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新型氣管套管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氣管套管。
背景技術:
現有的氣管套管在一般情況下可以達到保持上呼吸道通暢的目的,但是對于瘢痕體質的病人,由于傳統的硅膠氣管套管的支撐力不夠,患者術后局部瘢痕的增生可能導致頸段氣管的狹窄,不利于上呼吸道的通暢,在吸痰時有阻礙感,并增加呼吸道感染的機會。更為重要的是局部瘢痕的增生往往使得患者拔管困難,導致終生帶管。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具有更好的支撐強度、可有·效預防氣管切開后氣管狹窄、避免在吸痰時有阻礙感現象的新型氣管套管。本實用新型包括外套管和與其配套的內部推拉條、氣囊和氣囊管,所述外套管接頭下部設有手柄,所述內部推拉條上設有支撐柱以增加管壁的支撐力。所述支撐柱為2個,并且設在中間的位置,它們之間的距離為I Cm。所述外套管可以采用質地柔軟的硅膠材料。本實用新型由于采用以上結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支撐強度高、能夠有效預防氣管切開后氣管狹窄、避免吸痰時產生阻礙感的優點。
圖I是本實用新型一種新型氣管套管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I所示內部推拉條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詳細說明如圖I、圖2所示1、外套管,2、內部推拉條,3、氣囊,4、氣囊管,5、支撐柱,6、手柄,7、系帶。其包括外套管和與其配套的內部推拉條、氣囊和氣囊管,所述外套管接頭下部設有手柄,所述內部推拉條上設有支撐柱以增加管壁的支撐力;所述支撐柱為2個,并且設在內部推拉條中間的位置,它們之間的距離為I cm ;所述外套管采用質地柔軟的硅膠材料。本實用新型的使用方法與傳統的硅膠氣管套管的使用方法一致。氣管切開后,將本實用新型置入氣管內,氣囊充氣,固定,吸凈分泌物,并檢查有無出血。由于支撐柱增加了外套管的支撐力,可有效預防由于氣管切開術后局部瘢痕的增生導致的頸段氣管狹窄,減少導致終生帶管的機會;同時,由于外套管采用質地柔軟的硅膠材料,增加了氣管套管的隨動性,可減少其對氣管的刺激,有效緩解患者的不適。以上所述的實施例,只是本實用新型較優選的具體實施方式
之一,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范圍內進行 的通常變化或替換都應該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新型氣管套管,包括外套管和與其配套的內部推拉條、氣囊和氣囊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管接頭下部設有手柄,所述內部推拉條上設有支撐柱。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新型氣管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柱為2個,并且設在內部推拉條中間的位置,它們之間的距離為I Cm。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新型氣管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管采用質地柔軟的硅膠材料,所述手柄的兩端設有系帶。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型氣管套管,屬于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其包括外套管和與其配套的內部推拉條、氣囊和氣囊管,所述外套管接頭下部設有手柄,所述內部推拉條上設有支撐柱以增加管壁的支撐力;所述支撐柱為2個,并且設在內部推拉條中間的位置,它們之間的距離為1㎝;所述外套管采用質地柔軟的硅膠材料。本實用新型由于采用以上結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具有更好的支撐強度、可有效預防氣管切開后氣管狹窄、避免在吸痰時有阻礙感的現象的優點。
文檔編號A61M16/04GK202761871SQ20122049208
公開日2013年3月6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25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25日
發明者劉學鍵 申請人:陳興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