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輸液輸血止液報警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輸液裝置,具體涉及一種可及時傳感排氣的輸液輸血止液報警裝置,屬于醫療器械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在現有技術中,為了防止臨床輸液時藥液滴注完以后血液回流或是空氣進入血管,通常在輸液器的滴管中設置漂浮瓣膜或浮塞等裝置,當藥液流盡時,漂浮瓣膜或浮塞等裝置隨藥液下沉對滴管出液口進行堵塞,從而有效實現對滴管出液的阻隔。現有技術中,中國專利文獻CN201618231U公開了一種輸液器,其在莫非氏管內就設置了漂浮瓣膜,所述漂浮瓣膜可以實現對莫非氏管的止液;當藥液流盡時,漂浮瓣膜隨藥液下沉對莫非氏管內的過濾網進行堵塞,從而實現了對莫非氏管的止液,進一步防止了血·液回流。但是,當漂浮瓣膜對過濾網進行封閉后,其實現了對滴管和下輸液管之間的隔絕,那么在莫非氏管下端輸液管中就會殘留一些液體,由于此時漂浮瓣膜已將過濾網堵塞,下輸液管內部的壓力不足以使這些藥液下行輸入人體,導致藥液的浪費,也使得病人不能獲得足夠的藥量。尤其當腫瘤病人輸液時,抗腫瘤藥物價格昂貴,藥液的浪費還導致病人經濟負擔的增加。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現有技術中漂浮瓣膜或浮塞等裝置隨藥液下沉對滴管出液口進行堵塞導致滴管下端輸液管中的液體不能下行,而提供一種既能防止回血,又能使藥液充分用盡的輸液輸血止液報警裝置。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輸液輸血止液報警裝置,包括輸液軟管、滴管、穿刺針、所述滴管上部設置穿刺針,下部設置有出液口,所述穿刺針用于連接輸液瓶,所述出液口連接所述輸液軟管,所述滴管內設置有安全閥,所述安全閥內徑小于所述滴管內徑;在所述輸液軟管與所述出液口的連接處設置有連接頭,所述連接頭用于貫通連接所述輸液軟管與所述出液口;在所述連接頭上設置有可控制啟閉的進氣口。還設置有液位監控裝置,所述液位監控裝置具有本體,在所述本體上開設有用于夾持所述滴管的夾持槽;還設置有紅外線發射模塊、紅外線接收模塊、存儲有液位閾值的控制器和報警接收器,所述紅外線發射模塊發射紅外線檢測所述滴管中液體的液位,并將檢測的液位發送到紅外線接收模塊中,所述紅外線接收模塊將其接收的液位信號發送至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調取所述液位閾值進行對比,當液位信號數值低于所述液位閾值時,所述控制器向所述報警接收器發出控制指令控制所述報警接收器的報警模塊開啟,當液位信號數值高于所述液位閾值時,所述控制器不發出任何指令。所述液位閾值設置為液面到達所述滴管的出液口頂端處。[0011]所述連接頭由上連接頭與下連接頭組成,所述上連接頭與下連接頭皆為圓柱形,所述上連接頭的外徑大于所述下連接頭的外徑,所述上連接頭連接所述出液口,所述下連接頭連接所述輸液軟管,所述進氣口設置在所述上連接頭上。還設置有與所述進氣口形狀相適配的進氣堵頭,所述進氣堵頭用于封堵所述進氣□。所述進氣堵頭延伸設置有與所述連接頭相連接的連接部。所述安全閥包括硬膠本體和軟膠底座;在所述硬膠本體底部具有硬膠本體連接部,在所述軟膠底座上設置有與所述硬膠本體連接部配合連接的軟膠底座連接部,所述硬膠本體連接部與所述軟膠底座連接部相配合實現所述軟膠底座與所述硬膠本體的連接;在所述硬膠本體的邊緣朝向遠離所述軟膠底座的方向,垂直于所述硬膠本體設置有多個均勻分布的硬膠平衡件。 所述安全閥包括硬膠本體和軟膠底座;所述硬膠本體包括中空上本體和中空下本體,在所述上本體上向下延伸設置有具有連接孔的連接桿,所述下本體向上延伸設置有與所述連接孔相適配進行插接的連接端頭;或在所述上本體上向下延伸設置有端連接頭,在所述下本體向上延伸設置有具有與所述連接頭相適配進行插接的連接孔的連接桿;所述下本體底部具有硬膠本體連接部,在所述軟膠底座上設置有與所述硬膠本體連接部配合連接的軟膠底座連接部,所述硬膠本體連接部與所述軟膠底座連接部相配合實現所述軟膠底座與所述硬膠本體的連接。所述上本體為上部呈錐形,下部呈圓柱形,所述下本體呈圓柱形;所述上本體和下本體表面具有若干凸棱。所述安全閥包括硬膠本體和軟膠底座,所述硬膠本體包括硬膠環和環形硬膠底座,所述軟膠底座適于對所述出液口進行封閉,所述硬膠環適于嵌套于所述環形硬膠底座內,對位于所述硬膠環和所述環形硬膠底座之間的軟膠底座進行固定。在所述環形硬膠底座內,朝向環心延伸設置有環形邊緣;所述軟膠底座包括上端開口的中空圓柱形軟膠底座連接部以及在所述上端開口處朝向遠離開口中心延伸設置的環形軟膠底座邊緣,所述環形軟膠底座邊緣的外徑小于所述環形邊緣的外徑且大于所述環形邊緣的內徑。 所述軟膠底座連接部的底端在遠離所述硬膠環的方向凸出于環形硬膠底座底端。所述軟膠底座連接部的直徑為所述環形硬膠底座內徑的2/3_4/5。在所述環形硬膠底座上均勻分布設置有漏液孔。還包括流控開關,所述流控開關設置在所述輸液軟管上。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相比現有技術具有以下優點(I)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輸液輸血止液報警裝置,包括輸液軟管、滴管、穿刺針、所述滴管內設置有安全閥,所述安全閥內徑小于所述滴管內徑;在所述輸液軟管與所述出液口的連接處設置有連接頭,所述連接頭用于貫通連接所述輸液軟管與所述出液口 ;在所述連接頭上設置有可控制啟閉的進氣口。輸液時,液體進入滴管內,安全閥在浮力的作用下漂浮在滴管內,液體通過出液口進入輸液軟管,對人體進行輸液;當輸液完成時,安全閥隨著液面下降而下降,所述安全閥的軟膠底座封堵所述出液口,此時在滴管下端的輸液軟管中還殘留藥液,由于軟膠底座的封堵作用,藥液不能下行。打開進氣口上的進氣堵頭,空氣進入滴管下部的輸液軟管,在氣壓的作用下,殘留藥液下行,完全排光。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多功能輸液器既能防止回血,又能將藥液全部輸完,能夠避免浪費,對于輸送抗腫瘤藥物等昂貴的藥液具有重要意義。(2)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輸液輸血止液報警裝置,還設置有液位監控裝置,所述液位監控裝置具有本體,在所述本體上開設有用于夾持所述滴管的夾持槽;還設置有紅外線發射模塊、紅外線接收模塊、存儲有液位閾值的控制器和報警接收器,所述紅外線發射模塊發射紅外線檢測所述滴管中液體的液位,并將檢測的 液位發送到紅外線接收模塊中,所述紅外線接收模塊將其接收的液位信號發送至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調取所述液位閾值進行對比,當液位信號數值低于所述液位閾值時,所述控制器向所述報警接收器發出控制指令控制所述報警接收器的報警模塊開啟,當液位信號數值高于所述液位閾值時,所述控制器不發出任何指令。當所述液位閾值設置為液面到到達所述滴管的出液口頂端時,安全閥接觸出液口時,所述報警模塊隨即發出報警聲提醒醫護人員即使打開排水堵頭上的蓋子,使得殘留藥液及時輸入病患身體,避免病患痛苦,使得輸液更加安全。所述接收器可以設置在離所述液位監控裝置的本體100米以內的地方,因此,醫護人員不用守候在病房,只要在設置有接收器的監控室內即可在液位低于液位閾值時,及時接到報警信號到達病房,打開進氣堵頭,使藥液全部輸完,,減輕了醫護人員的負擔。(3)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輸液輸血止液報警裝置,還設置有與所述進氣口形狀適配的進氣堵頭,所述進氣堵頭用于封堵所述進氣口,所述進氣堵頭延伸設置有與所述連接頭相連接的連接部。進氣口上的進氣堵頭可以方便地打開和關閉,能夠及時排光藥液。(4)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輸液輸血止液報警裝置的安全閥,由于在所述硬膠本體的邊緣朝向遠離所述軟膠底座的方向,垂直于所述硬膠本體設置有多個均勻分布的硬膠平衡件,所述硬膠平衡件能保持輸液止液浮塞的平衡,使輸液止液浮塞在重力作用下下降到出液口時保持平穩,軟膠底座能夠保持平整地封堵出液口,而不會出現密封位置偏移或傾斜的狀況,可長時間、完全地防止血液回流。同時,所述硬膠平衡件能達到圓柱型浮塞的效果,減少了所述硬膠本體的材料使用,并且能夠防止因浮塞過重而在液體還未完全通過出液口時就完成了對所述出液口的封堵。(5)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輸液輸血止液報警裝置的安全閥,所述安全閥包括硬膠本體和軟膠底座;所述硬膠本體包括上本體和下本體,所述上本體和所述下本體設置為中空形狀,所述上本體和下本體通過連接桿連接,所述下本體底部具有硬膠本體連接部,所述上本體和下本體表面具有若干凸棱,在所述軟膠底座上設置有與所述硬膠本體連接部配合連接的軟膠底座連接部,所述硬膠本體連接部與所述軟膠底座連接部相配合實現所述軟膠底座與所述硬膠本體的連接。所述上本體有利于安全閥克服水中阻力,所述上本體和所述下本體設置為中空形狀有利于增加浮力。(6)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輸液輸血止液報警裝置的安全閥,所述安全閥包括硬膠本體和軟膠底座;所述硬膠本體包括硬膠環和硬膠底座,所述硬膠環適于嵌入所述硬膠底座并將所述軟膠底座固定在所述硬膠底座中,所述軟膠底座連接部朝向所述硬膠環方向。所述安全閥結構簡單,減少了所述硬膠本體的材料使用,軟膠底座能夠保持平整地封堵出液口,而不會出現密封位置偏移或傾斜的狀況,可長時間、完全地防止血液回流。所述安全閥在所述環形硬膠底座上等距離設置有漏液孔,所述漏液孔能夠減輕安全閥的重量,增加浮力,增加液體的流速,使水流更加均勻,使得所述安全閥能夠更加穩定地下落。
為了使實用新型的內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其中圖I是本實用新型所述輸液輸血止液報警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所述輸液輸血止液報警裝置的安全閥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所述輸液輸血止液報警裝置的安全閥的另一種結構示意圖。圖4是圖3所述安全閥的A-A剖視圖。圖5是圖2和圖3所述安全閥的硬膠本體的仰視圖。圖6是圖2和圖3所述安全閥的軟膠底座的示意圖。圖7是本實用新型所述輸液輸血止液報警裝置的安全閥的又一種結構示意圖。圖8是本實用新型所述輸液輸血止液報警裝置的進氣口的示意圖。圖9是本實用新型所述輸液輸血止液報警裝置的液位監控裝置的示意圖圖中附圖標記表不為I-輸液軟管,2-滴管,3-穿刺針,4-出液口,5-安全閥,7-進氣口,8-液位監控裝置,9-本體,10-夾持槽,11-上連接頭,12-下連接頭,13-進氣堵頭,14-連接部,15-硬膠本體,16-軟膠底座,17-硬膠本體連接部,18-軟膠底座連接部,19-硬膠平衡件,20-上本體,21-下本體,22-連接桿,23-凸棱,24-流控開關,25-硬膠環,26—硬膠底座,27-環形邊緣,28-環形軟膠底座邊緣,29-漏液口。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I一圖9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輸液輸血止液報警裝置,包括輸液軟管
I、滴管2、穿刺針3、所述滴管2上部設置穿刺針3,下部設置有出液口 4,所述穿刺針3用于連接輸液瓶,所述出液口 4連接所述輸液軟管I,所述滴管2內設置有安全閥5,所述安全閥5內徑小于所述滴管2內徑,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安全閥5包括硬膠本體15和軟膠底座16,在所述硬膠本體15底部具有硬膠本體連接部17,在所述軟膠底座16上設置有與所述硬膠本體連接部17配合連接的軟膠底座連接部18,所述硬膠本體連接部17與所述軟膠底座連接部18相配合實現所述軟膠底座16與所述硬膠本體15的連接;在所述硬膠本體15的邊緣朝向遠離所述軟膠底座16的方向,垂直于所述硬膠本體15設置有多個均勻分布的硬膠平衡件19,如圖2、圖5、圖6所示。在所述輸液軟管I與所述出液口 4的連接處設置有連接頭,所述連接頭用于貫通連接所述輸液軟管I與所述出液口 4 ;在所述連接頭上設置有可控制啟閉的進氣口 7。在本實施例中,所述連接頭由上連接頭11與下連接頭12組成,所述上連接頭11與下連接頭12皆為圓柱形,所述上連接頭11的外徑大于所述下連接頭12的外徑,所述上連接頭11連接所述出液口 4,所述下連接頭12連接所述輸液軟管I,所述進氣口7設置在所述上連接頭11上。在其他實施方式中,所述安全閥5包括硬膠本體15和軟膠底座16 ;所述硬膠本體15包括中空上本體20和中空下本體21,在所述上本體20上向下延伸設置有具有連接孔的連接桿22,所述下本體21向上延伸設置有與所述連接孔相適配進行插接的連接端頭;在本實施例中,所述上本體20為上部呈錐形,下部呈圓柱形,所述下本體21呈圓柱形;所述上本體20和下本體21表面具有若干凸棱23。所述下本體21底部具有硬膠本體連接部17,在所述軟膠底座16上設置有與所述硬膠本體連接部17配合連接的軟膠底座連接部18,所述硬膠本體連接部17與所述軟膠底座連接部18相配合實現所述軟膠底座16與所述硬膠本體15的連接。在其他實施方式中,也可以在所述上本體20上向下延伸設置有連接端頭,在所述下本體21向上延伸設置有具有與所述連接端頭相適配進行插接的連接孔的連接桿22,如圖3-圖6所示。作為可以變換的實施方式,所述安全閥5包括硬膠本體15和軟膠底座16 ;所述硬膠本體15包括硬膠環25和環形硬膠底座26 ;所述軟膠底座16適于對所述出液口 4進行封閉;所述硬膠環25適于嵌套于所述環形硬膠底座26內,對位于所述硬膠環25和所述環形硬膠底座26之間的軟膠底座16進行固定。進一步地,在所述環形硬膠底座26內,朝向環心延伸設置有環形邊緣27 ;所述軟膠底座16包括上端開口的中空圓柱形軟膠底座連接部18以及在所述上端開口處朝向遠離開口中心延伸設置的環形軟膠底座邊緣28,所述環形軟膠底座邊緣28的外徑小于所述環·形邊緣27的外徑且大于所述環形邊緣27的內徑。所述軟膠底座連接部18的直徑為所述環形硬膠底座26內徑的2/3,在其他實施方式中,所述軟膠底座連接部18的直徑可以選擇設置為所述環形硬膠底座26內徑的2/3-4/5之間的任意值,如圖7所示。在本實施例中,所述軟膠底座連接部18的底端在遠離所述硬膠環25的方向凸出于環形硬膠底座26底端。在其他實施方式中,所述軟膠底座連接部18的底端可以設置為朝向所述硬膠環25方向。作為可以變換的實施方式,在所述環形硬膠底座26上等距離設置有漏液孔29,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漏液孔29設置為3個,在其他實施方式中,所述漏液孔29可以設置為3-6個之間數量。進一步地,本實用新型所述輸液輸血止液報警裝置還設置有液位監控裝置8,所述液位監控裝置8具有本體9,在所述本體9上開設有用于夾持所述滴管2的夾持槽10 ;還設置有紅外線發射模塊、紅外線接收模塊、存儲有液位閾值的控制器和報警接收器,所述紅外線發射模塊發射紅外線檢測所述滴管2中液體的液位,并將檢測的液位發送到紅外線接收模塊中,所述紅外線接收模塊將其接收的液位信號發送至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調取所述液位閾值進行對比,當液位信號數值低于所述液位閾值時,所述控制器向所述報警接收器發出控制指令控制所述報警接收器的報警模塊開啟,當液位信號數值高于所述液位閾值時,所述控制器不發出任何指令。所述接收器設置在離液位監控裝置的本體9 一百米以內皆可接收到信號。在本實施例中,液位閾值設置為當液面到所述滴管2的出液口 4頂端處。當紅外線接收模塊檢測到液位信號數值低于所述液位閾值,所述控制器向所述報警接收器發出控制指令控制所述報警接收器的報警模塊開啟。在其他實施方式中,所述液位閾值設置為當液面到所述滴管2的任意位置都可,如圖I和圖9所示。作為可以變換的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輸液輸血止液報警裝置還設置有與所述進氣口 7形狀相適配的進氣堵頭13,所述進氣堵頭13用于封堵所述進氣口 7。作為可以變換的實施方式,所述進氣堵頭13延伸設置有與所述連接頭相連接的連接部14,如圖8所示。作為可以變換的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輸液輸血止液報警裝置還包括流控開關24,所述流控開關24設置在所述輸液軟管I上。使用時,液體進入所述滴管2內,所述安全閥5在浮力的作用下漂浮在所述滴管2內,液體通過所述出液口 4進入所述輸液軟管1,對人體進行輸液;當輸液完成時,所述安全閥5隨著液面下降而下降,所述安全閥5的所述軟膠底座16封堵所述出液口 4,此時在所述滴管2下端的所述輸液軟管I中還殘留藥液,由于軟膠底座16的封堵作用,藥液不能下行。夾持在所述滴管2上的液位監控裝置8中的紅外線發射模塊發射紅外線檢測所述滴管2中的液位,當液位下降到所述滴管2以下,所述安全閥5接觸出液口時,紅外線接收模塊會感應到,所述紅外線接收模塊將其接收的液位信號發送至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調取所述液位閾值進行對比,當檢測到的液位信號數值低于所述液位閾值,控制器將信號輸出到報警接收器控制所述報警模塊的開啟,發出警報聲,提醒醫護人員及時打開所述進氣口 7上的進氣堵頭13,空氣進入所述滴管2下部的輸液軟管1,在氣壓的作用下,殘留藥液下行,得以完全排光。顯然,上述實施例僅僅是為清楚地說明所作的舉例,而并非對實施方式的限定。對于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上述說明的基礎上還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變化或變動。這里無需也無法對所有的實施方式予以窮舉。而由此所引伸出的顯而易見的變化或變動仍處于本實用新型創造的保護范圍之中。
權利要求1.一種輸液輸血止液報警裝置,包括輸液軟管(I)、滴管(2 )、穿刺針(3 )、所述滴管(2 )上部設置穿刺針(3),下部設置有出液口(4),所述穿刺針(3)用于連接輸液瓶,所述出液口(4 )連接所述輸液軟管(I),其特征在于,所述滴管(2 )內設置有安全閥(5 ),所述安全閥(5 )內徑小于所述滴管(2)內徑; 在所述輸液軟管(I)與所述出液口(4)的連接處設置有連接頭,所述連接頭用于貫通連接所述輸液軟管(I)與所述出液口(4); 在所述連接頭上設置有可控制啟閉的進氣口( 7 )。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輸液輸血止液報警裝置,其特征在于,還設置有液位監控裝置(8),所述液位監控裝置(8)具有本體(9),在所述本體(9)上開設有用于夾持所述滴管(2)的夾持槽(10);還設置有紅外線發射模塊、紅外線接收模塊、存儲有液位閾值的控制器和報警接收器,所述紅外線發射模塊發射紅外線檢測所述滴管(2)中液體的液位,并將檢測的液位發送到紅外線接收模塊中,所述紅外線接收模塊將其接收的液位信號發送至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調取所述液位閾值進行對比,當液位信號數值低于所述液位閾值時,所述控制器向所述報警接收器發出控制指令控制所述報警接收器的報警模塊開啟,當液位信號數值高于所述液位閾值時,所述控制器不發出任何指令。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輸液輸血止液報警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位閾值設置為液面到達所述滴管(2)的出液口(4)頂端處。
4.根據權利要求I或2或3所述的輸液輸血止液報警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頭由上連接頭(11)與下連接頭(12)組成,所述上連接頭(11)與下連接頭(12)皆為圓柱形,所述上連接頭(11)的外徑大于所述下連接頭(12)的外徑,所述上連接頭(11)連接所述出液口(4),所述下連接頭(12)連接所述輸液軟管(I ),所述進氣口(7)設置在所述上連接頭(11)上。
5.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輸液輸血止液報警裝置,其特征在于,還設置有與所述進氣口(7)形狀相適配的進氣堵頭(13),所述進氣堵頭(13)用于封堵所述進氣口(7)。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輸液輸血止液報警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氣堵頭(13)延伸設置有與所述連接頭相連接的連接部(14)。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輸液輸血止液報警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閥(5)包括硬膠本體(15)和軟膠底座(16);在所述硬膠本體(15)底部具有硬膠本體連接部(17),在所述軟膠底座(16)上設置有與所述硬膠本體連接部(17)配合連接的軟膠底座連接部(18),所述硬膠本體連接部(17 )與所述軟膠底座連接部(18 )相配合實現所述軟膠底座(16 )與所述硬膠本體(15)的連接;在所述硬膠本體(15)的邊緣朝向遠離所述軟膠底座(16)的方向,垂直于所述硬膠本體(15)設置有多個均勻分布的硬膠平衡件(19)。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輸液輸血止液報警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閥(5)包括硬膠本體(15)和軟膠底座(16 );所述硬膠本體(15 )包括中空上本體(20 )和中空下本體(21),在所述上本體(20)上向下延伸設置有具有連接孔的連接桿(22),所述下本體(21)向上延伸設置有與所述連接孔相適配進行插接的連接端頭; 或在所述上本體(20)上向下延伸設置有端連接頭,在所述下本體(21)向上延伸設置有具有與所述連接頭相適配進行插接的連接孔的連接桿(22); 所述下本體(21)底部具有硬膠本體連接部(17),在所述軟膠底座(16)上設置有與所述硬膠本體連接部(17)配合連接的軟膠底座連接部(18),所述硬膠本體連接部(17)與所述軟膠底座連接部(18)相配合實現所述軟膠底座(16)與所述硬膠本體(15)的連接。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輸液輸血止液報警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本體(20)為上部呈錐形,下部呈圓柱形,所述下本體(21)呈圓柱形;所述上本體(20)和下本體(21)表面具有若干凸棱(23)。
10.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輸液輸血止液報警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閥(5)包括硬膠本體(15)和軟膠底座(16),所述硬膠本體(15)包括硬膠環(25)和環形硬膠底座(26),所述軟膠底座(16)適于對所述出液口(4)進行封閉,所述硬膠環(25)適于嵌套于所述環形硬膠底座(26 )內,對位于所述硬膠環(25 )和所述環形硬膠底座(26 )之間的軟膠底座(16 )進行固定。
11.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輸液輸血止液報警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環形硬膠底座(26)內,朝向環心延伸設置有環形邊緣(27);所述軟膠底座(16)包括上端開口的中空圓柱形軟膠底座連接部(18)以及在所述上端開口處朝向遠離開口中心延伸設置的環形軟膠底座邊緣(28),所述環形軟膠底座邊緣(28)的外徑小于所述環形邊緣(27)的外徑且大于所述環形邊緣(27)的內徑。
12.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輸液輸血止液報警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軟膠底座連接部(18 )的底端在遠離所述硬膠環(25 )的方向凸出于環形硬膠底座(26 )底端。
1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輸液輸血止液報警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軟膠底座連接部(18)的直徑為所述環形硬膠底座(26)內徑的2/3-4/5。
14.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輸液輸血止液報警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環形硬膠底座(26)上均勻分布設置有漏液孔(29)。
15.根據權利要求I或2或3所述的輸液輸血止液報警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流控開關(24),所述流控開關(24)設置在所述輸液軟管(I)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輸液裝置,具體涉及一種可及時傳感排氣的輸液輸血止液報警裝置,屬于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包括輸液軟管、滴管、穿刺針、所述滴管上部設置穿刺針,下部設置有出液口,所述穿刺針用于連接輸液瓶,所述出液口連接所述輸液軟管,所述滴管內設置有安全閥,所述安全閥內徑小于所述滴管內徑;在所述輸液軟管與所述出液口的連接處設置有連接頭,所述連接頭用于貫通連接所述輸液軟管與所述出液口;在所述連接頭上設置有可控制啟閉的進氣口。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輸液輸血止液報警裝置既能防止回血,又能將藥液全部輸完,能夠避免浪費,對于輸送抗腫瘤藥物等昂貴的藥液具有重要意義。
文檔編號A61M5/168GK202699767SQ20122029506
公開日2013年1月30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21日 優先權日2012年6月21日
發明者汪賢宗 申請人:汪賢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