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前牙牙齦瘺管刮治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療上使用在口腔科中的醫療器械,更具體地說它是一種前牙牙齦瘺管刮治器。
背景技術:
牙齦瘺管是口腔中極為常見的疾病之一,它可由多種口腔疾病引起,口腔中最為常見的齲病和牙周病皆可引起牙齦瘺管。如齲病,細菌可通過齲洞感染牙髓,進一步引起根尖周炎,長期慢性根尖周炎反復形成膿腫就可形成牙齦瘺管;同樣牙周病也可引起牙周及根尖組織的長期慢性炎癥,形成牙齦瘺管。牙齦瘺管主要表現為牙齦上一個或多個綠豆到蠶豆大小的腫物,反復腫脹、流膿,長期不愈合,口臭,成為口腔長期慢性感染病灶。對于牙齦瘺管的治療,過去長期采用單純的根管治療,這種治療方法對根尖周及瘺管內的慢性感染的肉芽組織無法處理,因此牙齦瘺管治療時間長、治愈慢,有些根尖及根分叉陰影較大者,做完根管治療后,牙齦瘺管仍無法愈合,瘺管內長期流膿,牙松動。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背景技術的不足之處而提供一種前牙牙齦瘺管刮治器,該刮治器可從瘺管口伸入瘺管內直到病變區,徹底去除病變區及瘺管內感染的肉芽組織。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如下措施來達到的前牙牙齦瘺管刮治器,它包括手柄1、工作頭2,連接手柄1和工作頭2的直桿5,工作頭2位于直桿5的前端,所述手柄1上有粗糙面3;工作頭2的長度為10-20mm、橫斷面的直徑小于3mm,大于0.3mm;所述工作頭2前端的端面上有凹坑4。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手柄1為圓柱體。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工作頭2的長度為20mm。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工作頭2的橫斷面的直徑小于1.8mm,大于0.3mm。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手柄1的直徑為5-6mm,長度為12cm。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工作頭2前端的端面上的凹坑4為橢圓形。
需要說明的是手柄兩頭的粗糙面,主要為方便醫生把持,它可設計為環形、螺紋等;前牙刮治器工作頭為直形,這樣更實用于不同的前牙牙齦瘺管。
經過多年的臨床工作,通過對大量的牙齦瘺管的形態,長度觀察研究分析,專門針對牙齦瘺管設計的本實用新型刮治器,在各種瘺管治療中,通過根管治療、牙周治療、以及用該刮治器刮除根尖、牙周及瘺管內感染的肉芽組織,皆取得了良好的治療效果,各種牙齦瘺管皆愈合;通過該刮治器的應用極大的縮短了治療時間,提高了治愈率。
圖1為牙齦瘺管病變部位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前牙牙齦瘺管刮治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2中本實用新型刮治器工作頭前端端面的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情況,但它們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圖中1為手柄、2為工作頭、3為粗糙面、4為凹坑、5為直桿。
從附圖可知本實用新型前牙牙齦瘺管刮治器由手柄、工作頭、直桿組成,手柄可設計成圓柱形(或其它形狀)直徑5-6mm,長約為12cm,手柄兩頭有粗糙面,便于醫生把持。前牙刮治器工作頭為直形,工作頭的長度要達到10-20mm,一般以20mm為最佳;后牙牙齦瘺管刮治器工作頭的粗度即橫斷面的直徑要小于3mm,最好小于1.8mm,并大于0.3mm。
前牙齦瘺管刮治器使用非常簡便,在局麻下將刮治器從瘺管口伸入瘺管內直到病變區,徹底去除病變區及瘺管內感染的肉芽組織即可。
需要說明的是對于所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在不改變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若干改變或變形,這同樣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1.前牙牙齦瘺管刮治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手柄(1)、工作頭(2),連接手柄(1)和工作頭(2)的直桿(5),工作頭(2)位于直桿(5)的前端,所述手柄(1)上有粗糙面(3);工作頭(2)的長度為10-20mm、橫斷面的直徑小于3mm,大于0.3mm;所述工作頭(2)前端的端面上有凹坑(4)。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前牙牙齦瘺管刮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1)為圓柱體。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前牙牙齦瘺管刮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頭(2)的長度為20mm。
4.根據權利要求1或3所述的前牙牙齦瘺管刮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頭(2)的橫斷面的直徑小于1.8mm,大于0.3mm。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前牙牙齦瘺管刮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1)的直徑為5-6mm,長度為12cm。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前牙牙齦瘺管刮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頭(2)前端的端面上的凹坑(4)為橢圓形。
專利摘要前牙牙齦瘺管刮治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手柄(1)、工作頭(2),連接手柄(1)和工作頭(2)的直桿(5),工作頭(2)位于直桿(5)的前端,所述手柄(1)上有粗糙面(3);工作頭(2)的長度為10-20mm、橫斷面的直徑小于3mm,大于0.3 mm;所述工作頭(2)前端的端面上有凹坑(4)。它克服了現有治療方法對根尖周及瘺管內的慢性感染的肉芽組織無法處理,因此牙齦瘺管治療時間長、治愈慢的不足;該刮治器可從瘺管口伸入瘺管內直到病變區,徹底去除病變區及瘺管內感染的肉芽組織。
文檔編號A61C19/00GK2753306SQ20042011158
公開日2006年1月25日 申請日期2004年11月23日 優先權日2004年11月23日
發明者陳穗 申請人: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