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治療腰椎間盤病癥的中藥外用膏劑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醫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治療腰椎間盤病癥的中藥外用膏劑。
背景技術:
腰椎間盤病癥(腰椎鍵盤突出、膨出、脫出)是臨床常見的腰部疾患,青年、中年、老年均是高發人群,椎間盤是由髓核和纖維環及軟骨板三部分組成的,人們步入30歲以后,椎間盤各部分都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和改變,其彈性和韌性都隨之下降。當在勞動或體育活動腰部遭受扭閃和撞擊,抬重物時用力過大、過勞等受傷而引起椎間盤纖維破裂,髓核組織從破裂口脫出,刺激或壓迫脊髓神經根而產生腰腿串通,即腰腿伴根性坐骨神經痛等癥狀,由于本癥以腰腿疼痛為主,所以中醫稱為損傷腰痛。腰椎間盤突出癥主要是在髓核脫出,一旦突出后就會刺激腰椎神經根,同時造成積液,局部循環機制受到影響,無法靠人體自身能力吸收代謝,中醫稱之為痹癥,長此以往形成堆積鈣化,進一步加重神經壓迫和刺激,則會造成嚴重后果。這種病癥初期癥狀一般會造成下肢神經麻痹,疼痛,馬尾神經,坐骨神經叢疼痛,如不認真對待,任其發展,則會進一步引起下肢神經及肌肉萎縮,甚至導致癱瘓。目前,臨床治療腰椎間盤病癥的方法主要有1、牽引治療牽引治療是一種比較有效的減壓措施,通過物理形式拉申脊椎,達到減壓目的。但有時會將已形成粘連的組織強行拉開,造成更大的肌體損傷,所以不能盲目使用。2、手術治療手術治療主要是切除軟骨板或清除壓迫神經的髓核組織,實行減壓,在短時間內可以立竿見影的解除痛苦,拍片后脊椎無異常。但實際并沒有解決纖維組織無力的根本問題,并且手術治療費用高、風險大、術后留有難看的疤痕,且復發率高,手術過程中極易損傷周圍神經而導致其它癥狀(形成不可逆創傷)。3、西藥治療(包括封閉針)西藥多是含有激素的止痛藥,副作用較大,長期服用會導致骨質疏松癥。4、理療(按摩、針灸、拔火罐等)理療只能暫時緩解疼痛,當受涼,勞累,姿勢不正確時就易復發或加重,無法從根本上解決患者痛苦。中醫理論認為腰椎間盤病癥的治療應以恢復纖維組織彈性為治療基礎,徹底恢復患者機體機能為目的,而非單純解決暫時的疼痛問題。內服藥物通常作用比較緩慢,因內服需通過肝臟吸收,進入血液循環到達患處,藥物作用已大量衰減。而大量臨床證明,使用外敷方法,通過皮膚毛孔滲透而直達病灶,可以把藥效損失控制在最小范圍,采用外敷中藥的方法恢復機能,軟化占位組織,促進局部循環機能及恢復局部受阻的代謝機能,使占位組織得以吸收和排泄,是可以有效的治療腰椎間盤病癥的。中醫認為腰椎間盤癥主要是由于腎氣虧損、筋脈不通、經絡瘀阻所致,由于本病往往虛實夾雜,癥候復雜,一般藥物很難根治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治療腰椎間盤病癥的中藥外用膏劑,屬純中藥制劑,安全可靠,無毒副作用,具有造價低,療程短,療效明顯,標本兼治等特點。該膏劑使用時直接貼于病灶部位,使藥物直透深部組織,可增加局部血液循環,減少炎性滲出,消除神經根的無菌性炎癥,促進神經根炎性水腫的消散和吸收,松解并防止神經根粘連,使其癥狀消除,功能恢復,將藥物直接作用于病變部位,避免了口服藥物引起的胃腸刺激等副作用。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治療腰椎間盤病癥的中藥外用膏劑,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
紅花10--80份蜈蚣5—-40份生川烏i丨一30份血竭5—-40份細辛10-一50份草烏10-一50份熟地10-一50份當歸10-一50份元胡10-一80份川芎10-一50份杜仲10-一80份川牛膝10—80份狗脊10-一50份白芷10-一80份乳香10-一80份沒藥10-一80份羌活10-一80份海馬5—-30份獨活10-一80份威靈仙10—80份。本發明優選技術方案是一種治療腰椎間盤病癥的中藥外用膏劑,其特征在于,
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
-15份30份50份—50份60份15份本發明最佳技術方案是一種治療腰椎間盤病癥的中藥外用膏劑,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紅花40份,蜈蚣15份,生川烏12份,血竭15份,細辛25份,草烏25份,熟地25份,當歸25份,元胡40份,川彎25份,杜仲40份,川牛膝40份,狗脊25份,白芷40份,乳香45份,沒藥3 5份,羌活40份,海馬12份,獨活40份,威靈仙40份。本發明治療腰椎間盤病癥的中藥外用膏劑的制備方法為步驟一、按重量份稱取各味原料藥;步驟二、將步驟一中稱取的原料藥置于芝麻油中加熱至180°C 200°C,藥油的質量比為1 1.5,保溫5分鐘 10分鐘后過濾藥渣;
紅花3 Ο-—50份蜈蚣10—-20份生川烏10血竭Ι 0--20份細辛20—-30份草烏20—熟地20-—30份當歸20--30份元胡30—川芎20-—30份杜仲30—-50份川牛膝30狗脊20-—30份白芷30—-50份乳香30—ι沒藥20-—50份羌活30—-50份海馬10—獨活30——50份威靈仙30—50份。
步驟三、將步驟二中過濾完藥渣后的油升溫至210°C 230°C,然后在攪拌條件下加入黃丹并在溫度為110°C 150°C的條件下熬20分鐘 50分鐘,得到粘稠的膏體(滴水成珠即可);所述黃丹的加入量為芝麻油重量的2/5 3/5 ;步驟四、將步驟三中所述膏體均勻攤于棉布、無紡布或牛皮紙上,鋪藥量為規格為15cmX 15cm的棉布、無紡布或牛皮紙上鋪藥20克 35克,得到治療腰椎間盤病癥的中藥外用膏劑。用法將膏劑加熱使藥發熱恢復粘性,然后直接貼于病灶部位。用量每個部位一貼,每5天換藥一次,30天為一療程。本發明所述重量份可以為克、兩、斤、公斤、噸等重量計量單位。本發明認為腰椎間盤突(膨、脫)出的氣滯血瘀和經絡不通主要由以下原因造成
1、外傷造成椎間盤內軟骨中板或纖維環的破裂,膠胨樣的髓核流出進入椎管對神經擠壓;
2、風寒濕邪作用于椎間盤的結締組織使椎體間的筋水腫拉長失去彈性,整個椎間盤松動,進入椎管壓迫神經致病。基于上述認識,本發明確立了活血祛瘀、通經止痛和利水消腫的治療原則。根據該原則,本發明用紅花、川芎、血竭、元胡、乳香、沒藥等活血化瘀通經絡中藥使損傷或壞死的軟骨中板和纖維環細胞得以清除,髓核得以吸收,解除其對椎管內神經的壓迫從而達到祛瘀止疼的目的;對于風寒濕邪用白芷、羌活、獨活、蜈蚣祛風寒祛濕排出體內寒濕邪氣;以當歸、杜仲、川牛膝、狗脊、熟地、海馬等補氣養血滋陰補肝腎強筋骨中藥增強機體的抵抗力;用元胡、威靈仙、細辛、生川烏、草烏止痛。這些中藥合理組合,共同作用于椎間盤,使椎體與椎體之間的拉力增強,彈性回縮,牢固抓住椎間盤使其回位,達到治愈目的。本發明全方具有除濕壯筋、通經活絡、活血化瘀、祛風散寒、消除僵直水腫、滋陰補腎扶正等功效。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1、本發明屬純中藥制劑,安全可靠,無毒副作用,不需要其它輔助治療,治愈率高。2、本發明的膏劑具有除濕壯筋、通經活絡、活血化瘀、祛風散寒、消除僵直水腫、滋陰補腎扶正等功效,使用時只需外貼即可,使用簡單方便,用藥期間可正常工作生活。3、本發明的中藥外用膏劑具有造價低,療程短,療效明顯,標本兼治等特點,主治腰椎間盤突(膨、脫)出,以及各種腰椎痛。4、本發明的中藥外用膏劑使用時直接貼于病灶部位,使藥物直透深部組織,可增加局部血液循環,減少炎性滲出,消除神經根的無菌性炎癥,促進神經根炎性水腫的消散和吸收,松解并防止神經根粘連,使其癥狀消除,功能恢復,將藥物直接作用于病變部位,避免了口服藥物引起的胃腸刺激等副作用。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1本實施例所用的原料藥為紅花40克,蜈蚣15克,生川烏12克,血竭15克,細辛25克,草烏25克,熟地25克,當歸25克,元胡40克,川芎25克,杜仲40克,川牛膝40克,狗脊25克,白芷40克,乳香45克,沒藥35克,羌活40克,海馬12克,獨活40克,威靈仙40克。本實施例的制備方法為
步驟一、稱取各味原料藥;步驟二、將步驟一中稱取的原料藥置于906克芝麻油中加熱至200°C,保溫5分鐘后過濾藥渣;步驟三、將步驟二中過濾完藥渣后的油升溫至230°C,然后在攪拌條件下加入400克黃丹并在溫度為110°C的條件下熬50分鐘,得到粘稠的膏體(滴水成珠即可);步驟四、將步驟三中所述膏體均勻攤于棉布上,鋪藥量為規格為15cmX 15cm的棉布上鋪藥20克 35克,得到治療腰椎間盤病癥的中藥外用膏劑。實施例2本實施例所用的原料藥為紅花30克,蜈蚣10克,生川烏10克,血竭20克,細辛20克,草烏30克,熟地20克,當歸20克,元胡50克,川彎30克,杜仲30克,川牛膝30克,狗脊20克,白芷50克,乳香30克,沒藥20克,羌活30克,海馬15克,獨活30克,威靈仙50克。本實施例的制備方法為步驟一、稱取各味原料藥;步驟二、將步驟一中稱取的原料藥置于817. 5克芝麻油中加熱至180°C,保溫10分鐘后過濾藥渣;步驟三、將步驟二中過濾完藥渣后的油升溫至210°C,然后在攪拌條件下加入327克黃丹并在溫度為150°C的條件下熬20分鐘,得到粘稠的膏體(滴水成珠即可);步驟四、將步驟三中所述膏體均勻攤于無紡布上,鋪藥量為規格為15cmX15cm的無紡布上鋪藥20克 35克,得到治療腰椎間盤病癥的中藥外用膏劑。實施例3本實施例所用的原料藥為紅花50克,蜈蚣20克,生川烏15克,血竭10克,細辛30克,草烏20克,熟地30克,當歸30克,元胡30克,川彎20克,杜仲50克,川牛膝50克,狗脊30克,白芷30克,乳香60克,沒藥50克,羌活50克,海馬10克,獨活50克,威靈仙30克。本實施例的制備方法為步驟一、稱取各味原料藥;步驟二、將步驟一中稱取的原料藥置于997. 5克芝麻油中加熱至190°C,保溫8分鐘后過濾藥渣;步驟三、將步驟二中過濾完藥渣后的油升溫至220°C,然后在攪拌條件下加入399克黃丹并在溫度為130°C的條件下熬40分鐘,得到粘稠的膏體(滴水成珠即可);步驟四、將步驟三中所述膏體均勻攤于牛皮紙上,鋪藥量為規格為15cmX 15cm的牛皮紙上鋪藥20克 35克,得到治療腰椎間盤病癥的中藥外用膏劑。實施例4本實施例所用的原料藥為紅花10克,蜈蚣5克,生川烏5克,血竭40克,細辛10克,草烏50克,熟地50克,當歸10克,元胡10克,川芎50克,杜仲80克,川牛膝10克,狗脊50克,白芷80克,乳香10克,沒藥10克,羌活80克,海馬30克,獨活10克,威靈仙10克。本實施例的制備方法為
步驟一、稱取各味原料藥;步驟二、將步驟一中稱取的原料藥置于915克芝麻油中加熱至180°C,保溫10分鐘后過濾藥渣;步驟三、將步驟二中過濾完藥渣后的油升溫至230°C,然后在攪拌條件下加入549克黃丹并在溫度為150°C的條件下熬30分鐘,得到粘稠的膏體(滴水成珠即可);步驟四、將步驟三中所述膏體均勻攤于棉布(或無紡布、牛皮紙等材料)上,鋪藥量為規格15cmX15cm的棉布(或無紡布、牛皮紙等材料)上鋪藥20克 35克,得到治療腰椎間盤病癥的中藥外用膏劑。實施例5本實施例所用的原料藥為紅花80克,蜈蚣40克,生川烏30克,血竭5克,細辛50克,草烏10克,熟地10克,當歸50克,元胡80克,川芎10克,杜仲10克,川牛膝80克,狗脊10克,白芷10克,乳香80克,沒藥80克,羌活10克,海馬5克,獨活80克,威靈仙80克。本實施例的制備方法為步驟一、稱取各味原料藥;步驟二、將步驟一中稱取的原料藥置于1215克芝麻油中加熱至200°C,保溫6分鐘后過濾藥渣;步驟三、將步驟二中過濾完藥渣后的油升溫至220°C,然后在攪拌條件下加入500克黃丹并在溫度為120°C的條件下熬40分鐘,得到粘稠的膏體(滴水成珠即可);步驟四、將步驟三中所述膏體均勻攤于棉布(或無紡布、牛皮紙等材料)上,鋪藥量為規格為15cmX 15cm的棉布(或無紡布、牛皮紙等材料)上鋪藥20克 35克,得到治療腰椎間盤病癥的中藥外用膏劑。實施例6本實施例所用的原料藥為紅花40公斤,蜈蚣15公斤,生川烏12公斤,血竭15公斤,細辛25公斤,草烏25公斤,熟地25公斤,當歸25公斤,元胡40公斤,川芎25公斤,杜仲40公斤,川牛膝40公斤,狗脊25公斤,白芷40公斤,乳香45公斤,沒藥35公斤,羌活40公斤,海馬12公斤,獨活40公斤,威靈仙40公斤。本實施例的制備方法為步驟一、稱取各味原料藥;步驟二、將步驟一中稱取的原料藥置于906公斤芝麻油中加熱至180°C,保溫10分鐘后過濾藥渣;步驟三、將步驟二中過濾完藥渣后的油升溫至210°C,然后在攪拌條件下加入540公斤黃丹并在溫度為130°C的條件下熬30分鐘,得到粘稠的膏體(滴水成珠即可);步驟四、將步驟三中所述膏體均勻攤于棉布(或無紡布、牛皮紙等材料)上,鋪藥量為規格為15cmX 15cm的棉布(或無紡布、牛皮紙等材料)上鋪藥20克 35克,得到治療腰椎間盤病癥的中藥外用膏劑。本發明治療腰椎間盤的中藥外用膏劑的用法用量將膏劑加熱使藥發熱恢復粘性,然后直接貼于病灶部位,每個部位一貼,每5天換藥一次,30天為一療程。診斷標準腰椎間盤突(膨、脫)出、腰椎狹窄、骨質增生以摸骨診斷法以及CT和MRI檢查確定為所述病癥的,且臨床表現為腰腿痛,下肢疼麻。
療效判斷標準1、治愈各種癥狀和體征完全消失,功能恢復正常,CT檢查所見鍵盤回位,神經根不受壓;2、顯效臨床癥狀消失,體征大部分消失,神經根不受壓;3、有效臨床癥狀明顯減輕,疼痛有所減輕,可正常生活,但輕微勞累后仍感不適;4、無效疼痛無好轉,治療前后臨床癥狀和體征無明顯變化。本發明臨床觀察病例480例,其中治療組240例,腰椎間盤突出并伴有腰椎狹窄、骨質增生80例,腰椎間盤膨出并伴有骨質增生80例,腰椎間盤脫出并伴有腰椎狹窄、骨質增生80例;對照組240例,腰椎間盤突出并伴有腰椎狹窄、骨質增生80例,腰椎間盤膨出并伴有骨質增生80例,腰椎間盤脫出并伴有腰椎狹窄、骨質增生80例;治療組采用本發明的膏劑貼于病灶部位,每5天換一次藥,30天為一個療程,腰椎間盤突出癥連續用藥4 5個月,腰椎間盤膨出癥連續用藥3個月,腰椎間盤脫出癥連續用藥5 6個月;對照組采用常規藥麝香壯骨膏,按成藥說明堅持用藥,同一病情,同一時限。治療組與對照組總體療效比較,其結果為治療組240例中,腰椎間盤突出并伴有腰椎狹窄、骨質增生80例,治愈45例,占56. 25%,顯效25例,占31. 25%,有效10例,占12. 5%,總有效率100%,腰椎間盤膨出并伴有骨質增生80例,治愈60例,占75%,顯效15例,占18. 75%,有效5例,占6. 25%,總有效率100%,腰椎間盤脫出并伴有腰椎狹窄、骨質增生80例,治愈觀例,占35%,顯效25例,占31. 25%,有效22例,占27. 5%,無效5例,占6. 25%,總有效率93. 75% ;對照組240例中,腰椎間盤突出并伴有腰椎狹窄、骨質增生80例,治愈30例,占37.5%,顯效23例,占28. 75%,有效21例,占26. 25%,無效6例,占7. 5%,總有效率92.5%,腰椎間盤膨出并伴有骨質增生80例,治愈35例,占43. 75%,顯效20例,占25%,有效20例,占25%,無效5例,占6. 25%,總有效率93. 75%,腰椎間盤脫出并伴有腰椎狹窄、骨質增生80例,治愈10例,占12. 5 %,顯效20例,占25 %,有效10例,占12. 5 %,無效40例,占50 %,總有效率50%。兩組療效比較有明顯差異。不良反應治療組240人中共出現2例局部皮膚過敏,表現為貼藥局部皮膚瘙癢,紅疹外涂皮炎平后消失;對照組240人中共出現有8例局部皮膚過敏,表現為貼藥局部皮膚瘙癢,紅疹外涂皮炎平后消失。綜上所述,本發明的中藥外用膏劑具有除濕壯筋、通經活絡、活血化瘀、祛風散寒、消除僵直水腫、滋陰補腎扶正等功效。直接貼于病灶部位使藥物直透深部組織,可增加局部血液循環,減少炎性滲出,消除神經根的無菌性炎癥,促進神經根炎性水腫的消散和吸收,松解并防止神經根粘連,使其癥狀消除,功能恢復,將藥物直接作用于病變部位,避免了口服藥物引起的胃腸刺激等副作用,值得推廣。典型病例1、宋某,男,浙江杭州人,34歲,病程4年,CT診斷L5-SI突出,曾做針灸和牽引按摩均無明顯效果,腰疼伴坐骨神經痛站不起來,嚴重影響日常工作生活。經本發明外用膏劑連續治療4個療程后治愈,癥狀消失,生活正常無任何不適,至今未復發。2、侍某,女,安徽黃山市人,65歲,病程15年,MRI診斷L3-L4、L4-L5、L5-S1患腰椎間盤突出病壓迫馬尾神經,伴有腰椎增生,腿疼,上下樓困難,腰部疼痛難忍;下肢出現萎縮麻木,腳上基本沒有感覺只有麻,做過手術和小針刀2年后復發。經本發明外用膏劑連續治療6個療程后,從最初的臥床,生活不能自理,到治愈康復,生活自理恢復正常,還經常跳街舞,至今未復發。
3、程某,女,福建廈門市人,58歲,病程6年,MRI診斷L3-L4、L4-L5患2節腰椎間盤突出已經嚴重變形并發椎管狹窄、伴有腰椎增生,腰每天都疼,基本腰直不起來,做過小針刀按摩沒有效果,經本發明外用膏劑連續治療5個療程后完全康復,至今未復發。4、趙某,女,M歲,遼寧沈陽市人,CT診斷L4/5突出0. 5cm,在家臥床已兩月,腰牽扯腿疼,咳嗽加重不能耐受,痛苦狀,俯身前行,走幾步就得蹲下。剛開始治療時不能平臥,一臥平則更加痛出,冷汗直冒,經本發明外用膏劑連續治療6個療程后康復,生活恢復正常,笑容多了,精氣神回來了,至今未復發。5、鄧某,男,四歲,病程一年,MRI診斷L4-L5腰椎間盤膨出,腰部疼痛,呈間歇性,無下肢放射痛,天氣變化時疼痛加重,晨起、勞累或平躺時癥狀明顯,稍活動后減輕,曾在當地醫院行按摩、針灸等治療均效果不佳,經本發明外用膏劑連續治療4個療程后,康復,至今未復發。6、王宇,男,45,甘肅省白銀市人,病程5年,經診斷,L3/4、L4/5脫出,L5-S1突出,劇痛難忍,徹夜難眠,坐臥均不能減輕,下肢麻木,自述只能用一根繩子拴住腳踝吊在肩膀上才能勉強挨的住,經本發明外用膏劑連續治療7個療程后,完全康復,登山,旅游的愛好又可以體驗。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并非對本發明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據本發明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變更以及等效變化,均仍屬于本發明技術方案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
1.-種治療腰椎間盤病癥的中藥外用膏劑,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紅花10-一80份蜈蚣5—-40份生川烏5—30份血竭5—-40份細辛10-一50份草烏10—50份熟地ΙΟ-一50份當歸10-一50份元胡10—80份川芎Ι Ο-一50份杜仲10-一80份川牛膝10—80份狗脊Ι 0-一50份白芷10-一80份乳香10—80份沒藥1 Ο-一80份羌活10-一80份海馬5—30份獨活Ι O-一80份威靈仙10—80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治療腰椎間盤病癥的中藥外用膏劑,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紅花30--50份蜈蚣10—-20份生川烏10血竭10--20份細辛20—-30份草烏20—熟地20--30份當歸20--30份元胡30—川芎20--30份杜仲30—-50份川牛膝30狗脊20--30份白芷30—-50份乳香30—ι沒藥20--50份羌活30—-50份海馬10—獨活30--50份威靈仙30—50份。60份 15份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治療腰椎間盤病癥的中藥外用膏劑,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紅花40份,蜈蚣15份,生川烏12份,血竭15份,細辛25份,草烏 25份,熟地25份,當歸25份,元胡40份,川芎25份,杜仲40份,川牛膝40份,狗脊25份, 白芷40份,乳香45份,沒藥35份,羌活40份,海馬12份,獨活40份,威靈仙40份。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治療腰椎間盤病癥的中藥外用膏劑,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紅花10-80份,蜈蚣5-40份,生川烏5-30份,血竭5-40份,細辛10-50份,草烏10-50份,熟地10-50份,當歸10-50份,元胡10-80份,川芎10-50份,杜仲10-80份,川牛膝10-80份,狗脊10-50份,白芷10-80份,乳香10-80份,沒藥10-80份,羌活10-80份,海馬5-30份,獨活10-80份,威靈仙10-80份。本發明的膏劑屬純中藥制劑,安全可靠,無毒副作用,用藥期間可正常工作生活,具有造價低,療程短,療效明顯,標本兼治等特點,主治腰椎間盤突出、膨出、脫出,以及各種腰椎痛。
文檔編號A61K35/64GK102552613SQ201210061549
公開日2012年7月11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11日 優先權日2012年3月11日
發明者張黎 申請人:張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