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自用鼻腔沖洗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具體地說一種能使患者在家自己操作使用的自用鼻腔沖洗器。
背景技術:
目前,鼻腔腫瘤手術、常規鼻腔手術、鼻內窺鏡手術后,對鼻腔粘膜有廣泛損傷,留下較大的創面,患者手術后需要經過一個比較長的時間來恢復。在這個階段,鼻腔內的破損面會出現大量凝血及粘膿性分泌物、結痂等,通常情況下患者需要到醫院去清理。而現在醫院解決這些問題時,一般是采用吊瓶式鼻腔沖洗器進行沖洗。該吊瓶式鼻腔沖洗器的結構包括專用懸吊容器、輸液管及輸液管末端的橄欖噴頭。鼻腔沖洗液自懸吊容器內通過重力作用向下注入患者一側鼻腔內,再有另一側鼻腔經患者擤出。雙側鼻腔交替使用,將鼻腔內的分泌物,結痂及壞死組織沖洗出來,以完成鼻腔清洗的過程,使鼻腔通暢并達到鼻腔上藥的目的。其缺點一是在進行鼻腔沖洗時,由醫生來控制鼻腔沖洗液的流出速度,如果病人配合不好,會使藥液嗆入病人氣管及沖入中耳腔,給病人帶來不適。二是醫院一般常備此種鼻腔沖洗器械2-3套,無法滿足大流量病人的需要,病人需交叉使用,而簡單的消毒措施不能將病菌及病毒完全徹底的清除,易發生交叉感染。三是在沖洗過程中,需要醫生全程陪伴,浪費人力。四是病人到醫院進行鼻腔沖洗會增加病人交通費用和沖洗費用。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操作控制容易,患者可以在家中自己動手進行鼻腔沖洗,避免交叉感染,防止雜質進入鼻腔,能減輕病人經濟負擔的自用鼻腔沖洗器。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該自用鼻腔沖洗器由容器瓶、輸氣導管、輸氣軟管、加壓氣囊、出液導管、出液軟管、流量控制開關、噴頭構成。輸氣導管及出液導管分別與容器瓶上端的密封蓋固定為一體。出液導管的上端連接著另一端帶有噴頭的出液軟管,出液導管下端連有過濾器。加壓氣囊通過輸氣軟管連接在輸氣導管的上端,輸氣導管與容器瓶相通,在出液軟管上設有流量控制開關。
在具體使用本實用新型時,將沖洗液放入容器瓶內,用帶有輸氣導管和出液導管的密封蓋將容器密封,打開出液軟管上的流量控制開關,通過加壓氣囊向容器瓶內加壓,即可進行鼻腔沖洗。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壓力和流量容易控制,避免了患者之間的交叉感染;患者可以在家中自己動手進行鼻腔沖洗,防止了藥液嗆入病人氣管及沖入中耳腔的可能,減輕了病人的經濟負擔;由于出液導管的下端連有過濾器,防止了沖洗液里面的雜質進入鼻腔。
附圖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圖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附圖制作本實用新型該自用鼻腔沖洗器由容器瓶1、輸氣導管2、輸氣軟管3、加壓氣囊4、出液導管5、出液軟管6、流量控制開關7、噴頭8構成。輸氣導管2及出液導管5分別與容器瓶1上端的密封蓋固定為一體。在出液導管5的上端連接著另一端帶有噴頭8的出液軟管6,出液導管5的下端連有過濾器9;加壓氣囊4通過輸氣軟管3連接在與容器瓶1相通的輸氣導管2上端,出液軟管6上設有流量控制開關7。
權利要求1.一種自用鼻腔沖洗器,由容器瓶(1)、輸氣導管(2)、輸氣軟管(3)、加壓氣囊(4)、出液導管(5)、出液軟管(6)、流量控制開關(7)、噴頭(8)構成,輸氣導管(2)及出液導管(5)分別與容器瓶(1)上端的密封蓋固定為一體,其特征在于出液導管(5)的上端連接著另一端帶有噴頭(8)的出液軟管(6),出液導管(5)的下端連有過濾器(9),加壓氣囊(4)通過輸氣軟管(3)連接在與容器瓶(1)相通的輸氣導管(2)上端。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用鼻腔沖洗器,其特征在于出液軟管(6)上設有流量控制開關(7)。
專利摘要一種自用鼻腔沖洗器,屬于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它是由容器瓶、輸氣導管、輸氣軟管、加壓氣囊、出液導管、出液軟管、流量控制開關、噴頭構成。輸氣導管及出液導管分別與容器瓶上端的密封蓋固定為一體,在出液導管的上端連接著另一端帶有噴頭的出液軟管,出液導管的下端連有過濾器,加壓氣囊通過輸氣軟管連接在與容器瓶相通的輸氣導管上端。其優點是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壓力和流量容易控制,避免了患者之間的交叉感染;患者可以在家中自己動手進行鼻腔沖洗,防止了藥液嗆入病人氣管及沖入中耳腔的可能,減輕了病人的經濟負擔;由于出液管的下端連有過濾器,防止了沖洗液里面的雜質進入鼻腔。
文檔編號A61H35/04GK2757806SQ20042009816
公開日2006年2月15日 申請日期2004年12月8日 優先權日2004年12月8日
發明者郭業新, 呂冬梅 申請人:郭業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