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波感測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腦波感測裝置,所述腦波感測裝置包括臂體、腦波感測部、萬向關節、連接座以及頭箍組件,其中臂體具有前端以及相對于前端的末端,臂體的末端與連接座相連接,而萬向關節配置于臂體的前端,腦波感測部連接于萬向關節,據以相對前端而轉動。頭箍組件包括多個彈性弧形條以及連接于多個彈性弧形條的止滑墊。每一個彈性弧形條具有第一端部以及相對于第一端部的第二端部,其中第一端部連接止滑墊,第二端部連接于連接座。
【專利說明】腦波感測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有關于一種腦波感測裝置,且特別有關于一種頭箍式的腦波感測裝置。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常見的腦波感測裝置設計為頭箍樣式。當使用者要使用腦波感測裝置時,使用者會頭戴腦波感測裝置的頭箍,且將腦波感測器貼置于額頭,以擷取使用者的腦波信號。
[0003]首先,請參照圖1,圖1為傳統腦波感測裝置的正面示意圖。傳統腦波感測裝置包括頭箍T、第一腦波感測器S、第二腦波感測器V與泡綿止滑墊U。頭箍T為實心的弧形塑膠條,且其一端連接泡綿止滑墊U。利用頭箍T,使用者可以頭戴傳統腦波感測裝置。此外,目前市面的腦波感測裝置大多采用塑膠實心頭箍,而頭箍T的彈性較差。
【發明內容】
[0004]為解決現有技術中的上述問題,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腦波感測裝置,且特別是一種頭箍式的腦波感測裝置。
[0005]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腦波感測裝置,所述腦波感測裝置包括臂體、腦波感測部、萬向關節、連接座以及頭箍組件,其中臂體具有前端以及相對于前端的末端,末端與連接座相連接,而萬向關節配置于臂體的前端,腦波感測部連接于萬向關節,據以相對前端而轉動。腦波感測部測量腦波,據以產生第一腦波信號。頭箍組件包括多個彈性弧形條以及連接于多個彈性弧形條的止滑墊。每一個彈性弧形條具有第一端部以及相對于第一端部的第二端部,而第一端部連接止滑墊,第二端部連接于連接座。
[0006]綜上所述,在本發明實施例的腦波感測裝置中,腦波感測部通過萬向關節而配置于臂體上,而頭箍組件連接臂體,其中頭箍組件的彈性弧形條與止滑墊(可以是T型止滑墊)能貼合于使用者的頭部,以使腦波感測裝置能配戴于頭部。因此,相較于現有腦波感測裝置,本發明的腦波感測裝置不容易從頭部滑落。
[0007]為使能更進一步了解本發明的特征及技術內容,請參閱以下有關本發明的詳細說明與附圖,但是此等說明與所附圖式僅是用來說明本發明,而非對本發明的權利范圍作任何的限制。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8]圖1是傳統腦波感測裝置的正面示意圖。
[0009]圖2A是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腦波感測裝置的立體示意圖。
[0010]圖2B是使用圖2A中的腦波感測裝置的前視示意圖。
[0011]圖2C是使用圖2A中的腦波感測裝置的俯視示意圖。
[0012]圖3A是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腦波感測裝置的立體示意圖。
[0013]圖3B是使用圖3A中的腦波感測裝置的前視示意圖。
[0014]圖3C是使用圖3A中的腦波感測裝置的側視示意圖。[0015]其中,附圖標記說明如下:
[0016]100、200:腦波感測裝置
[0017]110、210:腦波感測部
[0018]120、220:萬向關節
[0019]1:30、230:臂體
[0020]232:樞轉部
[0021]140、240:連接座
[0022]150、250:頭箍組件
[0023]152、252:彈性弧形條
[0024]154、254:T 型止滑墊
[0025]260:耳掛框
[0026]262:耳塞端 [0027]264:連接部
[0028]266:自由端
[0029]270:感測參考部
[0030]280:處理模塊
[0031]290:顯示模塊
[0032]El:第一端部
[0033]E2:第二端部
[0034]L1:連結部
[0035]L2:止滑部
[0036]P1、P1’:前端
[0037]Ρ2、Ρ2’:末端
[0038]S:第一腦波感測器
[0039]T:頭箍
[0040]U:泡綿止滑墊
[0041]V:第二腦波感測器
【具體實施方式】
[0042]本發明的腦波感測裝置包括多種實施例,而這些實施例所揭露的腦波感測裝置乃是一種頭箍式的腦波感測裝置。本發明其中一實施例的腦波感測裝置可以只具有單一個感測部,而另一實施例的腦波感測裝置可以具有二個或二個以上的感測部。以下將配合圖2Α至圖3C來說明上述腦波感測裝置。此外,須說明的是,圖2Α至圖3C所繪示的腦波感測裝置100與200僅供舉例說明,并非用以限定本發明。
[0043]圖2Α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腦波感測裝置的立體示意圖。請參閱圖2Α,腦波感測裝置100包括腦波感測部110、萬向關節120、臂體130、連接座140以及頭箍組件150。腦波感測部110與萬向關節120相連接,并且配置于臂體130上,而萬向關節120連接腦波感測部110與臂體130。連接座140連接臂體130與頭箍組件150,以使臂體130通過連接座140而與頭箍組件150連接。[0044]臂體130為裝設有腦波感測部110的支撐臂,并具有前端Pl以及相對于前端Pl的末端P2。腦波感測部110透過萬向關節120配置于前端P1,而末端P2則與連接座140連接。詳細而言,臂體130的形狀呈現弧形且由使用者的耳上位置延伸至額頭位置,以使腦波感測部110能位于額頭前方。
[0045]值得一提的是,臂體130可以具有彈性,使得臂體130能略微相對使用者額頭而移動調整,讓腦波感測部110可以抵靠在不同頭圍尺寸的使用者額頭上。此外,臂體130可以是塑膠或是金屬等具有彈性的材料。不過,本發明并不對臂體130的材質加以限定。
[0046]腦波感測部110可測量位于額頭位置的腦波信息,并且將此腦波信息轉換成電信號,也即產生第一腦波信號。腦波感測部110與萬向關節120連接,萬向關節120可以是球狀關節。萬向關節120裝設于臂體130上,據以相對臂體130的前端Pl而轉動,因此腦波感測部110得以通過萬向關節120而轉動,從而讓腦波感測部110可以服貼、緊密地抵靠于具有不同頭形、額形的使用者的額頭,進而可以完整地接觸到使用者的額頭,以對腦波信息進行測量,使所測量到的腦波信息能夠具有較小的測量誤差。
[0047]頭箍組件150包括多個彈性弧形條152以及止滑墊154。每一彈性弧形條152具有第一端部El以及相對于第一端部El的第二端部E2,其中第一端部El與止滑墊154相連接,而第二端部E2與連接座140相連接。詳細而言,彈性弧形條152用以箍置于使用者頭頂位置。在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中,頭箍組件150包括兩條彈性弧形條152,而相鄰兩條彈性弧形條152之間的距離于這些彈性弧形條152的中央朝向第一端部El以及第二端部E2方向漸減。在其他實施例中,彈性弧形條152也可以是兩條以上,本發明并不限定彈性弧形條152的數量。此外,止滑墊154順沿著彈性弧形條152的弧度而彎曲并連接于第一端部E1,而連接座140與第二端部E2相連接,據以形成一頭箍式的腦波感測裝置100。
[0048]進一步而言,彈性弧形條152具有彈性以及韌性,且彈性弧形條152由使用者的鄰近其中一只耳朵的位置經由頭頂而延伸朝向至靠近另一只耳朵,而彈性弧形條152之間的距離可使彈性弧形條152更貼合于使用者頭頂。據此,彈性弧形條152能配合使用者的頭形,以使頭箍組件150能更穩固地箍置于使用者頭頂。此外,彈性弧形條152可以是由彈性鋼線所制成、由具有彈性的塑膠所制成,也可以是以橡膠軟管包覆彈性鋼線所制成。不過,本發明并不對彈性弧形條152材質加以限定。
[0049]止滑墊可以是T型止滑墊154(如圖2A所示),此T型止滑墊154具有連結部LI以及止滑部L2,而連結部LI具有一對彼此相對的側邊,其中止滑部L2則凸出于連結部LI的側邊,而連結部LI與第一端部El相連接。T型止滑墊154為一軟性墊材,例如是橡膠軟墊,T型止滑墊154用以提供頭箍組件150 —摩擦力以及增加使用者頭戴的舒適性。當T型止滑墊154緊貼接觸使用者的頭皮或是頭發時,頭箍組件150較不易松動。此外,為了更佳地防止頭箍組件150滑動,也可以在T型止滑墊154表面加上紋路,以增加摩擦力。不過,本發明并不對T型止滑墊154的材質以及表面結構加以限定。
[0050]承上所述,相較于現有腦波感測裝置的塑膠實心頭箍(如圖1所示的塑膠實心頭箍T)而言,彈性弧形條152較能貼合使用者頭形。據此,腦波感測裝置100較不易由使用者頭頂滑落,且彈性弧形條152能更為穩固且不緊繃地箍置于使用者頭頂,從而使用者得以更舒適地頭戴頭箍組件 150。相較于現有腦波感測裝置的泡綿止滑墊U,T型止滑墊154的設計可以提供更佳的舒適性及止滑力,使得頭箍組件150能更加穩定牢靠。[0051]圖2B為使用圖2A中的腦波感測裝置的前視示意圖,圖2C為使用圖2A中的腦波感測裝置的俯視示意圖。請參閱圖2B與圖2C。詳細而言,當使用者使用腦波感測裝置100時,首先將彈性弧形條152箍置于頭頂位置,而后調整止滑墊154使其貼置于一耳上位置,以達止滑之效。接著,調整臂體130的位置,使其位于額頭前方。依據萬向關節120轉動腦波感測部110,以使得腦波感測部110貼合于額頭。據此,腦波感測部110得以測量使用者的腦波信息,并據以產生第一腦波信號。
[0052]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根據第一腦波信號,可以觀察腦部活動狀態。第一腦波信號經過分析系統(例如電腦,未繪示)分析后可以得到生理信息,而使用者可以將此生理信息應用于生理評估、醫學治療或復健醫學等方面。
[0053]圖3A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腦波感測裝置的立體示意圖。請參閱圖3A,第二實施例的腦波感測裝置200與第一實施例的腦波感測裝置100 二者結構相似,例如腦波感測裝置200與100同樣都包括腦波感測部以及頭箍組件。不過,腦波感測裝置200與100間仍存有差異。以下就針對腦波感測裝置200與腦波感測裝置100之間的差異來進行詳細說明,而相同特征則不贅述。
[0054]第二實施例的腦波感測裝置200包括腦波感測部210、萬向關節220、臂體230、連接座240以及頭箍組件250,而頭箍組件250包括多個彈性弧形條252以及例如可以是T型止滑墊254的止滑墊。腦波感測部210與萬向關節220相連接,并且配置于臂體230的前端P1’上,臂體230通過連接座240與頭箍組件250連接。彈性弧形條252、腦波感測部210與萬向關節220可以與第一實施例的彈性弧形條152、腦波感測部110與萬向關節120相同。而頭箍組件250與頭箍組件150不同之處在于,T型止滑墊254為鏤空構造。據此,T型止滑墊254可以提 供更佳的止滑力,從而頭箍組件250較不易由使用者頭頂滑落。
[0055]臂體230更具有樞轉部232。樞轉部232位于臂體230的末端P2’,并且樞轉部232與連接座240樞接,據此,臂體230通過樞轉部232相對頭箍組件250而轉動。進一步而言,樞轉部232可用來作為臂體230及頭箍組件250之間的樞紐。據此,臂體230可通過樞轉部232而能相對于彈性弧形條252而轉動,從而使用者能通過樞轉部232而調整臂體230相對于頭箍組件250的角度。
[0056]腦波感測裝置200包括耳掛框260以及感測參考部270。耳掛框260用以掛置于使用者耳部,耳掛框260具有耳塞端262、自由端266以及位于耳塞端262與自由端266之間的連接部264。耳塞端262連接感測參考部270,連接部264與樞轉部232連接。感測參考部270用以測量腦波,據以產生第二腦波信號。
[0057]圖3B為使用圖3A中的腦波感測裝置的前視示意圖,圖3C為使用圖3A中的腦波感測裝置的側視示意圖。請參閱圖3B與圖3C。詳細而言,耳掛框260可具有彈韌性,例如耳掛框260可以是以軟橡膠或是塑膠等高分子材料包覆金屬條所制成。不過,本發明并不對耳掛框260的材質加以限定。
[0058]據此,使用者可將耳掛框260掛置于耳朵,而不至于壓迫到耳朵。感測參考部270可以是耳塞式感測器,其材質例如是包括硅凝膠、泡棉及導電膠的材料,且硅凝膠與泡棉等材料包覆導電膠,又或者是感測參考部270能以導電橡膠所制成。不過,本發明并不對感測參考部270的材質加以限定。此外,感測參考部270與耳塞端262連接,且感測參考部270可塞置于耳朵的外耳道,以用來測量位于耳部位置的第二腦波信號,據以作為參考信號。[0059]承上所述,相較于現有腦波感測裝置的耳夾(如圖1所示的耳夾V)而言,耳掛框260能提供使用者較佳的配戴舒適性及穩固性。
[0060]腦波感測裝置200可以還包括處理模塊280。腦波感測部210以及感測參考部270分別與處理模塊280電性連接,而處理模塊280能依據第一腦波信號SI以及第二腦波信號S2進行一分析計算,例如可由此計算出第一腦波信號SI以及第二腦波信號S2的差值。詳細而言,腦波感測部210與感測參考部270分別測量來自額頭及耳朵位置的腦波信息,并且轉換成電信號,也即第一腦波信號SI以及第二腦波信號S2。處理模塊280接收第一腦波信號SI以及第二腦波信號S2。據此,處理模塊280能依據第一腦波信號SI以及第二腦波信號S2,計算出此二腦波信號S1、S2之間的差值并據以分析,進而得到可應用于生理評估、醫學治療以及復健醫學等方面的生理信息。
[0061]另外,于實際應用上,處理模塊280可以包括印刷電路板(未繪示)與至少一芯片(未繪示),而印刷電路板電性連接此芯片,其中所述芯片可用以處理第一腦波信號以及第二腦波信號。此外,為使腦波感測裝置200有電力測量以及處理前述第一、二腦波信號,可以于處理模塊280內部設計電池裝置,又或者可以加裝插座設計。對此,本發明并不以此為限。
[0062]此外,在其他實施例中,處理模塊280可以具有熱插拔的功能,所以處理模塊280可以具有接口端,例如是通用串行總線(Universal Serial Bus, USB)端口、串行端口(Serial port)、并行端口(Parallel Port),而連接座240可以設計對應的插槽。據此,處理模塊280可以插設于連接座240上而透過接口端來電性連接腦波感測部210以及感測參考部270,從而腦波感測部210以及感測參考部270能通過接口端將第一腦波信號以及第二腦波信號傳遞至處理模塊280。
[0063]除此之外,腦波感測裝置200還包括顯示模塊290,顯示模塊290配置于樞轉部232上,并電性連接處理模塊280。顯示模塊290接收來自處理模塊280的分析計算值,例如,第一腦波信號與第二腦波信號的差值,并據以顯示腦波感測裝置200的操作狀態。據此,顯示模塊290可以是以閃光方式通知使用者,因此顯示模塊290可以是環型導光柱,其光源例如是發光二極管(Light-Emitting Diode, LED)、有機薄膜發光二極管(OrganicLight Emitting Diodes, 0LED)或是一般白熾燈泡(incandescent lamps)。此外,顯不模塊290也可以以蜂鳴器等聲音產生裝置取代,以不同聲音或聲響表示感測裝置200的操作狀態,而不一定是用發光方式來顯示,所以本發明在此并不限定反映或表示其操作狀態的實現方式。
[0064]綜上所述,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腦波感測裝置,其具有貼合于頭頂的彈性弧形條。據此,當使用者頭戴腦波感測裝置時,彈性弧形條能穩固地箍置于使用者頭頂。T型止滑墊提供更佳的舒適性及止滑力,從而使用者得以更舒適地頭戴腦波感測裝置。
[0065]此外,在本發明其中一實施例中,腦波感測裝置更具有一裝設感測參考部的耳掛框。因此,相較于現有腦波感測裝置的耳夾而言,本發明更可以增加使用者配戴腦波感測裝置的舒適性及固定性。
[0066]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實施例,其并非用以限定本發明的專利保護范圍。任何熟習相像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與范圍內,所作的更動及潤飾的等效替換,仍為本發明的專利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腦波感測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腦波感測裝置包括: 連接座; 臂體,具有前端以及相對于該前端的末端,該末端與該連接座相連接; 萬向關節,配置于該前端; 腦波感測部,連接于該萬向關節,據以相對該前端而轉動;以及 頭箍組件,包括多個彈性弧形條以及止滑墊,所述多個彈性弧形條彼此并列,而所述多個彈性弧形條皆具有第一端部以及相對于該第一端部的第二端部,所述多個第一端部與該止滑墊相連接,而所述多個第二端部與該連接座相連接。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腦波感測裝置,其特征在于該止滑墊為T型止滑墊,該T型止滑墊具有止滑部以及連結部,而該連結部具有一對彼此相對的側邊,而所述多個止滑部分別凸出于所述多個側邊,該連結部與該第一端部相連接。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腦波感測裝置,其特征在于該T型止滑墊為鏤空。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腦波感測裝置,其特征在于相鄰兩條彈性弧形條之間的距離于所述多個彈性弧形條的中央朝向該第一端部以及該第二端部方向漸減。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腦波感測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臂體具有樞轉部,該樞轉部位于該末端,并且該樞轉部與該連接座樞接,據此該臂體通過該樞轉部相對所述多個彈性弧形條而轉動。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腦波感測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腦波感測裝置還包括耳掛框以及感測參考部,該耳掛框具有耳塞端、自由端以及位于耳塞端與自由端之間的連接部,該耳塞端與該感測參考部連接,該連接部位于與該連接座連接,該感測參考部用以測量腦波。
7.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腦波感測裝置,其特征在于該樞轉部具有開口。
8.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腦波感測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腦波感測裝置還包括處理模塊,該腦波感測部用以測量位于額頭位置的腦波,據以產生第一腦波信號,該感測參考部用以測量位于耳朵位置的腦波,據以產生第二腦波信號,而該處理模塊分別與該腦波感測部以及該感測參考部電性連接,并依據該第一腦波信號以及該第二腦波信號進行分析計算。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腦波感測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腦波感測裝置還包括顯示模塊,該顯示模塊電性連接該處理模塊,且該顯示模塊接收該分析計算值,并據以顯示該腦波感測裝置的操作狀態。
【文檔編號】A61B5/0476GK103892828SQ201210574266
【公開日】2014年7月2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26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26日
【發明者】鄭吉翔, 劉良翊 申請人:光寶電子(廣州)有限公司, 光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