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治療心絞痛的中藥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醫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治療心絞痛的中藥制劑。
背景技術:
在當今臨床醫學領域,心血管系統疾病一直是最易引起人類死亡的病種之一,而冠心病心絞痛是心血管系統疾病中最常見的多發病。該病是一種心絞痛是心肌急劇的暫時的缺血與缺氧所引起的臨床癥狀,患者以中老年人居多,常發生于某種誘因存在時,其特點為陣發性的前胸壓榨或疼痛感覺,主要位于胸骨后部,可放射到患者心前區、左上肢、頸咽部或下頜部,嚴重者甚至危及生命,極大地影響著人們的健康質量。近些年來,隨著社會人 ロ年齡結構的日漸老齡化,冠心病心絞痛的發病率逐年上升,而且有發病年輕化的趨勢,已成為當今威脅人類健康的主要疾病,因此有效地對之予以防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西醫治療ー是應用硝酸甘油類擴張冠狀血管,但使大多數病人對此類藥物的擴張動脈產生毒付作用如博動性劇烈頭痛、頭昏、眩暈,甚至出現體位性低血壓,同時,還可使眼內血管擴張而増加眼壓,導致青光眼的發生等不宣承受或接受,影響了治療效果,且容易復發;ニ是現代西醫心血管內科采用冠狀動脈造影檢查及置入支架治療,它又有價格昂貴等不足,更不宜被病人及家屬所接受,就其所取得的近期、遠期療效而言,結果難以令人滿
o祖國醫學認為,心居胸中,心包圍擴其外,與小腸互為表里,在體為脈,其經脈下絡小腸,舌為心之竅。心主血脈,故為人體生命活動的中心,又主神明,故為情志思維活動之中樞。由于心主血脈,心臟發病則多與血脈運行不暢有夫。其屬于中醫“胸痹”“心痛”范疇。 其病機多為本虛標實。根據五臟虛寒,氣陰不足及情感異常導致肝郁氣滯,氣滯血瘀,血瘀不通,不通則痛的原理,認為本病以氣陰兩虛為主,標實則以心脈瘀阻多見。再加上情志異常,使本病加重。因此,臨床治療當以益氣養陰扶其本,活血化瘀通脈治其標,再投以舒肝解郁,寬胸理氣,氣行則血行,血行則脈通,脈通則心痛自愈。目前,臨床上不斷有新的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的藥物,包括西藥和中成藥和新的介入性治療方法出現,但這些均未能達到真正令人滿意的效果。開發ー種高效低毒、標本兼治的中藥,仍是臨床的急切需要。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標本兼治、副作用小、安全方便、價格低廉的中藥組合物。本申請發明人根據前人經驗及自己多年的醫療實踐,通過對傳統中藥的研究,從整體看,本病源于腎陽不足,而腎陽不足是心陽不振之根,也是氣血瘀滯、心脈孿急之因。因此在胸痹的治療當中,既要注意益氣活血通絡治標,亦要重視補腎培元治本。傳統中醫學 “水火既濟、心腎相夫”、“治心之所以治腎,而治腎之所以治心。”的這種“心腎相關”的治療學理論為補腎法治療心衰、心絞痛提供了理論依據。同時根據“通則不痛”、“久病入絡”的
3理論觀點,在心衰合并心絞痛的治療上要加以活血通絡之品,這也是與符合現代醫學微觀理論相符合的。在此基礎上,本發明人結合辯證論證,多方收集眾家之長,尋求最佳治療方案,從祖國醫學寶庫中,篩選出益氣養陰,活血化瘀,舒肝解郁的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的天然中藥, 按中醫理論組方,結合傳統中醫技術精心配制成本發明的治療心絞痛的中藥組合物,對心絞痛有治標治本的功效。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治療心絞痛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由下述重量配比原料制備而得,黃芪20-25份、紅花20-25份、川芎20-25份、鹿角15-18份、女貞子12-15份白芷10-15份、人參10-15份、黃連8-10份、瓜萎5-7份、麥冬3_5份。優選的,所述重量配比為黃芪25份、紅花20份、川彎20份、鹿角15份、女貞子12份白芷10份、人參10份、黃連8份、瓜萎5份、麥冬3份。本發明的藥物組合物其制備方法為取上述重量份數的原料藥(配比単位克) 混合均勻,水煎服,毎日ー劑,分早晚兩次服用,ー個月為ー個療程。具體操作為I)稱取各原料藥,備用;2)將步驟I)中的原料藥用水浸泡(水漫過藥面3cm) 30分鐘后,武火煮沸,文火煎 30分鐘,冷卻、過濾后得到濾液和藥渣;3)將步驟2)中所得到的藥渣加水煎煮,加水量以沒過藥渣面2cm,武火煮沸,文火煎20分鐘,冷卻、過濾后得到濾液和濾渣,4)合并兩次濾液即得所述治療心絞痛的中藥藥物組合物。本發明藥物有理氣寬胸、活血止痛之功效,用于心絞痛,癥見心胸刺痛、絞痛頻作、 痛處固定,或心胸滿悶如有物壓者。本發明藥物可以加ー種或多種藥學上可接受的載體混合制成任何ー種臨床上或藥學上可接受的劑型,優選ロ服制劑。以ロ服給藥的方式施用于需要這種治療的患者時,可將其制成常規的固體制劑,如片劑、膠囊、軟膠囊等。本發明的實驗證明,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能有效治療冠心病慢性心絞痛疾病的中藥組合物為及其制備方法,并嚴格控制了處方中主要藥效物質的含量和比例,進行動物實驗, 發現本藥物具有明顯改善心梗后心肌重塑引起的心功能參數、血流動力學及心室組織結構的改變,可有效阻止缺血性心肌重塑引起的心功能惡化;明顯緩解心絞痛和抗心肌缺血的作用,其產品的研發為醫務工作者和患者提供一個更好的選擇,使心絞痛的治療藥物更加完善與合理。本發明所述的技術方案是在長期中醫治療心絞痛的臨床經驗基礎上,結合現代藥學成果研制開發。具有很強地益氣養陰,活血化瘀,舒肝解郁作用,可以迅速改善癥狀、阻止病程發展,對心絞痛有治愈的功效,克服現有技術藥物起效慢及毒副反應大等缺點,達到標本兼治的目的。本發明的優點是I、本發明制備簡單,價格低廉,療效可靠,治療時間短,不宣復發,減少毒副作用。
2、增加心博出量,心輸出量,提高心臟指數,增強心臟泵血功能,改善心室舒張功能和動脈順應性,擴張冠狀動脈,増加冠狀動脈血流量。3、本發明能有效減少心絞痛的發作次數和縮短心絞痛發作時間,避免了心肌梗塞的發生,杜絕了心絞痛導致的猝死,未見不良反應。4、本發明通過對藥物組份、配比的合理選擇,取得了理想的治療效果,既符合國家藥典對有關藥物劑量的要求,又能保證良好的治療效果,無明顯副作用。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I一種治療心絞痛的藥物組合物為,其特征在于其由下述重量配比原料制備而得,黃芪25份、紅花20份、川芎20份、鹿角15份、女貞子12份白芷10份、人參10份、黃連8份、瓜萎5份、麥冬3份。本發明的藥物組合物其制備方法為取上述重量份數的原料藥(配比単位克) 混合均勻,水煎服,毎日ー劑,分早晚兩次服用,ー個月為ー個療程。具體操作為I)稱取各原料藥,備用;2)將步驟I)中的原料藥用水浸泡(水漫過藥面3cm) 30分鐘后,武火煮沸,文火煎 30分鐘,冷卻、過濾后得到濾液和藥渣;3)將步驟2)中所得到的藥渣加水煎煮,加水量以沒過藥渣面2cm,武火煮沸,文火煎20分鐘,冷卻、過濾后得到濾液和濾渣,4)合并兩次濾液即得所述治療心絞痛的中藥藥物組合物。抗缺氧實驗一、動物受試動物健康小鼠20_25gニ、藥品與試劑受試藥物,實施例I制備的藥物;陽性對照藥心得安,由天津力生制藥股份有限公司提供;鹽酸異丙腎上腺素,由上海禾豐制藥有限公司提供。三、實驗方法小鼠40只,隨機分為4組,每組10只,正常組和模型組灌胃給予生理鹽水,實驗組給與實施例制備的藥物組合物,陽性對照組給與心得安20mg/kg。灌胃Ih后,正常組皮下注射等容量生理鹽水,其余各組皮下注射鹽酸異丙腎上腺素20mg/kg,15min后放入裝有15g 鈉石灰的250mL廣ロ瓶中,立即密閉瓶ロ,記錄缺氧狀態下小鼠存活時間。并按照下述公式
計算保護率
所得到的實驗結果列為
正常組存活時間為58. 254±11. 52
模型組存活時間為22. 25 ±7. 65
實驗組存活時間為51. 06 ± 15. 27
對照組存活時間為49. 01 ±5. 75
與模型組比較=P < 0.01
結果表明,本發明的治療心絞痛的中藥藥物能夠顯著延長異丙腎上腺素所致的心肌缺氧小鼠的存活時間。鎮痛實驗取雌性小鼠30只,隨機分為空白對照組(蒸餾水,20ml/kg),陽性對照組阿斯匹林,本發明制劑組,每組動物數10只。各組小鼠灌胃給藥后30min,每鼠腹腔注射0. 65%冰醋酸,每只0. 2ml,觀察注射冰醋酸后15min內各鼠平均扭體次數。結果如下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心絞痛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由下述重量配比原料制備而得黃芪20-25份、紅花20-25份、川芎20-25份、鹿角15-18份、女貞子12-15份白芷10-15份、人參10-15份、黃連8-10份、瓜萎5_7份、麥冬3_5份。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治療心絞痛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由下述重量配比原料制備而得黃芪25份、紅花20份、川彎20份、鹿角15份、女貞子12份白芷10份、人參10份、黃連8份、瓜萎5份、麥冬3份。
3.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中藥組合物在治療心絞痛中的用途。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心絞痛的中藥,其由下述重量配比原料制備而得,黃芪25份、紅花20份、川芎20份、鹿角15份、女貞子12份、白芷10份、人參10份、黃連8份、瓜蔞5份、麥冬3份。,依照通常的制藥方法添加如淀粉食用纖維素藥用輔料后制成膠囊、片劑、顆粒等劑型。本發明的藥物組合物對心絞痛標本兼治、對人體無毒無害、無副作用、價格低廉,制作簡便,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文檔編號A61P9/10GK102579804SQ20121007714
公開日2012年7月18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22日 優先權日2012年3月22日
發明者孫敏, 李雷, 葛文凱, 高瑜, 高艷華 申請人:高艷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