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四連桿結構的止血夾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932162閱讀:372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四連桿結構的止血夾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醫療檢查的手術器械,具體為一種四連桿結構止血夾,用于在內窺鏡下,使生物體組織的傷口兩緣對合或防止小血管出血,是進行內鏡微創手術時的必須的器械之一。
背景技術
在臨床醫學應用中,消化道出血是常見的臨床癥狀。內鏡止血已越來越成為首選的止血方法之一。而目前所采用的各種止血方法中,止血夾止血具有創傷小、止血速度快、并發癥少的優點,療效確切,已成為治療消化道出血的非手術治療的重要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特制金屬小止血夾,直接將出血的血管或撕裂的粘膜夾持住,起到機械壓迫止血及縫合的作用。其有效性已得到肯定,但現在市場上傳統的形式的止血夾存在一個實際手術使用中相當重要,但不能解決的問題,就是不能重復閉合,一個止血夾器械,只能閉合一次。 不方便止血夾在病變部位重新定位。本實用新型止血夾,采用的四連桿結構,因為有一對可自由活動的連桿,在止血夾鎖定放置前,可多次重復閉合,定位病變部位后,再施加一定的作用力,稍壓并收緊止血夾,確定止血夾已夾牢病灶后尚斷止血夾,取出直放器,確定完全止血后結束治療。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為了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現有的止血夾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改進的四連桿結構止血夾,其目的是提供一種可靠的,可多次靈活打開閉合的,最適合于體腔內止血的一種治療裝置。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四連桿結構的止血夾,具有夾頭部件、外管部件、拉索與手柄,拉索通過滑環與手柄相連,外管部件與手柄固定連接,夾頭部件是由兩個夾頭與兩個連桿組成,夾頭的夾柄與連桿組成四連桿結構,該夾頭可通過沖壓或鑄造的工藝來制作,夾頭頭部有微型的齒形凸起,可防止夾取的活體組織打滑,兩個夾頭銷接在夾頭座上,夾頭座與外管部件連接,兩個連桿銷接在設置于拉索前端的拉桿上,所述的止血夾,通過滑環在手柄上的滑動,拉動拉索前后運動,通過拉桿帶動四連桿結構運動,實現夾頭的閉合與張開。進一步地,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拉桿前端的銷接孔為半包圍形式,半包圍的開口小于銷的直徑,所述的止血夾在拉索的更大拉力時,拉桿的半包圍的銷接孔變形,拉桿與銷分開,實現拉索與夾頭部件的脫離。進一步地,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外管部件的外管與連接套間還設置有連接座,連接套與連接座由連接芯連接,所述的連接芯適于被后移的拉桿推動而脫離與連接套的連接。進一步地,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連接芯適于被后移的拉桿推動而脫離與連接套的連接結構是,連接套的徑向收口扣在連接芯外圈的槽口內,連接芯槽口前的凸起適于被拉桿壓迫作徑向收縮退出與連接套的配合。[0009]進一步地,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拉桿上開有一個缺口,拉索為O. 20 O. 35直徑的鋼絲,拉索彎曲成U形后,穿過固定套,拉索的U形前端掛在桿的缺口處,再將固定套套上,從而完成拉索與拉桿的固定。此固定方法沒有任何的焊接工藝,從而保證了拉索與拉桿連接的可靠性。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的四連桿結構的止血夾克服了老式止血夾不能重復閉合的缺陷,可多次靈活打開閉合、更加可靠,為最適合于體腔內止血的一種治療
>J-U ρ α裝直。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圖I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止血夾夾頭部分的四連桿部分加上夾頭座后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連接套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中拉桿與夾頭部件的配合結構示意圖;圖5是本實用新型中連接芯與連接座的裝配結構示意圖;圖6是本實用新型中拉桿與拉索的連接方式示意圖;圖7是本實用新型中夾頭部件初始閉合狀態的平面圖;圖8是本實用新型中夾頭部件打開狀態的平面示意圖;圖9是本實用新型中夾頭部件閉合到一半左右的平面示意圖;


圖10是本實用新型中夾頭部件完全閉合的平面示意圖;
圖11是本實用新型中夾頭部件完全閉合后,夾頭座向后縮進到一半左右的平面示意圖;
圖12是本實用新型中夾頭部件完全閉合后,夾頭座向后縮進到指定位置的平面示意圖;
圖13是本實用新型中夾頭部件完全閉合后,夾頭座向后縮進到指定位置后,拉桿開始脫離的平面示意圖;
圖14是本實用新型中夾頭部件完全閉合后,夾頭座向后縮進到指定位置后,拉桿完全脫離后的平面示意圖;
圖15是本實用新型中夾頭部件與固定完成脫離動作后的平面示意圖。圖中1.夾頭,2.連桿,3.夾頭座,3-1.卡槽,4.夾柄,5.拉鎖,6.拉桿,6_1.銷接孔,6-2.缺口,6-3.固定套,7.滑環,7-1.助推管,8.手柄,9.連接芯,10.連接套,10_1.卡頭,10-2.條形槽,11.銷,12.連接座,13.外彈簧管。
具體實施方式
現在結合附圖和優選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這些附圖均為簡化的示意圖,僅以示意方式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基本結構,因此其僅顯示與本實用新型有關的構成。參照圖7至
圖15說明本實用新型的臨床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圖7,一種四連桿結構止血夾組件在初始閉合狀態,可順利貫穿到內窺鏡的通道內,并插入到體腔內。連接套10與連接座12通過連接芯9緊密連接一起,外彈簧管13通過激光焊接固定在連接座12上,可通過外彈簧管13來控制止血夾組件的進退。參照圖8,通過手柄8滑環7向夾頭部件方向滑動,助推管7-1固定在滑環7上,助推管7-1也一起向前滑動驅動拉索5,拉索5通過固定套6-3與拉桿6固定,當拉索5向前時,推動四連桿機構上的兩個連桿2,帶動止血夾頭I打開。因為采用了四連桿機構,打開后,可通過控制手柄8上的滑環7前后、多次打開閉合止血夾頭1,以便確認夾到合適的位置。參照圖9,
圖1,通過收緊滑環7,反向與夾頭部件滑動,可閉合止血夾頭1,把持活體組織。參照
圖10,
圖1,通過繼續收緊手柄8滑環7,反向與夾頭部件滑動,可基本完全閉合止血夾頭1,此時可確認止血效果,如果效果不佳,可重復以上二個步驟,直到產生理想的止血效果為止。參照
圖11,
圖1,通過繼續收緊手柄8滑環7,此時因為連接套10是通過連接套10上的卡頭10-1通過彈性變形固定在夾頭座3上的卡槽3-1內,當連接套的卡頭10-1受到一定的拉力時,因為連接套10上開有條形槽10-2,連接套的會因為彈性變形,使夾頭座縮進連接套。產生的效果是連接套會相應地壓迫止血夾的四連桿構的連桿2,因為止血夾的四連桿構是剛性的,從而也促使止血夾的夾頭I進一步閉合,壓緊夾頭內的活體組織。參照
圖12,通過繼續收緊手柄8滑環7,反向與夾頭部件滑動,此時夾頭座3繼續向后運動時,夾頭座3的端部,會與連接套10的內臺階相接觸,此時夾頭座3與連接套10的相對運動已完成,此時連接套10也將四連桿的連桿2部分完全包容在內,從而完成的止血夾頭I的鎖定。參照
圖13,通過繼續收緊手柄8滑環7,反向與夾頭部件滑動,當夾頭座3與連接套10相對運動完成后,此時繼續收緊滑環7,由于拉桿6前端的銷接孔6-1為半包圍形式,半包圍的開口小于銷11的直徑,此時的止血夾在拉索5的更大拉力時,拉桿6的半包圍的銷接孔6-1變形,拉桿6與銷11分開,實現拉索5與夾頭部件的脫離,在拉桿6與銷11分離后一小段距離后,拉桿6前端的半包圍部位會與連接芯9相接觸。參照
圖14,
圖1,通過繼續收緊手柄8滑環7,反向與夾頭部件滑動,當拉桿6與銷11脫離動作完成后,此時繼續收緊滑環7,由于拉桿6前端的半包圍部位會與連接芯9相接觸,連接芯9中間開有槽口,在受到一定的向后的拉力后,會向內變形,拉桿6將帶動連接芯9向后動作。因為連接套10是通過連接芯9與連接座12連接在一起的,連接芯9向后動作后,連接套10和連接座12便沒有了連接關系,從而完成了連接套10和連接座12的脫離。參照
圖15,是連接套10和連接座12的脫離后的效果圖,此時已完成了止血操作的基本動作,此時只要將剩下的連接座12通過外彈簧管13,從內窺鏡向外抽取,退出,便完成了整個操作。以上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各種舉例說明不對本實用新型的實質內容構成限制,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閱讀了說明書后可以對以前所述的具體實施方式
做修改或變形,而不背離發明的實質和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四連桿結構的止血夾,具有夾頭部件、外管部件、拉索(5)與手柄(8),拉索(5)通過滑環(7)與手柄(8)相連,外管部件與手柄(8)固定連接,其特征在于夾頭部件是由兩個夾頭(I)與兩個連桿(2)組成,夾頭(I)的夾柄(4)與連桿(2)組成四連桿結構,兩個夾頭(I)銷接在夾頭座(3)上,夾頭座(3)與外管部件連接,兩個連桿(2)銷接在設置于拉索(5 )前端的拉桿(6 )上,所述的止血夾,通過滑環(7 )在手柄(8 )上的滑動,拉動拉索(5 )前后運動,通 過拉桿(6)帶動四連桿結構運動,實現夾頭(I)的閉合與張開。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四連桿結構的止血夾,其特征在于外管部件由外管與連接套(10)組成,前端為連接套(10),夾頭座(3)的裝配部設置在連接套(10)內,夾頭座(3)上設置卡槽(3-1 ),連接套(10)上設置卡頭(10-1 ),夾頭座(3)與連接套(10)通過卡頭(10-1)與卡槽(3-1)卡接,所述的止血夾,在拉索(5)更大拉力時,通過卡頭(10-1)的彈性變形滑出卡槽(3-1),能把整個夾頭座(3 )拉入連接套(10 )。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四連桿結構的止血夾,其特征在于拉桿(6)前端的銷接孔(6-1)為半包圍形式,半包圍的開口小于銷(11)的直徑,所述的止血夾在拉索(5)的更大拉力時,拉桿(6)的半包圍的銷接孔變形,拉桿(6)與銷(11)分開,實現拉索(5)與夾頭部件的脫離。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四連桿結構的止血夾,其特征在于外管部件的外管與連接套(10)間還設置有連接座(12),連接套(10)與連接座(12)由連接芯(9)連接,所述的連接芯(9)適于被后移的拉桿(6)推動而脫離與連接套(10)的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四連桿結構的止血夾,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連接芯(9)適于被后移的拉桿(6)推動而脫離與連接套(10)的連接結構是,連接套(10)的徑向收口扣在連接芯(9)外圈的槽口內,連接芯(9)槽口前的凸起適于被拉桿(6)壓迫作徑向收縮退出與連接套(10)的配合。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四連桿結構的止血夾,具有夾頭部件、外管部件、拉索與手柄,拉索通過滑環與手柄相連,外管部件與手柄固定連接,夾頭部件是由兩個夾頭與兩個連桿組成,夾頭的夾柄與連桿組成四連桿結構,兩個夾頭銷接在夾頭座上,夾頭座與外管部件連接,兩個連桿銷接在設置于拉索前端的拉桿上,所述的止血夾,通過滑環在手柄上的滑動,拉動拉索前后運動,通過拉桿帶動四連桿結構運動,實現夾頭的閉合與張開,本實用新型的止血夾可多次靈活打開閉合,最適合于體腔內止血的一種治療裝置。
文檔編號A61B17/128GK202776449SQ201220160369
公開日2013年3月13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16日 優先權日2012年4月16日
發明者徐紅, 李國來, 朱偉 申請人:常州市久虹醫療器械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