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醫用一次性皮下注射針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一種臨床上供醫護人員給患者持續皮下注射藥物時使用的醫用一次性皮下注射針。
技術背景皮下注射藥物是臨床上常用的一項藥物注射方式,能使藥物從皮下組織達到血液循環,可避免藥品進入全身的血液循環以前,被胃腸道中消化液、粘膜、肝藥酶的破壞而降低療效,如皮下注射胰島素、疫苗、祛鐵劑等。目前皮下注射藥物時多使用一次性注射器,每天藥物劑量分成多次注射時,每次注射都給患者帶來創傷,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感染機會; 每次注射藥物時,短時間內藥物濃度會明顯升高,隨后迅速降低,容易形成藥物濃度高低不均,不利于藥物的平穩吸收,不符合人體的正常生理要求,影響療效。臨床上需要一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的可保證藥物持續平穩吸收的醫用一次性皮下注射針。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臨床上供醫護人員給患者持續皮下注射藥物時使用的醫用一次性皮下注射針。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它是由針頭、基座和輸液管三部分構成。針頭用金屬材料制成,帶有刻度,可調整皮下注射的深度。基座設計為圓形,用軟塑料制成,靠近針頭側面涂有生物膠,可粘貼于患者皮膚,便于固定針頭。輸液管用一次性透明材料制成,一端與基座相連,另一端設計有接頭,可與皮下注射泵相連接。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可放置患者皮下持續使用,減少穿刺次數,減少患者的痛苦和感染機會;可持續皮下注射藥物,有利于藥物的平穩吸收,符合人體的正常生理要求,提高藥效;針頭用帶有刻度,可調整皮下注射的深度;基座靠近針頭側面涂有生物膠,可粘貼于患者皮膚,便于固定針頭;生產工藝簡單,成本低,利于推廣,臨床用量大,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附圖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附圖中,1是針頭,2是基座,3是輸液管,4是接頭。具體的實施方式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使用做進一步說明使用時首先將針頭(1)穿刺入患者皮下,根據針頭(1)上刻度調節穿刺深度。通過基座(2)側面的生物膠將基座(2)粘貼于患者皮膚,固定針頭(1)。通過輸液管(3)的接頭(4)與皮下注射泵連接,可開始持續皮下注射藥物。
權利要求1.醫用一次性皮下注射針,其特征在于由針頭、基座和輸液管三部分構成,針頭用金屬材料制成,帶有刻度,基座設計為圓形,用軟塑料制成,靠近針頭側面涂有生物膠,輸液管用一次性透明材料制成,一端與基座相連,另一端設計有接頭。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于一種臨床上供醫護人員給患者持續皮下注射藥物時使用的醫用一次性皮下注射針。它是由針頭、基座和輸液管三部分構成。針頭用金屬材料制成,帶有刻度,可調整皮下注射的深度。基座設計為圓形,用軟塑料制成,靠近針頭側面涂有生物膠,可粘貼于患者皮膚,便于固定針頭。輸液管用一次性透明材料制成,一端與基座相連,另一端設計有接頭,可與皮下注射泵相連接。
文檔編號A61M5/32GK202105267SQ20112013921
公開日2012年1月11日 申請日期2011年5月5日 優先權日2011年5月5日
發明者冀學斌, 劉傳方, 劉衛權, 張麗萍, 徐從高, 李蘭花, 趙玲玲 申請人:冀學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