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治療盜汗的中藥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中藥制劑領域的一種治療盜汗的中藥組合物。
背景技術:
盜汗是夜間睡時出汗,醒時就止的一種出汗方式,多見于陰虛證,因陰虛陽亢而生 內熱,睡覺時體表陽氣入里,肌表不固,內熱加重而出汗,醒后陽氣由里出表,內熱減輕則汗 止。病因主要是病后體虛,表虛受風,思慮煩勞過度,情志不暢,嗜食辛辣等。總之身體弱是 關鍵,目前治療盜汗主要是中成藥為主,以益氣,固表,養陰,補血為主,而中成藥藥純度含 量低,需長時間的服用,見效慢。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針對現有治療盜汗的不足,發明了一種服藥時間短,見效快的 一種治療盜汗的中藥組合物。其技術方案是,包括下列重量份(單位克)的原料組成黃芪10-20,焦麥芽 20-30,焦白術5-15,棗10-20,人參10-20,五位子5-15和當歸5-15。本發明具有健脾益氣,復脈固脫,大補元氣,生津滋陰,收汗,安神補血等功效,方 中的黃芪,具有補虛損,五勞瘦弱,止渴,腹痛泄痢,益氣,利陰氣的功效。焦麥芽,性偏溫而 味甘微澀,具有消食化滯,止瀉的功效。焦白術,具有健脾益氣,躁濕利水,止汗的功效,用于 脾虛食少,腹脹泄瀉,痰飲眩悸,水腫,自汗等癥。棗,具有補脾和胃,益氣生津,調營衛,解毒 藥的功效,治胃虛食少,脾弱便溏,氣血津液不足,營衛不和,心悸怔等癥。人參,具有大補元 氣,復脈固脫,補脾益肺,生津,安神的功效,用于體虛欲脫,肢冷脈微,脾虛食少,津傷口渴, 內熱消渴,驚悸失眠等癥。五位子,具有斂肺,滋陰,生津,收汗,澀精的功效,治口干作渴,自 汗,盜汗,勞傷贏瘦,久瀉久浙等癥。當歸,具有補血活血,潤腸通便的功效,用于血虛萎黃, 眩暈心悸等癥。諸藥合用,起到健脾益氣,復脈固脫,大補元氣,生津滋陰,收汗,安神補血等 功效,主治夜間盜汗。
具體實施例方式取黃芪15克,焦麥芽25克,焦白術10克,棗15克,人參15克,五位子10克和當 歸10克。用法將藥用水洗凈,一同放在煎藥的器皿里,用大火燒開后,再用小火煎20分鐘 左右就好,將藥過濾,一天一劑,分兩次服用,成人一天服完(小兒減量服),喝不完的再服 再加熱。臨床應用本方治療盜汗,療效確切,成人一天一劑,4天為一個療程,一般連續服 用1-2個療程痊愈。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盜汗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是包括下列重量份(單位克)的原料藥組成 黃芪10-20,焦麥芽20-30,焦白術5-15,棗10-20,人參10-20,五位子5-15和當歸5_15。
2.根據權利要求書1所述,一種治療盜汗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是包括下列重量份的 原料藥組成黃芪15克,焦麥芽25克,焦白術10克,棗15克,人參15克,五位子10克和當 歸10克。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中藥制劑領域的一種治療盜汗的中藥組合物。其技術方案是,包括下列重量份(單位克)的原料組成黃芪10-20,焦麥芽20-30,焦白術5-15,棗10-20,人參10-20,五位子5-15和當歸5-15。本發明具有健脾益氣,復脈固脫,大補元氣,生津滋陰,收汗,安神補血等功效,主治夜間盜汗。本方治療盜汗,療效確切,成人一天一劑,4天為一個療程,一般連續服用1-2個療程痊愈。
文檔編號A61P43/00GK102114210SQ20101018529
公開日2011年7月6日 申請日期2010年5月18日 優先權日2010年5月18日
發明者胡佳頂 申請人:胡佳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