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足部按摩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 用涉及足部按摩器,屬于醫療保健器具領域。
背景技術:
現有的足部按摩器按摩范圍較小,讓人感覺按摩作用不大,。而本產品可以更有 效的進行按摩。以前的齒輪是左右結構,工作時間隙較大,固定不牢固,生產出來的產品也 壽命短,滑道傳動結構是較長一體結構,工作時會精密度不夠,足部按摩框架結構設計不合 理,按摩不到位或是產品效果差。
發明內容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結構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足部按摩器。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包括外殼、電機、齒輪箱、滑道、 足部按摩框架、線路板、電源線、傳動桿、軸承、護板、塑料底板、棉布、螺釘、螺母組成,齒輪 箱與電機相連安裝在外殼的底部中間,齒輪箱中間橫穿裝有傳動桿,傳動桿兩端分別裝有 足部按摩框架,電機與線路板由電源線相連,線路板安裝在外殼上,棉布縫裝在外殼的孔 上。外殼包括上外殼和下外殼。齒輪箱由上蓋、下蓋、齒輪、底板、螺釘、螺母組成,上蓋和下蓋由螺釘、螺母固定, 再固定在底板上。足部按摩框架由塑料底板、護板、滾輪組成,塑料底板與護板均安裝在傳動桿上, 傳動桿上套裝有軸承,塑料底板安裝在兩片護板之間,塑料底板下的傳動桿上套裝有滾輪, 護板下安裝有滑道。足部按摩框架分為第一足部按摩框架和第二足部按摩框架,第一足部按摩框架由 第一塑料底板、第一護板、第一滾輪組成,安裝在第一滑道上,第二足部按摩框架由第二塑 料底板、第二護板、第二滾輪組成,安裝在第二滑道上。本實用的益處為本產品為上下結構,滑到采用了分段結構,工作精度更佳,通過對 足部格局分析設計出較為合理的結構,可以更有效的進行按摩工作。
圖1為本實用新型整體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齒輪箱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如圖1所示,包括上外殼1、下外殼2、電機3、齒輪箱4、第一滑道5、第一 足部按摩框架6、第二足部按摩框架7、線路板8、電源線9、傳動桿10、軸承11、第一護板12、 第二護板13、第一塑料底板14、第二塑料底板15、棉布16、第一滾輪19、第二滾輪20、第二滑道21組成,齒輪箱4與電機3相連安裝在下外殼2的底部中間,齒輪箱4中間橫穿裝有 傳動桿10,傳動桿10兩端分別裝有第一足部按摩框架6和第二足部按摩框架7,電機3與 線路板8由電源線9相連,線路板8安裝在上外殼1上,棉布16縫裝在上外殼1的孔上。實施例3 齒輪箱4由上蓋21、下蓋22、齒輪23、底板M、螺釘25、螺母沈組成,上 蓋21和下蓋22由螺釘25、螺母沈固定,再固定在底板M上。實施例4 足部按摩框架由塑料底板、護板、滾輪組成,塑料底板與護板均安裝在 傳動桿10上,傳動桿10上套裝有軸承11,塑料底板安裝在兩片護板之間,塑料底板下的傳 動桿10上套裝有滾輪,護板下安裝有滑道。實施例5 足部按摩框架分為第一足部按摩框架6和第二足部按摩框架7,第一足 部按摩框架6由第一塑料底板14、第一護板12、第一滾輪19,安裝在第一滑道5上,第二足 部按摩框架由第二塑料底板15第二護板13、第二滾輪20,安裝在第二滑道21上。
權利要求1.足部按摩器,包括外殼、電機、齒輪箱、滑道、足部按摩框架、線路板、電源線、傳動桿、 軸承、護板、塑料底板、棉布、螺釘、螺母組成,其特征在于齒輪箱與電機相連安裝在外殼的 底部中間,齒輪箱中間橫穿裝有傳動桿,傳動桿兩端分別裝有足部按摩框架,電機與線路板 由電源線相連,線路板安裝在外殼上,棉布縫裝在外殼的孔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足部按摩器,其特征在于外殼包括上外殼和下外殼。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足部按摩器,其特征在于齒輪箱由上蓋、下蓋、齒輪、底板、 螺釘、螺母組成,上蓋和下蓋由螺釘、螺母固定,再固定在底板上。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足部按摩器,其特征在于足部按摩框架由塑料底板、護板、 滾輪組成。
5.根據權利要求1或4所述的足部按摩器,其特征在于塑料底板與護板均安裝在傳 動桿上,傳動桿上套裝有軸承,塑料底板安裝在兩片護板之間,塑料底板下的傳動桿上套裝 有滾輪,護板下安裝有滑道。
6.根據權利要求1或4所述的足部按摩器,其特征在于足部按摩框架分為第一足部 按摩框架和第二足部按摩框架。
7.根據權利要求1或4所述的足部按摩器,其特征在于第一足部按摩框架由第一塑 料底板、第一護板、第一滾輪組成,安裝在第一滑道上,第二足部按摩框架由第二塑料底板、 第二護板、第二滾輪組成,安裝在第二滑道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足部按摩器,屬于醫療保健器具領域。包括外殼、電機、齒輪箱、滑道、足部按摩框架、線路板、電源線、傳動桿、軸承、護板、塑料底板、棉布、螺釘、螺母組成,齒輪箱與電機相連安裝在外殼的底部中間,齒輪箱中間橫穿裝有傳動桿,傳動桿兩端分別裝有足部按摩框架,電機與線路板由電源線相連,線路板安裝在外殼的孔上,棉布縫裝在外殼上,本實用新型的益處為本產品為上下結構,滑道采用了分段結構,工作精度更佳,通過對足部格局分析設計出較為合理的結構,可以更有效的進行按摩工作。
文檔編號A61H39/04GK201847906SQ201020232800
公開日2011年6月1日 申請日期2010年6月22日 優先權日2010年6月22日
發明者應承志 申請人:應承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