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旋-卡式踝部牽引弓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骨科的實用器械領域,是一種用于脛腓骨骨折牽引復位的旋入-卡緊式、不需穿透骨質的牽引裝置。
背景技術:
脛腓骨骨折是骨科常見疾病。在內固定手術之前,大多數需要跟骨牽引以臨時固定(胥少汀,葛寶豐,徐印坎。《實用骨科學》第三版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5: M4-M5)。跟骨牽引采用鋼針穿通跟骨骨質的方法進行固定。為了承受一定的牽引重量, 需要較粗的鋼針,不僅損傷大,組織破壞重,同時感染風險加大。一旦發生感染則容易擴散至骨髓導致骨髓炎。在操作過程中,鋼針穿透骨質需要榔頭反復多次捶敲,不僅增加了患者的身心痛苦,還有損傷鄰近血管、神經的風險。跟骨牽引的著力點不在脛骨軸線上,牽引時有造成骨折移位的趨勢。且跟骨牽引的操作往往需要多人參與輔助完成,非常不便。基于以上原因,我們設計了一種簡易的旋-卡式踝部牽引弓,其操作方便易行,無需穿透骨質, 減少了組織的創傷,減輕了患者的痛苦,而且固定效果確實,安裝、拆除簡單。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牽引弓,該牽引弓由一個U形弓臂和兩枚螺栓組成(圖1)。U形弓臂的兩端有螺紋孔,供螺栓擰入。兩螺紋孔的軸線形成夾角,夾角開口方向和U形弓臂開口方向一致。螺栓頭部呈尖錐形,可以穿過皮膚和皮下組織,固定于骨面;尾部膨大,可以用手旋擰。本發明的優點是1.操作簡單,安裝和拆除便捷,通過兩側螺栓旋緊、旋出即可固定和取出;2.組織損傷破壞小,無需穿透骨質,容易被醫生和患者接受;3.固定牢靠,兩側螺栓旋入方向與踝部解剖結構吻合,旋緊后形成夾角,且踝部下端膨大,不易滑動;4.兩枚螺栓的夾角符合力學傳導特征,施加牽引力后,牽引弓和骨質固定更加牢固。
圖1 牽引弓由一個U形弓臂和兩枚螺栓組成1.U形弓臂2.螺栓圖2 使用時螺栓尖端所固定的內外踝的位置。
具體實施例方式具體操作方法是1.避開肌腱和血管,定位內外踝斜坡狀的骨面;2.在兩個定位點作局部麻醉;3.旋擰兩枚螺栓的尾部,使螺桿通過螺紋孔后,尖端抵達骨面卡緊,直到無法繼續擰入為止(圖2)。由于內外踝部皮下即是骨面,運用本發明時無需作皮膚切口,擰緊螺釘即可。
權利要求
1.用于踝部骨牽引的旋-卡式牽引弓,包括一個U形弓臂和兩枚螺栓,旋擰螺栓時,其尖端卡緊內外踝的兩側,螺栓和骨面基本垂直。
2.權利要求1所述的U形弓臂,弓臂為U形,兩端有螺紋孔,兩螺紋孔的軸線形成夾角, 夾角開口方向和U形弓臂開口方向一致。
3.權利要求1所述的螺栓,螺栓桿部有螺紋;尾部膨大,便于用手旋擰;頭部為尖錐形, 可穿過皮膚、皮下組織,固定于骨面。
4.權利要求1所述的踝部旋_卡式牽引弓,通過旋擰螺栓的方式施加應力并固定于踝部。
5.權利要求4所述的踝部旋-卡式牽引弓,用于脛腓骨骨折的牽引復位和臨時固定。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骨科的實用器械領域,是一種用于脛腓骨骨折的牽引固定裝置。目前針對脛腓骨骨折都采用跟骨牽引,即用鋼針穿通跟骨骨質的方法進行固定,不僅組織創傷大,而且操作難度高。本發明設計了一種旋入-卡緊式、無需穿透骨質的牽引弓。該牽引弓由一個U形弓臂和兩枚螺栓組成。U形弓臂的兩端有螺紋孔,供螺栓擰入。兩螺紋孔的軸線形成夾角,夾角開口方向和U形弓臂開口方向一致。螺栓頭部呈尖錐形,可以穿過皮膚和皮下組織,卡住骨面;尾部膨大,便于用手旋擰。使用時直接旋擰螺栓,使螺栓尖端卡緊骨面即可。本發明的優點是操作簡單,安裝、拆除便捷,組織損傷小,不需穿透骨質,且固定牢固,不易滑動。本牽引弓作用于踝部,適用于脛腓骨骨折的牽引復位和臨時固定。
文檔編號A61F5/042GK102488581SQ20111036861
公開日2012年6月13日 申請日期2011年11月20日 優先權日2011年11月20日
發明者嚴寧, 侯鐵勝, 曾紹林, 楊曉妍 申請人:嚴寧, 侯鐵勝, 曾紹林, 楊曉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