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痔瘡的中草藥及制備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治療痔瘡的中草藥及制備方法,它涉及一種藥物。本發明以殼斗科植物栗的帶刺外殼(總苞)為原料,粉碎,將藥料和等量溶媒攪勻濕潤密閉靜置3小時,然后放入滲漉罐,兌入適量的水,放置24小時,開始滲漉,收集藥液90%左右,把該收集液流入下一個裝有藥料的滲漉罐重新滲漉,將藥渣榨取藥液,與收集液合并,過濾,然后取該流浸液滅菌低溫干燥,制成松散粉劑,計量準確,裝入膠囊,或兌入適量輔料淀粉壓制成0.5g片劑。栗的帶刺外殼性寒味甘澀,具有解毒消腫功效,現代醫藥研究發現有抗菌抗炎抑制回腸蠕動的藥理作用,經臨床使用,治療痔瘡效果顯著,本品藥源廣容易得,成本低,療效好而副作用少,大有開發利用價值。
【專利說明】一種治療痔瘡的中草藥及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醫藥制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治療痔瘡的草藥及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0002]痔瘡是常見病,素有十人九痔之說,由于肛管部位處腹腔最低位置,和局部血供循環的特殊性,因久坐或嗜食辛辣厚味,經常便閉或妊娠及其它原因受壓,極易導致靜曲張形成痔瘡,雖然有許多內服藥物和注射硬化劑,發展至內痔三期或混合痔血栓痔還需手術治療,手術治療近期效果雖好,但肌膚的損傷和承受的痛苦是病人沒有辦法可取的辦法,為了避免病情的發生和發展,提倡良好的生活工作方式外,早期采用安全有效的藥物治療,是人們的愿望。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種對內痔,外痔,混合痔及其他腫脹性感染效果好,副作用小,經濟實用的中草藥。
[0004]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為:取殼斗科植物栗的外殼(總苞)為原料,粉碎,將藥料和等量溶媒攪勻濕潤密閉靜置3小時,然后放入滲漉罐,兌入適量的水,放置24小時,開始滲漉,收集藥液90%左右,把收集藥液流入下一個裝有藥料的滲漉罐,重新滲漉,將藥渣榨取藥液,與收集液合并,過濾,然后取該流浸液滅菌低溫干燥,制成松散粉劑,計量準確,裝入膠
囊使用。
[0005]本發明 的技術方案可按上述提取方式,將重復滲漉所得的流浸液40~60度真空干燥,制成粉劑,按88.5~98.5% (重量)加入輔料淀粉1.5~11.5% (重量)混合均勻后,滅菌處理制成松散粉劑,壓制成片使用。
[0006]本發明的優點是生產工藝簡便,原藥提取效率較高,況且藥源廣容易得,可變廢為寶,大有開發利用價值。
【具體實施方式】
[0007]取殼斗科植物栗的外殼(總苞)為原料,粉碎,將藥料和等量溶媒攪勻濕潤密閉靜置3小時,然后放入滲漉罐,兌入適量的水,放置24小時,開始滲漉,收集藥液90%左右,把收集的藥液流入下一個裝有藥料的滲漉罐,重新滲漉,將藥渣榨取藥液,與收集液合并,過濾,然后取該流浸液滅菌低溫干燥,制成松散粉劑,計量準確,裝入膠囊使用。或將上述的松散粉劑,按88.5~98.5% (重量)加入輔料淀粉1.5~11.5% (重量)混合均勻后,滅菌處理制成松散粉劑,計量,壓制成0.5g片劑使用。
[0008]下面用幾個實際例子進一步說明本發明的應用效果,按每次4粒(0.5g/粒),每天4次,口服,7天為一個療程來治療。
[0009]例1:患者何XX,男,35歲,因肛部疼痛伴便血5天來診。查體:病人取胸膝體位,肛診在11點處觸及大小約0.9*lcm腫塊,觸之疼痛,指套有鮮血,肛鏡檢查在11點處可見痔塊,表面點狀出血,顏色暗紫紅。臨床診斷:痔瘡(內痔)。治療方法:口服上述發明的[栗苞流浸液片],每次4粒,每天4次,7天為一療程。結果:7天后便血疼痛已停止,14天后,肛診痔核消失。
[0010]例2:患者胡XX,男,32歲,因肛門疼痛3天就診。查體:病人胸膝臥位,在9點處有一 1.5* I cm大小,呈暗紫色腫塊,表面水腫,按之疼痛,。臨床診斷:痔瘡(外痔)。治療方法:口服上述發明的[栗苞流浸液片],每次4粒,每天4次,7天一療程。結果:服用一個療程,疼痛減輕癥狀改善,二個療程后,臨床癥狀消失,查體痔核消失。
[0011]例3:患者陳XX,男,47歲,因肛門疼痛4天就診。查體:病人胸膝位,在3點處有一個l*2cm大小,暗紅色腫塊,表面水腫破潰,觸痛明顯,把腫塊慢慢推入肛門內,疼痛稍減輕。臨床診斷:痔瘡(混合痔)。治療方法:口服上述發明的[栗苞流浸液片],每次4粒,每天4次,7天一療程。結果:三個療程后,癥狀緩解,肛診痔核基本消失,臨床治愈。
[0012]栗的帶刺外殼(總苞),性寒味甘澀,具有解毒消腫之功效,據現代醫藥研究發現有抗菌抗炎和抑制回腸蠕動等藥理作用,經臨床使用對痔瘡等多種血管和粘膜充血性炎癥,有顯著效果,況且本品藥源廣,原材料皆被廢棄,如果開發應用,不僅可變廢為寶,尚有很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痔瘡的中草藥及制備方法,其特征是由殼斗科植物栗的帶刺外殼(總苞)為原料,粉碎,將藥料和等量溶媒攪勻濕潤密閉靜置3小時,然后放入滲漉罐,兌入適量的水,放置24小時,開始滲漉,收集藥液90%左右,把該收集液流入下一個裝有藥料的滲漉罐重新滲漉,將藥渣榨取藥液,與收集液合并,過濾,然后取該流浸液滅菌低溫干燥,制成松散粉劑,計量準確,裝入膠囊使用。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治療痔瘡的中草藥及制備方法,其特征是將上述重復滲漉的流浸液40~60度真空干燥,制成粉劑,按88.5~98.5% (重量)加入輔料淀粉1.5~·11.5% (重量) 混合均勻后,滅菌處理制成松散粉劑,壓制成片使用。
【文檔編號】A61K9/20GK103860610SQ201210562194
【公開日】2014年6月18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10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10日
【發明者】何伊仁 申請人:何伊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