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治療痤瘡、脂溢性皮炎的中藥復方制劑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痤瘡、脂溢性皮炎的中藥復方制劑及其制備方法,尤其涉及用純中藥組方提取物制備治療痤瘡、脂溢性皮炎的藥物。
背景技術:
痤瘡是一種與皮脂代謝有關的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癥病變,因好發于青春期,所以俗稱“青春痘”。痤瘡的發病與皮脂的代謝有關,青春發育期為高發階段。脂脂溢性皮炎是發生于皮脂溢出部位的一種炎癥性皮膚病。多發生于皮脂腺分布較多的地方,如頭皮、面部、胸部及皺褶部。易反復發作,常伴有毛囊炎、瞼緣炎,面部常與痤瘡、酒渣鼻螨蟲皮炎并發。痤瘡和脂溢性皮炎發病機制復雜,與毛囊口過度角質化、皮脂腺分泌皮脂的分泌率增加、毛囊及皮脂腺內微生物的增多與聚集、皮膚微循環障礙、家族遺傳以及使用某些化妝品和藥物有關,因此單純使用甲硝唑、氯霉素、紅霉素等化學藥物難以達到預期效果,而且耐藥性是抗生素應用的最大弊端。中醫藥具有多成分的優點,能夠針對痤瘡、脂溢性皮炎發病的多因素同時發揮效應,但是中藥復方種類多,以及制劑工藝簡單陳舊會導致有效成分利用率低,治療時間較長、治療效果差等缺點。理想的痤瘡、脂溢性皮炎治療藥物應具有止痛快、促進皮膚微循環、減輕皮膚過度角化、抗菌作用強、不產生耐藥菌株、無毒副作用、促進皮膚修復、愈合瘢痕少、無色素沉著、 價格便宜、保存使用方便等特點。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種安全、有效、低毒、使用方便的治療痤瘡、脂溢性皮炎等皮膚疾病的中藥復方制劑。本發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上述中藥復方制劑的制備方法。為了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實現過程如下
一種治療痤瘡、脂溢性皮炎的中藥復方外用制劑,包括活性組分提取物和輔料,所述活性組分提取物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得的
(1)桂枝2-25份、細辛1-15份;
(2)當歸3-35份,川芎3-35份,鳶尾根1_25份,藁本3_30份中至少兩種組份。優選的技術方案是,上述活性組分提取物最好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得的
(1)桂枝2-20份、細辛1-10份;
(2)當歸5-25份,川芎5-25份,鳶尾根3_20份,藁本5_30份中至少兩種組份。更優選的技術方案是,上述活性組分提取物最好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得的
(I)桂枝2-15份、細辛1-8份;(2)當歸5-20份,川芎5-20份,鳶尾根3-20份,藁本5_25份中至少兩種組份。最優選的技術方案是,上述活性組分提取物最好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得的
(1)桂枝12份、細辛6份;
(2)當歸15份,川芎15份,鳶尾根6份,藁本15份中至少兩種組份。上述復方外用制劑為0/W型乳膏劑、0/W型微乳劑、0/W型微乳噴霧劑、0/W型微乳醫用敷料、乙醇溶液噴霧劑、溶液醫用敷料或脂質體凝膠,復方外用制劑中活性組分提取物的質量百分含量為O. 5% - 10%。制備0/W乳膏劑原料有中藥復方提取的混合物,以及基質輔料液體石蠟、十六醇或十八醇、三乙醇胺、十二烷基硫酸鈉(K12)、平平加O、甘油、乳化劑OP及蒸餾水等。制備0/W型微乳的原料有中藥復方提取的混合物,乳化劑為HLB值為8-21的非離子表面活性劑如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單油酸酯(Tween-80)、聚氧乙烯蓖麻油、聚氧乙烯氫化蓖麻油40 (Cremophor RH40)、聚氧乙烯油醇醚、三乙醇胺油酸酯、聚氧乙烯氧丙烯油酸酯、PPG-5羊毛醇醚等的一種或多種;助乳化劑為乙醇、丙二醇、丙三醇、聚甘油酯、十六醇、 十八醇等的一種或多種的混合物;油相為中藥提取的油狀物自身或肉豆蘧酸異丙酯、單亞油酸甘油酯、丁酸乙酯、油酸乙酯、豆油、花生油或玉米油、油酸、棕櫚酸等多種長鏈脂肪酸油等。將制備的0/W型微乳灌裝入深色(棕色、黑色等)噴霧瓶中即得治療皮膚損傷的0/W 型微乳噴霧劑;將制備的0/W型微乳吸附于醫用敷料上并密封于深色包裝中即得治療皮膚損傷的0/W型微乳型醫用敷料。制備脂質體凝膠的原料有中藥復方提取物,以及輔料卵磷脂、膽固醇、維生素E、 甘油、Tween-80、卡波姆940及蒸懼水等。上述治療痤瘡、脂溢性皮炎的中藥復方外用制劑的制備方法,其中所述活性組分提取物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鳶尾根活性成分的提取
鳶尾根粉碎成10-60目粉末,用5-25倍重量60%-95%乙醇分2_5次浸提,過濾,回收溶劑乙醇;
(2)藁本、川芎、當歸、桂枝、細辛中活性成分的提取采用以下任意方法
藁本、川芎、當歸、桂枝、細辛分別或共同粉碎成10-60目粉末,分別或共同采用0)2超臨界萃取;
藁本、川;、當歸、桂枝、細辛分別或共同粉碎成10-60目粉末,分別或共同加3-10倍量水浸泡1-4小時,100-120°C水蒸氣蒸餾法提取3-12小時,從蒸餾液中分離出蒸餾物;
藁本、川芎、當歸、桂枝、細辛分別或共同碎成10-60目粉末,用3-15倍重量乙醇、正己烷或石油醚分3-5次浸提,過濾,回收溶劑乙醇、正己烷或石油醚;
(3)合并上述步驟(I)和(2)得到的提取物即得活性組分提取物。當歸,性味甘辛溫,能補血和血,能治“一切風,一切血,補一切勞,破惡血,養新血”;川芎辛溫,為血中之氣藥;鳶尾根散風止痛,軟堅退腫,除膿愈傷,除斑生輝;藁本辛溫辛散,能散風寒濕邪,“治頭面及遍身皮膚風濕”,“治病疾,并皮膚疵軒、酒齄、粉刺”;桂枝、細辛,辛溫通陽,解肌透邪。現代藥理研究表明鳶尾根主要含有黃酮類化合物和揮發油,含鳶尾甙、皂甙及鞣質,主要用于治療急性咽炎、濕疹、急性黃疸型傳染性肝炎、小便不通、癰腫瘡癤,外用可以去雀斑、白癜風、疤痕等;藁本、川芎、當歸、桂枝、細辛等藥中的脂溶性和揮發成分有具有祛腐生肌、鎮痛、抗菌、抑制血小板聚集和免疫調節等作用,為該方藥理學作用提供了佐證。本發明的優點與積極效果
(I)本發明組方合理,藥效顯著,毒性作用小;(2)依據現代藥劑學和藥理學理論,處方中藁本、當歸、川芎、桂枝、細辛的脂溶性成分或揮發油既是藥效部位,也是相互之間以及鳶尾根有效部位的透皮吸收促進劑;(3)本發明采用現代工藝高效提取復方中有效部位,并將其制備成適合于痤瘡、脂溢性皮炎等皮膚疾病應用的劑型,生產過程環境友好,產品穩定性得到保證。
圖I為組方I制備的乳膏劑對動物痤瘡模型的治療作用。
具體實施例方式具體地說,本發明可形成6個具體組方,例如
組方I:當歸3 _35g,川芎3 -35g,桂枝3 -15g,細辛3 - IOg ;
組方2:鳶尾根3 - 15g,當歸3 - 30g,桂枝2 -12g,細辛I - 8g ;
組方3:藁本3 - 30g,川芎3 - 25g,桂枝3 -15g,細辛2 - 8g ;
組方4:鳶尾根3 -20g,藁本3 - 35g,桂枝4 -12g,細辛I -IOg;
組方5:當歸3 -35g,藁本3 -30g,桂枝3 -18g,細辛I -IOg;
組方6:鳶尾根3 -25g,川芎5-30g,桂枝4 _12g,細辛3 - 8g。上述組方中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如下
(1)鳶尾根有效成分的提取
取鳶尾根粉碎成10-80目粉末,85%乙醇分3-5次回流提取,過濾,合并提取液,回收乙醇,得有效部位備用;
(2)當歸、川芎、藁本、桂枝、細辛等中藥有效成分的提取可采用以下任意方法取藁本、川;、當歸、桂枝、細辛,分別或共同粉碎成10-80目粉末,分別或共同采用CO2
超臨界萃取,萃取物常溫或低溫避光保存;
取藁本、川芎、當歸、桂枝、細辛,分別或共同粉碎成10-80目粉末,上述藥材粉末分別或共同加5-8倍量水,浸泡1-4小時,100 _120°C水蒸氣蒸餾法提取3_12小時,從蒸餾液中分離出有效部位,低溫避光保存。取藁本、川芎、當歸、桂枝、細辛,分別或共同碎成10-80目粉末,用3-10倍量乙醇、 正己烷或石油醚,分3 -5次浸提,過濾,回收溶劑乙醇、正己烷或石油醚,提取的有效部位低溫避光保存。( 3)按照組方要求合并提取的有效成分。本發明可制備成活性組分提取物質量百分含量O. 5%-10. 0%的0/W型乳膏劑、0/W 型微乳劑、ο/ff型微乳噴霧劑或醫用敷料、不同濃度乙醇溶液的噴霧劑或醫用敷料、脂質體凝膠。實施例I
I、中藥復方有效成分(有效部位)的提取(1)取鳶尾根50克,粉碎成20-60目粉末,1000mL 75%乙醇分3_5次回流提取,過濾, 合并提取液,回收乙醇,得有效部位備用;
(2)分別取藁本飲片100g、當歸飲片200克、川芎飲片120g、桂枝飲片100克、細辛 80g,分別或按照處方配比混合粉碎成20-60目粉末,加石油醚(60°C -90°C)1200mL,浸泡3 小時,過濾,藥渣同法再浸提2次,合并石油醚提取液,400C以下減壓回收石油醚,得有效部位;
(3 )合并提取物,得中藥復方有效部位。2、0/W乳膏的制備
稱取任意提取的有效部位3. Og,輔料液體石蠟6. 0g、十六醇2. 0g、甲基硅油2. 0g、平平加O I. 0g、甘油3. 0g、三乙醇胺適量、蒸餾水加至IOOg0將油相成分(復方有效部位、液體石蠟、十六醇、甲基硅油)與水相成分(平平加O、 甘油、蒸餾水)分別加熱至80°C,將油相加入水相中,邊加邊攪拌,三乙醇胺調pH至6. 8,攪拌至冷,即得含3. 0%中藥復方有效成分的0/W乳膏。3、Ο/ff型微乳噴霧劑、Ο/ff型微乳醫用敷料的制備
制備I :稱取35g乳化劑Tween-80和IOg助乳化劑乙醇混勻備用;另取2. Og任意提取的有效部位,攪拌下緩慢滴加到上述乳化劑和助乳化劑的混合物中,再緩慢加入蒸餾水至 IOOg,將其在高壓均質機上循環8-15次,或用勻漿機高速攪拌0. 5-1小時,即得含2. 0%的 Ο/ff型微乳。制備2 :稱取38g乳化劑聚氧乙烯氫化蓖麻油40 (Cremophor RH40)和9. 5g助乳化劑1,2-丙二醇混勻備用;另取2. Og油相肉豆蘧酸異丙酯、3. Og上述任意提取的有效部位,攪拌下緩慢滴加到上述乳化劑和助乳化劑的混合物中,再緩慢加入蒸餾水至100g,將其在高壓均質機上800 bar壓力下循環8次,或用勻漿機高速攪拌30min,即得含3. 0%的0/W 型微乳。制備3 :稱取28g乳化劑Cremophor RH40、10克聚氧乙烯油醇醚和9. 5g助乳化劑乙醇混勻備用;另取5. Og上述任意提取的有效部位,攪拌下緩慢滴加到上述乳化劑和助乳化劑的混合物中,再緩慢加入蒸餾水至100g,將其在高壓均質機上循環8-15次,或用勻漿機高速攪拌0. 5-1小時,即得含5. 0%精油的0/W型微乳。上述制備的0/W型微乳分裝于不透光按壓式噴霧瓶中即為0/W型微乳噴霧劑。上述制備的0/W型微乳吸附于醫用敷料(醫用紗布、醫用藥棉、醫用無紡布等)上并密封于不透光包裝袋中即為0/W型微乳醫用敷料。4、溶液劑的制備
稱取3. Og任意提取的有效部位,量取35mL醫用酒精,混勻,蒸餾水加至100g,即得含中藥復方有效部位3. 0%的溶液劑。制備的溶液劑分裝于不透光按壓式噴霧瓶中即成為乙醇溶液噴霧劑。上述制備的溶液劑吸附于醫用敷料(醫用紗布、醫用藥棉、醫用無紡布等)上并密封于不透光包裝袋中即為溶液醫用敷料。5、脂質體凝膠的制備
稱取3. Og任意提取的有效部位,0.6g卵磷脂,0.2 mg膽固醇,0. Olg維生素E及30 mL 氯仿,振搖均勻,置于500 mL爺形瓶中,30°C及減壓條件下,100r/min旋轉蒸發蒸除氯仿,瓶壁上形成均勻的類脂薄膜。加入50°C的PBS 15 mL ( pH 7. 4 ),50°C超聲5min,使溶液轉變為半透明狀,即得到脂質體懸液。將其在高壓均質機上循環8-15次,置棕色瓶中密閉保存。稱取1.0 g卡波姆940,甘油10 mL,加入PBS溶液5 mL充分攪拌,溶脹過夜, 滴加三乙醇胺調整pH為6.0 6.5。取上述脂質體混懸液,滴加到溶脹好的凝膠基質,加 Tween-80 O. I g,最后加PBS至100 g,攪勻,即得含中藥復方有效部位3. 0%的脂質體凝膠。依據上述制備方法可以具體得到組方I 6的不同制劑。實施例2本發明中藥復方制劑的皮膚刺激性及藥效學實驗一、皮膚刺激性試驗
I.組方I制備的乳膏劑單次給藥皮膚刺激性實驗
健康新西蘭兔8只,給藥24小時前用電動推剪將兔背部脊柱兩側去毛,兩側均約為5 cm XlO cm。實驗采用同體自身對比,左側脫毛區為完整皮膚受試區,左前為給藥區給藥 1.0 g組方I乳膏劑,左后為對照區給予乳膏劑空白基質;右側脫毛區為損傷皮膚受試區, 給藥前用無菌7號注射針頭在皮膚上劃出“ # ”形傷口,傷口長2 cm,傷口間隔I cm,以劃傷表皮、不傷真皮、有輕度滲血為度。右前為給藥區,右后為對照區,給藥方法同前。以上 4個區域給藥后均用I層保鮮膜覆蓋,再用膠布固定。給藥6h后,用消毒紗布蘸生理鹽水洗去受試物,分別記錄去除受試物后I、24、48、72 h后給藥部位出現紅斑和水腫的情況, 以及上述變化的恢復情況,按皮膚剌激性反應評分標準進行評分。單次給藥后,空白基質對完整和破損皮膚均未導致紅斑及水腫;組方I的3. 0%乳膏劑未導致家兔完整皮膚紅斑及水腫,組方I的6%乳膏劑導致部分家兔完整皮膚短暫紅斑,但未見水腫;兔破損皮膚在除去受試物后發現組方I的3. 0%和6%乳膏劑組均出現輕度紅斑,但未見水腫出現,紅斑于2 h后消失。結果見表I。
表I中藥復方噴霧劑單次涂藥對新西蘭兔皮膚的刺激作用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痤瘡、脂溢性皮炎的中藥復方外用制劑,包括活性組分提取物和輔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組分提取物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得的(1)桂枝2-25份、細辛1-15份;(2)當歸3-35份,川芎3-35份,鳶尾根1_25份,藁本3_30份中至少兩種組份。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治療痤瘡、脂溢性皮炎的中藥復方外用制劑,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組分提取物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得的(1)桂枝2-20份、細辛1-10份;(2)當歸5-25份,川芎5-25份,鳶尾根3_20份,藁本5_30份中至少兩種組份。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治療痤瘡、脂溢性皮炎的中藥復方外用制劑,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組分提取物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得的(1)桂枝2-15份、細辛1-8份;(2)當歸5-20份,川芎5-20份,鳶尾根3-20份,藁本5_25份中至少兩種組份。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治療痤瘡、脂溢性皮炎的中藥復方外用制劑,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組分提取物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得的(1)桂枝12份、細辛6份;(2)當歸15份,川芎15份,鳶尾根6份,藁本15份中至少兩種組份。
5.根據權利要求I至4任意之一所述的治療痤瘡、脂溢性皮炎的中藥復方外用制劑,其特征在于所述復方外用制劑為0/W型乳膏劑、0/W型微乳劑、0/W型微乳噴霧劑、0/W型微乳醫用敷料、乙醇溶液噴霧劑或脂質體凝膠。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治療痤瘡、脂溢性皮炎的中藥復方外用制劑,其特征在于復方外用制劑中活性組分提取物的質量百分含量為O. 5%-10%。
7.權利要求I至4任意之一所述的治療痤瘡、脂溢性皮炎的中藥復方外用制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組分提取物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鳶尾根活性成分的提取鳶尾根粉碎成10-60目粉末,用5-25倍重量60%-95%乙醇分2_5次浸提,過濾,回收溶劑乙醇;(2)藁本、川芎、當歸、桂枝、細辛中活性成分的提取采用以下任意方法藁本、川芎、當歸、桂枝、細辛分別或共同粉碎成10-60目粉末,分別或共同采用0)2超臨界萃取;藁本、川芎、當歸、桂枝、細辛分別或共同粉碎成10-60目粉末,分別或共同加3-10倍重量水浸泡1-4小時,100-120°C水蒸氣蒸餾法提取3-12小時,從蒸餾液中分離出蒸餾物;藁本、川芎、當歸、桂枝、細辛分別或共同碎成10-60目粉末,用3-15倍量乙醇、正己烷或石油醚分3-5次浸提,過濾,回收溶劑乙醇、正己烷或石油醚;(3)合并上述步驟(I)和(2)得到的提取物即得活性組分提取物。
8.權利要求I至4任意之一所述的中藥復方外用制劑在制備治療痤瘡、脂溢性皮炎的藥物中的應用。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治療痤瘡、脂溢性皮炎的中藥復方制劑,包括活性組分提取物和輔料,所述活性組分提取物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得的桂枝2-25份、細辛1-15份;當歸3-35份,川芎3-35份,鳶尾根1-25份,藁本3-30份中至少兩種組份。本發明組方簡潔、合理,藥效顯著,毒付作用小。當歸、川芎、藁本、桂枝、細辛的提取物既是治療痤瘡和脂溢性皮炎的有效部位,也是上述提取物相互之間以及鳶尾根提取物的透皮吸收促進劑。本發明先提取各藥物的有效成分,再制備成性質穩定、使用方便的外用劑型,所制備的制劑能快速、有效的治療痤瘡、脂溢性皮炎等皮膚疾病。
文檔編號A61K36/88GK102600309SQ201210018748
公開日2012年7月25日 申請日期2012年1月21日 優先權日2012年1月21日
發明者劉雪英, 李軍昌, 王慶偉 申請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軍醫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