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雞內金的機械化炮制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一種雞內金機械化炮制工藝,所述炮制方法包括現將裝有輔料的內置135°±5°“L”型擋板的滾筒式炒藥機預熱,再將大小已分等的凈雞內金按照與輔料5:500~10:500的重量比加入炒藥機中,于溫度205℃~215℃,轉速50~70轉/分,炒制100~120s,取出,篩去輔料,晾涼,既得;所述炒雞內金由上述炒制方法制得。本發明的方法能耗少,單位時間產量大,雞內金的發泡鼓起率較高,炒焦率極低,符合現代中醫臨床應用的需要;不粘鍋,物料篩分迅速不粘連,生產出來的雞內金炮制品外觀色澤均一、鼓起均勻、不破碎;與傳統雞內金炮制相比,可溶性蛋白質含量明顯提高;此種炮制方法質量可控,方法簡單、合理。
【專利說明】一種雞內金的機械化炮制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 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藥的炮制方法,特別是涉及一種雞內金的機械化炮制方法。
【背景技術】
[0002]雞內金為常用中藥,始載于《神農本草經》(禽)上品丹雄雞項下,《中國藥典》收載為雉科動物家雞Gallus gallus domesticus Brisson的干燥沙囊內壁,產自全國各地。雞內金具有健脾消食,澀精止遺,通淋化石的功效。用于食積不消,嘔吐瀉痢,小兒疳積,遺尿,遺精,石淋澀痛,膽漲脅痛等癥。
[0003]雞內金的炮制方法最早見于南北朝時期,龔天宣在《劉涓子鬼遺方》中對雞內金開始有“口父咀”的描述,這是有關雞內金最早的加工處理方法;在同一時期成書的《集驗方》中稱要“燒存性”,說明在此時已經創立了燒制法。《中國藥典》2010版收載的炮制方法是清炒法和砂燙法。雞內金臨床應用有生品和炮制品之分,但因生品質地堅硬、角質樣不易粉碎,有效成分不易煎出,所以多以炮制品入藥。目前炮制雞內金多為人工翻炒砂燙之,在炮制過程中需要不斷翻炒,不僅費時費力,而且火候也難以控制,炮制出來的雞內金炒焦和僵化率較高,影響療效,且由于砂礫形狀不規則,在物料篩分時極易粘連在雞內金的表面,造成篩分困難。雞內金為常用的助消化藥,近幾年市場需求量激增,傳統的方法生產出來的雞內金已滿足不了臨床需要。因此,為了使雞內金的炮制工藝科學、規范,有必要對雞內金機械化炮制工藝再進行深入的研究,從而找出一種操作方便、穩定可控,且符合大生產炮制工藝,并優選出最佳工藝參數,滿足雞內金生產質量管理規范化及臨床的需要。
【發明內容】
[0004]針對目前雞內金在炒制過程中需要不斷翻炒,不僅費時費力,而且火候也難以控制,炮制出來的雞內金炒焦和僵化率較高,發泡鼓起不均勻,且炮制后物料篩分困難,影響療效等問題,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雞內金機械化炮制工藝,使其操作方便、穩定可控,使其達到利于粉碎便于調劑制劑的炮制目的。本發明還針對雞內金機械化炮制各個環節的工藝參數,進行了正交優選并確定了工藝參數。
[0005]針對以上目的,本發明提供以下技術方案:
[0006]一種雞內金的機械化炮制工藝,是將裝有輔料的內置135° ±5° “L”型擋板的滾筒式炒藥機預熱,再將大小已分等的凈雞內金按照與輔料5:500~10:500的重量比加入炒藥機中,于溫度205°C~215°C,轉速50~70轉/分,炒制100~120s,取出,篩去玻璃微珠,晾涼,既得。
[0007]所述的玻璃微珠在單位時間內的預熱效果及保溫性優于普通砂礫,玻璃微珠單位時間內的傳熱效果明顯優于砂礫,且其球形度好物料篩分容易,不會造成物料粘連的現象。
[0008]為進一步優化工藝參數,發明人在雞內金機械化炮制工藝研究中結合工業化飲片實際生產,采用L16 (45)正交實驗,以可溶性蛋白質含量為主要指標,以淀粉酶活力為次要指標,結合生產實際選擇物料比例、翻炒速度、炒制溫度、炒制時間四個因素進行工藝考察,以主次兩個指標進行綜合評價,優選出雞內金機械化炮制工藝為物料比例5:10~7.5:10,于溫度210°C~215°C,翻炒速度50~70轉/分下炒制110~120s,卸料,篩去玻璃微珠,
晾涼,既得。
[0009]該法通過5次重復性試驗證明,該方法操作簡單,飲片質量穩定,因此該炮制工藝適合工業化生產。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0]結合附圖來比較雞內金傳統炒制與機械化炒制的外觀形態。
[0011]圖1為傳統炒制雞內金。
[0012]圖2為機械化炒制雞內金。
【具體實施方式】
[0013]所述滾筒式炒藥機為滾筒內壁上設置有“L”型擋板的滾筒式炒藥機;
[0014]于滾筒上沿軸向安裝有轉軸,使滾筒可沿軸向轉動,滾筒內壁上沿軸向安裝有徑向截面為“L”型擋板。
[0015]內置“L”型擋板與滾筒內壁面間為可拆卸連接;于徑向截面上觀察,構成“L”型擋板的兩條邊之間的夾角角度(Θ )為130-140°,且兩邊之比長度為1:1 ;“L”型擋板的軸向長度與滾筒長度等長,滾筒直徑與“L”型擋板高度之比為6:1-7:1。
[0016]實施例1`
[0017]取輔料玻璃微珠500g,置于裝有內置“L”型擋板的滾筒式炒藥機中,預熱至溫度為215°C,加入大小分等的凈雞內金10g,翻炒速度50轉/分,炒制100s,雞內金表面發泡鼓起均勻,取出,篩去玻璃微珠,放涼,既得。如圖2所示。
[0018]實施例2
[0019]取輔料玻璃微珠500g,置于裝有內置“L”型擋板的滾筒式炒藥機中,預熱至溫度為210°C,加入大小分等的凈雞內金10g,翻炒速度70轉/分,炒制120s,雞內金表面發泡鼓起均勻,取出,篩去玻璃微珠,放涼,既得。如圖2所示。
[0020]實施例3
[0021]取輔料玻璃微珠50Kg,置于裝有內置“L”型擋板的滾筒式炒藥機中,預熱至溫度為215°C,加入大小分等的凈雞內金750g,翻炒速度50轉/分,炒制120s,雞內金表面發泡鼓起均勻,取出,篩去玻璃微珠,放涼,既得。如圖2所示。
[0022]實施例4
[0023]取輔料玻璃微珠5Kg,置于裝有內置“L”型擋板的滾筒式炒藥機中,預熱至溫度為210°C,加入大小分等的凈雞內金50g,翻炒速度60轉/分,炒制110s,雞內金表面發泡鼓起均勻,取出,篩去玻璃微珠,放涼,既得。如圖2所示。
[0024]從圖1中可以看出,傳統炒制雞內金發泡鼓起不均,顏色不均一,個別飲片炒焦嚴重,已炭化,炒制后雞內金大小不均,有破碎。
[0025]從圖2中可以看到,機械化炒制雞內金發泡鼓起均勻,顏色金黃均一,無炒焦嚴重飲片,炒制后雞內金無破碎。
[0026]本發明的方法能耗少,單位時間產量大,雞內金的發泡鼓起率較高,炒焦率極低,符合現代中醫臨床應用的需要;不粘鍋,物料篩分迅速不粘連,生產出來的雞內金炮制品外觀色澤均一、鼓起均勻、不破碎;與傳統雞內金炮制相比,可溶性蛋白質含量明顯提高;此種炮制方法質量可控 ,方法簡單、合理。
【權利要求】
1.一種雞內金的機械化炮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將裝有輔料玻璃微珠的滾筒式炒藥機預熱到205°C~215°C,再將大小已分至均等的凈雞內金按照雞內金與輔料5:500~10:500的重量比加入炒藥機中,于溫度205°C~215°C,轉速50~70轉/分,炒制100~120s,取出,篩去輔料玻璃微珠,晾涼,既得。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雞內金機械化炮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輔料為與傳統炮制輔料一砂礫理化性質十分接近的玻璃微珠,所述耐高溫、耐酸堿、對身體無害的玻璃微珠的直徑為0.5~0.7mm,用10~20目篩篩去玻璃微珠。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雞內金機械化炮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取輔料玻璃微珠500g,置于滾筒式炒藥機中,預熱至溫度為215°C,加入大小分等的凈雞內金10g,翻炒速度50轉/分,炒制100s,雞內金表面發泡鼓起均勻,取出,篩去玻璃微珠,放涼,既得。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雞內金機械化炮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取輔料玻璃微珠500g,置于滾筒式炒藥機中,預熱至溫度為210°C,加入大小分等的凈雞內金10g,翻炒速度70轉/分,炒制120s,雞內金表面發泡鼓起均勻,取出,篩去玻璃微珠,放涼,既得。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雞內金機械化炮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取輔料玻璃微珠50Kg,置于滾筒式炒藥機中,預熱至溫度為215°C,加入大小分等的凈雞內金750g,翻炒速度50轉/分,炒制120s,雞內金表面發泡鼓起均勻,取出,篩去玻璃微珠,放涼,既得。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雞內金機械化炮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取輔料玻璃微珠5Kg,置于滾筒式炒藥機中,預熱至溫度為210°C,加入大小分等的凈雞內金50g,翻炒速度60轉/分,炒制110s,雞內金表面發泡鼓起均勻,取出,篩去玻璃微珠,放涼,既得。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雞內金機械化炮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滾筒式炒藥機為滾筒內壁上設置有“L”型擋板的滾筒式炒藥機; 于滾筒上沿軸向安裝有轉軸,使滾筒可沿軸向轉動,滾筒內壁上沿軸向安裝有徑向截面為“L”型擋板。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雞內金機械化`炮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于徑向截面上觀察,構成“L”型擋板的兩條邊之間的夾角角度(Θ )為130-140°,且兩邊之比長度為1:1 ;“L”型擋板的軸向長度與滾筒長度等長,滾筒直徑與“L”型擋板高度之比為 6:1-7:1。
【文檔編號】A61P1/12GK103768099SQ201210395046
【公開日】2014年5月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17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17日
【發明者】馬小軍, 汪巖, 呂國軍 申請人: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