皂角刺6.1、五靈脂12.2、蒲黃24.4)稱取延胡索、徐長卿2味藥材,放入圓底燒瓶中加沸石,再加95%乙醇10倍量,回流提取2小時后,傾出醇提液過濾,在藥渣中加2倍量95%乙醇,繼續回餾2小時,過濾,靜置,離心,取上清液,回收乙醇,然后加水至含水量70%,靜置,取上清液待用。
③將以上兩部分合并,回收乙醇,藥液進行濃縮,得浸膏。
④稱70%浸膏重量的聚乙二醇6000和30%浸膏重量聚乙二醇400,放入燒杯于水浴熔融,加浸膏,溶于其中,攪拌至粘稠狀,傾入涂有甘油的栓模中,至硬,切去溢出部分,取出栓劑,即得。
本發明栓劑為棕色栓劑,每粒栓劑重量都大于1.0g,經測定延胡索乙素的含量不低于1.5%。經重量差異檢查及融變時限測定,均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的要求。
實施例3一種治療痛經的直腸栓劑的制備①按處方(重量百分比為水蛭12.2、延胡索26.8、、徐長卿12.2、川牛膝12.2、皂角刺24.4、五靈脂6.1、蒲黃6.1)稱取水蛭、川牛膝、皂角刺、五靈脂、蒲黃5味藥材,加水8倍量浸泡30分鐘,煮沸4小時,雙層紗布過濾,濾渣再加水3倍量,繼續煮沸0.5小時,過濾,合并濾液,離心,濃縮至密度在1.35,加乙醇至含乙醇量達70%,邊加邊攪拌,離心分離,取上清液待用。
②按處方(重量百分比為水蛭12.2、延胡索26.8、、徐長卿12.2、川牛膝12.2、皂角刺24.4、五靈脂6.1、蒲黃6.1)稱取徐長卿、延胡索放入圓底燒瓶中加沸石,再加5倍量80%乙醇,回流提取4小時后,傾出醇提液過濾,在藥渣中加8倍量70%乙醇,繼續回餾1小時,過濾,靜置,離心,取上清液,回收乙醇,然后加水至含水量90%,靜置,取上清液待用。
③將以上兩部分合并,回收乙醇,藥液進行濃縮,得浸膏。
④稱90%浸膏重的聚乙二醇6000及10%重量的聚乙二醇400放入燒杯于80℃水浴熔融,加浸膏,溶于其中,攪拌至粘稠狀,傾入涂有甘油的栓模中,至硬,切去溢出部分,取出栓劑,即得。
本發明栓劑為棕色栓劑,每粒栓劑重量都大于1.0g,經測定延胡索乙素的含量不低于1.5%。藥理實驗證明對縮宮素引起的在體大鼠子宮收縮的作用,能明顯抑制縮宮素引起的在體大鼠子宮收縮;具有明顯的抗炎作用,能使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腫脹程度減輕,對角叉菜引起的早期大鼠足趾腫脹有抑制作用。對正常生長的小鼠子宮、卵巢無顯著影響,對己烯雌酚引起的小鼠子宮增生有一定作用,1g/kg tid給藥時可降低子宮重量。本發明栓劑安全性高,無法求得LD50;最大給藥量實驗結果表明,本發明栓劑在較大劑量(144g/kg)仍未出現死亡,又不影響小鼠體重,同時也未見有明顯毒性反應,證明安全性高。粘膜刺激試驗證明痛經安栓對直腸無明顯的刺激性。經重量差異檢查及融變時限測定,均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的要求。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以及繼發性痛經的復方中藥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復方中藥組分及重量百分比分別為水蛭2.4~12.2、延胡索6.1~26.8、徐長卿6.1~30.5、川牛膝6.1~36.6、皂角刺6.1~24.4、五靈脂6.1~30.5、蒲黃6.1~24.4,其制備步驟如下①按處方量稱取水蛭、川牛膝、皂角刺、五靈脂、蒲黃,加水浸泡,煮沸,雙層紗布過濾,濾渣再加水,繼續煮沸,過濾,合并濾液,離心,濃縮,加乙醇,邊加邊攪拌,離心分離,取上清液,待用;②稱徐長卿、延胡索放入燒瓶中加沸石,再加乙醇,回流提取后,傾出醇提液過濾,在藥渣中加乙醇,繼續回流,過濾,靜置,離心,取上清液,回收乙醇,然后加水,靜置,取上清液,待用;③將以上兩部分合并,回收乙醇,藥液進行濃縮,得浸膏;④稱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400,放入燒杯于水浴熔融,加浸膏,溶于其中,攪拌至粘稠狀,傾入涂有甘油的栓模中,至硬,切去溢出部分,取出栓劑,即得。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以及繼發性痛經的復方中藥制備方法,其特征是,步驟①中,加水4~12倍量,煮沸1~4小時,濾渣再加水3~10倍量,繼續煮沸0.5~3小時,濃縮至密度在1.10~1.35,加乙醇至含乙醇量達50~85%。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以及繼發性痛經的復方中藥制備方法,其特征是,步驟②中,稱徐長卿、延胡索放入圓底燒瓶中加沸石,再加70~95%乙醇5~10倍量,回流提取1~4小時后,傾出醇提液過濾,在藥渣中加70~95%乙醇2~8倍量,繼續回流1~3小時,加水至含水量50~90%。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以及繼發性痛經的復方中藥制備方法,其特征是,步驟④中,稱聚乙二醇6000的浸膏重量為50%~90%,聚乙二醇400的浸膏重量為10%~50%。
全文摘要
一種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以及繼發性痛經的復方中藥制備方法,中藥配方為水蛭2.4~12.2、延胡索6.1~26.8、徐長卿6.1~30.5、川牛膝6.1~36.6、皂角刺6.1~24.4、五靈脂6.1~30.5、蒲黃6.1~24.4,方法為稱水蛭、川牛膝、皂角刺、五靈脂、蒲黃,加水浸泡,煮沸,過濾,合并濾液,離心,濃縮,加乙醇,離心分離,取上清液;稱徐長卿、延胡索放入燒瓶中加沸石,再加乙醇,回流提取后,傾出醇提液過濾,在藥渣中加乙醇,繼續回流,過濾,靜置,離心,取上清液,回收乙醇,加水,靜置,取上清液;兩部分合并,回收乙醇,藥液濃縮,得浸膏;稱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400,放入燒杯于水浴熔融,加浸膏,溶于其中,攪拌,傾入栓模中,至硬,切去溢出部分,取出栓劑。
文檔編號A61K9/02GK1660296SQ20041009305
公開日2005年8月31日 申請日期2004年12月16日 優先權日2004年12月16日
發明者李曉波, 陸濤, 沈琦, 彭崇勝, 王夢月, 倪建俐 申請人:上海交通大學, 上海第二醫科大學附屬新華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