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用于胃部術后血瘀型功能性胃排空障礙的中藥理氣湯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主要涉及中藥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于胃部術后血瘀型功能性胃排空障礙的中藥理氣湯。
背景技術:
功能性胃排空障礙(functional delayed gastric emptying, FDGE)是指胃手術后繼發的非機械性梗阻引起的胃排空延遲亦稱為胃癱[I]。它是胃手術后相對少見的近期并發癥,易誤診為吻合口或輸出袢的機械性梗阻[2],正確及時的診斷和治療FDGE對避免盲目再手術、減輕病人痛苦有重要意義。
在胃部手術后,并發功能性胃排空障礙的患者會出現惡心、嘔吐等癥狀,而且需要一段時間的飲水禁食,導致患者的生活質量下降。同時,由于長時間住院,以及胃管不能拔除。患者極有可能產生焦慮情緒,患者家屬的情緒也會難以保持平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就是為了彌補已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用于胃部術后血瘀型功能性胃排空障礙的中藥理氣湯,它可以緩解患者的痛苦,提高胃排空能力。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用于胃部術后血瘀型功能性胃排空障礙的中藥理氣湯,其特征在于其各原料組分的重量配比為鉤藤1-5、枳實8-12、焦山楂12-17、青皮8-12、萊菔子6_10、木香8_12、姜半夏12、生山楂12-17、丹皮3-7、蘇合香1-5、皂刺3-7、通草8_12、綠萼梅10-14、王不留行
6-10、水牛角1-5。一種用于胃部術后血瘀型功能性胃排空障礙的中藥理氣湯,其特征在于其各原料組分的重量配比為鉤藤3、枳實10、焦山楂15、青皮10、萊菔子8、木香10、姜半夏12、生山楂15、丹皮5、蘇合香3、皂刺5、通草10、綠萼梅12、王不留行8、水牛角3。本發明的優點是
本發明重用活血化瘀中藥,與科學配伍,緩解了患者上腹飽脹以及惡心等癥狀,明顯減少了胃管引流量,對治療胃部手術后血瘀型功能性胃排空障礙具有顯著的療效,無毒副作用。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一種用于胃部術后血瘀型功能性胃排空障礙的中藥理氣湯,其各原料組分的重量(g)為鉤藤3、枳實10、焦山楂15、青皮10、萊菔子8、木香10、姜半夏12、生山楂15、丹皮5、蘇合香3、皂刺5、通草10、綠萼梅12、王不留行8、水牛角3。將上述各原料配方按照常規煎藥方法煎成湯劑,每天一副湯劑,每副湯劑200ml。為檢驗本發明藥物的治療效果,特進行以下實驗方法,試驗方法采用隨機分組、對照實驗法。選取60例胃部手術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礙患者,他們存在上腹不適、飽脹、噯氣、燒心、反酸、嘔吐等癥狀。60例胃部手術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礙患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方法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30例中男性12例,女性18例,年齡21-60歲,平均年齡36歲。治療組30例中,男性9例,女性21例,年齡23-57歲,平均年齡32歲。對于以上60例患者均采用相同的保守治療方法,治療措施包括①持續胃腸減壓,讓患者吹氣球擴張肺高滲鹽水加激素洗胃;③靜脈營養,保證足夠的熱量,維持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④置十二指腸營養管,盡早恢復腸道營養。不同的治療措施為對于對照組患者使用多潘立酮片(嗎丁啉)治療,而對于治療組患者使用本發明中藥治療。
本實驗方法中治愈的標準為嘔吐癥狀消失,用超聲顯象飲水探查法觀察胃蠕動次數、幅度、半排空以及全排空時間均在正常數值范圍內。治療結果比對如下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胃部術后血瘀型功能性胃排空障礙的中藥理氣湯,其特征在于其各原料組分的重量配比為鉤藤1-5、枳實8-12、焦山楂12-17、青皮8-12、萊菔子6-10、木香8-12、姜半夏12、生山楂12-17、丹皮3-7、蘇合香1-5、皂刺3-7、通草8_12、綠萼梅10-14、王不留行6-10、水牛角1-5。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胃部術后血瘀型功能性胃排空障礙的中藥理氣湯,其特征在于其各原料組分的重量配比為鉤藤3、枳實10、焦山楂15、青皮10、萊菔子8、木香10、姜半夏12、生山楂15、丹皮5、蘇合香3、皂刺5、通草10、綠萼梅12、王不留行8、水牛角3。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于胃部術后血瘀型功能性胃排空障礙的中藥理氣湯,其各原料組分的重量配比為鉤藤1-5、枳實8-12、焦山楂12-17、青皮8-12、萊菔子6-10、木香8-12、姜半夏12、生山楂12-17、丹皮3-7、蘇合香1-5、皂刺3-7、通草8-12、綠萼梅10-14、王不留行6-10、水牛角1-5。本發明重用活血化瘀中藥,與科學配伍,緩解了患者上腹飽脹以及惡心等癥狀,明顯減少了胃管引流量,對治療胃部手術后血瘀型功能性胃排空障礙具有顯著的療效,無毒副作用。
文檔編號A61P1/14GK102743533SQ20121018701
公開日2012年10月24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8日 優先權日2012年6月8日
發明者李洪湘 申請人:固鎮縣中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