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肌松監測儀手指及前臂固定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936582閱讀:399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肌松監測儀手指及前臂固定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技術領域,是ー種使用肌松監測儀進行肌松監測時用于固定手掌和前臂的肌松監測儀手指及前臂固定裝置。
背景技術
在臨床醫療活動中,外科手術的病人常需要接受全身麻酔,全身麻酔過程中使用肌松藥后的病人肌肉松弛,無法活動、呼吸,需要用呼吸機等輔助裝置維持生命。若在肌松藥作用未完全消除時患者脫離呼吸機等輔助裝置,即會出現不能正常呼吸而危及生命,因此往往需要進行肌松藥作用監測,以指導肌松藥的臨床應用,決定肌松藥逆轉的時機和拮抗藥的用量以及減少術后肌松藥殘余引起的呼吸抑制。臨床常用的肌松監測方法包括肌機械描記法、肌電描記法、肌音描記法和肌加速度描記法。其中肌加速度描記法所使用的肌松 監測儀具有便于攜帶安裝、價格相對低廉、監測結果較精確等優點,已成為臨床上最為常用的監測方法。尺神經-拇內收肌是目前公認最準確、最方便的使用的肌松監測儀進行外周監測的部位,已成為監測肌松的金標準,通過電刺激該處神經引起肌肉顫動的程度來評價肌松程度。臨床上用肌加速度描記法監測肌松吋,需要將擬監測手掌進行固定以減少監測過程的手掌移動造成的測量誤差,固定越好,測量精確性就越高。通常方法是將病人的ー側手臂放置在手術床搭手架上,使用配套固定裝置固定,此裝置手柄部為片狀,可被食指與中指夾住,其上有一弧形支架可使拇指固定其上,通過固定帶將固定裝置與拇指以外的其他四指固定在掌面上,固定后手掌呈自然張開狀態。連接好線路后通過加速度儀刺激體表神經并監測效應部位肌肉的運動幅度來反映肌肉松馳的程度。但這樣的加速度儀配套固定裝置僅僅是將拇指及手掌固定起來,對尺神經進行電刺激時都會不同程度的導致前臂、手掌及手指的晃動,從而影響肌松監測效果。為解決此問題,通常需要額外使用固定帶將手掌、手臂與搭手架固定在一起,但這樣做増加了準備工作的復雜性,缺少經驗的使用者需摸索才能掌握最佳的固定方法。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ー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能有效固定前臂、手掌和手指的肌松監測儀手指及前臂固定裝置。本實用新型由前臂固定器、手掌固定器兩部分組成。所說的前臂固定器呈扁長方體形,扁長方體的上表面呈弧形凹陷,凹陷面的形狀與前臂的背面匹配,以使前臂擱置在上感覺舒適,前臂固定器的左右兩側設有固定帶,位于上表面兩側的為前臂固定帶,用于將前臂固定于前臂固定器,位于下表面兩側的為手架固定帶,用于將前臂固定器固定于搭手架,前臂固定器的前端端面中央設有ー個連接槽,該連接槽用于與手掌固定器連接;所說的手掌固定器呈扁長方體形,扁長方體的上表面凹陷,其為手掌面,凹陷面的形狀與手背匹配,以使手背擱置在上感覺舒適,手掌固定器的左右兩側設有固定帶,位于上表面兩側的為手掌固定帶,用于將手掌固定于手掌固定器,位于下表面兩側的為手架固定帶,用于將手掌固定器固定于搭手架,手掌固定器的手掌面上設有手指固定環,兩個相鄰的手指固定環固定于手掌面上食指和中指的相應部位,用于套在食指和中指的指跟處將食指和中指固定,另一拇指固定環通過固定桿設于上述兩環斜上方拇指功能位的相應位置,以使拇指以功能位固定在手掌固定器上,手掌固定器的后端端面中央設有ー個連接桿,連接桿的形狀大小與前臂固定器前端端面中央所設的連接槽匹配,用于插入該連接槽與前臂固定器連接并調整與前臂固定器的之間的距離。使用時將食指與中指套入手掌固定器內,拇指固定在拇指固定桿上的拇指固定環,用手掌固定帶將手掌固定在手掌固定器上,將手掌固定器的連接桿插入前臂固定器的連接槽并根據手掌和前臂的長度調整手掌固定器和前臂固定器之間的間距,用前臂固定帶將前臂固定于前臂固定器,分別用掌部手架固定帶和臂部手架固定帶將手掌固定器和前臂固定器固定于搭手架。此時,手掌、拇指及前臂的位置都被穩妥固定,即可按常規進行肌松監測。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能有效固定手掌、前臂、食指、中指和拇指,在對 尺神經進行電刺激時不再出現前臂、手掌及手指的晃動,有利于確保肌松監測儀對肌松的準確監測。

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前臂固定器的前端端面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手掌固定器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現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由前臂固定器I和手掌固定器2組成。前臂固定器I呈扁長方體形,扁長方體的上表面呈弧形凹陷,凹陷面的形狀與前臂的背面匹配,前臂固定器的左右兩側設有固定帶,位于上表面兩側的為前臂固定帶1.1,位于下表面兩側的為臂部手架固定帶
I.2,前臂固定器I的前端端面中央設有ー個連接槽I. 3 ;手掌固定器2呈扁長方體形,扁長方體的上表面凹陷,其為手掌面,凹陷面的形狀與手背匹配,手掌固定器的左右兩側設有固定帶,位于上表面兩側的為手掌固定帶2. 4,位于下表面兩側的為掌部手架固定帶2. 5,手掌固定器2的手掌面上設有手指固定環2. 2,兩個相鄰的手指固定環2. 2固定于手掌面上食指和中指的相應部位,用于套在食指和中指的指跟處將食指和中指固定,姆指固定環2. 3通過固定桿設于手指固定環2. 2斜上方拇指功能位的相應位置,以使拇指以功能位固定在手掌固定器2上,手掌固定器2的后端端面中央設有ー個連接桿2. 1,連接桿2. I的形狀大小與前臂固定器I前端端面中央所設的連接槽I. 3匹配,用于插入連接槽I. 3與前臂固定器I連接并調整與前臂固定器I之間的距離。本實用新型可根據需要做成不同的規格型。
權利要求1.肌松監測儀手指及前臂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由前臂固定器(I)和手掌固定器(2)組成,前臂固定器(I)呈扁長方體形,扁長方體的上表面呈弧形凹陷,凹陷面的形狀與前臂的背面匹配,前臂固定器的左右兩側設有固定帶,位于上表面兩側的為前臂固定帶(I. I),位于下表面兩側的為臂部手架固定帶(I. 2),前臂固定器(I)的前端端面中央設有ー個連接槽(I. 3);手掌固定器(2)呈扁長方體形,扁長方體的上表面凹陷,其為手掌面,凹陷面的形狀與手背匹配,手掌固定器的左右兩側設有固定帶,位于上表面兩側的為手掌固定帶(2. 4),位于下表面兩側的為掌部手架固定帶(2. 5),手掌固定器(2)的手掌面上設有手指固定環,兩個相鄰的手指固定環(2. 2)固定于手掌面上食指和中指的相應部位,拇指固定環(2. 3)通過固定桿設于手指固定環(2. 2)斜上方拇指功能位的相應位置,手掌固定器(2)的后端端面中央設有ー個連接桿(2. 1),連接桿(2. I)的形狀大小與前臂固定器前端端面中央所設的連接槽(I. 3)匹配,用于插入連接槽(I. 3)與前臂固定器(I)連接并調整與前臂固定器之間的距離。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技術領域,是一種使用肌松監測儀進行肌松監測時用于固定手掌和前臂的肌松監測儀手指及前臂固定裝置。其由前臂固定器(1)和手掌固定器(2)組成,前臂固定器(1)呈扁長方體形,左右兩側設有前臂固定帶(1.1)和臂部手架固定帶(1.2),前端端面中央設有連接槽(1.3);手掌固定器(2)呈扁長方體形,左右兩側設有手掌固定帶(2.4)和掌部手架固定帶(2.5),手掌固定器(2)的手掌面上設有手指固定環(2.2)和拇指固定環(2.3),手掌固定器(2)后端端面中央設有連接桿(2.1),用于插入連接槽(1.3)與前臂固定器(1)連接并調整與前臂固定器(1)之間的距離。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能有效固定手掌、前臂、食指、中指和拇指,有利于確保肌松監測儀對肌松的準確監測。
文檔編號A61G13/12GK202605197SQ20122024398
公開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28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28日
發明者王振猛, 張金旻, 張成密, 俞衛鋒 申請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軍醫大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