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病人轉運床及其底盤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醫療輔助床具,尤其是一種病人轉運床及其底盤裝置。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病人轉運床的底盤上均設有四個腳輪,腳輪為萬向輪,用于為病人的轉運提供方便。然而,由于四個腳輪均為萬向輪,因此在移動過程中,尤其是在轉彎時極易出現床體因慣性等因素而與墻體或周圍人員發生碰撞的情況,另外,在使用的時候還需將腳輪鎖定以免其自動滑移。針對病床會自動滑移的問題,申請號為2001201153966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病床的腳輪剎車裝置,該剎車裝置設于底盤的前后兩端處,其包括腳踏和剎車桿,剎車桿沿左右方向延伸并且于兩端處分別傳動連接有剎車執行機構,剎車執行機構包括與對應的腳輪對應的偏心裝置、調壓彈簧、鎖定組件等部件或組件,另外,位于底盤前后兩端處的兩個剎車桿之間通過四連桿機構同步傳動連接,即二者的轉動運動完全同步,從而可通過在病人轉運床的一端處操作腳踏來同時對四個腳輪進行剎車或釋放。針對病人轉運床轉彎漂移的問題,有人在上述推車床上加裝了導向輪機構,目前的導向輪機構均是設于底盤中部,其操作柄位于底盤的一側(左側或右側)處,通過其導向輪的下降來為轉運床的轉換提供支點,完成轉運床的順利、平穩轉彎,通常情況下,導向輪是處于折疊的狀態不與地面接觸的。上述病人轉運床雖然分兩步解決了病人轉運床的轉彎漂移以及剎車的問題,但是剎車裝置的操作部件(腳踏)位于轉運床的床頭或床尾處,而導向裝置的操作機構位于轉運床的一側處,這種布置方式對于經常移動的病人轉運床非常不便,尤其是當快速移動轉運床運送病人去急救的時候,如果想避免轉彎時的漂移還要將推車停下才能到床側使用導向裝置,或者需要多人協作,從而增加了醫護人員的勞動量和病人運送的時間。可見,目前的病人轉運床存在剎車和導向無法同時操作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病人轉運床,以解決現有的病人轉運床存在的剎車和導向無法同時操作的問題。同時,本發明的目的還在于提供上述病人轉運床的底盤裝置。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的病人轉運床采用以下技術方案:病人轉運床,包括底盤裝置和床體,底盤裝置包括底盤、設于底盤前后兩端處的兩剎車裝置和裝配在底盤上的導向裝置,剎車裝置包括剎車桿,導向裝置包括導向輪以及用來裝配導向輪的輪架,輪架通過對應的樞軸裝配在底盤上,每個剎車桿上均固定裝配有傳動臂,傳動臂與其所在的剎車桿相交并且位于兩剎車桿上的傳動臂互相對應,互相對應的兩傳動臂的相鄰端均向內延伸,底盤上可轉動的裝配有前后延伸的中控軸,中控軸通過其兩端所設的拐臂將互相對應的兩個傳動臂的相鄰端同步、同向的傳動連接在一起,至少一個剎車桿傳動連接有用于驅使其繞軸線轉動的操縱柄,中控軸上設有用于與輪架頂壓配合控制導向輪高度的凸輪機構。互相對應的傳動臂各自于相鄰端裝配有吊臂,中控軸上的拐臂通過所述吊臂與對應的傳動臂連接。連接有操縱柄的傳動臂在相應的剎車桿上形成平衡梁結構,操縱柄鉸接裝配在底盤上并通過拉桿與對應的傳動臂傳動連接。輪架在底盤上形成定點杠桿機構并且以遠離導向輪的一端為動力接收端。所述輪架的動力接收端通過輪架的彎折而豎起,所述凸輪機構由固定裝配在中控軸上的端面凸輪構成。底盤與輪架之間設有用于下壓導向輪的彈性件。本發明的底盤裝置采用以下技術方案:底盤裝置,用于病人轉運床,包括底盤、設于底盤前后兩端處的兩剎車裝置和裝配在底盤上的導向裝置,剎車裝置包括剎車桿,導向裝置包括導向輪以及用來裝配導向輪的輪架,輪架通過對應的樞軸裝配在底盤上,每個剎車桿上均固定裝配有傳動臂,傳動臂與其所在的剎車桿相交并且位于兩剎車桿上的傳動臂互相對應,互相對應的兩傳動臂的相鄰端均向內延伸,底盤上可轉動的裝配有前后延伸的中控軸,中控軸通過其兩端所設的拐臂將互相對應的兩個傳動臂的相鄰端同步、同向的傳動連接在一起,至少一個剎車桿傳動連接有用于驅使其繞軸線轉動的操縱柄,中控軸上設有用于與輪架頂壓配合控制導向輪高度的凸輪機構。互相對應的傳動臂各自于相鄰端裝配有吊臂,中控軸上的拐臂通過所述吊臂與對應的傳動臂連接,連接有操縱柄的傳動臂在相應的剎車桿上形成平衡梁結構,操縱柄鉸接裝配在底盤上并通過拉桿與對應的傳動臂傳動連接。輪架在底盤上形成定點杠桿機構并且以遠離導向輪的一端為動力接收端。
底盤與輪架之間設有用于下壓導向輪的彈性件。由于本發明的病人轉運床在其每個剎車桿上均固定裝配有傳動臂,傳動臂與其所在的剎車桿相交并且位于兩剎車桿上的傳動臂互相對應,互相對應的兩傳動臂的相鄰端均向內延伸,并且底盤上可轉動的裝配有前后延伸的中控軸,中控軸通過其兩端所設的拐臂將互相對應的兩個傳動臂的相鄰端同步、同向的傳動連接在一起,至少一個剎車桿傳動連接有用于驅使其繞軸線轉動的操縱柄,尤其是中控軸上設有用于與輪架頂壓配合控制導向輪高度的凸輪機構,因此,在使用時,可通過操縱柄來同時驅動兩個剎車裝置動作,并且通過中控軸上的凸輪機構來帶動輪架活動,從而可通過設定凸輪機構的尺寸來調整導向輪與剎車裝置之間的配合關系,通過一個操縱柄來實現對整個病人轉運床的剎車裝置以及導向裝置的控制,解決了現有的病人轉運床存在的剎車和導向無法同時操作的問題。
圖1是本發明的病人轉運床的一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 圖2是圖1中的病人轉運床的底盤裝置的結構示意 圖3是圖1中的病人轉運床的導向輪在轉運床為剎車狀態時的結構示意 圖4是圖1中的病人轉運床的導向輪在轉運床為導向狀態時的結構示意 圖5是圖1中的病人轉運床的導向輪在轉運床為萬向狀態時的結構示意 圖6是本發明的底盤裝置的一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本發明的病人轉運床的一種實施例,如圖1-5所示,包括底盤裝置101和床體102,底盤裝置101包括底盤11,底盤11的前后兩端處各設有一個剎車裝置,每個剎車裝置均包括一個剎車桿12以及受剎車桿12的轉動控制的剎車執行機構13,剎車執行機構13的結構及原理與現有技術中的剎車執行結構相同,此處不予贅述,與現有技術不同的是,剎車裝置的剎車桿12上裝配有傳動臂14,位于兩剎車桿上的傳動臂14互相對應,本實施例中,傳動臂14止旋的裝配在相應的剎車桿上并且形成平衡梁結構,另外,互相對應的傳動臂的相鄰端均向內延伸(即向底盤的中間部分延伸),并且互相對應的傳動臂的相鄰端之間通過中控軸15連接,中控軸15沿前后方向延伸并轉動裝配在底盤11上,其兩端分別設有拐臂16,位于中控軸兩端的兩個拐臂16之間互相平行并且朝中控軸15的徑向同側凸出,互相對應的兩個傳動臂的相鄰端分別設有吊臂17,吊臂17與中控軸15對應端上的拐臂鉸接,從而使得中控軸15將對應的傳動臂14的內端(朝向底盤中間部分的一端)同步、同向的傳動連接在一起,此時不管驅動哪一個剎車桿轉動,兩個剎車裝置的剎車桿都會在中控軸15的作用下同步的動作,但是,為了實現在底盤11的任意端操作,本實施例中在底盤11的兩端處分別設有操縱柄19,操縱柄19采用鉸接在底盤11的對應端的腳踏,腳踏通過拉桿20與對應的傳動臂外端連接,拉桿20的一端與腳踏鉸接,另一端與對應的傳動臂鉸接,當上下扳動腳踏時,傳動臂14帶動兩個剎車裝置同步動作;底盤11上還裝配有導向裝置,導向裝置包括導向輪21以及用來裝配導向輪21的輪架22,輪架22通過對應的樞軸23裝配在底盤11上,本實施例中,樞軸23沿左右方向延伸并使得輪架22在底盤11上形成定點杠桿機構,在此定點杠桿機構中,輪架22以遠離導向輪21的一端為動力接收端,另外,輪架22的動力接收端通過輪架的彎折而豎起并且轉動裝配有滾珠18,底盤11與輪架22之間設有用于下壓導向輪的彈性件,該彈性件在本實施例中采用套在樞軸上的扭簧24,中控軸15上設有用于與輪架頂壓配合控制導向輪高度的凸輪機構,凸輪機構由固定裝配在中控軸15上的端面凸輪25構成。日常使用過程中,往往會將推車床的狀態分為三類:剎車狀態、導向狀態以及萬向狀態,并且剎車裝置與導向輪在上述狀態下`的配合位置關系是現有技術,下面結合這三種狀態來說明本實施例中的病人轉運床的工作原理。剎車狀態:在轉運床的任意一端處向下踩踏腳踏至最低位,則腳踏依次通過拉桿、傳動臂以及中控軸帶動兩個剎車裝置的剎車桿轉動,從而將腳輪鎖定,此時輪架在端面凸輪的定壓下使得導向輪折疊升起并不與地面接觸,從而使得轉運床被鎖定。萬向狀態:在剎車狀態下,向上扳動腳踏(不達到最高位),則腳踏帶動剎車桿并驅使剎車裝置解鎖,此時,輪架在端面凸輪的作用下仍然不接觸地面。導向狀態:使腳踏位于最上位,此時剎車裝置仍然處于放松狀態,但是,端面凸輪與輪架的接觸部位再次發生改變,導向輪在扭簧的作用下接觸地面并實現導向功能。在本發明病人轉運床的其它實施例中,上述實施例中所述的傳動臂還可以為向內延伸的懸臂梁結構;還可在底盤與輪架之間設置向上拉動導向輪的彈性件(如螺旋彈簧),此種情況下,凸輪機構的凸輪采用普通的周面凸輪并在轉動時向下壓輪架,從而調節導向輪的高度位置。
本發明的底盤裝置的一種實施例,如圖6所示,該底盤裝置與上述病人轉運車的實施例中所述的底盤 裝置的結構相同,此處不予贅述。
權利要求
1.病人轉運床,包括底盤裝置和床體,底盤裝置包括底盤、設于底盤前后兩端處的兩剎車裝置和裝配在底盤上的導向裝置,剎車裝置包括剎車桿,導向裝置包括導向輪以及用來裝配導向輪的輪架,輪架通過對應的樞軸裝配在底盤上,其特征在于,每個剎車桿上均固定裝配有傳動臂,傳動臂與其所在的剎車桿相交并且位于兩剎車桿上的傳動臂互相對應,互相對應的兩傳動臂的相鄰端均向內延伸,底盤上可轉動的裝配有前后延伸的中控軸,中控軸通過其兩端所設的拐臂將互相對應的兩個傳動臂的相鄰端同步、同向的傳動連接在一起,至少一個剎車桿傳動連接有用于驅使其繞軸線轉動的操縱柄,中控軸上設有用于與輪架頂壓配合控制導向輪高度的凸輪機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病人轉運床,其特征在于,互相對應的傳動臂各自于相鄰端裝配有吊臂,中控軸上的拐臂通過所述吊臂與對應的傳動臂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病人轉運床,其特征在于,連接有操縱柄的傳動臂在相應的剎車桿上形成平衡梁結構,操縱柄鉸接裝配在底盤上并通過拉桿與對應的傳動臂傳動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病人轉運床,其特征在于,輪架在底盤上形成定點杠桿機構并且以遠離導向輪的一端為動力接收端。
5.根據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的病人轉運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輪架的動力接收端通過輪架的彎折而豎起,所述凸輪機構由固定裝配在中控軸上的端面凸輪構成。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病人轉運床,其特征在于,底盤與輪架之間設有用于下壓導向輪的彈性件。
7.底盤裝置,用于病人轉運床,包括底盤、設于底盤前后兩端處的兩剎車裝置和裝配在底盤上的導向裝置,剎車裝置包括剎車桿,導向裝置包括導向輪以及用來裝配導向輪的輪架,輪架通過對應的樞軸裝配在底盤上,其特征在于,每個剎車桿上均固定裝配有傳動臂,傳動臂與其所在的剎車桿相交并且位于兩剎車桿上的傳動臂互相對應,互相對應的兩傳動臂的相鄰端均向內延伸,底盤上可轉動的裝配有前后延伸的中控軸,中控軸通過其兩端所設的拐臂將互相對應的兩個傳動臂的相鄰端同步、同向的傳動連接在一起,至少一個剎車桿傳動連接有用于驅使其繞軸線轉動的操縱柄,中控軸上設有用于與輪架頂壓配合控制導向輪高度的凸輪機構。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底盤裝置,其特征在于,互相對應的傳動臂各自于相鄰端裝配有吊臂,中控軸上的拐臂通過所述吊臂與對應的傳動臂連接,連接有操縱柄的傳動臂在相應的剎車桿上形成平衡梁結構,操縱柄鉸接裝配在底盤上并通過拉桿與對應的傳動臂傳動連接。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底盤裝置,其特征在于,輪架在底盤上形成定點杠桿機構并且以遠離導向輪的一端為動力接收端。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底盤裝置, 其特征在于,底盤與輪架之間設有用于下壓導向輪的彈性件。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醫療輔助床具,尤其是一種病人轉運床及其底盤裝置。轉運床包括床體、底盤、剎車裝置和導向裝置,剎車裝置包括剎車桿,導向裝置包括導向輪以及用來裝配導向輪的輪架,每個剎車桿上均固定裝配有傳動臂,傳動臂與其所在的剎車桿相交并且位于兩剎車桿上的傳動臂互相對應,互相對應的兩傳動臂的相鄰端均向內延伸,底盤上可轉動的裝配有前后延伸的中控軸,中控軸通過其兩端所設的拐臂將互相對應的兩個傳動臂的相鄰端同步、同向的傳動連接在一起,至少一個剎車桿傳動連接有用于驅使其繞軸線轉動的操縱柄,中控軸上設有用于與輪架頂壓配合控制導向輪高度的凸輪機構;本發明解決了現有的病人轉運床存在的剎車和導向無法同時操作的問題。
文檔編號A61G1/02GK103110481SQ20131003791
公開日2013年5月22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31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31日
發明者韓江偉 申請人:韓江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