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治療偏頭痛的中藥組合物及制備方法

文檔序號:817751閱讀:335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偏頭痛的中藥組合物及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
本發明屬于中藥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了一種治療偏頭痛的中藥組合物及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偏頭痛屬祖國醫學“偏頭風”范疇。“腦為髓之海”,主要由肝腎精血濡養及脾胃運化水谷精微,輸布氣血充養于腦。故其病因病機為稟賦不足、情志失調、飲食不節、勞倦過度、或久病入絡,內生風、火、痰、瘀,導致肝陽偏亢,肝經風火上擾所致偏頭痛,其痛暴作、痛勢甚劇、半側頭痛或左或右,甚至痛連患側目齒。單純用西藥治療,只能采用對癥支持療法,不但效果差,且反復發作,經年不愈。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之處,而提供了一種治療偏頭痛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治療偏頭痛的中藥組合物,由下述重量/體積份數的各原料藥制成麝香
O.03——O.1份、天麻3——10份、全蝎2——5份、蜈蚣I——3份、水蛭1. 5——3份、川芎3——10份、丹參5——15份、細辛I——3份、蔓荊子5——10份、白芷3——10份、菊花5——10份、制禹白附3——5份、夏枯草10——15份、刺蒺藜6——10份、柴胡3——10份。所述各原料藥的重量份數優選為麝香O. 03—O. 05份、天麻8——10份、全蝎3——5份、蜈蚣2——3份、水蛭2——3份、川芎8——10份、丹參10——15份、細辛2——
3份、蔓荊子8-10份、白]E 8-10份、菊花8-10份、制禹白附4-5份、夏枯草
8——10份、刺蒺藜7——9份、柴胡8——10份。所述各原料藥的重量份數最佳選為麝香O. 03份、天麻10份、全蝎3份、蜈蚣2份、水蛭2份、川芎10份、丹參10份、細辛2份、蔓荊子10份、白芷10份、菊花10份、制禹白附5份、夏枯草10份、刺蒺藜7份、柴胡10份。所述中藥組合物為,按現有工藝制成任何一種臨床上可接受的制劑。所述制劑為煎劑、顆粒劑、丸劑或膠囊劑等。急性期用煎劑或顆粒劑,
所述的中藥組合物煎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將所述重量份的中藥組合物放入砂鍋內,第一煎加500— 700體積份的水,浸泡20-40分鐘,先用武火煮沸后,再用文火煎25-35分鐘,取藥液;第二煎加400-600體積份的水,先用武火煮沸后,再用文火煎20-30分鐘,取藥液;合并兩次的藥液。所述的重量份的單位以g計,體積份的單位以ml計。把兩煎藥液混勻后分兩次服用,早、晚各服一次,溫服;所述的中藥組合物顆粒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將所述重量份的中藥組合物運用現有工藝的煎煮、濃縮、干燥、制粒等程序精制成顆粒,裝袋密封,每袋log,每次服I袋,每日服三次。穩定期用丸劑或者膠囊劑,
所述的中藥組合物蜜丸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將所述重量份的中藥組合物粉碎后,過100目或者120目篩制成極細藥粉,再將藥粉和蜜按1:1. 2 —1.8的重量比制成蜜丸,每丸3g,每次服6g,每日服二次;
所述的中藥組合物膠囊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將所述重量份的中藥組合物粉碎后,過100目或者120目篩制成極細藥粉,將藥粉裝入空心膠囊,每粒O. 3g,每次服6粒,每日服三次。本發明中藥組合物的藥理如下
麝香辛,溫。歸心,肝、脾經。具有開竅醒神,活血止痛之功。本品芳香走竄之性甚烈,有極強的開竅通閉作用,又可行血中之瘀滯,開經絡之壅遏,并具有活血通經,止痛之功效。適用于多種瘀血阻滯病證。配伍柴胡取其開竅通經,引藥直達病所。天麻甘、平。歸肝經。具有息風止痙、平肝潛陽、祛風通絡之功。本品擅平肝陽,并可止痛,為治眩暈、頭痛之要藥。無論屬虛屬實均可配伍應用。治療偏頭痛配伍川芎等療效更佳。《本草匯言》“主頭風、頭痛、頭暈虛旋、癲癇強痙、四肢攣急、語言不順,一切中風、風痰。”現代藥理研究證明本品具有鎮靜、鎮痛等作用。能增加腦血流量,降低腦血管及外周血管阻力。擅長治療眩暈、頭痛及神經疼痛、面肌痙攣等。全蝎辛、平。歸肝經。具有熄風止痙、通絡止痛、攻毒散結之功。本品有搜風通絡止痛之良效。用治頑固性偏、正頭痛。用單味研末內服即能取效。配伍天麻、蜈蚣、川芎、禹白附等祛風通絡止痛之品療效更優。蜈蚣辛、溫。歸肝經。具有熄風止痙、攻毒散結、通絡止痛之功。本品有搜風通絡止痛之良效,用于治療久治不愈頑固性頭痛及偏、正頭痛等。水蛭咸、苦、平。歸肝經。具有破血逐瘀之功。本品咸苦入血、破血逐瘀力強,能通絡逐瘀,尤可用于久病入絡之偏、正頭痛。現代藥理研究證明本品不僅能防止血栓形成,還能溶解血栓。又能促進腦血腫及皮下血腫吸收,減輕周圍組織炎癥反應及水腫,緩解顱內壓升高、改善局部血循環,保護腦組織免遭破壞及促進神經功能恢復。川芎辛、溫。歸肝、心經。具有活血行氣、祛風止痛之功。本品辛散溫通,既能活血,又能行氣,為“血中氣藥”。治血瘀氣滯所致諸證。又辛溫升散、性善疏通,能“上行頭目、祛風止痛,為治療頭痛之要藥。無論風寒、風濕、風熱、血虛、血瘀頭痛皆宜,故有”頭痛必用川芎”之說。丹參苦、微寒。歸心、肝經。具有活血祛瘀、涼血消腫、除煩安神之功。本品“功在于活血行血,內之達臟腑化瘀滯,外之治關節而通脈絡。”為活血化瘀之要藥,廣泛用于各種瘀血證。現代藥理研究證明本品能擴張外周血管,改善微循環、促進血液流速。對中樞神經有鎮靜和鎮痛作用。細辛辛、溫。歸肝、腎、心經。具有祛風散寒、通竅、止痛等功效。本品辛香走竄、宣泄郁滯、上達巔頂、通利九竅,善于祛風散寒,且止痛之功頗強,尤宜于治療風寒性頭痛。配伍白芷、川芎等祛風散寒止痛之品治偏頭痛。
蔓荊子辛、苦、微寒。歸膀胱、肝、胃經。具有疏散風熱、清利頭目、止痛之功。本品辛能散風、微寒清熱,解表之力較弱。偏于清利頭目,疏散頭面之邪,兼能止痛。配伍白芷、細辛等祛風止痛藥治風邪上攻之偏頭痛。白芷辛、溫。歸肺,胃經。具有解表散風、通竅、止痛等功效。本品辛散溫通,長于止痛,且善入足陽明胃經。故治療陽明經頭額痛、眉棱骨疼、頭風痛等證。菊花辛、甘、苦、微寒。歸肺、肝經。具有疏散風熱、平肝明目、清熱解毒之功。本品性寒,入肝經,能清肝熱,平肝陽,治肝陽上亢或肝火上攻所致頭痛,眩暈。現代藥理研究證明本品治三叉神經痛等證。禹白附辛、甘、溫。歸胃、肝經。具有化痰、息風止痙、止痛、解毒散結之功。本品既祛風痰,又能止痛,尤擅治頭面部諸疾。用于痰厥頭痛、眩暈及偏頭痛等證 。夏枯草苦、辛、寒。歸肝、膽經。具有清瀉肝火,解毒散結之功。本品苦寒入肝,性能清降,宜用于肝火上炎、目赤腫痛、頭痛、眩暈等。現代藥理研究證明本品治療偏頭痛、三叉神經痛等證。刺蒺藜苦、辛、平。歸肝經。具有平肝潛陽、疏肝解郁、祛風明目等功效。本品苦寒沉降,主入肝經,有平肝潛陽、微有通絡止痛功。用治多種原因所致的頭痛。配菊花、禹白附、川芎等平肝、化痰、活血藥治偏頭痛屬于肝陽夾瘀血、痰濁上擾清竅者,效果更佳。柴胡苦、辛、微寒。歸肝、膽經。具有疏散退熱、疏肝解郁等功效。本品辛散苦泄、微寒退熱。善于祛邪解表退熱、疏散少陽半表半里之邪。為治少陽證之要藥。偏頭痛病位在少陽,取本品為引經藥,以引領諸藥直達病所。以上諸藥配伍共湊平肝潛陽、化瘀通絡、止痛之功。用于治療肝陽偏亢,肝經風火讓擾所引起的偏頭痛,其痛暴作,痛勢甚劇,半側頭痛或左或右,甚至痛連患側目齒等證,療效確切、不易復發。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詳細介紹,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
實施例1 :
一種治療偏頭痛的中藥組合物,由下述重量/體積份數的各原料藥制成麝香O. 03份、天麻7份、全蝎5份、蜈蚣I份、水蛭3份、川芎3份、丹參15份、細辛I份、蔓荊子7份、白芷3份、菊花7份、制禹白附3份、夏枯草15份、刺蒺藜6份、柴胡7份。急性期;用煎劑或顆粒劑,按重量/體積之比秤取麝香O. 03—O.1份、天麻3——IO份、全蝎2——5份、蜈蚣I——3份、水蛭1. 5——3份、川芎3——IO份、丹參5——15份、細辛I——3份、蔓荊子5——10份、白芷3——10份、菊花5——10份、制禹白附3——5份、夏枯草10——15份、刺蒺藜6——10份、柴胡3——10份,然后將這15味中藥放入砂鍋內,第一煎加水600ml,浸泡30分鐘,先用武火煮沸后,再用文火煎30分鐘,取藥液約350ml ;第二煎加水500ml,先用武火煮沸后,再用文火煎25分鐘,取藥液約350ml。1、把兩煎藥液混勻后分兩次服,早、晚各服一次,溫服。2、運用現有工藝的煎煮、濃縮、干燥、制粒等程序精制成顆粒,裝袋密封,每袋10g、每次服I袋,每日服三次。穩定期用丸劑或膠囊劑按重量/體積之比秤取麝香O. 03—O.1份、天麻3——IO份、全蝎2——5份、蜈蚣I——3份、水蛭1. 5——3份、川芎3——IO份、丹參5——15份、細辛I——3份、蔓荊子5——10份、白芷3——10份、菊花5——10份、制禹白附3——5份、夏枯草10——15份、刺蒺藜6——10份、柴胡3——10份,將上述15味中藥粉碎后,過100目或者120目篩制成極細藥粉1、將藥粉和蜜按1:1. 5重量比制成蜜丸,每丸3g,每次服6g,每日服二次。2、將藥粉裝入空心膠囊,每粒O. 3g,每次服6粒,每日服三次。實施例2
麝香O. 05份、天麻10份、全蝎3份、蜈蚣2份、水蛭2份、川芎10份、丹參10份、細辛2份、蔓荊子10份、白芷10份、菊花10份、制禹白附5份、夏枯草10份、刺蒺藜7份、柴胡10份
急性期用煎劑或顆粒劑(其制備方法和使用方法同實施例1) 穩定期用丸劑或膠囊劑(其制備方法和使用方法同實施例1)
實施例3
麝香O.1份、天麻3份、全蝎2份、蜈蚣3份、水蛭1. 5份、川芎7份、丹參5份、細辛3份、蔓荊子5份、白芷2份、菊花5份、制禹白附3. 5份、夏枯草12份、刺蒺藜10份、柴胡3份、
急性期用煎劑或顆粒劑(其制備方法和使用方法同實施例1)
穩定期用丸劑或膠囊劑(其制備方法和使用方法同實施例1)
臨床試驗1.1 一般資料
自2000年元月至2012年8月,收治偏頭痛患者篩選共166例。全部病例均經體檢及頭顱CT等多項檢查確診,且除外腦血栓形成,腦出血,腦腫瘤患者,并無嚴重肝、腎、心功能不良。隨機分為治療組83例,其中男28例,女55例,年齡18——70歲,平均年齡39. 6歲;對照組83例,其中男25例、女58例,年齡19——68歲,平均年齡38歲。兩組在性別、年齡、病情等方面均無顯著差異(P>0. 05),具有可比性。詳見表I表1:兩組病例一般情況比較
組別(例)丨男/女(例)I年齡(歲)丨緊張性偏頭痛(例)丨三叉神經性偏頭痛(例)丨血管性偏頭痛(例)丨頸椎性偏頭痛(例)丨經前性偏頭痛(例)
治療組 83 28/55 39.621__1^__12_12_
對照組 83 25/58 38_20_^_ Π_
注兩組比較P>0. 05.1. 2 ;診斷標準1.有情志不暢等誘因。2.其痛暴作,痛勢甚劇或持續性疼痛。3.半側頭痛或左或右。
4.或痛連患側目齒。5.頭顱CT除外腦梗塞,腦出血及腦腫瘤患者。1. 3.治療方法
對照組采用西藥常規治療用卡馬西平,起始劑量每次O. lg,每日3次。最大劑量1. Og/每日;痛止后逐漸減量,采用最小有效維持量,一般為O. 6—O. Sg/日。維生素BI,每次20mg,每日3次。維生素B12,每次1000 μ g,肌注,每周3次。余對癥治療。治療組在對照組采用西藥常規治療基礎上,加服本發明實施例2藥方。急性期用煎劑或顆粒劑(其制備和使用方法同實施例1)
穩定期用丸劑或膠囊劑(其制備和使用方法同實施例1)
1.4.療效評價1. 4.1.顯效偏側頭痛等臨床癥狀消失,半年后隨訪無復發者。1. 4. 2.有效偏側頭痛等臨床癥狀消失或基本消除,半年后隨訪復發率〈25%者。1. 4. 3.無效偏側頭痛等臨床癥狀基本消除或無明顯改善,或半年后隨訪復發率>75% 者。1. 5.統計學方法
數據用率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 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1. 6.結果1.6.1.治療前后兩組癥狀改善情況比較
治療組在對照組用西藥常規治療基礎上加服本發明中藥組合物后臨床癥狀改善率(94%),明顯優于對照組單純用西藥常規治療后臨床癥狀改善率(60%)。詳見表2.
表2,兩組治療前、后臨床癥狀改善例數與改善率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偏頭痛的中藥組合物及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份數的各原料藥制成麝香O. 03——O.1份、天麻3——10份、全蝎2——5份、蜈蚣I——3份、水蛭1. 5—— 3份、川芎3——10份、丹參5——15份、細辛I——3份、蔓荊子5——10份、白芷3——10份、菊花5-10份、制禹白附3-5份、夏枯草10-15份、刺蔡藜6-10份、柴胡3——10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偏頭痛的中藥組合物及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原料藥的重量份數優選為麝香O. 03——O. 01份、天麻8——10份、全蝎3——5份、蜈蚣 2——3份、水蛭2——3份、川芎8——10份、丹參10——15份、細辛2——3份、蔓荊子 8——10份、白芷8——10份、菊花8——10份、制禹白附4——5份、夏枯草8——10份、刺蔡藜7-9份、柴胡8-10份。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偏頭痛的中藥組合物及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原料藥的重量份數最佳選為麝香O. 03份、天麻10份、全蝎3份、蜈蚣2份、水蛭2份、川芎 10份、丹參10份、細辛2份、蔓荊子10份、白芷10份、菊花10份、制禹白附5份、夏枯草10 份、刺蒺藜7份、柴胡10份。
4.根據權利要求1一3之一所述的一種治療偏頭痛的中藥組合物及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藥組合物為按現有工藝制成任何一種臨床上可接受的制劑。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治療偏頭痛的中藥組合物及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劑為煎劑、顆粒劑、丸劑或膠囊劑等。
6.根據權利要求1一3之一所述的中藥組合物煎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將所述重量份的中藥組合物放入砂鍋內,第一煎加500—700體積份的水,浸泡20-40分鐘,先用武火煮沸后再用文火煎25-35分鐘,取藥液;第二煎加400-600體積份的水,先用武火煮沸后再用文火煎20-30分鐘,取藥液;合并兩次的藥液;所述的重量份的單位以g計,體積份的單位以ml計。
7.根據權利要求1一3之一所述的中藥組合物顆粒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將所述重量份的中藥組合物運用現有工藝的煎煮、濃縮、干燥、制粒等程序精制成顆粒,裝袋密封。
8.根據權利要求1一3之一所述的中藥組合物蜜丸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將所述重量份的中藥組合物粉碎后,過100目或者120目篩制成極細藥粉后,再將藥粉和蜜按 1:1. 2—1. 8的重量比制成蜜丸。
9.根據權利要求1一3之一所述的中藥組合物膠囊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將所述重量份的中藥組合物粉碎后,過100目或者120目篩制成極細藥粉后,將藥粉裝入空心膠
全文摘要
本發明屬中藥技術領域,特別公開了一種治療偏頭痛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所述中藥由下述重量份數的各原料藥制成麝香0.03—0.1份、天麻3—10份、全蝎2—5份、蜈蚣1—3份、水蛭1.5—3份、川芎3—10份、丹參5—15份、細辛1—3份、蔓荊子5—10份、白芷3—10份、菊花5—10份、制禹白附3—5份、夏枯草10—15份、刺蒺藜6—10份、柴胡3—10份,本發明中藥組合物具有平肝潛陽,化瘀通絡,止痛之功,治療肝陽偏亢,肝經風火讓擾所引起的偏頭痛,其痛暴作,痛勢甚劇,半側頭痛或左或右,甚至痛連患側目齒等證,療效確切,不易復發。
文檔編號A61K35/62GK103007059SQ20121040632
公開日2013年4月3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23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23日
發明者潘根起 申請人:潘根起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