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復方化石中草藥物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結石癥的藥物組合物,特別是涉及一種以植物中草藥為原料制成的治療結石癥的藥物。
現有技術膽石癥的發病常是從膽囊的輕度炎癥開始,致病菌大多數為大腸桿菌,初時病象不明顯,常誤認為是消化不良或胃病,多次反復的輕度發炎便可形成慢性膽囊炎。炎癥可蔓延至膽總管、胰腺、甚至肝臟,并使肝膽道發生結石,膽石形成后,使肝膽排流不暢或發生急性阻塞,從而加重肝膽道感染,包括引起急性膽囊炎,故膽囊炎與膽石癥往往同時并存。
尿路結石中醫稱之石淋,也稱砂淋,多因濕熱蘊結下焦,灼爍津液,使尿中雜質凝結成砂成塊。
膽石癥中醫臨床分四型,以濕熱型和氣痛型居多,濕熱型相當于膽管急性梗阻和急性膽管、膽囊炎;氣痛型相當于無明顯梗阻與感染的肝管,膽管及膽囊結石及某些慢性膽囊炎。中醫治療濕熱型以清熱、利濕、利膽為主,如膽道排石湯,主要藥物包括黃芩、枳殼、枳實、木黃、茵陳,銀花等。氣痛型以舒肝、和胃、理氣、通瘀為主,所選中藥包括黃芩、枳殼、茵陳、白術、柴胡、青皮、陳皮等。
尿路結石中醫以消石通淋為主,必要時配合扶正,方藥如加減石葦散包括石葦、冬葵子、矍麥、滑石、海金沙,雞內金,車前子等中藥。
專利申請治療結石的中草藥組合物很多,如《治療尿路結石的藥及其制造方法》,申請(專利)號CN93100495.0;《治療膽囊炎及結石的藥物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申請號99115914.4,雖然這些中藥組合物也含有本發明中的個別藥物,如車前草,但本發明所用主體藥物與現有治結石病的中成藥及有關專利藥物完全不同。本發明人認為,無論是治膽石癥或石淋癥,其關鍵問題在于化石排石。如果膽石癥或石淋癥的結石化了,排了,其它由結石引發的病癥也就容易消除。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充分利用貴州地區中草藥資源,配制一種具有貴州特色的化石中草藥組合物,既能治膽結石,又能治尿道結石,既能溶石,排石,又能擴大管道,有利結石排除,本發明侗族發明人公開了其數代相傳的治療結石病的秘方。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藥物是由下述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石榴皮8-13 黃荊枝17-22 白茅根18-22 車前草17-23最佳重量份配比石榴皮10 黃荊枝20 白茅根19 車前草18本發明藥物各組份均有溶石、排石、利尿、清熱、解毒的作用,符合清熱、利濕、利膽的中醫治療原則,除此之外,石榴皮還有消炎鎮痛的作用,黃荊枝有保肝護肝的作用,白茅根還有擴大管道的作用。嚴重結石病人由于結石尖刺進肉體造成出血、發炎、潰瘍或因結石堵塞,產生腎積水,小便不通,難受很痛苦,甚至有生命危險,有人會因結石病造成不孕不育,從配方可知,本發明的藥物組合物具有去痛、排毒、消炎、溶石、擴大管道排石,排除積水,調理修復膽、肝、腎及輸卵管等部位細胞,使細胞正常工作,不再產生新的結石,對結石病引起的不育有療效。本發明四種藥物協同作用,組成完美的結合。
本發明原料重量按干重計算。
本發明藥物產品的制作方法是將上述藥物按重量比配合,粉碎至80~100目,充分混勻,按67g為一劑用棉紙或紗布包裹,用400ml沸水沖泡,待溫度降至不燙嘴時即服,若一次飲不下400ml,可先飲200ml后稍停片刻再飲200ml,但必須趁熱喝下,一劑藥67g,每天沖泡三次,早、中、晚各沖泡一次,每次用400ml沸水沖泡,三劑藥為一療程,亦可將包有藥劑的棉紙或紗布放入藥罐,加水400ml~500ml微沸數分鐘,去渣取藥水400ml服用,服法同上,一劑藥每天熬三次,早、中晚各熬一次,每次保證藥水有400ml。服藥原則是每次湯劑量要大(約400ml),熱服。
本發明除治膽結石、膽管肝管結石、泥沙結石、腎結石、輸尿管結石、尿道結石、膀胱結石、腎積水等外,還對肺炎、氣管炎、流感、甲肝以及小兒高燒抽筋也有一定療效。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1取干燥的石榴皮16g,黃荊枝34g,白茅根36g,車前草34g,混合粉碎至80~100目,充分混勻,按67g為一劑,用棉紙或紗布包裹,用400ml沸水浸泡飲用,每天一劑,每日早、中、晚各服一次,三天服三劑為一療程,亦可將67g藥物投入藥罐,加400~500ml水,微沸數分鐘,取藥水400ml趁熱飲用,一天一劑藥,連服三天,一劑藥煎三次服三次。早、中、晚各服一次,一次藥水量400ml,趁熱服用。
實施例2取干燥的石榴皮26g,黃荊枝44g,白茅根44g,車前草46g,混合粉碎至80~100目,充分混勻,按67g為一劑,用棉紙或紗布包裹加400ml水煎服或沸水沖泡,方法同實施例1。
實施例3取干燥的石榴皮10g,黃荊枝20g,白茅根19g,車前草18g,混合粉碎至80~100目,充分混勻,按67g為一劑,用棉紙或紗布包裹加400ml水煎服或沸水沖泡,方法同實施例1。
本發明藥物為祖傳秘方,在侗寨用于治療結石病至少三代人以上,發明人本人的膽結石就是服本藥治好的。發明人從80年繼承父業以來,每年醫治結石病人在100人以上,治愈率達85%以上,特別尿道結石泥沙型結石效果更好,未治愈者或因不按方法服藥,或服藥劑量不夠,但都未見有因服藥而造成不良后果者。
本發明具有下述特點1、具有較好的化石、去痛、消炎解毒功能;2、能擴大排石管道,創造了良好的排石條件;3、具有調理修復膽、肝、腎及管道等部位細胞,使細胞正常工作,治愈后不再復發。4、本發明中藥無毒無苦味,無怪味,飲起來爽口,對防治多種疾病有一定效果,可作為預防和保健藥物來用;5、用藥量少,配方簡單;6、具有貴州地方特色,藥物資源豐富,有利于規模化生產。
臨床病例;現將病人服藥前后醫院檢查結果如下病例1、姚××,女,56歲,岑鞏縣水泥廠工人,患膽囊結石、膽管結石兩種病癥2年,服用過中、草藥數十劑均無效,經人介紹,服用本世紀本發明藥物7劑后,經X光檢測,兩種結石已自行消失痊愈。有醫院服藥前后的超聲波診查單。
病例2、侯××,男,35歲,鎮遠縣羊坪鎮太平村侯家組人,患雙腎結石5年,結石規格0.8~0.9厘米,并有雙腎積水,服用其它結石藥多劑均無效,經人介紹,服用本發明藥物6劑后,經到醫院檢查,結石消失。有醫院服藥前后的超聲波診查單。
病例3、侯××,男,55歲,鎮遠縣羊坪村侯家組人,患腎結石8年,結石大0.8,腎積水半年,先期服用西藥“結石通”一年無效,又服用他人配制的中、草藥未見好轉,經人介紹,服用本發明藥物一劑6小時后,結石已排出體外。
病例4、侯××,男,38歲,鎮遠縣羊坪鎮太平村桂花組人,患腎結石4年,結石規格0.6~0.7厘米,服用西、中藥無效,經侯吉錄介紹,服用本發明一劑藥,6小時內即排出結石。
病例5、陳×,男,44歲,湖南省芷江縣人,患雙腎結石、膀胱結石10年,結石規格0.8×0.9并因結石造成輸精管堵塞,服用多種結石藥物,均無效,正欲進行手術切除,經人介紹,服用本發明藥物6劑已痊愈,并已生育一男孩。
病例6、楊××,女,32歲,鎮遠縣清溪鎮后由山村人,患肝管結石2年,結石0.3×0.4厘米,經醫院化驗確診后,經人介紹,服用本發明藥物4劑后,經X光檢查已完全消失。
類似病例很多,這里不一一列舉。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結石癥的藥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原料配制而成石榴皮8-13 黃荊枝17-22 白茅根18-22 車前草17-23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結石癥的藥物,其特征在于各原料的重量份配比是石榴皮10 黃荊枝20 白茅根19 車前草18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療內痔出血藥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將干燥的上述藥物按比例混合粉碎至80~100目,然后按67克混合藥粉為一劑用棉紙或紗布包裹,用400ml沸水沖服或煎服。
全文摘要
本發明是一種治療結石癥的藥物組合物,是一種以植物中草藥為原料制成的藥物,主要成份為石榴皮、黃荊枝、白茅根和車前草,產品具有化石、排石、消炎、解毒功能,并能擴大排石管道有利結石排出。用藥量少,成本低,效果好。
文檔編號A61P13/04GK1872302SQ200610050999
公開日2006年12月6日 申請日期2006年4月7日 優先權日2006年4月7日
發明者楊祖福 申請人:楊祖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