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機電結合型護理床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876418閱讀:350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機電結合型護理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用或家用的護理床,具體涉及一種機電結合型護理床。
背景技術
目前的電動護理床技術主要有一是采用電動或手動方式通過鏈輪與鏈或繩與滑輪機構驅動床板的相應部分運動,使人體處于坐或臥等姿勢;二是采用伺服電機經減速增矩后驅動連桿機構,帶動床板的相應部分運動,實現臥床者的體位變換;三是采用線性推桿驅動連桿機構帶動床板的相應運動。現有護理床存在的不足是1.由于鏈傳動、齒輪機構或滑輪機構不具備自鎖功能,當電機斷電時運動的床板不能處在鎖定的靜止狀態,需要設置諸如棘輪機構等鎖定裝置;2.采用伺服電機驅動,且需要多臺電機協調工作,由于伺服電機的價格較貴,使護理床成本高,不實用;3.為了節省電動機,機械結構過于復雜, 提高了加工精度,提高了成本。如申請號02209615. 9的實用新型"電動護理床",它的前床板抬起是靠電機-蝸桿-蝸輪-床板軸扭動來實現的。申請號200710047860. 0的發明專利“多功能電動護理床”權利要求2中描述....所述的端坐曲腿踏腳轉動裝置為一個平面八桿連桿機構,由實現背板轉動的平面餃鏈四桿機構、實現活動腿板與活動腳板轉動的平行雙曲炳機構,以及連接兩個四桿機構的連桿組成...;權利要求3……所述的左右側翻轉動裝置為一個平面八桿機構,由推動主轉側板轉動四桿機構、推動付轉側板轉動的四桿機構以及連接兩套四桿機構的連桿組成......;機械結構很復雜。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種機械結構簡單的機電結合型護理床。本實用新型包括床架、床板、控制部分,床板從中間分開,分為前床板和后床板, 前床板下邊沿通過轉軸與床架鉸接,前推桿電動機的尾部與床架的床頭下部鉸接,前推桿電動機的前端與固定于前床板前下部的鐵架鉸接;在前床板的中間偏下位置有整塊的翻身床板,翻身床板的右邊通過螺釘軸與連桿的右端鉸接,連桿的左端通過螺釘軸與固定在前床板上的鐵架鉸接,左、右推桿電機的尾部通過螺釘與前床板上的槽形鐵架鉸接,左、右推桿電機的前端與活接頭鉸接,活接頭與固定在翻身床板上的鐵架鉸接;后床板通過四周的螺釘與床架相連。上述的后床板的中間位置有可前、后水平移動的大、小便插板,后推桿電機的尾部與固定在后床板上的鐵架鉸接,后推桿電機的前端與大小便插板上的鐵架鉸接。上述的床架的尾部有可移動的桌子,桌子的兩側下端有四個小輪。上述的床架的后端設有一溫水噴嘴和手動閥及管路。上述的控制部分為一個單片機,用一個有線的按鈕盒控制或用無線的遙控器控制。本實用新型與現有的技術相比有如下優點本實用新型采用機電結合法來設計,采用單片(微機)機為核心芯片進行控制,
3即實現了智能控制,又使機構大為簡化,動作可靠協調,更加人性化。由于采用推桿電機使機械結構大為簡化,使成本大幅下降,使各動作互不影響.互不牽連,而十分和諧。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圖2是
圖1的俯視圖。圖3是圖2的A-A剖視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控制電路圖。圖中1.螺釘,2.前推桿電動機,3.床架,4.螺釘,5.鐵架,6.鐵架,7.槽形鐵架, 8.鐵架,9.螺釘,10.桌子,11.小輪,12.警鈴,13.鐵架,14.螺釘,15.后推桿電機,16.連桿,17.螺釘軸,18.活接頭,19.前床板,20.翻身床板,21.鐵架,22.轉軸,23.后床板, 24.手動閥,25.噴嘴,26.大、小便插板,27.螺釘軸,28.螺釘,29.活接頭,30.螺釘,31.螺釘,32.按鈕盒,33.螺釘,34.電氣控制盒,35.螺釘,36.推桿電機,37.螺釘,38.推桿電機。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為一個鋼管結構的單人床,包括床架3、床板、控制部分,床板從中間分開,分為前床板19和后床板23,前床板19下邊沿通過轉軸22與床架3鉸接,前推桿電動機2的尾部通過螺釘1與床架3的床頭下部鉸接,前推桿電動機2的前端通過螺釘4與固定于前床板19的前下部的鐵架5鉸接;前推桿電機2通電向外推桿時,前床板19繞轉軸 22向上轉動,前推桿電機2通電向回拉桿時,前床板19繞轉軸22向下轉動,向上和向下轉動的極限角度為0-80度,當向下轉到0度,就實現平躺,大于0度就實現抬背,接近 80度就實現坐起,可以根據需要停在任意角度。在前床板19的中間偏下位置有整塊的翻身床板20,翻身床板20的右邊通過螺釘軸27與連桿16的右端鉸接,連桿16的左端通過螺釘軸17與固定在前床板19上的鐵架 21鉸接,推桿電機36、38的尾部通過螺釘35、37與前床板19上的槽形鐵架7鉸接,推桿電機36、38的前端通過螺釘31、30分別與活接頭18J9鉸接,活接頭四通過螺釘觀與固定在翻身床板20上的鐵架6鉸接,活接頭18通過螺釘33與固定在翻身床板20上的鐵架6鉸接。推桿電機36通電向外推桿時,翻身床板20繞螺釘軸17向左翻轉,隨著角度的加大推桿電機38向左偏動,它與活接頭四的角度被拉大,推桿電機36通電回拉時, 翻身床板回位,極限翻身角度0-80度,根椐需要可停在任意角度。同理,推桿電機38通電向外推桿時,翻身床板20繞螺釘軸27向右翻轉,隨著角度的加大推桿電機36向右偏動,它與活接頭18的角度被拉大,推桿電機38通電回拉時,翻身床板回位,極限翻身角度0-80度,根椐需要可停在任意角度。后床板23通過四周的螺釘與床架3相連。后床板23的中間位置有可前、后水平移動的大、小便插板沈,后推桿電機15的尾部通過螺釘14與固定在后床板23上的鐵架13鉸接,后推桿電機15的前端通過螺釘9與大小便插板26上的鐵架8鉸接。后推桿電機15通電回拉時,插板沈向后移動,推桿電機15通電向外推桿時,大、小便插板沈回位,前后移動距離30厘米。床架3的尾部有可移動的桌子10,桌子10的兩側下端有四個小輪11。桌子10通過小輪11在床架3的后部槽中移動,因重量輕,可人工搬下床或搬上床。床架的后端設有一溫水噴嘴25和手動閥M及管路。可人工操作噴嘴洗屁股,溫水來源可是家中的太陽能熱水器,也可是電加熱熱水器等。前床板19的向上向下轉動,翻身床板20的向左向右翻動,大小便插板沈的前后移動這四個動作是靠四個推桿電動機完成的,推桿電動機是靠電氣控制盒、控制按鈕盒控制的,控制按鈕盒可采用電線連接方式,也可采用無線電遙控方式,也可采用語音控制方式。電氣部分的特征是電氣控制盒34,32是按鈕盒,因為翻身動作必須在人平躺時才允許進行,在同一時間只能向左翻或向右翻,為了保證這一點,采用了三個位置傳感器取信號來進行控制,四個電機共用一個220V/24V開關電源,控制部分其核心芯片是一個單片機,用一個有線的按鈕盒控制,也可以用無線的遙控器控制,所以本實用新型采用機電結合法來設計,使整體結構大為簡化。本實用新型從結構簡單、功能實用、成本低的角度出發來設計一款家用的護理床, 它的主要功能是人在上面,可以平臥,可以坐起來,可以臥著翻身,人坐著或吃飯時可把小桌子移在面前,不用時可把桌子移走,可以臥著或坐著大小便,有手動噴頭洗屁股,在必要時可按動警鈴12喊人。
權利要求1.一種機電結合型護理床,包括床架、床板、控制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床板從中間分開,分為前床板和后床板,前床板下邊沿通過轉軸與床架鉸接,前推桿電動機的尾部與床架的床頭下部鉸接,前推桿電動機的前端與固定于前床板前下部的鐵架鉸接;在前床板的中間偏下位置有整塊的翻身床板,翻身床板的右邊通過螺釘軸與連桿的右端鉸接,連桿的左端通過螺釘軸與固定在前床板上的鐵架鉸接,左、右推桿電機的尾部通過螺釘與前床板上的槽形鐵架鉸接,左、右推桿電機的前端與活接頭鉸接,活接頭與固定在翻身床板上的鐵架鉸接;后床板通過四周的螺釘與床架相連。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機電結合型護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床板的中間位置有可前、后水平移動的大、小便插板,后推桿電機的尾部與固定在后床板上的鐵架鉸接,后推桿電機的前端與大小便插板上的鐵架鉸接。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機電結合型護理床,其特征在于床架的尾部有可移動的桌子, 桌子的兩側下端有四個小輪。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機電結合型護理床,其特征在于床架的后端設有一溫水噴咀和手動閥及管路。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機電結合型護理床,其特征在于控制部分為一個單片機,用一個有線的按鈕盒控制或用無線的遙控器控制。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用或家用的護理床,具體涉及一種機電結合型護理床。它包括床架、床板、控制部分,床板從中間分開,分為前床板和后床板,前床板下邊沿通過轉軸與床架鉸接,在前床板的中間偏下位置有一個整塊的翻身床板,后床板通過四周的螺釘與床架相連,在后床板的中間位置有可前后水平移動的大小便插板,在床架的尾部有可移動的桌子.前床板的向上、向下轉動,翻身床板的向左向、右翻動,大小便插板的前、后移動這四個動作是靠四個推桿電動機完成的,推桿電動機是靠電氣控制盒和控制按鈕盒控制的。采用機電結合法來設計,采用單片(微機)機為核心芯片進行控制,即實現了智能控制,又使機構大為簡化,動作可靠協調,更加人性化。
文檔編號A61G7/005GK201978061SQ201120046698
公開日2011年9月21日 申請日期2011年2月24日 優先權日2011年2月24日
發明者張奇, 王寶嵐, 趙志忠 申請人:趙志忠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