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附睪結核的中藥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治療附睪結核的藥物,尤其涉及一種以植物中草藥為原料制成的治療附睪結核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制成有效成分的原料藥按下述重量為:熟地黃15-25克、白術7-11克,何首烏15-25克,肉桂末7-11克,鹿角膠7-11克,菟絲子13-17克。本發明根據中醫辨證理論,組方簡單,易于取材,造價低,療效高,無任何毒副作用。由于具有補益肝腎,溫經通絡,化痰散結的功效,具有廣譜的實用性。
【專利說明】一種治療附睪結核的中藥 所屬【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屬于一種中藥,具體地是一種治療附睪結核的中藥。
【背景技術】
[0002] 附睪結核是結核菌由腎到前列腺、精囊,再到附睪,也有部分通過血行感染所致, 是最常見的男性生殖道結核。一般發展緩慢,附睪逐漸腫大,無明顯疼痛,腫大的附睪可與 陰囊粘連形成膿腫。患者表現為附睪或睪丸呈慢性增大,并有不規則硬結,子系增粗呈念 珠狀,自覺附睪或睪丸腫脹隱痛;顴紅或面色潮紅,微熱,五心煩熱,午后潮熱,失眠盜汗,疲 乏。舌質紅,少苔,脈細數;附睪結核的主要后遺癥是附睪管和近端輸精管不全或完全梗阻, 可表現為少精或無精,而導致不育。目前治療附睪結核一般是目前靠西藥,副作用大,依賴 性強,導致藥量越來越大,造成惡性循環。
【發明內容】
[0003] 本發明之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本發明由以下重量份的組份組成;熟 地黃15-25克、白術7-11克,何首烏15-25克,肉桂末7-11克,鹿角膠7-11克,菟絲子13-17 克。
[0004] 本發明優選由以下重量份的組份組成:熟地黃20克、白術9克,何首烏20克,肉桂 末9克,鹿角膠9克,菟絲子15克。
[0005] 本發明所選組分之一熟地黃:味甘;性溫。歸肝;腎經。補血滋潤;益精填髓。
[0006] 白術: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汗,安胎。
[0007] 何首烏:性微溫,味苦、甘、澀。補益肝腎、益精血、壯筋骨。
[0008] 肉桂:補元陽,暖脾胃,除積冷,通血脈。
[0009] 鹿角膠:補益精血;安胎止血。 _〇] 菟絲子:味辛、甘,性微溫;歸肝、腎、脾經;具有補腎益精,養肝明目,健脾固胎
[0011] 將精選好的上藥洗凈曬干,研制成細粉調勻即可。
[0012] 本發明使用方法:直接用適量的藥粉用溫開水沖服,每日1次,5-15日即可明顯效 果。
[0013] 本發明根據中醫辨證理論,組方簡單,易于取材,造價低,療效高,無任何毒副作 用。由于具有補益肝腎,溫經通絡,化痰散結的功效,具有廣譜的實用性。
【具體實施方式】
[0014] 取洗凈曬干的上藥研成細粉調勻,用溫開水沖服,每日1次,5-15日即可明顯效 果。
[0015] 應用本發明臨床試驗:
[0016] 1、病例資料
[0017] 患者男性病例60例,年齡在20-60歲之間。
[0018] 2、診斷標準
[0019] 附睪或睪丸呈慢性增大,并有不規則硬結,子系增粗呈念珠狀,自覺附睪或睪丸腫 脹隱痛;顴紅或面色潮紅,微熱,五心煩熱,午后潮熱,失眠盜汗,疲乏;舌質紅,少苔,脈細 數。
[0020] 3、治療方法
[0021] 取洗凈曬干的上藥研成細粉調勻,用溫開水沖服,每日1次。
[0022] 4.療效判定標準
[0023] 有效:附辜結核癥狀緩解。
[0024] 治愈:恢復正常。
[0025] 5.結果
[0026] 附睪結核患者使用本發明5-15天,有效60例,治愈48例,治愈率80%,有效率 100%。
【權利要求】
1. 一種治療附睪結核的中藥,其特征在于它由以下重量份的組份組成:熟地黃15-25 克、白術7-11克,何首烏15-25克,肉桂末7-11克,鹿角膠7-11克,菟絲子13-17克。
2. 根據權利要求書1所述的一種治療附睪結核的中藥,其特征在于它由以下重量份的 組份組成:熟地黃20克、白術9克,何首烏20克,肉桂末9克,鹿角膠9克,菟絲子15克。
【文檔編號】A61K36/804GK104138458SQ201310183009
【公開日】2014年11月12日 申請日期:2013年5月7日 優先權日:2013年5月7日
【發明者】孫玉建 申請人:孫玉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