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特殊體位x線攝影輔助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x線攝影過程中使用的輔助器械,具體地說是一種特殊體位x線攝影輔助裝置。
背景技術:
髂骨斜位、閉孔斜位在診斷髂骨、坐骨、恥骨體以及髖臼等部位骨折臨床意義重大。腰椎的左、右斜位是腰椎常規攝片中經常使用的一個位置,由于它顯示關節突椎弓蛺部效果尤佳,因此是診斷這些部位病變必不可少的位置。 在進行髂骨斜位、閉孔斜位,腰椎的左、右斜位攝影時,患者身體均需45。角旋轉,利用角度板等現有設備進行操作時由于椎體、髂骨等埋藏于軀干的后壁內而不能直視,軀體整體旋轉角度難以準確,從而難以達到診斷所需要求,經常出現為患者重新拍攝的現象,重新拍攝不僅加大了設備的損耗,更重要的是患者重復接受電離輻射的傷害。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髂骨斜位、閉孔斜位以及腰椎左、右斜位攝影過程中使用的特殊體位X線攝影輔助裝置。該裝置操作方便,結構簡單可進行多種特殊體位攝影的輔助。
實現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特殊體位X線攝影輔助裝置,由底板、前端
板、后端板、前側板和后側板圍接組成,所述的底板是矩形結構,前端板與后端板結構相同,
均為等腰直角三角形結構,所述前、后端板的底邊分別與底板的短邊垂直設置,前、后側板
為矩形結構位于前端板與后端板之間,前、后側板的上邊固定連接在一起,前、后側板的下
邊分別與底板兩條長邊固定連接,前、后側板的側邊依次與前、后端板的腰邊連接。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與現有技術利用角度板等現有設備操作進行特殊體位X線攝
影相比,本實用新型對急重癥患者髂骨、坐骨、恥骨體、髖臼等部位骨折以及腰椎峽部不連
診斷意義重大。用其固定患者軀體,減輕患者身體負擔,使檢查更趨于人性化。減少患者重
照次數,使患者接受X線電離輻射劑量減到最低,從而降低了輻射致癌率。本實用新型用木
板制成,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制作成本低廉,可進行多種特殊體位攝影的輔助。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端部結構示意圖,也是"三角頂"結構示意圖。 圖中,由abc組成的前端板1,由befc組成的前側板2,由edf組成的后端板3,由abed組成的后側板4,由adfc組成的底板5。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描述。[0011] 本實施例是一種特殊體位X線攝影輔助裝置,由木質底板5、前端板1、后端板2、前 側板2和后側板4圍接組成。它的主體結構由木板組成,呈"三角頂"型。見圖1,圖2,圖 中由adfc組成的底板5是矩形結構。如圖2所示,前端板1與后端板3結構相同,是底角 為45°角,頂角為9(T角的等腰直角三角形結構。前、后端板1、3的底邊分別與底板5的 短邊垂直設置,前、后側板2、4為矩形結構位于前端板1與后端板3之間,前、后側板2、4的 上邊粘接在一起,前、后側板2、4的下邊分別與底板5的兩條長邊粘接,前、后側板2、4的側 邊依次與前、后端板1、3的腰邊粘接。 本實用新型的使用方法 髂骨斜位,病人仰臥并向患側旋轉,將此裝置前側板2或后側板4緊貼患者臀部, 置于攝影床上,X線垂直對準髖臼投照。此位置閉孔重疊,顯示髂骨全部和坐骨。髂骨骨折 在前后位X線片上無明顯改變時,在此位置可清晰顯示骨折部位。 閉孔斜位,病人仰臥并向健側旋轉,將此裝置前側板2或后側板4緊貼患者臀部,
置于攝影床上,X線垂直對準患側髖關節,該位置前后髂嵴重疊,顯示閉孔全部合髂骨全部。
如恥骨體或髂骨前部骨折,在前后位片顯示不清楚,閉孔斜位片上可完全顯示。 腰椎左、右斜位攝影時,患者仰臥于攝影臺上,然后使其一側身體抬高,將此輔助
裝置前側板2或后側板4緊貼患者背部,置于攝影床上,使身體冠狀面與臺面成45。角。膠
片上緣包括第十二胸椎,其下緣包括部分骶骨,中心線對準第3腰椎垂直射入,此位置對診
斷腰椎峽部不連非常有效。 另外,用該輔助裝置對腰椎側位、膀胱雙斜位、上部胸椎斜位等90。或45°位置 的體位定位時,只需將該輔助裝置的工作面靠近腰椎側位、膀胱雙斜位、上部胸椎斜位即可 實現,其中需要90°定位時,它的工作面是底板5、前或后側板2、4以及前、后端板1、3 ;需 要45°定位時,它的工作面是底板5或前、后側板2、4。 由于本裝置為等腰三角頂狀結構,利用本裝置,可實現多角度的人體體位定位,既 方便醫務人員操作,又方便患者使用。
權利要求一種特殊體位X線攝影輔助裝置,由底板、前端板、后端板、前側板和后側板圍接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是矩形結構,前端板與后端板結構相同,均為等腰直角三角形結構,所述前、后端板的底邊分別與底板的短邊垂直設置,前、后側板為矩形結構位于前端板與后端板之間,前、后側板的上邊固定連接在一起,前、后側板的下邊依次與底板的兩條長邊固定連接,前、后側板的側邊依次與前、后端板的腰邊連接。
專利摘要一種特殊體位X線攝影輔助裝置,由底板、前端板、后端板、前側板和后側板圍接組成。底板是矩形結構,前端板與后端板結構相同,均為等腰直角三角形結構,前、后端板的底邊分別與底板的短邊垂直設置,前、后側板為矩形結構位于前端板與后端板之間,前、后側板的上邊固定連接在一起,前、后側板的下邊分別與底板兩條長邊固定連接,前、后側板的側邊依次與前、后端板的腰邊連接。用本裝置固定患者軀體,可減輕患者身體負擔,使檢查更趨于人性化。減少患者重照次數,使患者接受X線電離輻射劑量減到最低,從而降低了輻射致癌率。該裝置用木板制成,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制作成本低廉,可進行多種特殊體位攝影的輔助。
文檔編號A61B6/04GK201524088SQ200920271810
公開日2010年7月14日 申請日期2009年11月19日 優先權日2009年11月19日
發明者史世生, 張月蓮, 徐英, 李樹立, 楊新宇, 段繼君, 洪常華, 田震靜, 胡建威, 董錚 申請人:洪常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