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可控拉力并可前移換線牙線器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22284閱讀:234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一種可控拉力并可前移換線牙線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牙線器,尤指一種手動具有可持續控制拉力與可前移換線機構的牙線器。
背景技術
用牙線清潔牙縫時,須將牙線拉緊以鋸物的動作將牙線導入緊密相鄰的齒縫中,然后略為放松使之呈“C”字弧型裹貼齒縫較大的點線面,再適度拉緊由齒齦部位朝著牙齒咀嚼面的方向往外刮除齒垢與食物殘渣,清潔一處齒縫后用過的線段或當該線段受損時須移走換用干凈的線段,繼續以同樣的方法清潔下一個齒縫。人類的雙手可拉緊牙線也可移換牙線,但以之擠入口腔操作牙線甚為不便,牙線拉緊纏繞在手指上也令手指不舒服。
因此,一個理想的牙線器應讓使用者可隨心所欲的拉緊或放松牙線,可容易的移換牙線,同時在實用上要能方便的操作,牙線尾端要能確實系緊,用過的牙線要能與干凈的牙線在空間上有相當程度的區隔。
多年來已有多種牙線器可用來輔助清潔牙縫,其中有些有很好的拉力控制方法,有些具備有效的前移換線方式,但綜合二者于一身則尚有可改善空間,若欲加上其它的功能于同一個牙線器上,則有待努力之處更多。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牙線器的缺陷,提出一種理想的可控拉力并可前移換線牙線器。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出以下解決方案一種可控拉力并可前移換線牙線器,其包括一叉型握柄桿體,其一端為長形中空握柄,另一端為一對分叉的支臂,該支臂尖端各設有一孔眼,牙線穿過該孔眼并跨越二臂形成一段清潔牙縫的工作區段,且其基部設有一較大孔眼,在靠近握柄桿體中央頸部設有一個三角型基座,其上設有一軸孔用以梢結撬桿;一轉子,其實由轉子體及兩夾線栓組成,該轉子體中央部為一鎖扣齒輪,鎖扣齒輪兩側分別對稱設有卷線盤、旋鈕,在該鎖扣齒輪與兩側卷線盤之間均設有凹槽;夾線栓螺接于旋鈕上;一撬桿裝設于上述三角形基座上,其由撬桿桿體、扣鎖塊及兩連動塊組成,該撬桿桿體一端分叉,分叉臂上相同位置各設有一非圓的弧型軸孔,扣鎖塊容納梢結于其內,扣鎖塊前端為扣鎖爪搭扣于上述鎖扣齒輪上,兩連動塊梢結于其外兩側,該撬桿桿體分叉端點及兩連動塊前端均為弧型爪其可用以承托轉子,而連動塊前端弧型爪則可進一步伸入所述轉子的凹槽內,保持轉子的軸向定位;該撬桿分叉以供支點式安裝,并與扣鎖塊、連動塊、上述轉子鎖扣齒輪及相關的梢軸相結合形成一連鎖機構,通過壓下撬桿扳起轉子拉撐牙線一動作延遲啟動之;該延遲由撬桿上的弧型槽孔控制允許撬桿先扳動扣鎖塊使之扣接轉子,再撬起轉子拉撐牙線;脫鎖動作則反向為之。
上述的一種可控拉力并可前移換線牙線器,其中所述的夾線栓由環形彈性體、墊片和螺絲組成,該螺絲將環形彈性體和墊片螺接于旋鈕上。
一種可控拉力并可前移換線牙線器的第二種形式,其包括一叉型握柄桿體,其一端為長形中空握柄,另一端為一對分叉的支臂,該支臂尖端各設有一孔眼,牙線穿過該孔眼并跨越二臂形成一段清潔牙縫的工作區段,且其基部設有一較大孔眼,在靠近握柄桿體中央頸部設有一個三角型基座,其上設有一軸孔用以梢結撬桿;一撬桿,其是由撬桿桿體和鼓型承托室組成,撬桿桿體前部分叉,分叉端端頭固設有承托室,該分叉端上各設有一軸孔用以梢結三角形基座,該承托室內開設不同直徑的橫向孔道,中央部位為定位分隔墻,兩側為軸承座,可承托轉子使其軸向固定但可自由旋轉于其中。
兩個1/2轉子,其中右1/2轉子有一軸頸,該軸頸端部設有一連接軸并于軸端開設定位槽;左1/2轉子設有一插座其外部為軸頸并于其內部設有定位梢,在該連接軸及插座外側均順序設有卷線盤、旋鈕及一環形彈性體;兩個1/2轉子由所述承托室的兩側軸承座插入,并將該連接軸進一步穿過上述分隔墻插入該插座,使該定位梢與定位槽得以嚙合;所述兩個1/2轉子的軸頸上各套有一個彈性體軸套,該彈性體軸套的外徑為允許其在軸承座中有些許間隙,在無外力狀況下轉子可自由旋轉于承托室之中,以形成一個完整的轉子,用一長螺絲從整個轉子中央穿過并以螺帽固定;上述的可控拉力并可前移換線牙線器,其中所述的撬桿桿體與承托室為一體結構。
一種可控拉力并可前移換線牙線器的第三種形式,其包括一叉型握柄桿體,其一端為長形中空握柄,另一端為一對分叉的支臂,該支臂尖端各設有一孔眼,牙線穿過該孔眼并跨越二臂形成一段清潔牙縫的工作區段,且其基部設有一較大孔眼,在握柄桿體中央頸部設有一鼓型承托室,其內開設不同直徑的橫向孔道,中央部位為定位分隔墻,兩側為軸承座,可承托轉子使其軸向固定但可自由旋轉于其中,在該承托室與較大孔眼之間設有一個三角型基座,其上設有一軸孔用以梢結撬桿;兩個1/2轉子,其中一個1/2轉子有一軸頸,該軸頸端部設有一連接軸并于軸端開設定位槽;另一1/2轉子設有一插座其外部為軸頸并于其內部設有定位梢,在該連接軸及插座外側均順序設有卷線盤、旋鈕及一環形彈性體;兩個1/2轉子由所述承托室的兩側軸承座插入,并將該連接軸進一步穿過上述分隔墻插入該插座,使該定位梢與定位槽得以嚙合;所述兩個1/2轉子的軸頸上各套有一個彈性體軸套,該彈性體軸套的外徑為允許其在軸承座中有些許間隙,在無外力狀況下轉子可自由旋轉于承托室之中,以形成一個完整的轉子,用一長螺絲從整個轉子中央穿過并以螺帽固定;一撬桿梢結于上述三角形基座上,其由撬桿桿體、軛型頸及穿線樁組成,該撬桿桿體上設有一長形通孔用以容納三角形基座于其內并相互梢結,其端部設有一軛型頸,該軛型頸弧形末梢處設有一穿線樁,其上開有兩個縱向平行的穿線孔道用以穿過牙線;該穿線樁由下往上穿過上述握柄桿體的較大孔眼。
上述的可控拉力并可前移換線牙線器,其中所述的撬桿桿體、軛型頸及穿線樁為一體結構。
上述三種形式的可控拉力并可前移換線牙線器,轉子上均設有二個卷線盤,其中一個卷線盤用來卷收用過的牙線,另一個卷線盤用來供給干凈的牙線。牙線以相反的方向分別卷繞在二卷線盤上,再分別將尾端拴系在一個由環形彈性體施壓的夾線栓中。牙線于拉撐時其施于二卷線盤的扭力將互相抵銷,不致產生不必要的旋轉。以手轉動轉子時,其上的一個卷線盤會卷收用過的牙線,另一個卷線盤會釋出干凈的牙線。
一種可控拉力并可前移換線牙線器的第四種形式,其包括一叉型握柄桿體,其一端為一對分叉的支臂,該支臂尖端各設有一孔眼,牙線穿過該孔眼并跨越二臂形成一段清潔牙縫的工作區段,且其基部設有一較大孔眼,另一端為長形中空握柄其上設有一通孔,其末端設有一牙線容器;在握柄桿體中央頸部設有一承托室,其內裝設一單向棘輪機構與一單向轉子,在該承托室與上述較大孔眼之間設有一個三角型基座,其上設有一軸孔用以梢結撬桿,所述握柄桿體下方還設有一切線片;所述的單向轉子,其上順序設有三葉形旋鈕、卷線盤及一軸頸,該軸頸端部設有一帶有定位槽的連接軸,且在其上另設有一圓周槽,一彈性定位圈套穿于其上,該轉子本體通過上述承托室蓋的通孔插入到承托室內;單向棘輪機構套穿于轉子本體的連接軸上,另有一夾線栓螺設于上述承托室壁上;一撬桿梢結于上述三角形基座上,其由撬桿桿體、軛型頸及穿線樁組成,該撬桿桿體上設有一長形通孔用以容納三角形基座于其內并相互梢結,其端部設有一軛型頸,該軛型頸弧形末梢處設有一穿線樁,其上開有兩個縱向平行的穿線孔道用以穿過牙線;該穿線樁由下往上穿過上述握柄桿體的較大孔眼。
上述的可控拉力并可前移換線牙線器,其中所述的棘輪機構由一彈簧和一棘輪組成,該棘輪內部設有與上述定位槽相匹配的定位梢,二者相嚙合用以固定該棘輪與該轉子;所述的牙線容器為一桶型結構,其內部設有一支柱用以盤卷牙線其上單側交接一容器蓋,在其蓋面上則形成了一個開蓋把。
上述的一種可控拉力并可前移換線牙線器的四種形式,其中所述的旋鈕為三葉型,其葉面壁上設有凸起,其葉根部設有凹槽用以通過牙線;所述的握柄桿體為中空設計可以減少材料的使用,在第四種形式中還可作為牙線通路,在上述握柄桿體面向撬桿的腹側均設有一槽口,可允許撬桿進入握柄之中略增撬桿額外的操作角度范圍。
上述一種可控拉力并可前移換線牙線器的四種形式,撬桿均梢結于握柄桿體的三角型基座上,其是以該三角型基座為杠桿支點,用來做為持續的拉力控制。在第一、二種形式中,該撬桿以撐起轉子來拉緊一卷線盤至另一卷線盤之間的牙線回路。在第三、四種形式中,該撬桿則用來直接介入該回路以控制牙線的拉緊程度。另該撬桿也提供適當的杠桿效應,使用者能以較少的握力得到所需的牙線拉力。
本實用新型牙線器使用時可單手握持,清潔上顎齒縫時,以手掌握持牙線器握柄用食、中指來控制撬桿;清潔下顎齒縫時,以四指握持牙線器握柄用姆指或虎口來控制撬桿。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牙線器以符合人體工學的桿體設計與撬桿壓握方式,供使用者輕松而順手的掌握,可隨心所欲的將手指壓握力量直接而倍增的反應在牙線的拉力控制上,能持續、簡單而又有效的調變牙線拉力,滿足清潔牙縫全程所需不同程度的牙線拉撐力量。
另外,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牙線器以相反方向卷繞牙線在同一轉子上不同兩個卷線盤的方式,可供使用者以簡單的轉動旋鈕操作來移換牙線。除布線與移換牙線時的準備工作需用雙手外,清潔牙縫的操作則僅需單手即可實施。牙線器握柄桿體前端一對分叉支臂以其構型與角度,配合上述拉緊與移換分叉支臂間所架設的清潔牙縫工作區的線段方式,可供使用者容易的清除口腔內所有齒縫中的食物殘碴與牙菌斑,輔助牙刷之不足。
本實用新型第四種形式增設一牙線容器,可在每次使用時省除布線準備工作,進一步增加操作簡易性并可節約牙線用度。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牙線器以其使用方便而又可有效的清潔牙縫,將有助于普遍大眾養成良好的牙齒保健習慣。


圖1是實施例1牙線器的立體示意圖,圖中突顯撬桿-轉子連鎖機構;圖2是實施例1轉子與撬桿的分解圖;圖3是實施例1牙線器的仰視圖;圖4是實施例1牙線器的側視圖;圖5是實施例1撬桿-轉子連鎖機構的局部剖視立體示意圖;圖6是實施例1撬桿-轉子連鎖機構的剖面示意圖,顯示脫鎖狀態;圖7是實施例1撬桿-轉子連鎖機構的剖面示意圖,顯示扣鎖狀態;圖8是一夾線栓的剖面圖,解說環狀彈性體受鏍絲壓擠前、后之對照;圖9是一牙線器的局部俯視圖,解說牙線穿過分叉支臂尖端及支臂基部孔眼后,分別以相反方向卷繞在二個卷線盤上,最后再拴系在夾線栓上;圖10是一牙線器的局部側視圖,解說牙線穿過分叉支臂尖端及支臂基部孔眼,然后予以卷繞拴系;圖11是一牙線器的局部立體示意圖,解說牙線穿過分叉支臂尖端及支臂基部孔眼,然后予以卷繞拴系;圖12是實施例2一可供選換簡化的轉子裝置在一可供選換簡化的撬桿上的立體示意圖;圖13是實施例2中轉子的立體示意圖;圖14是實施例2中轉子的分解示意圖;
圖15是實施例3一牙線器的立體示意圖,顯示撬桿在初始位置;圖16是實施例3一牙線器的立體示意圖,顯示撬桿在完全壓下后的位置;圖17是實施例3一牙線器之局部剖面圖,顯示撬桿在完全壓下后拉撐牙線情形與撬桿在初始位置的對照說明;圖18是實施例3一握柄桿體的立體示意圖,顯示裝置轉子用的軸孔與其中的分隔墻及頸部供撬桿安裝及做為支點用的三角型基座;圖19是實施例3、4一撬桿的立體示意圖;圖20是實施例3一牙線器的俯視圖,顯示牙線穿過叉臂尖端、撬桿穿線樁與卷繞在轉子兩側卷線盤上情形;圖21是實施例4一牙線器的立體示意圖;圖22是圖21中A-A剖面圖,顯示第四實施例單向轉子結合棘輪及夾線栓的剖面構型;圖23是實施例4中轉子、棘輪機構、夾線栓等的分解圖;圖24是圖21中B-B局部剖面圖(牙線容器蓋顯示開啟狀態),顯示實施例4-牙線器其牙線自牙線卷上拉出,穿過通道孔、握柄、夾線栓、撬桿穿線樁及叉臂尖端情形;圖25是實施例4一牙線容器的剖視圖;圖26是可置入實施例4牙線容器的牙線卷的立體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如圖1、圖3與圖4,第一實施例一牙線器主要包括一個握柄桿體1、一個撬桿2與一個轉子3。握柄桿體1在一端形成一對分叉的支臂16,在另一端形成長型中空握柄11,在靠近中央頸部13形成一個三角型基座14供撬桿2裝設于上并成為其支點。二個分叉支臂16的尖端各開一孔眼161,支臂基部則開一較大孔眼15。中空握柄11在面向撬桿2的腹側開一槽口12,供撬桿桿體21在完全壓下時可略增加額外的操作角度范圍如圖4虛線表示的撬桿桿體21′。
如圖1、圖3、圖4所示并另請參閱圖2所示,撬桿2包括一撬桿桿體21,扣鎖塊22及兩連動塊23、24。撬桿桿體21在一端分叉以便裝設于三角型基座14上,并容納扣鎖塊22置于其中,分叉端點則又形成弧型爪215,做為承托轉子3之用。撬桿支點軸孔212為供梢25插入,可使撬桿桿體21與三角型基座14經由軸孔141連結。扣鎖塊撥動梢軸孔213供梢27插入以撥動扣鎖塊22。連動塊扳動梢軸孔214供梢26插入以扳動連動塊23、24。軸孔214的形狀非真圓,而是一弧型的槽孔,允許以一短暫的旋轉動作延遲來啟動連鎖機構。
扣鎖塊22以其軸孔224插入梢26為支點轉動,并由梢27插入軸孔223來撥動。扣鎖塊22的一端形成扣鎖爪225用以扣鎖轉子3使之無法轉動。
連動塊23、24設置為一對主要是提供由撬桿體21傳逹平衡的扳動力量至轉子3。該二連動塊以梢25插入軸孔232、242為樞紐,并由梢26插入軸孔234、244扳動之。弧型爪235、245為用來扳動轉子3,并與撬桿體21上的弧型爪215來共同承托轉子3在固定的位置內旋轉。
轉子體31的中央部位圓周表面形成一個連鎖齒輪37,齒輪兩側形成二道凹型槽面38可由弧型爪235、245伸入,卡住轉子體31不得有軸向的移動;二道凹型槽面再向外的二側則各形成了一個表面凹陷的卷線盤36,其表面凹陷可使牙線卷繞于上時趨向相互重疊,有助于牙線尾端的拴系。轉子體31最外側的兩端各有一個三葉型的旋鈕33供使用者轉動轉子移換牙線。三葉旋鈕的葉根部凹槽為牙線由卷線盤通往夾線栓的通道。夾線栓則由環型彈性體32、鏍絲35、墊片34組成。
轉子-撬桿機構的組合方式為先將扣鎖塊22置于分叉的撬桿桿體21內,對正軸孔213、223后插入梢27;再將已裝設夾線栓的轉子3置于弧型爪215上,然后把連動塊23、24放在轉子3之上并以連動塊的弧型爪235、245卡入轉子體的凹型槽面38中;對正軸孔214、224、234、244后插入銷26;最后再以熱熔或膠黏將梢26的兩端固定在軸孔234、244之中。
接著可將轉子-撬桿機構裝設于握柄桿體上,以軸孔212、232、242對正三角型基座14上的軸孔141后,插入梢25,再用熱熔或膠黏將梢25的兩端固定在軸孔232、242之中。
如圖5至圖7所示,連鎖機構是由撬桿體21、扣鎖塊22、連動塊23、24、相關的梢25、26、27以及轉子上的連鎖齒輪37所組成。設置此連鎖機構之目的為當牙線拉緊以鋸物動作導入齒縫時,特別是遇到相鄰緊密的牙齒齒縫,可用扣鎖轉子使之不得轉動來防止牙線在齒縫上產生橫向移動。
在牙線器布設好牙線準備使用后,當使用者壓下撬桿時,撬桿體21會先撥動扣鎖塊22使之扣接連鎖齒輪37,然后才扳動連動塊23、24并由連動塊扳動轉子3使之離開握柄桿體來拉緊牙線。此乃因撬桿在開始扳動時,卷繞在轉子上的牙線會拉住轉子使之保持原位,從而拉住連動塊23、24使其保持原位,而軸孔214為一弧型槽孔,初始時不會觸動梢26,只有在其上緣抵觸到梢26時,連動塊23、24才會受到扳動,從而扳動轉子。此一短暫的動作延遲可允許撬桿體21以梢27扳動扣鎖塊22以梢26為支點將扣鎖爪225伸入連鎖齒輪37之中。于此尚須注意的是梢27是隨著撬桿體21以梢25的中心點為支點運行,而又扳動扣鎖塊22以梢26的中心點為支點運行,為容納該二不同的運行弧線軌道,軸孔223亦不得為真圓,須在一邊開鑿間隙因應之。
另反過來為使轉子脫離扣鎖,可將撬桿體21回扳抵住握柄桿體,或以手握住撬桿體21將轉子3推向撬桿體完成脫鎖。當轉子可自由旋轉后,使用者即可按所需方向轉動旋鈕33來移換牙線。
圖8至圖11所示牙線可穿過二個分叉支臂尖端,然后將牙線二端分別經較大孔眼由下往上跨越握柄桿體二側,分別導向二個卷線盤,在準備用來卷收用過牙線的卷線盤上卷繞二圈,在準備用來供給干凈牙線的卷線盤上以相反方向卷繞六圈以上,最后再將牙線二尾端分別拴系在二夾線栓上。如果牙線一次使用50公分,則供給側的牙線尾端將剩下約20公分。用過的牙線和干凈的牙線以指定的路徑相互分隔開來,雖在穿越較大孔眼15時二者相隔距離較近,但也足敷所需的衛生條件。牙線以相反的方向卷繞在二卷線盤上,當以旋鈕往所需方向轉動轉子時,一個卷線盤可卷收用過的牙線,另一個卷線盤則釋出干凈的牙線。使用牙線器時須經常的移換牙線,在數次移換后若供給端剩下不足二圈,或牙線已過于松弛超過撬桿拉撐范圍時,使用者可將牙線自供給端解下重新卷繞六圈以上,再恢復操作。
以相反方向卷繞牙線的方式尚可在使用者扳動撬桿抬起轉子拉撐牙線時,使牙線在二卷線盤上產生的力矩相互抵銷讓轉子不致旋轉。縱使二卷線盤上牙線卷繞圈數差異甚多而使直徑有明顯的不同,較少圈數的卷線盤會以較多的力量拉撐牙線,使二力矩得以平衡。
夾線栓的形成,是由鏍絲35經過墊片34擠壓環型彈性體32使之抵住旋鈕葉面壁凸起331的側壁。牙線可滑入由環型彈性體32與旋鈕側壁331所形成的夾縫中予以拴系。圖8標示符號32′以虛線表示環型彈性體在未受擠壓前的剖面圖,與受擠壓后做一對照。彈性體在受到擠壓后會產生一恒定的回彈壓力抵住旋鈕側壁331的凸條表面,因而形成一個以磨擦力夾握牙線的夾線栓。半錐型旋鈕側壁的外表加上環型彈性體圓管型的外表,可使牙線快速而容易的滑入其間之夾縫。
實施例2如圖12至圖14所示,現以實施例2用一簡化的撬桿與一簡化的轉子來做解說。實施例1中撬桿2與轉子3以第二實施例撬桿4與轉子5取代。撬桿4的撬桿桿臂41前端分叉,在分叉端43上各設有一軸孔42,分叉端43端頭固設有一鼓型承托室44以承托轉子5自由旋轉于其中。
承托室44以二不同直徑開孔。中央部位以較小直徑形成一定位分隔墻442以保持轉子的軸向定位于其中,分隔墻442外側二端開設較大直徑各形成一軸承座441。
為使轉子5旋轉裝設及承托于鼓型承托室44上,該轉子可分為二個1/2轉子。其中左1/2轉子51開有一插座512其外部為軸頸511,其內部為三個定位梢513,另一個右半轉子52則有一連接軸522及于其端處開設三個定位槽523。該兩個1/2轉子由承托室44的兩側軸承座441插入,并將連接軸522進一步穿過分隔墻441插入插座512并使定位槽523與定位梢513相互嚙合,然后以一長鏍絲55、墊片34、鏍帽56并同兩端各一環型彈性體32固接為一組合體。左1/2轉子51上的軸頸511與右1/2轉子52上的軸頸521各置于承托室兩側的軸承座441中,軸承座441的內徑大于軸頸511與521的外徑,以便該二軸頸可各套上一個彈性體軸套53。當使用者以鋸物動作將牙線導入齒縫中時,類似但取代第一實施例的連鎖機構功能,以足夠的磨擦力阻抗轉子的轉動。彈性體軸套53的外徑為允許其在軸承座中有些許間隙,在無外力狀況下轉子可自由旋轉于承托室44之中,但當使用者撬起轉子拉撐牙線時,轉子的軸頸511、521會被拉向并擠靠彈性體軸套53抵住軸承座441,彈性體軸套53將變形填補受力側間隙以增加該側接觸面積,且以彈性體既有之較高磨擦系數,將依所需增強磨擦力阻抗轉子轉動,因而阻抗牙線橫向移動,特別是遇到緊密相鄰的牙齒齒縫。以此第二實施例所解說的牙線器清潔牙縫,可較第一實施例所解說的牙線器省略移換牙線前的轉子脫鎖步驟,其余操作則可說是完全相同。
實施例3如圖15至圖20所示,握柄桿體6基本上與實施例1所解說的握柄桿體1相同中空握柄61、槽口62、三角型基座64、較大孔眼65與分叉臂66均與實施例1構型相同,唯有在頸部63形成了一個轉子承托室67構成握柄桿體6的一部份,且開設了與實施例2中鼓型轉子承托室44相同的孔座。撬桿7為由撬桿4將其鼓型承托室替換成軛型頸73與穿線樁74修改而成。撬桿7包括一撬桿桿體71,其前端分叉形成分叉端,分叉端個設有軸孔72用以梢結上述三角形基座,轉子5則完全沿用實施例2。
軛型頸73閉合了撬桿桿體71的分叉端并于弧型末梢處形成一穿線樁74,穿線樁74開有二個縱向平行的穿線孔道741分別供用過的牙線與干凈的牙線通過。穿線樁74由較大孔眼65由下往上穿越握柄桿體6上層平面,露出穿線孔道741。
于牙線器上布線時,可取約50公分牙線以一端穿過其中一個孔道,經過二個支臂尖端孔眼,再回過來穿過另一個孔道,然后在用來卷收用過牙線的卷線盤上卷繞二圈并栓系;牙線的另一端在用來供給干凈牙線的卷線盤上則以相反方向卷繞六圈以上并栓系,之后約可馀留25公分的牙線在此側做后續供給之用。
布好線后,以此第三實施例所解說之牙線器清潔牙縫則與第二實施例所解說者亦幾為類同扳下撬桿,一卷線盤至另一卷線盤之間的牙線回路可被拉緊;按所需方向轉動旋鈕,則可向前移換牙線。圖17顯示牙線拉力控制的范圍可由初始位置的撬桿7扳至全部壓下位置之撬桿7′。
實施例4如圖21至圖26所示,與實施例3相似,在此實施例中,一額外的牙線容器89設置在握柄81末端,一單向轉子9替換前述解說的轉子5,及對應的單向轉子承托室87替換轉子承托室67。
牙線容器89可供一牙線卷10旋轉裝設在支柱893上,牙線由此處可拉出穿過通道孔895,通過中空握柄81及另一通道孔88,然后卷繞一至二圈在可手控的夾線栓上,此時夾線栓鏍絲98為松開狀態,之后的牙線布線方式則與實施例3所述類同。在清潔牙縫完畢后,用過的牙線可用裝設在握柄桿體8下方由撬桿7軛型頸73遮蓋的切線片83斷除,軛型頸73由較大孔眼85由下往上穿越握柄桿體8上層平面。
牙線容器89有一容器蓋891其鉸紐設于開口之一側。在鉸紐對側的蓋面上則形成了一個開蓋把892做開蓋用。容器開口在該側形成一對凸粒894與容器蓋的蓋緣對應凹口(圖未顯示)可壓擠接合保持容器蓋的關閉。
轉子體91除了連接軸上有一圓周槽914供彈性定位圈93夾上,及連接軸與其三個定位槽的長度為配合棘輪機構經修改過外,大致與前述右l/2轉子52相同。在此,同樣的鏍絲35、墊片34、環型彈性體32再度被利用做為旋鈕側壁上的夾線栓。連接軸上三個定位槽可與棘輪95軸孔內三個定位梢嚙合。轉子9與承托室87的組合的方式為先將轉子體91插入承托室蓋92,夾上彈性定位圈93于圓周槽914上,套上彈簧94,滑入棘輪95,再一起以承托室蓋92旋擰至承托室87內完成整合。
棘輪95以其軸孔內的定位梢與轉子連接軸上的定位槽嚙合,可在轉子連接軸上做軸向的滑動但必須與轉子同步轉動。棘輪95在承受彈簧94壓力下面對承托室底部可與棘輪95嚙合的棘輪構型表面相互作用,限制轉子只能向卷收用過牙線的方向轉動。
一個有旋鈕的較大鏍絲98與一較大墊片97及一較大環型彈性體96共同形成一個可手控的夾線栓。布線時可將牙線在此栓上卷繞一至二圈。當夾線栓以鏍絲98旋緊時,以手轉動轉子即能拉緊牙線,雖然如此,但本實用新型的立意僅在前移換線時方以手轉動轉子,此時夾線栓應先旋松并在移線完成后旋緊,之后牙線的拉力則完全交由撬桿來控制。因為以撬桿來操作牙線拉力可隨心所欲的將牙線由稍微緊撐拉到非常緊撐,或放松至初始放松狀態。
本實用新型的描述及相關附圖僅為解釋較佳實施例,并非以此限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范圍與式樣,故可理解在所描述或提示之外任何其它或進一步的修改,皆屬本實用新型的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可控拉力并可前移換線牙線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叉型握柄桿體,其一端為長形中空握柄,另一端為一對分叉的支臂,該支臂尖端各設有一孔眼供牙線穿過,且其基部設有一較大孔眼,在靠近握柄桿體中央頸部設有一個三角型基座,其上設有一軸孔用以梢結撬桿;一轉子,其實由轉子體及兩夾線栓組成,該轉子體中央部為一鎖扣齒輪,鎖扣齒輪兩側分別對稱設有卷線盤、旋鈕,在該鎖扣齒輪與兩側卷線盤之間均設有凹槽;夾線栓螺接于旋鈕上;一撬桿裝設于上述三角形基座上,其由撬桿桿體、扣鎖塊及兩連動塊組成,該撬桿桿體一端分叉,分叉臂上相同位置各設有一非圓的弧型軸孔,扣鎖塊通過該軸孔容納梢結于其內,該扣鎖塊前端為扣鎖爪搭扣于上述鎖扣齒輪上,并搭設于上述鎖扣齒輪上,兩連動塊梢結于其外兩側,該撬桿桿體分叉端點及兩連動塊前端均為弧型爪可用以承托轉子,兩連動塊前端的弧型爪則可進一步伸入所述轉子的凹槽內以保持轉子軸向定位。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可控拉力并可前移換線牙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夾線栓由環形彈性體、墊片和螺絲組成,該螺絲將環形彈性體和墊片螺接于轉子體的旋鈕上。
3.一種可控拉力并可前移換線牙線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叉型握柄桿體,其一端為長形中空握柄,另一端為一對分叉的支臂,該支臂尖端各設有一孔眼供牙線穿過,且其基部設有一較大孔眼,在靠近握柄桿體中央頸部設有一個三角型基座,其上設有一軸孔用以梢結撬桿;一撬桿,其是由撬桿桿體和鼓型承托室組成,撬桿桿體前部分叉,分叉端端頭固設有承托室,該分叉端上各設有一軸孔用以梢結三角形基座,該承托室內開設不同直徑的橫向孔道,中央部位為定位分隔墻,兩側為軸承座,可承托轉子使其軸向固定但可自由旋轉于其中;兩個1/2轉子,其中右1/2轉子有一軸頸,該軸頸端部設有一連接軸并于軸端開設定位槽;左1/2轉子設有一插座其外部為軸頸并于其內部設有定位梢,在該連接軸及插座外側均順序設有卷線盤、旋鈕及一環形彈性體;兩個1/2轉子由所述承托室的兩側軸承座插入,并將該連接軸進一步穿過上述分隔墻插入該插座,使該定位梢與定位槽得以嚙合;所述兩個1/2轉子的軸頸上各套有一個彈性體軸套,該彈性體軸套的外徑為允許其在軸承座中有些許間隙,在無外力狀況下轉子可自由旋轉于承托室之中,以形成一個完整的轉子,用一長螺絲從整個轉子中央穿過并以螺帽固定。
4.一種可控拉力并可前移換線牙線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叉型握柄桿體,其一端為長形中空握柄,另一端為一對分叉的支臂,該支臂尖端各設有一孔眼供牙線穿過,且其基部設有一較大孔眼,在握柄桿體中央頸部設有一鼓型承托室,其內開設不同直徑的橫向孔道,中央部位為定位分隔墻,兩側為軸承座,可承托轉子使其軸向固定但可自由旋轉于其中,在該承托室與較大孔眼之間設有一個三角型基座,其上設有一軸孔用以梢結撬桿;兩個1/2轉子,其中右1/2轉子有一軸頸,該軸頸端部設有一連接軸并于軸端開設定位槽;左1/2轉子設有一插座其外部為軸頸并于其內部設有定位梢,在該連接軸及插座外側均順序設有卷線盤、旋鈕及一環形彈性體;兩個1/2轉子由所述承托室的兩側軸承座插入,并將該連接軸進一步穿過上述分隔墻插入該插座,使該定位梢與定位槽得以嚙合;所述兩個1/2轉子的軸頸上各套有一個彈性體軸套,該彈性體軸套的外徑為允許其在軸承座中有些許間隙,在無外力狀況下轉子可自由旋轉于承托室之中,以形成一個完整的轉子,用一長螺絲從整個轉子中央穿過并以螺帽固定;一撬桿梢結于上述三角形基座上,其由撬桿桿體、軛型頸及穿線樁組成,該撬桿桿體上設有一長形通孔用以容納三角形基座于其內并相互梢結,其端部設有一軛型頸,該軛型頸弧形末梢處設有一穿線樁,其上開有兩個縱向平行的穿線孔道用以穿過牙線;該穿線樁由下往上穿過上述握柄桿體的較大孔眼。
5.一種可控拉力并可前移換線牙線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叉型握柄桿體,其一端為一對分叉的支臂,該支臂尖端各設有一孔眼供牙線穿過,且其基部設有一較大孔眼,另一端為長形中空握柄其上設有一通孔,其末端設有一牙線容器;在握柄桿體中央頸部設有一承托室,其內裝設一單向棘輪機構與一單向轉子,在該承托室與上述較大孔眼之間設有一個三角型基座,其上設有一軸孔用以梢結撬桿;所述的單向轉子,其上順序設有三葉形旋鈕、卷線盤及一軸頸,該軸頸端部設有一帶有定位槽的連接軸,且在其上另設有一圓周槽,一彈性定位圈套穿于其上,該轉子本體通過上述承托室蓋的通孔插入到承托室內;單向棘輪機構套穿于轉子本體的連接軸上,另有一夾線栓螺設于上述承托室壁上;一撬桿梢結于上述三角形基座上,其由撬桿桿體、軛型頸及穿線樁組成,該撬桿桿體上設有一長形通孔用以容納三角形基座于其內并相互梢結,其端部設有一軛型頸,該軛型頸弧形末梢處設有一穿線樁,其上開有兩個縱向平行的穿線孔道用以穿過牙線;該穿線樁由下往上穿過上述握柄桿體的較大孔眼。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可控拉力并可前移換線牙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柄桿體下方設有一切線片。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可控拉力并可前移換線牙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棘輪機構由一彈簧和一棘輪組成,該棘輪內部設有與上述定位槽相匹配的定位梢,二者相嚙合用以固定該棘輪與該轉子。
8.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可控拉力并可前移換線牙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牙線容器為一桶型結構,其內部設有一支柱用以盤卷牙線其上單側鉸接一容器蓋,在其蓋面上則形成了一個開蓋把。
9.根據權利要求1、3、4或5所述的一種可控拉力并可前移換線牙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空握柄在面向撬桿的腹側設有一槽口。
10.根據權利要求1、3、4或5所述的一種可控拉力并可前移換線牙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鈕為三葉型,其葉面壁上設有凸起,葉根部設有凹槽用以通過牙線。
專利摘要一種牙線器主要包括一叉型握柄桿體,一撬桿,及一轉子。握柄桿體以孔眼來導引牙線;撬桿以握柄桿體的頸部為支點直接用來拉撐牙線,或通過撬起轉子來拉撐牙線;轉子上有一個或二個卷線盤用來卷繞牙線。該牙線器提供持續的拉力控制及容易的移換牙線操作。
文檔編號A61C15/04GK2928033SQ20062012009
公開日2007年8月1日 申請日期2006年6月16日 優先權日2006年6月16日
發明者張濟 申請人:張濟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