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用于治療痛經的中藥組合物及制備方法和應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中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治療痛經的中藥組合物及制備方法和應用。
背景技術:
婦女正值經期或行經前后,發生以小腹疼痛為主,或痛引腰骸,甚至昏厥,影響日常工作,并隨月經周期發作者,稱“痛經”或“行經腹痛”。痛經發病有情志所傷,起居不慎或六淫為害等不同病因,并與素體及經期、經期前后特殊的生理狀態有關。病理機制是上述因素導致沖任癖阻,氣血運行不暢,胞宮經血流通受阻,以致“不通則痛”,或肝腎虧虛,氣血虛弱,以致“不榮則痛”。對于本病的治療,西藥無特效藥。臨床治療主要是對癥應用鎮靜、鎮痛、解痙攣藥物治療。應用前列腺合成酶抑制劑,通過抑制前列腺合成酶,防止出現過強或痙攣性子宮收縮,如布洛芬、酮洛芬、滅酸類等,但治標不治本,且控制不了痛經,致使不少痛經的婦女疼痛難忍時肌注呱替定等麻醉藥物,嚴重影響了身體健康。中醫對本病的治療, 以理氣、活血、化疲為治則,但目前市場上缺少真正有效的成藥。
發明內容
發明目的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治療痛經的中藥組合物及制備方法和應用。技術方案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如下的方案實現的
一種用于治療痛經的中藥組合物,它由如下重量份數的原料制備得到當歸10-20 份、白芍10-20份、甘草4-8份、香附4-8份、玄胡10-20份、桂枝3-7份、山藥8-16份、烏藥4-8份、制半夏8-12份、陳皮4-8份、三七4-8份、肉桂2_4份。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療痛經的中藥組合物,它由如下重量份數的原料制備得到當歸15份、白芍15份、甘草6份、香附6份、玄胡15份、桂枝5份、山藥12份、烏藥6份、制半夏10份、陳皮6份、三七6份、肉桂3份。上述的用于治療痛經的中藥組合物,所述中藥組合物添加輔料,用常規的制劑方法制成口服液、片劑、膠囊或顆粒劑。上述的用于治療痛經的中藥組合物,所述輔料為糊精、乳糖、淀粉、蔗糖、葡萄糖、 微晶纖維素、甘露糖、甲基纖維素、羥丙基纖維素、羧甲基纖維素、甜菊苷中的一種或幾種。上述的用于治療痛經的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驟取當歸、白芍、 甘草、香附、玄胡、桂枝、山藥、烏藥、制半夏、陳皮、三七、肉桂藥材合并,加水煎煮兩次,合并煎液,減壓濃縮至65°C時相對密度為1. 10-1. 20,加乙醇使含醇量的體積百分比達65-85%, 攪拌,靜置,過濾,濾液減壓濃縮至65°C時相對密度為1. 20-1. 30并回收乙醇得濃縮液,將濃縮液加水及輔料配制成口服液,或將濃縮液噴霧干燥,添加輔料制成膠囊劑、片劑、顆粒劑。上述的用于治療痛經的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步驟中,煎煮條件為第一次加水量為藥材重量的8-12倍量,煎煮l_2h,第二次加水量為藥材重量的6-10倍量,煎煮l_2h。上述的用于治療痛經的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所述噴霧干燥條件為進風溫度為80-120°C,出風溫度為80-90°C,物料溫度為70_90°C,霧化壓力為0. 2-0. 4兆帕,噴霧速度為 5-10ml/s。上述的用于治療痛經的中藥組合物在制備治療痛經藥物中的應用。本發明中原料均為藥典品種。有益效果1、從中醫理論看,本方中當歸、白芍、香附、烏藥活血化瘀為君藥,玄胡、 桂枝、制半夏、陳皮理氣通經止痛為臣,三七、山藥、肉桂,甘草等為佐使藥,諸藥相合,共奏活血化瘀,止痛作用,用于治療痛經。2、本發明處方設計合理,配伍嚴謹,經長期的臨床驗證,療效確切。3、本發明組成為中藥材,無毒副作用,價格便宜。4、針對痛經發病率高,容易復發等特點,本發明一經上市,必將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通過實施例形式,對本發明的上述內容再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但不應將此理解為本發明上述主題的范圍僅限于以下的實例,凡基于本發明上述內容所實現的技術均屬于本發明的范圍。1、結合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如下
按下表中所列重量配比稱取本發明所需原料,單位g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治療痛經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由如下重量份數的原料制備得到 當歸10-20份、白芍10-20份、甘草4-8份、香附4-8份、玄胡10-20份、桂枝3_7份、山藥 8-16份、烏藥4-8份、制半夏8-12份、陳皮4-8份、三七4-8份、肉桂2_4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療痛經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由如下重量份數的原料制備得到當歸15份、白芍15份、甘草6份、香附6份、玄胡15份、桂枝5份、山藥12份、烏藥6份、制半夏10份、陳皮6份、三七6份、肉桂3份。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治療痛經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藥組合物添加輔料后,用常規的制劑方法制成口服液、片劑、膠囊或顆粒劑。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治療痛經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輔料為糊精、 乳糖、淀粉、蔗糖、葡萄糖、微晶纖維素、甘露糖、甲基纖維素、羥丙基纖維素、羧甲基纖維素和甜菊苷中的一種或幾種。
5.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治療痛經的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驟取當歸、白芍、甘草、香附、玄胡、桂枝、山藥、烏藥、制半夏、陳皮、三七、肉桂藥材合并,加水煎煮兩次,合并煎液,減壓濃縮至65°C時相對密度為1. 10-1. 20,加乙醇使含醇量的體積百分比達65-85%,攪拌,靜置,過濾,濾液減壓濃縮至65 °C時相對密度為 1. 20-1. 30并回收乙醇得濃縮液,將濃縮液加水及輔料配制成口服液,或將濃縮液噴霧干燥,添加輔料制成膠囊劑、片劑、顆粒劑。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治療痛經的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中,煎煮條件為第一次加水量為藥材重量的8-12倍量,煎煮l_2h,第二次加水量為藥材重量的6-10倍量,煎煮l_2h。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治療痛經的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噴霧干燥條件為進風溫度為80-120°C,出風溫度為80-90°C,物料溫度為70_90°C,霧化壓力為0. 2-0. 4兆帕,噴霧速度為5-lOml/s。
8.權利要求1所述的中藥組合物在制備治療痛經的藥物中的應用。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用于治療痛經的中藥組合物及制備方法和應用,它主要是將當歸10-20份、白芍10-20份、甘草4-8份、香附4-8份、玄胡10-20份、桂枝3-7份、山藥8-16份、烏藥4-8份、制半夏8-12份、陳皮4-8份、三七4-8份、肉桂2-4份等中草藥,并采用了相應的制備方法,制備成口服液、片劑、膠囊或顆粒劑,本發明的功能是活血化瘀,止痛,用于治療痛經。
文檔編號A61P15/00GK102293894SQ20111020074
公開日2011年12月28日 申請日期2011年7月18日 優先權日2011年7月18日
發明者不公告發明人 申請人:南京正寬醫藥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