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掏耳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掏耳工具,尤其涉及一種掏耳器。
背景技術:
現有的掏耳工具基本上就只是一個掏耳勺,功能簡單。在日常生活中,人們經常會相互之間幫忙掏耳垢,尤其是大人為小孩掏耳垢。但是,由于有時候因為光線暗而看不清,導致無法很好的為對方掏耳垢。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帶照明的掏耳器。為了實現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掏耳器,它包括掏耳勺和手柄,所述手柄為中空結構,手柄的內部設有一 LED燈,所述LED燈上連接有引線、接觸線,引線上連接有微型電池,所述手柄上設有一電源開關。作為優選,所述的掏耳勺采用白色塑料制成,所述手柄采用塑料制成。當LED燈發光時,燈光會照亮掏耳勺,使得掏耳勺成為一個間接發光體。作為優選,所述掏耳勺與手柄之間為螺紋連接。使用者可根據不同需求,更換適合自己的掏耳勺。作為優選,所述手柄的尾端設有一底蓋,底蓋與手柄之間為卡扣連接。在手柄的內部,可以存放不同型號的掏耳勺,存放時,只需打開或蓋上底蓋即可,方便實用。作為優選,所述手柄設為手握形狀。當人握著手柄時,會更加舒適。作為優選,所述LED燈位于手柄內部的前端位置處。LED燈靠近掏耳勺,使得掏耳勺亮度更大。因此,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結構簡單,能幫助使用者在光線暗的環境下為別人掏耳垢。
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 一掏耳勺,2—手柄,3—底蓋,4一電源開關,5 —LED燈,6 —引線,7—接觸片,8—接觸線,9 一微型電池。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描述。如圖I所示的實施例,一種掏耳器,它包括掏耳勺I和手柄2,所述手柄2為中空結構,手柄2的內部設有一 LED燈5,所述LED燈5上連接有引線6、接觸線8,引線6上連接有微型電池9,所述手柄2上設有一電源開關4 ;所述的掏耳勺I采用白色塑料制成,所述手柄2采用塑料制成;所述手柄2的尾端設有一底蓋3,底蓋3與手柄2之間為卡扣連接;所述掏耳勺I與手柄2之間為螺紋連接;所述手柄2設為手握形狀;所述LED燈5位于手柄2內部的前端位置處。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當使用者使用該掏耳器為別人掏耳垢時,可能會 因為光線問題而無法很好地為對方掏耳垢,這時只需打開手柄2上的電源開關4,手柄2內的LED燈5發光,由于掏耳勺I采用白色塑料制成,因此在LED燈5的直射下掏耳勺I也發出光亮,從而在為別人掏耳勺時能夠清楚地看清對方耳中的情況,本實用新型可適用于在任何場合下使用,且體積小,攜帶方便,具有良好的市場開發價值。
權利要求1.一種掏耳器,它包括掏耳勺(I)和手柄(2),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2)為中空結構,手柄(2)的內部設有一 LED燈(5),所述LED燈(5)上連接有引線(6)、接觸線(8),引線(6)上連接有微型電池(9 ),所述手柄(2 )上設有一電源開關(4 )。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掏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掏耳勺(I)采用白色塑料制成,所述手柄(2)采用塑料制成。
3.根據權利要求I或2的掏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2)的尾端設有一底蓋(3),底蓋(3)與手柄(2)之間為卡扣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掏耳勺,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2)設為手握形狀。
5.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掏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掏耳勺(I)與手柄(2)之間為螺紋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掏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LED燈(5)位于手柄(2)內部的前端位置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掏耳器,它包括掏耳勺和手柄,所述手柄為中空結構,手柄的內部設有一LED燈,所述LED燈上連接有引、接觸線,引線上連接有微型電池,所述手柄上設有一電源開關;所述的掏耳勺采用白色塑料制成,所述手柄采用塑料制成;所述掏耳勺與手柄之間為螺紋連接。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種帶照明、可更換掏耳勺的掏耳器。
文檔編號A61F11/00GK202490077SQ20122013920
公開日2012年10月17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5日 優先權日2012年4月5日
發明者何承龍, 吳晉 申請人:何承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