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洗手液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衛生制品領域,涉及一種特殊洗手液。
背景技術:
要想防止感染,首先是避免接觸污染過的物品,但是我們的工作生活中有些物品是無法避免接觸的。所以我們必須養成經常洗手的習慣。目前市場上銷售的洗滌用品,主要是以去污為主,大部分不具有殺菌的功能。市場上也出現了一些具有消毒殺菌功能的洗手液。主要是添加了一些消毒劑,使洗手液具有一定的殺菌效果。這些消毒劑,有些對人們是不很安全的,如果漂洗不干凈,對人的皮膚有一定的刺激。有些消毒劑,價格昂貴,不利于降低生產成本和增加產品的競爭力。目前,市場上非常需要一種去污能力強,殺菌力強,安全,廉價的洗手液。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高效安全,采用現代生物技術產品加工的殺菌洗手液產
品O本發明組分包括表面活性劑、甘油、殺菌劑、輔助劑、去離子水。本發明的主要技術特征是添加了具有價廉,高效安全,全天然的經過現代生物技術加工的殺菌劑。殺菌劑為枯草芽孢桿菌(Bacillus subtilis)發酵液提取物,該菌株已經于2012年4月16日保藏于中國微生物菌種保藏管理委員會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地址位于北京市朝陽區北辰西路I號院3號,(郵編100101),保藏編號為CGMCC N0.6012。
菌種特征如下: 1.菌體細胞呈直桿狀、芽孢中生或近端生的革蘭氏陽性。2.菌落特征為白色圓形,隆起,表面光滑,不透明,濕潤,挑起粘連。3.能夠利用多種糖類,如葡萄糖、半乳糖、木糖、纖維二糖、棉籽糖等;產淀粉酶、蛋白酶、能夠水解明膠,V.P、甲基紅陽性。4.最適培養溫度37°C,最適PH7.0。本菌種分類地位如下:細菌域(Bacteria);厚壁菌門(Firmicutes);芽孢桿菌綱(Bacillales);芽孢桿菌目(Bacillaceae);芽孢桿菌科(Bacillus);芽孢桿菌屬(Bacillus);枯草芽抱桿菌種(Bacillus subtilis)。本發明中發酵液提取物的制備方法如下:菌株的種子培養基為肉湯培養基,其中牛肉膏2g,蛋白胨8g,NaCl 5g,水1000ml,pH值7.(Γ7.2,高壓蒸汽滅菌。種子液培養條件:培養溫度為33°C,搖床轉速為140轉/分鐘,發酵時間為13小時。接種量為8%,有利于抑菌物質的形成。發酵發酵培養基組成為:葡萄糖0.3%,蛋白胨1%,NaCl 0.5%, MgSO4.7H200.7%, KH2PO4 0.7%, ρΗ8.0。發酵培養條件為:培養溫度為33°C,搖床轉速為140轉/分鐘,發酵時間為24小時左右。從發酵液中提取抑菌物質方法為有機溶劑沉淀法。首先將發酵液高速離心,溫度0-4°C,轉速為8000轉/分鐘,離心十分鐘,保留上清液。上清液中加入等體積有機溶劑(甲醇:乙醇=1:6),充分溶解后置于三口燒瓶中,水浴控制溫度40攝氏度,攪拌速度為60rpm,時間為5小時,收集有機相,采用真空蒸餾法除去有機溶劑。蒸餾溫度30-60°C,蒸餾20分鐘,將有機溶劑去除。收集沉淀物質。即得殺菌劑。殺菌物質的粗提物,用水溶解后,濃度為1% (質量體積比)。溶解液可以有效地殺死常見的致病菌。例如不但可以有效地殺死大腸桿菌,沙門氏菌,金黃色普通球菌等常見的病原微生物,而且可以殺死耐甲氧西林金黃色普通球菌。本發明的制法簡單,去離子水加入反應釜中,將其溫度加熱至65°C,然后依次加入甘油(8 23%),表面活性劑(18 30%),攪拌轉速不宜過高,可控制在2(Γ30轉/分鐘,攪拌均勻后,將溫度降至40°C,用檸檬酸將溶液的pH值調至6.5^7.0,殺菌劑(0.Γ %),香精少量,輔助劑(f 5%),攪拌均勻,攪拌轉速可控制在2(Γ30轉/分鐘,將攪拌好的料液進行脫氣,采用真空脫氣,負壓可控制在5Mpa,去除在攪拌溶解過程中形成的氣泡,降低物料的含氣量,對混合液進行分裝,即可得到洗手液。此處比例為各組分占產品總重的重量百分比。表面活性劑為十二烷基硫酸鈉,椰子油基二乙醇酰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甜菜堿、脂肪醇聚乙烯醚硫酸鈉或其混合物。輔助劑為聚乙二醇雙硬脂酸酯等。所用香精可以根據產品的香型添加,使產品具有不同的香型,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要。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不僅實現了洗手液去除污垢的功能,而且良好的殺菌和消毒的功能,特別是能夠殺死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的特性。急性毒理學實驗也驗證了本洗衣粉中添加的殺菌劑,對人畜都具有很高的安全性。科學家在1961年發現了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目前發現其已經遍布全球,成為重要的感染菌,給人們的健康帶來了極大的威脅。洗手液中添加的殺菌劑的生產,利用成本低廉的發酵原料,采用現代生物技術,工藝簡單,成本低廉。使得本發明,成為一種殺菌力強,安全,廉價,技術含量高的洗手液。本發明中添加的由純天然發酵原料經過現代生物技術加工而成的殺菌劑具有防腐的功能,具有安全高效的特點。洗手液中無需再添加防腐劑。
具體實施例方式菌種誘變采取紫外誘變方法:以CICC10023為出發菌株,制成菌懸液,涂布于培養基平皿上,紫外照射90s后37° C培養箱中培養。菌種篩選
從90s平皿上挑30個長得強壯的單菌落,接種于斜面上,37°C培養箱中,培養24小時,0-4°C冷藏保存;以原始菌種作為對照,采用常規選育條件,羧甲基纖維素鈉作為碳源和蛋白水解圈方法篩選產纖維素酶和蛋白酶強的菌株,篩選獲得產纖維素酶和蛋白酶強的菌株枯草芽孢桿菌(Bacillus subtilis)Ll,此菌株產纖維素酶能力比原始菌株提高了25%,產蛋白酶能力比原始菌株提高了 52%。將該菌種在中國普通微生物菌種保藏管理委員會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保藏編號為CGMCC No 6012。本產品所用枯草芽孢桿菌(Bacillus subtilis)菌種,該菌株已經于2012年4月16日保藏于中國微生物菌種保藏管理委員會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地址位于北京市朝陽區北辰西路I號院3號,(郵編100101),保藏編號為CGMCC No6012。通過實驗研究表明:殺菌劑具有良好的抑制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的特性。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但不限于實施例。實施例1制備100公斤產品,將50kg去離子水加入反應釜中,將其溫度加熱至65°C,然后依次加入9kg甘油,9kg十二燒基硫酸鈉,5kg脂肪醇聚氧乙烯醚,5kg脂肪醇聚乙烯醚硫酸鈉,攪拌轉速不宜過高,可控制在2(Γ30轉/分鐘,攪拌均勻后,將溫度降至40°C,用檸檬酸將溶液的PH值調至6.5^7.0, 0.2kg殺菌劑,0.0OOlkg玫瑰香精,2kg聚乙二醇單硬脂酸酯,不足部分用去離子水補齊,攪拌均勻,攪拌轉速可控制在2(Γ30轉/分鐘,將攪拌好的料液進行脫氣,采用真空脫氣,負壓可控制在5Mpa,去除在攪拌溶解過程中形成的氣泡,降低物料的含氣量,對混合液進行分裝,即可得到洗手液。本發明產 品采用常規微生物檢測殺菌效果,試驗結果表明,本發明產品殺菌效果達到85%以上,殺菌效果明顯。微生物選擇大腸桿菌,沙門氏菌,金黃色普通球菌。實施例2制備100公斤產品,將60kg去離子水加入反應釜中,將其溫度加熱至65°C,然后依次加入12kg甘油,9kg十二燒基硫酸鈉,6kg脂肪醇聚氧乙烯醚,5kg脂肪醇聚乙烯醚硫酸鈉,攪拌轉速25轉/分鐘,攪拌均勻后,將溫度降至40°C,用檸檬酸將溶液的PH值調至
6.5^7.0,0.6kg殺菌劑,0.0003kg玫瑰香精,Ikg聚乙二醇單硬脂酸酯,不足部分用去離子水補齊,攪拌均勻,攪拌轉速可控制在2(Γ30轉/分鐘,將攪拌好的料液進行脫氣,采用真空脫氣,負壓可控制在5Mpa,去除在攪拌溶解過程中形成的氣泡,降低物料的含氣量,對混合液進行分裝,即可得到洗手液。
權利要求
1.一種洗手液,包括表面活性劑、甘油、輔助劑、去離子水,其特征在于,所述洗手液中含有殺菌劑,所述殺菌劑為枯草芽孢桿菌CGMCC6012的發酵液提取物。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洗手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殺菌劑重量比例為0.f 1%。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洗手液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去離子水加入反應釜中,加熱至651:,加入甘油、表面活性劑、攪拌均勻,降溫至401:,?!1值調至6.5 7.0,添加殺菌劑、香精和輔助劑,攪拌,脫氣,分裝。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洗手液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輔助劑為聚乙二醇雙硬脂Ife酷。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洗手液制備方法,制備100公斤產品,將50kg去離子水加入反應釜中,將其溫度加熱至65°C,然后依次加入9kg甘油,9kg十二烷基硫酸鈉,5kg脂肪醇聚氧乙烯醚,5kg脂肪醇聚乙烯醚硫酸鈉,攪拌轉速不宜過高,可控制在2(Γ30轉/分鐘,攪拌均勻后,將溫度降至40°C,用檸檬酸將溶液的PH值調至6.5 7.0,0.2kg殺菌劑,0.0OOlkg玫瑰香精,2kg聚乙二醇單硬脂酸酯,不足部分用去離子水補齊,攪拌均勻,攪拌轉速可控制在2(Γ30轉/分鐘,將攪拌好的料液進行脫氣,采用真空脫氣,負壓可控制在5Mpa,去除在攪拌溶解過程中形成的氣泡,降低物料的含氣量,對混合液進行分裝,即可得到洗手液。
全文摘要
本發明屬于衛生制品領域,目的是提供一種高效安全,采用現代生物技術產品加工的殺菌洗手液產品。本發明組分包括表面活性劑、甘油、輔助劑、去離子水,在洗手液中含有殺菌劑,所述殺菌劑為枯草芽孢桿菌發酵液提取物,殺菌劑重量比例為0.1~1%。洗手液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去離子水加入反應釜中,加熱至65℃,加入甘油、表面活性劑、攪拌均勻,降溫至40℃,pH值調至6.5~7.0,添加殺菌劑、香精和輔助劑,攪拌,脫氣,分裝。本發明不僅實現了洗手液去除污垢的功能,而且良好的殺菌和消毒的功能,同時具有極高的安全性,發明中添加的殺菌劑具有防腐的功能,具有安全高效的特點,洗手液中無需再添加防腐劑。
文檔編號A61K8/99GK103142455SQ201210245408
公開日2013年6月12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14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14日
發明者邵素英, 蘇俊, 王玉, 李政 申請人:邵素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