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慢性腹瀉的中藥組方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制備方便、效果明顯的治療慢性腹瀉的中藥組方。它是由以下重量克數的原料制成:人參8-10克,茯苓14-18克,白術12-14克,桔梗12-14克,山藥18-22克,甘草12-14克,白扁豆14-18克,蓮子肉14-18克,砂仁14-18克,薏苡仁12-14克。
【專利說明】一種治療慢性腹瀉的中藥組方
【技術領域】
[0001 ] 本發明屬于一種中藥,涉及一種治療慢性腹瀉的中藥組方。
【背景技術】
[0002]慢性腹瀉屬于功能性腹瀉,指的是腸功能紊亂引起的腹瀉、包括結腸過敏、情緒性、消化不良引起的腹瀉。癥狀表現有腹痛脹氣,排氣排便后疼痛或消失,稀便與硬便交替出現。中醫將伴有腹部覺冷,四肢不熱,不耐寒冷刺激以及天亮時即腹痛而瀉的稱作脾腎虛寒腹瀉;將伴有胃口不好,消化不良,腹脹并有下垂感,四肢沉重無力的稱作脾胃氣虛腹瀉;將精神郁怒即痛瀉,瀉后疼痛減輕的稱作肝旺克脾腹瀉。慢性腹瀉病程遷延,反復發作,可達數月、數年不愈。發病原因:感染性腸道疾病、腸道腫瘤、小腸吸收不良、感染性腸道炎癥。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制備方便、效果明顯的治療慢性腹瀉的中藥組方。
[0004]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治療慢性腹瀉的中藥組方,它是由以下重量克數的原料制成:人參8-10克,茯苓14-18克,白術12-14克,桔梗12-14克,山藥18-22克,甘草12-14克,白扁豆14-18克,蓮子肉14-18克,砂仁14-18克,薏苡仁12-14克。
[0005]優選地,所述的治療慢性腹瀉的中藥組合物是由下述重要配比的物質制成:人參9克,茯苓16克,白術13克,桔梗13克,山藥20克,甘草13克,白扁豆16克,蓮子肉16克,砂仁16克,薏苡仁16克。
[0006]本發明中藥配制簡單,成本低、藥源廣,使用方便,療效快,治愈率高,無任何副作用。
[0007]發明中各原料本藥的藥性如下:
人參:大補元氣,固脫生津,安神。治勞傷虛損,食少,倦怠,反胃吐食,大便滑泄,虛咳喘促,自汗暴脫,驚t季,健忘,眩暈頭痛,陽痿,尿頻,消渴,婦女崩漏,小兒慢驚,及久虛不復,一切氣血津液不足之證。
[0008]茯苓:性味甘淡平,入心、肺、脾經。具有滲濕利水,健脾和胃,寧心安神的功效。可治小便不利,水腫脹滿,痰飲咳逆,嘔逆,惡阻,泄灣,遺精,淋池,驚t季,健忘等癥。
[0009]白術: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虛食少,腹脹泄瀉,痰飲眩悸,水腫,自汗,胎動不安。
[0010]桔梗:宣肺,祛痰,利咽,排膿。桔梗味苦、辛,性平,歸肺經。
[0011]山藥:清熱,解毒。治溫病發熱,熱毒血痢,癰瘍,腫毒,瘰疬,痔漏。
[0012]甘草:甘,平。歸心、肺、脾、胃經。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調和諸藥。用于脾胃虛弱,倦怠乏力,心悸氣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攣急疼痛,癰腫瘡毒,緩解藥物毒性、烈性。
[0013] 白扁豆:補脾和中,化濕消暑。健脾,化濕,消暑。主脾虛生濕,食少便溏,白帶過多,暑濕吐瀉,煩渴胸悶。
[0014]蓮子:性平、味甘澀,入心、脾、腎經;補脾止瀉,益腎澀清,養心安神。用于脾虛久瀉,遺精帶下,心悸失眠。主治夜寐多夢,失眠,健忘,心煩口渴,腰痛腳弱,耳目不聰,遺精,淋濁,久痢,虛瀉,婦女崩漏帶下以及胃虛不欲飲食等病癥。
[0015]砂仁:辛,溫。歸脾、胃、腎經。化濕開胃,溫脾止瀉,理氣安胎。用于濕濁中阻,脘痞不饑,脾胃虛寒,嘔吐泄瀉,妊娠惡阻,胎動不安。
薏苡仁:健脾,補肺,清熱,利濕。治泄瀉,濕痹,筋脈拘攣,屈伸不利,水腫,腳氣,肺痿,肺癰,腸癰,淋池,白帶。
[0016]本發明遵循中醫的處方用藥原則,水煎服用,每日一劑。每服藥煎兩遍,共煎出200ml,早晚各服100ml。經過多年臨床應用驗證,能夠有效的治療慢性腹瀉,有效率為100%,治愈率93%以上。
【具體實施方式】
[0017]下面結合實施病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描述。
[0018]實施例1、一種治療慢性腹瀉的中藥組方:人參8克,茯苓18克,白術14克,桔梗14克,山藥22克,甘草14克,白扁豆18克,蓮子肉18克,砂仁18克,薏苡仁14克。
[0019]實施例2、一種治療慢性腹瀉的中藥組方,其優選是人參9克,茯苓16克,白術13克,桔梗13克,山藥20克,甘草13克,白扁豆16克,蓮子肉16克,砂仁16克,薏苡仁16克。
[0020]臨床療效總結
一般資料:
本發明的中藥,多年來臨床上應用,治療病人上百例,本發明清熱解毒藥物較多。
[0021]診斷標準:
1.區別泄瀉的虛實寒熱發病急,病程短,泄瀉而腹痛,多屬實證。發病緩,病程長,腹痛不甚,虛證偏多。實證常有小便不利;虛證糞便清稀如水,腹痛喜溫的多寒,糞便黃褐而臭,肛門灼熱者多熱。
[0022]2.明確久瀉的臟腑病理久瀉不愈。倦怠乏力,每因飲食不當,勞倦而復發者,脾虛為主。泄瀉反復與精神情緒有關者為肝脾同病,五更泄瀉,完谷不化,腰酸畏寒多為命火不足、脾腎同病。
[0023]服藥方法:水煎服,每日一劑,每副藥煎2遍,每遍煎30分鐘,過濾,取出濾液,兩次共煎出200ml,早晚各服100ml。
[0024]治療效果:輕癥服藥8-10天為一個療程,重癥患者2-3個療程,輕癥1_2個療程癥狀消失,重癥者一般一個月內癥狀消失。禁忌:月經期婦女及孕婦忌用。
[0025]結果
治療組顯效32例,總有效率94.7%,對照組顯效22例,總有效率73.7%,兩組相比有顯著性差異(P〈0.05)。同時兩組均無慢性不良反應。
[0026]結論
本發明治療慢性腹瀉的中藥組方療效明顯,安全性高,值得臨床推廣。
[0027]不良反應對于100例患者在 治療過程中進行跟蹤觀察,未發現明顯的不良反應。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慢性腹瀉的中藥 組方,它是由以下重量克數的原料制成:人參8-10克,茯苓14-18克,白術12-14克,桔梗12-14克,山藥18-22克,甘草12-14克,白扁豆14-18克,蓮子肉14-18克,砂仁14-18克,薏苡仁12-14克。
【文檔編號】A61P1/12GK103893660SQ201210584823
【公開日】2014年7月2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30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30日
【發明者】戴紹波 申請人:戴紹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