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保護胃黏膜的食品養胃茶沖劑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保護胃黏膜的食品養胃茶沖劑,屬營養食品領域;其優點是效果好、見效快;本發明采用紫蘇、小麥麩、絞股藍、番茄、萊菔子等原料制成;它具有扶正培本,增強免疫力,抗衰防老,保護胃黏膜的作用,它具有效果好,見效快的優點。
【專利說明】一種保護胃黏膜的食品養胃茶沖劑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營養食品領域。
【背景技術】
[0002]人到中年后,隨年齡的增長胃黏膜會出現一定程度的萎縮,導致胃酸分泌量減少,胃的蠕動趨緩,引起消化不良、細菌不能充分殺滅,出現胃炎或胃潰瘍。加之相當一部分中老年人吸煙、喝酒,致使免疫力下降,又加重了胃黏膜的損傷、萎縮、潰瘍。據統計,約有10%的胃黏膜萎縮病人經15年之后引發出胃癌。我們認為,如果患有胃病,應去醫院診治,遵醫囑服藥治療,這是毫無疑義的。但是,相當多的中老年人還希望用食療的辦法保護胃黏膜,以此預防胃病。但是目前市場上保護胃黏膜的食品不是很多,且有一個效果不夠明顯、見效比較遲緩的問題,群眾對此不滿意。
[0003]針對以上提出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保護胃黏膜的食品養胃茶沖劑,它能解決以往此類營養食品中效果不夠明顯、見效比較遲緩的問題,具有扶正培本,增強免疫力,抗衰防老,保護胃黏膜的作用,具有效果好、見效快的優點。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1、一種保護胃黏膜的食品養胃茶沖劑,采用中藥原料和食品原料制備,配方按重量配比為:
紫蘇4一 7份小麥麩6— 11份絞股藍6— 11份
番茄6— 11份萊菔子4一 7份
這種保護胃黏膜的食品養胃茶沖劑是由下列方法制成的:
(1)按上述重量配比,將絞股藍提取絞股藍皂苷,工藝方法是:將絞股藍干燥葉粉碎,過80目篩,加入乙醇進行回流提取,條件是乙醇濃度70%,料液質量比1:8,提取時間lh,提取次數2次,濾液合并后濃縮,回收乙醇,得浸膏,加適量水溶解離心,上清液用石油醚萃取以除去葉綠素等脂溶物質,然后用正丁醇萃取,收集正丁醇層,減壓回收正丁醇,濃縮、烘干、粉碎,得絞股藍皂苷細粉;
(2)按上述重量配比,將小麥麩提取小麥麩纖維,工藝方法是:將小麥麩過篩除去雜質后,按料液質量比1:10加入65~70°C的熱水,再用混合酶酶解,混合酶制劑的用量為0.2%,混合酶制劑中a-淀粉酶與糖化酶的比例為1:3,酶解時間為30min,酶解溫度為65°C,滅酶后,以堿解濃度為0.3mol/L,堿解溫度為70°C,堿解時間為60min為提取條件,經過4倍體積的濃度95%的乙醇醇析,離心干燥得小麥麩纖維細粉;
(3)按上述重量配比,將番茄提取番茄紅素,工藝方法是:將番茄洗凈、切碎,經脫氣、加熱至95°C,放入傾析器中分離,得含番茄紅素的果肉和含番茄紅素的果汁;將果肉汁用乙酸乙酯50°C提取2次,放入傾析器中分離以除去固體部分;將得到的母液蒸餾脫去溶劑,得含番茄紅素的油樹脂,進一步提取得番茄紅素細粉;(4)按上述重量配比,將紫蘇進行提取,工藝方法是:將紫蘇干燥粉碎,按料液質量比1:10加入濃度為95%乙醇,在溫度70°C下浸提2次,提取時間6h,合并濾液,回收乙醇,濃縮,噴霧干燥粉碎得紫蘇提取物細粉;
(5 )按上述重量配比,將萊菔子經常歸水提取工藝提取,制成浸膏,烘干粉碎,得提取物細粉;與上述(I)、(2)、(3)、(4)提取物細粉混合,攪拌均勻,制成細小顆粒,裝入小袋,每小袋內含提取物5克,制成保護胃黏膜的食品養胃茶沖劑。
[0005]本配方中的原料都是衛生部公布的藥食兩用品種和食品可用品種。
[0006]本發明是根據中醫扶正培本的理論,精心研制而成。中醫認為,凡是胃黏膜萎縮,都有一個正氣不足、免疫力低下、胃黏膜衰老氧化的問題,治當扶正培本、增強機體免疫力,強化胃組織抗氧化。本方重用絞股藍,有顯著的免疫調節能力,能增加幼鼠脾和腎上腺質量,提高腹腔巨噬細胞的吞噬能力,能使肺泡巨噬細胞的體積明顯增大,吞噬消化能力顯著加強,能促進NK細胞活性,明顯對抗環磷酰胺對NK細胞活性的抑制作用。免疫力增強對保護胃黏膜極為重要——免疫力的“抵抗”作用抵抗病毒、細菌比如幽門桿菌對胃黏膜的侵害,抗炎滅菌,這是減少胃黏膜慢性胃炎、胃潰瘍的關鍵。臣以番茄提取之番茄紅素具有良好的抗氧化作用,具有抑制清除02_.和捕獲游離過氧化自由基R00.的能力,據測定,在類胡蘿卜素中,番茄紅素清除02_.的速度是最快的,即能力最強的。對養胃而言,抗氧化可減少過氧化脂質,使胃組織細胞年輕、胃蠕動充盈,這是加快胃蠕動、促進消化,使胃排空時間縮短的重要環節。佐以小麥麩纖維、紫蘇都有養胃作用。小麥麩纖維有調整腸胃功能,具有膳食纖維各種功能,由于它能吸收450%的水分,故其膨潤物使糞便量增加,腸內有益細菌生長,胃和結腸蠕動增強。紫蘇有保護胃黏膜作用,50%甲醇提取液對由鹽酸-乙醇所導致的胃黏膜損傷有保護作用。小麥麩纖維與紫蘇相伍而用,前者調整腸胃功能,后者減少胃黏膜損傷,優勢互補,作用疊加,保護胃黏膜效果更著。輔以萊菔子意在幫助消化,其有消食除脹、破氣消積作用,以此保護胃黏膜。縱觀全方配伍,五種生物活性物質從不同的角度對胃黏膜提供保護作用,相輔相成,相得益彰,具有扶正培本,增強免疫力,抗衰防老,保護胃黏膜的作用,具有效果好,見效快的優點。
[0007]
【具體實施方式】
[0008] 通過以下實施方式對本發明做具體說明:
1、取以下配方(重量按克為單位):
紫蘇4000克小麥麩6000克絞股藍6000克
番茄6000克萊菔子4000克
按上述規定重量,用本
【發明內容】
(1)、(2)、(3)、(4)、(5)的方法,分別將絞股藍、小麥麩、番茄、紫蘇、萊菔子進行提取,共得提取物細粉2860克;將上述提取物細粉混合,攪拌均勻,制成細小顆粒,裝入小袋,每小袋內含提取物5克,制成保護胃黏膜的食品養胃茶沖劑572小袋。
[0009]2、取以下配方(重量按克為單位)
紫蘇7000克小麥麩11000克絞股藍11000克
番茄11000克萊菔子7000克按上述同樣的方法,制成保護胃黏膜的食品養胃茶沖劑1034小袋,每小袋內含提取物5克。
[0010]3、取以下配方(按重量比):
紫蘇5份小麥麩7份絞股藍7份
番茄7份萊菔子5份
按上述同樣的方法,制成保護胃黏膜的食品養胃茶沖劑,每小袋內含提取物5克。
[0011]4、取以下配方(按重量比):
紫蘇6份小麥麩9份絞股藍9份
番爺9份萊菔子6份
按上述同樣的方法,制成保護胃黏膜的食品養胃茶沖劑,每小袋內含提取物5克。
[0012]臨床資料:
本發明以中醫胃黏膜萎縮為例,經21例臨床觀察。選擇中醫胃黏膜萎縮、消化不良為標準:40歲以上中老年人,胃痛、腹脹、泛酸、納差、消化不良、胃酸分泌過多,胃排空時間過長、胃鏡檢查可見胃黏膜紅白相間、充血紅腫、輕度糜爛。如上癥狀,即可確診。在確診觀察的對象中,男性14例,女性7例,無其它嚴重疾病,年齡為40-68歲,平均年齡為53.1歲。
[0013]療效判定:
1、顯效:胃痛明顯減輕 ;腹脹、泛酸、納差顯著改善;消化良好,胃排空時間短;胃鏡檢查胃黏膜顏色正常,狀態良好,紅腫、潰瘍和輕度糜爛明顯減輕。
[0014]2、有效:胃痛減輕,腹脹、泛酸、納差、消化不良有所改善。
[0015]3、無效:癥狀無變化。
[0016]臨床試驗時,停服其它藥物和保健營養品,服用本發明【具體實施方式】I制作的保護胃黏膜的食品養胃茶沖劑,觀察3個月為一個療程。服用方法:每日I次,每次I小袋,每小袋內含提取物5克,飯后溫開水沖服,I個月后癥狀即有緩解,服用3個月后,癥狀明顯改善。臨床實驗的21人中,顯效11人,有效7人,無效3人,總有效率85.7%。
【權利要求】
1.一種保護胃黏膜的食品養胃茶沖劑,其特征在于:所述養胃茶是采用中藥原料和食品原料制備,中藥原料和食品原料的重量配比為: 紫蘇4一 7份小麥麩6— 11份絞股藍6— 11份 番茄6— 11份萊菔子4一 7份 這種保護胃黏膜的食品養胃茶沖劑是由下列方法制成的: (1)按上述重量配比,將絞股藍提取絞股藍皂苷,工藝方法是:將絞股藍干燥葉粉碎,過80目篩,加入乙醇進行回流提取,條件是乙醇濃度70%,料液質量比1:8,提取時間lh,提取次數2次,濾液合并后濃縮,回收乙醇,得浸膏,加適量水溶解離心,上清液用石油醚萃取以除去葉綠素等脂溶物質,然后用正丁醇萃取,收集正丁醇層,減壓回收正丁醇,濃縮、烘干、粉碎,得絞股藍皂苷細粉; (2)按上述重量配比,將小麥麩提取小麥麩纖維,工藝方法是:將小麥麩過篩除去雜質后,按料液質量比1:10加入65~70°C的熱水,再用混合酶酶解,混合酶制劑的用量為0.2%,混合酶制劑中a-淀粉酶與糖化酶的比例為1:3,酶解時間為30min,酶解溫度為65°C,滅酶后,以堿解濃度為0.3mol/L,堿解溫度為70°C,堿解時間為60min為提取條件,經過4倍體積的濃度95%的乙醇醇析,離心干燥得小麥麩纖維細粉; (3)按上述重量配比,將番茄提取番茄紅素,工藝方法是:將番茄洗凈、切碎,經脫氣、加熱至95°C,放入傾析器 中分離,得含番茄紅素的果肉和含番茄紅素的果汁;將果肉汁用乙酸乙酯50°C提取2次,放入傾析器中分離以除去固體部分;將得到的母液蒸餾脫去溶劑,得含番茄紅素的油樹脂,進一步提取得番茄紅素細粉; (4)按上述重量配比,將紫蘇進行提取,工藝方法是:將紫蘇干燥粉碎,按料液質量比1:10加入濃度為95%乙醇,在溫度70°C下浸提2次,提取時間6h,合并濾液,回收乙醇,濃縮,噴霧干燥粉碎得紫蘇提取物細粉; (5 )按上述重量配比,將萊菔子經常歸水提取工藝提取,制成浸膏,烘干粉碎,得提取物細粉;與上述(I)、(2)、(3)、(4)提取物細粉混合,攪拌均勻,制成細小顆粒,裝入小袋,每小袋內含提取物5克,制成保護胃黏膜的食品養胃茶沖劑。
【文檔編號】A61K36/899GK103461612SQ201310464948
【公開日】2013年12月25日 申請日期:2013年10月9日 優先權日:2013年10月9日
【發明者】劉新壯 申請人:北京綠源求證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