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經皮骶旁椎間融合器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61337閱讀:206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一種經皮骶旁椎間融合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脊柱外科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經皮骶旁椎間融合器。
背景技術
目前,微創神經外科(MIN)及微創脊柱外科(MISS)在近年的發展使外科醫 生可以治療更廣范的脊柱病變。這很大一部分是因為科技的發展以及新的脊 柱入路,也因為病人及外科醫生均有減少發病率的愿望以及傳統脊柱切開手 術技術的提高。
很明顯腰椎切開手術對部分脊柱病變有效。然而,在一些情況下它也有 不足,它需牽開神經肌肉、切除骨骼韌帶、血管暴露及切開纖維環,這會留 下疤痕并且導致術區組織結構不穩。微創脊柱外科(MISS)常常用的是一樣的 內固定物,只是手術切口較小而已,更小的空間使得以前的常規操作如椎間 盤切除、內固定物的植入非常困難。大部分的微創脊柱外科(MISS)入路都是 模仿切開入路,后外側及經椎間孔入路暴露椎間盤、切開或切除纖維環,這 些都是PLIF、 TLIF的常規操作。腰骶椎軸向固定避免了對纖維環及周圍組織 的破壞,這比微創脊柱外科(MISS)更有優勢。這項技術在近年得到發展,它 有軸向微創的優點并可同時行內固定。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包含脊柱重建的理念、介入、影 像導航技術以及先進內固定工藝的透視下經皮骶旁椎間融合術(axiaLIF),通
過骶前間隙經骶旁入路進入,在透視引導下到達S1椎體的尾部植入的一種經 皮骶旁椎間融合器。
本發明為解決技術問題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經皮骶旁椎間融合器,融 合器由腰椎段、中段和骶骨段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腰椎段和骶骨段外表面為螺紋結構,分別通過螺口旋轉擰入在中段的兩端成為一體;在所述腰椎 段和骶骨段的另一端分別植入在椎體內和骶骨內來維持穩定,中段維持椎間咼度。
所述中段為一圓柱體,外表面無螺紋設置,在所述圓柱體中間部分開有 四個或更多小孔,用于植骨融合作用。
所述腰椎段的外表面為錐度螺紋,用于更方便融合器的植入。
所述骶骨段的外表面為圓柱螺紋,其螺紋為非對稱螺紋結構,用于防止 植入物植入后松動問題。
所述的整個結構為中空結構,內部可植骨,將腰椎和骶骨融合,形成穩 定結構。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結構簡單、設計新穎、生產加工簡單、臨床操作十 分方便、術后預期良好,將產生良好的社會效益。


圖l是本發明融合器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 解,下面結合具體圖示,進一步闡述本發明。
如圖l所示, 一種經皮骶旁椎間融合器由腰椎段l、中段2和骶骨段3組成, 其中腰椎段l的外表面制成錐度螺紋狀,方便融合器的植入,中段2為圓柱體, 外表面無螺紋構造,圓柱體的中間部分開有四個小孔4,小孔4作用于植骨融 合,骶骨段3的外表面制成圓柱螺紋狀,其螺紋狀為非對稱螺紋結構,防止植 入物植入后松動。
這樣腰椎段1和骶骨段3的其中一端分別通過螺紋結構旋轉擰入在中段2 的兩端成為整體的中空結構,中空的內部植骨,將腰椎和骶骨融合,形成穩 定結構。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發明的優點。本行 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發明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發明的原理,在不脫離本發明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 本發明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發明范 圍內。本發明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
權利要求1.一種經皮骶旁椎間融合器,融合器由腰椎段、中段和骶骨段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腰椎段和骶骨段外表面為螺紋結構,分別通過螺口旋轉擰入在中段的兩端成為一體;在所述腰椎段和骶骨段的另一端分別植入在椎體內和骶骨內來維持穩定,中段維持椎間高度。
2.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經皮骶旁椎間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段為一 圓柱體,外表面無螺紋設置。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經皮骶旁椎間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圓柱體中 間部分開有四個或更多小孔,用于植骨融合。
4.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經皮骶旁椎間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腰椎段的 外表面為錐度螺紋,用于更方便融合器的植入。
5.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經皮骶旁椎間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骶骨段的 外表面為圓柱螺紋,其螺紋為非對稱螺紋結構。
6.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經皮骶旁椎間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融合器為 中空結構,內部植骨,將腰椎和骶骨融合。
專利摘要一種經皮骶旁椎間融合器涉及脊柱外科醫療器械技術領域,由腰椎段、中段和骶骨段組成,其中腰椎段的外表面制成錐度螺紋狀,方便融合器的植入,中段為圓柱體,外表面無螺紋構造,圓柱體的中間部分開有四個小孔,小孔作用于植骨融合,骶骨段的外表面制成圓柱螺紋狀,其螺紋狀為非對稱螺紋結構,防止植入物植入后松動。腰椎段和骶骨段的其中一端分別通過螺紋結構旋轉擰入在中段的兩端成為整體的中空結構,中空的內部植骨,將腰椎和骶骨融合,形成穩定結構。有益效果是結構簡單、設計新穎、生產加工簡單、臨床操作十分方便、術后預期良好,將產生良好的社會效益。
文檔編號A61B17/70GK201361103SQ20092006879
公開日2009年12月16日 申請日期2009年3月13日 優先權日2009年3月13日
發明者徐宏光, 黃孝敏 申請人:徐宏光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