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移切割式銳器分離回收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醫療器械【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位移切割式銳器分離回收器。它由導向護罩、切割管、承壓塊、防滑墊、滑筒、底蓋、瓶體、左插銷片、導向軸、導向軸套、右插銷片、切割板、刀片、限位蓋、插銷口和復位彈簧構成。切割管為豎直的圓筒,切割管的側壁上開有左右兩個插銷口,切割管的上端是漏斗形的導向護罩,切割管的下端是瓶體,承壓塊是以一個直角三角形作為旋轉面,圍繞切割管的軸心線旋轉180°得到的旋轉體。本發明在分離和收集針頭的過程中,均無需操作人員用手直接和針頭接觸,杜絕了針刺傷害的發生,消除了感染血源性傳染病的風險。
【專利說明】位移切割式銳器分離回收器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醫療器械【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位移切割式銳器分離回收器。
【背景技術】
[0002]臨床護士因為銳器傷發生職業傷害近年來得到醫務人員的廣泛關注。特別是臨床一線低年資,低職稱的護士是預防銳器傷的重點。護士發生的銳器傷主要為針刺傷,存在感染血源性傳染病的風險。臨床護士發生銳器傷的種類主要為輸液針頭,針刺傷的環節主要為處理醫療廢物,取輸液針頭。臨床護士發生針刺傷相關因素主要為,護士工作負荷過重,銳器盒使用依從性低,操作不規范回套針帽,取輸液針頭時將針頭插在瓶塞上導致在處理針頭時易發生針刺傷等。
[0003]目前,臨床所采用的銳器回收裝置大多是盛裝容器及各式各樣的盒蓋組成,其共同的特點是:開口較小,僅能使銳器物通過,通常使用者處理銳器時,首先需將銳器物分離出來后再放入銳器盒中,于是增加了處理銳器的中間環節,而且,目前投入臨床使用的銳器回收盒有些是一次性使用的銳器盒,其增加了醫院運作的成本,有些雖然可以回收再利用,但是由于其結構復雜等原因,不利于有效消毒,臨床實踐需要使用方便且效果好的醫療銳器物回收裝置。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為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操作方便,同時具有較高的安全性能的位移切割式銳器分離回收器。
[0005]解決本發明技術問題的方案是:位移切割式銳器分離回收器,由導向護罩、切割管、承壓塊、防滑墊、滑筒、底蓋、瓶體、左插銷片、導向軸、導向軸套、右插銷片、切割板、刀片、限位蓋、插銷口和復位 彈簧構成。
[0006]切割管為豎直的圓筒,切割管的側壁上開有左右兩個插銷口,切割管的上端是與切割管為一個整體的、上大下小的漏斗形的導向護罩,切割管的下端是與切割管為一個整體的圓筒形的瓶體,瓶體底部有與瓶體螺接為一體的底蓋。所述導向護罩、切割管和瓶體的材質均為透明塑料。
[0007]承壓塊是以一個直角三角形作為旋轉面,圍繞切割管的軸心線旋轉180°得到的旋轉體。所述直角三角形的較長的直角邊朝向切割管的軸心線并與之平行。
[0008]兩個承壓塊的豎直平面相向設置并分別位于切割管的左右兩側。
[0009]在左邊的承壓塊的右側的每一個直角三角形的豎直平面上均有一對與其為一整體的導向軸套,在右邊的承壓塊的左側的每一個直角三角形的豎直平面上均有一對與其為一整體的導向軸,所述導向軸套和導向軸均為圓筒形且二者一一對應,每個導向軸套的端口處的內壁上有向內凸起的圓環,每個導向軸的端口處的外壁上有向外凸起的圓環。在每一對相互對應的導向軸套和導向軸中,導向軸的端部插于導向軸套內,導向軸向外凸起的圓環與導向軸套的內壁成間隙配合關系,導向軸套向內凸起的圓環與導向軸的外壁成間隙配合關系,在導向軸和導向軸套構成的圓筒形空間內設有。
[0010]左邊的承壓塊的內側面的中部有與之為一個整體的左插銷片,左插銷片的端部沿水平方向穿過位于切割管左側的插銷口并伸入切割管的內部,左插銷片與其穿過的插銷口成間隙配合關系。在左插銷片處于切割管內的端部有與左插銷片為一個整體的豎直板,此豎直板的右側面粘接有切割板,所述切割板的材質為ABS樹脂。
[0011 ] 右邊的承壓塊的內側面的中部有與之為一個整體的右插銷片,右插銷片的端部沿水平方向穿過位于切割管右側的插銷口并伸入切割管的內部,右插銷片與其穿過的插銷口成間隙配合關系。在右插銷片處于切割管內的端部有一個插槽,刀片插于所述插槽中并與插槽成過盈配合關系。刀片的刃口正對所述切割板的中部。
[0012]限位蓋是下端開敞、上端有一圓孔的圓筒體。限位蓋的下端套在瓶體上并與瓶體上端的外側壁螺接。
[0013]所述滑筒是以一個異形封閉圖形作為旋轉面,圍繞切割管的軸心線旋轉360°得到的旋轉體。所述異形封閉圖形由上、中、下三個矩形構成。在所述三個矩形中,位于中部的矩形與其上部的矩形具有同一條外邊,位于中部的矩形與其下部的矩形具有相同的內邊,位于中部的矩形寬度介于上、下兩個矩形的寬度之間。滑筒套于切割管上且其中部與切割管成間隙配合關系,滑筒的頂部從所述限位蓋的圓孔中伸出,并與限位蓋的圓孔成間隙配合關系。滑筒下部的外側壁與限位蓋的內側壁成間隙配合關系。
[0014]在限位蓋內有套于滑筒上的復位彈簧。
[0015]操作時,左手握 住限位蓋,用右手捏住輸液管并將帶有針頭的一端移入導向護罩內,在導向護罩內壁的導向作用下,針頭進入到切割管內,當針頭與輸液管的結合處經過刀片所在位置后,左手的拇指壓在防滑墊上并向上推動滑筒,在滑筒的頂端內沿對兩承壓塊的外側面的擠壓下,兩承壓塊在導向軸套和導向軸的導向作用下水平相向運動,刀片的刃口將輸液管切斷。針頭落入瓶體中。然后松開拇指,在復位彈簧對滑筒的推動下滑筒向下運動并與承壓塊的外壁脫離,在的推動下,兩承壓塊向相反方向移動,切割板與刀片分離,二者的位置恢復到初始狀態,為進行下一次針頭收集作好準備。待收集結束后,將底蓋旋開就能將針頭集中倒出。
[0016]采用上述方案,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以下顯著進步:
[0017]1.由于本發明在分離和收集針頭的過程中,均無需操作人員用手直接和針頭接觸,杜絕了針刺傷害的發生,消除了感染血源性傳染病的風險。
[0018]2.由于本發明僅需用拇指推動防滑墊就能夠實現對針頭的分離和收集,操作十分方便。
[0019]3.導向軸套和導向軸的相互配合避免了承壓塊因滑筒的單方向施壓而產生的轉動,保證了兩承壓塊能夠在水平方向運動,從而確保了切割板和刀片能夠相互垂直。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0]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0021]圖2為圖1的A-A剖面圖。
[0022]圖中:01.導向護罩02.切割管03.承壓塊04.防滑墊05.滑筒06.底蓋07.瓶體08.左插銷片09.導向軸10.導向軸套11.右插銷片12.切割板13.刀片14.限位蓋15.插銷口 16.復位彈簧【具體實施方式】
[0023]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描述。
[0024]位移切割式銳器分離回收器,由導向護罩01、切割管02、承壓塊03、防滑墊04、滑筒05、底蓋06、瓶體07、左插銷片08、導向軸09、導向軸套10、右插銷片11、切割板12、刀片13、限位蓋14、插銷口 15和復位彈簧16構成。
[0025]切割管02為豎直的圓筒,切割管02的側壁上開有左右兩個插銷口 15,切割管02的上端是與切割管02為一個整體的、上大下小的漏斗形的導向護罩01,切割管02的下端是與切割管02為一個整體的圓筒形的瓶體07,瓶體07底部有與瓶體07螺接為一體的底蓋06。所述導向護罩01、切割管02和瓶體07的材質均為透明塑料。
[0026]承壓塊03是以一個直角三角形作為旋轉面,圍繞切割管02的軸心線旋轉180°得到的旋轉體。所述直角三角形的較長的直角邊朝向切割管02的軸心線并與之平行。
[0027]兩個承壓塊03的豎直平面相向設置并分別位于切割管02的左右兩側。
[0028]在左邊的承壓塊03的右側的每一個直角三角形的豎直平面上均有一對與其為一整體的導向軸套10,在右邊的承壓塊03的左側的每一個直角三角形的豎直平面上均有一對與其為一整體的導向軸09,所述導向軸套10和導向軸09均為圓筒形且二者一一對應,每個導向軸套10的端口處的內壁上有向內凸起的圓環,每個導向軸09的端口處的外壁上有向外凸起的圓環。在每一對相互對應的導向軸套10和導向軸09中,導向軸09的端部插于導向軸套10內,導向軸09向外凸起的圓環與導向軸套10的內壁成間隙配合關系,導向軸套10向內凸起的圓環與導向軸09的外壁成間隙配合關系,在導向軸09和導向軸套10構成的圓筒形空間內設有18。
[0029]左邊的承壓塊03的內側面的中部有與之為一個整體的左插銷片08,左插銷片08的端部沿水平方向穿過位于切割管02左側的插銷口 15并伸入切割管02的內部,左插銷片08與其穿過的插銷口 15成間隙配合關系。在左插銷片08處于切割管02內的端部有與左插銷片08為一個整體的豎直板,此豎直板的右側面粘接有切割板12,所述切割板12的材質為ABS樹脂。
[0030]右邊的承壓塊03的內側面的中部有與之為一個整體的右插銷片11,右插銷片11的端部沿水平方向穿過位于切割管02右側的插銷口 15并伸入切割管02的內部,右插銷片11與其穿過的插銷口 15成間隙配合關系。在右插銷片11處于切割管02內的端部有一個插槽,刀片13插于所述插槽中并與插槽成過盈配合關系。刀片13的刃口正對所述切割板12的中部。
[0031]限位蓋14是下端開敞、上端有一圓孔的圓筒體。限位蓋14的下端套在瓶體07上并與瓶體07上端的外側壁螺接。
[0032]所述滑筒05是以一個異形封閉圖形作為旋轉面,以切割管02的軸心線旋轉360°得到的旋轉體。所述異形封閉圖形由上、中、下三個矩形構成。在所述三個矩形中,位于中部的矩形與其上部的矩形具有同一條外邊,位于中部的矩形與其下部的矩形具有相同的內邊,位于中部的矩形寬度介于上、下兩個矩形的寬度之間。滑筒05套于切割管02上且其中部與切割管02成間隙配合關系,滑筒05的頂部從所述限位蓋14的圓孔中伸出,并與限位蓋14的圓孔成間隙配合關系。滑筒05下部的外側壁與限位蓋14的內側壁成間隙配合關系O
[0033]在限位蓋14內有套于滑筒05上的復位彈簧16。
[0034]操作時,左手握住限位蓋14,用右手捏住輸液管并將帶有針頭的一端移入導向護罩01內,在導向護罩01內壁的導向作用下,針頭進入到切割管02內,當針頭與輸液管的結合處經過刀片13所在位置后,左手的拇指壓在防滑墊04上并向上推動滑筒05,在滑筒05的頂端內沿對兩承壓塊03的外側面的擠壓下,兩承壓塊03在導向軸套10和導向軸09的導向作用下水平相向運動,刀片13的刃口將輸液管切斷。針頭落入瓶體07中。然后松開拇指,在復位彈簧16對滑筒05的推動下滑筒05向下運動并與承壓塊03的外壁脫離,在18的推動下,兩承壓塊03向相反方向移動,切割板12與刀片13分離,二者的位置恢復到初始狀態,為進行下一次針頭收集作好準 備。待收集結束后,將底蓋06旋開就能將針頭集中倒出。
【權利要求】
1.一種位移切割式銳器分離回收器,由導向護罩、切割管、承壓塊、防滑墊、滑筒、底蓋、瓶體、左插銷片、導向軸、導向軸套、右插銷片、切割板、刀片、限位蓋、插銷口和復位彈簧構成,其特征是:切割管為豎直的圓筒,切割管的側壁上開有左右兩個插銷口,切割管的上端是與切割管為一個整體的、上大下小的漏斗形的導向護罩,切割管的下端是與切割管為一個整體的圓筒形的瓶體,瓶體底部有與瓶體螺接為一體的底蓋,所述導向護罩、切割管和瓶體的材質均為透明塑料,承壓塊是以一個直角三角形作為旋轉面,圍繞切割管的軸心線旋轉180°得到的旋轉體,所述直角三角形的較長的直角邊朝向切割管的軸心線并與之平行,兩個承壓塊的豎直平面相向設置并分別位于切割管的左右兩側,在左邊的承壓塊的右側的每一個直角三角形的豎直平面上均有一對與其為一整體的導向軸套,在右邊的承壓塊的左側的每一個直角三角形的豎直平面上均有一對與其為一整體的導向軸,所述導向軸套和導向軸均為圓筒形且二者——對應,每個導向軸套的端口處的內壁上有向內凸起的圓環,每個導向軸的端口處的外壁上有向外凸起的圓環,在每一對相互對應的導向軸套和導向軸中,導向軸的端部插于導向軸套內,導向軸向外凸起的圓環與導向軸套的內壁成間隙配合關系,導向軸套向內凸起的圓環與導向軸的外壁成間隙配合關系,在導向軸和導向軸套構成的圓筒形空間內設有,左邊的承壓塊的內側面的中部有與之為一個整體的左插銷片,左插銷片的端部沿水平方向穿過位于切割管左側的插銷口并伸入切割管的內部,左插銷片與其穿過的插銷口成間隙配合關系,在左插銷片處于切割管內的端部有與左插銷片為一個整體的豎直板,此豎直板的右側面粘接有切割板,所述切割板的材質為ABS樹脂,右邊的承壓塊的內側面的中部有與之為一個整體的右插銷片,右插銷片的端部沿水平方向穿過位于切割管右側的插銷口并伸入切割管的內部,右插銷片與其穿過的插銷口成間隙配合關系,在右插銷片處于切割管內的端部有一個插槽,刀片插于所述插槽中并與插槽成過盈配合關系,刀片的刃口正對所述切割板的中部,限位蓋是下端開敞、上端有一圓孔的圓筒體,限位蓋的下端套在瓶體上并與瓶體上端的外側壁螺接,所述滑筒是以一個異形封閉圖形作為旋轉面,圍繞切割管的軸心線旋轉360°得到的旋轉體,所述異形封閉圖形由上、中、下三個矩形構成,在所述三個矩形中,位于中部的矩形與其上部的矩形具有同一條外邊,位于中部的矩形與其下部的矩形具有相同的內邊,位于中部的矩形寬度介于上、下兩個矩形的寬度之間,滑筒套于切割管上且其中部與切割管成間隙配合關系,滑筒的頂部從所述限位蓋的圓孔中伸出,并與限位蓋的圓孔成間隙配合關系,滑筒下部的外側壁與限位蓋的內側壁成間隙配合關系,在限位蓋內有套于滑筒上的復位彈簧,操作時,左手握住限位蓋,用右手捏住輸液管并將帶有針頭的一端`移入導向護罩內,在導向護罩內壁的導向作用下,針頭進入到切割管內,當針頭與輸液管的結合處經過刀片所在位置后,左手的拇指壓在防滑墊上并向上推動滑筒,在滑筒的頂端內沿對兩承壓塊的外側面的擠壓下,兩承壓塊在導向軸套和導向軸的導向作用下水平相向運動,刀片的刃口將輸液管切斷,針頭落入瓶體中,然后松開拇指,在復位彈簧對滑筒的推動下滑筒向下運動并與承壓塊的外壁脫離,在的推動下,兩承壓塊向相反方向移動,切割板與刀片分離,二者的位置恢復到初始狀態,為進行下一次針頭收集作好準備,待收集結束后,將底蓋旋開就能將針頭集中倒出。
【文檔編號】A61M5/32GK103623483SQ201310537234
【公開日】2014年3月12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3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3日
【發明者】梁偉 申請人:寧波市鄞州青林醫療器械技術咨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