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治療慢性習慣性便秘的中藥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主要涉及中藥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治療慢性習慣性便秘的中藥。
背景技術:
一般,便秘在人群中的發病率為3%-4%。老年人群高達30%。目前,治療便秘的中、西藥物頗多,但是仍然存在ー些問題。比如說ー些中成藥,雖然有很好的卸下效果,但是容易產生藥物依賴性,一般連服十余日就會形成不服瀉藥就不能自動排便。副作用比較大。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就是為了彌補已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治療慢性習慣性便秘的中藥,它 的副作用小。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治療慢性習慣性便秘的中藥,其特征在于其各原料組分的重量配比為肉蓯蓉28-32、火麻仁13-17、玉竹28-32、黃精13-17、制首烏18-22、枳實13-17、決明子13-17、柏子仁13-17、當歸13-17、熟地8-12、麥冬8-12、白術8-12、藏旺拉3-7、老君須3_7、定草根3-7。一種治療慢性習慣性便秘的中藥,其特征在于其各原料組分的重量配比為肉蓯蓉30、火麻仁15、玉竹30、黃精15、制首烏20、枳實15、決明子15、柏子仁15、當歸15、熟地10、麥冬10、白術10、藏旺拉5、老君須5、定草根5。本發明的優點是
本發明中藥滋陰健脾,活血化瘀,潤腸通便的功效,對于治療慢性習慣性便秘具有很好的療效,而且無毒副作用,可以滿足便秘人群的使用需求。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一種治療慢性習慣性便秘的中藥,其各原料組分的重量(g)為肉蓯蓉30、火麻仁15、玉竹30、黃精15、制首烏20、枳實15、決明子15、柏子仁15、當歸15、熟地10、麥冬10、白術10、藏旺拉5、老君須5、定草根5。稱取以上各原料組分粉碎成粉末狀,按照中藥丸劑的常規制法制成丸劑,每粒3-5g, 一次服用20g, —日3次,四周ー療程。為證明本發明具有很好的療效,列舉典型病例如下
病例一
王某,女,40歲,2009年3月6日就診,反復大便干結,排便費カ10年,一周一次,體檢全腹無壓痛和反跳痛,面色萎黃。多次大腸鏡檢查正常。診斷慢性習慣性便秘。予本藥治療四周后瘡愈。病例ニ
張某,男,52歲,反復大便干結20年,診斷慢性習慣性便秘。予本藥治療四周后痊愈。病例三
趙某,男,69歲,反復排便困難15年,診斷慢性習慣性便秘。予本藥治療四周后痊愈。病例四孫某,女,58歲,反復大便干結18年,排便困難,數日不解,診斷慢性習慣性便秘,予本藥治療四周后痊愈。病例五
劉某,男,70歲,反復排便困難30年,診斷慢性習慣性便秘,予本藥治療四周后痊愈。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慢性習慣性便秘的中藥,其特征在于其各原料組分的重量配比為肉蓯蓉28-32、火麻仁13-17、玉竹28-32、黃精13-17、制首烏18-22、枳實13-17、決明子13-17、柏子仁13-17、當歸13-17、熟地8-12、麥冬8-12、白術8-12、藏旺拉3-7、老君須3-7、定草根3-7。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治療慢性習慣性便秘的中藥,其特征在于其各原料組分的重量配比為肉蓯蓉30、火麻仁15、玉竹30、黃精15、制首烏20、枳實15、決明子15、柏子仁15、當歸15、熟地10、麥冬10、白術10、藏旺拉5、老君須5、定草根5。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治療慢性習慣性便秘的中藥,其各原料組分的重量配比為肉蓯蓉28-32、火麻仁13-17、玉竹28-32、黃精13-17、制首烏18-22、枳實13-17、決明子13-17、柏子仁13-17、當歸13-17、熟地8-12、麥冬8-12、白術8-12、藏旺拉3-7、老君須3-7、定草根3-7。本發明中藥滋陰健脾,活血化瘀,潤腸通便的功效,對于治療慢性習慣性便秘具有很好的療效,而且無毒副作用,可以滿足便秘人群的使用需求。
文檔編號A61K36/8969GK102846947SQ20121031656
公開日2013年1月2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31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31日
發明者劉凱 申請人:霍山縣中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