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阿爾茨海默病的中藥制劑及制備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阿爾茨海默病的中藥制劑及制備方法,制成所述中藥制劑有效成分的原料組成為:天麻、茯神、芹菜、苘麻、枸杞子、膽星、排草香、水菖蒲、豬腦、黃精、澤瀉、肉蓯蓉、地龍、齊墩果、海茜和人參;本發明中藥制劑所選藥材配伍相宜,符合中藥學和現代醫藥學理論,具有補氣養血、健腦益智之功效,對于阿爾茨海默病引起的健忘、氣血虧虛、記憶減退、倦怠乏力、頭暈心悸以及癡呆等癥狀的改善及治療具有顯著效果,療程短,見效快,安全無毒副作用,可廣泛應用于阿爾茨海默病的臨床治療。
【專利說明】一種治療阿爾茨海默病的中藥制劑及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中藥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治療阿爾茨海默病的中藥制劑及制備方法。【背景技術】
[0002]阿爾茨海默病(AD)是一種起病隱匿的進行性發展的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臨床上表現為記憶障礙、失語、失用、失認、視空間技能損害、執行功能障礙以及人格和行為改變等全面性癡呆特征。65歲以前發病者,稱早老性癡呆;65歲以后發病者稱老年性癡呆。
[0003]隨著世界人口的老齡化,阿爾茨海默病的發病率不斷上升,嚴重威脅著人類健康和社會發展。關于其發病機制仍不清楚,可能是一組異質性疾病,在多種因素(包括生物和社會心理因素)的作用下才發病,從目前研究來看,該病的可能因素和假說多達30余種,如家族史、女性、頭部外傷、低教育水平、甲狀腺病、母育齡過高或過低、病毒感染、神經遞質紊舌L、基因突變、自由基損傷、神經細胞凋亡、淀粉樣β蛋白沉積和tau蛋白異常磷酸化等有關。
[0004]阿爾茨海默病(AD)臨床表現為年齡相關的記憶和認知功能的下降,病理特征是細胞內神經纖維纏結(NET),細胞外淀粉樣蛋白(Αβ)斑塊的形成和膽堿能神經的缺失等。
[0005]由于該病起病緩慢或隱匿,病人及家人常說不清何時起病。等到發現時已經出現認知功能下降、精神癥狀和行為障礙以及日常生活能力下降等癥狀,嚴重患者已經完全依賴照護者,嚴重記憶力喪失,僅存片段的記憶,日常生活不能自理,大小便失禁,呈現緘默、肢體僵直,最終導致昏迷,一般死于感染等并發癥。
[0006]近年有關中藥及其提取物防治阿爾茨海默病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視,并取得了重大進展,對于治療阿爾茨海默病有力重大突破。
【發明內容】
[0007]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治療阿爾茨海默病的中藥制劑及制備方法,本發明中藥制劑所選藥材配伍相宜,符合中藥學和現代醫藥學理論,具有補氣養血、健腦益智之功效,對于阿爾茨海默病引起的健忘、氣血虧虛、記憶減退、倦怠乏力、頭暈心悸以及癡呆等癥狀的改善及治療具有顯著效果,療程短,見效快,安全無毒副作用,可廣泛應用于阿爾茨海默病的臨床治療。
[0008]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實施如下:
[0009]一種治療阿爾茨海默病的中藥制劑,制成所述中藥制劑有效成分的原料組成及重量份數為:
[0010]天麻36-62份茯神36-62份芹菜30-56份苘麻30-56份
枸杞子27-53份膽星27-53份排草香27_53份水菖蒲25_50份
豬腦25-50份黃精23-48份澤瀉23_48份肉蓯蓉20_43份
地龍20-43份齊墩果18-40份海茜15-34份人參15_34份。
[0011]制成所述中藥制劑有效成分的原料組成及重量份數為:
[0012]
天麻53份茯神53份芹菜51份苘麻51份
枸杞子46份膽星46份排草香46份水菖蒲42份
豬腦42份黃精41份澤瀉41份肉蓯蓉37份
地龍37份齊墩果33份海茜29份人參29份。
[0013]制成所述中藥制劑有效成分的原料組成及重量份數為:
[0014]
天麻46份茯神46份芹菜44份苘麻44份
枸杞子40份膽星40份排草香40份水菖蒲36份
豬腦36份黃精35 份澤瀉35份肉蓯蓉32份
地龍32份齊墩果28份海茜25份人參25份。
[0015]制成所述中藥制劑有效成分的原料組成及重量份數為:
[0016]
天麻39份茯神39份芹菜37份苘麻37份
枸杞子33份膽星33份排草香33份水菖蒲31份
[0017]
豬腦31份黃精29份澤瀉29份肉蓯蓉26份
地龍26份齊墩果23份海茜20份人參20份。
[0018]一種治療阿爾茨海默病的中藥制劑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工藝步驟:
[0019](I)將天麻去雜質,放入文火燒熱的炒鍋內,炒至表面微黃色,取出晾涼,置于研缽內研末,過200目細粉,備用;
[0020](2)將茯神、苘麻、枸杞子、排草香、水菖蒲、肉蓯蓉和齊墩果洗凈去雜質,放入容器內,加入8倍量的水,提取2~3小時,過濾,取濾液;在剩余的殘渣中再加入6倍量的水,提取I~2小時,過濾,取濾液;合并兩次濾液,濃縮成60°C下相對密度1.10~1.15的稠膏,減壓干燥;
[0021](3)取芹菜去雜質洗凈,絞碎取汁液備用;
[0022](4)取膽星和人參去雜質,微波烘干,置于研缽內研末,過180目細粉,備用;
[0023](5)取豬腦和地龍去雜質洗凈,切片,放入容器內加入3倍量的黃酒浸泡2-3小時,取出置鍋內用文火炒至微干,取出,放涼,置于研缽內研末,過180目細粉,備用;[0024](6)取澤瀉、黃精和海茜去雜質洗凈,晾干,浸入8倍量體積濃度85%乙醇溶液提取三次,每次3小時,濾過,合并濾液,放置過夜,回收乙醇并濃縮至60°C相對密度為1.12-1.15的濃液備用;
[0025](7)將上述步驟(1) - (6)所制得的細粉、稠膏、汁液和濃液混合,利用現代先進的制藥科技,制成顆粒,即為所述的治療阿爾茨海默病的中藥制劑。
[0026]本發明所用中藥的藥性如下:
[0027]天麻:味甘,性平;歸肝經。鎮靜鎮痛,抗驚厥,息風止痙,平肝潛陽,祛風通絡。《開寶本草》載:“主諸風濕痹,四肢拘攣,小兒風癇、驚氣,利腰膝,強筋骨。”現代醫學研究證實,天麻可治療血虛肝風內動的頭痛、眩暈,亦可用于小兒驚風、癲癇、破傷風,并能增加腦血流量,降低腦血管阻力,輕度收縮腦血管,增加冠狀血管流量,降低血壓,減慢心率,對心肌缺血有保護作用。
[0028]茯神:味甘,性平;入心、脾經。寧心安神。適用于心悸怔忡、失眠健忘等癥。《藥品化義》載:“茯神,其體沉重,重可去怯,其性溫補,補可去弱。戴人曰,心本熱,虛則寒。如心氣虛怯,神不守舍,驚悸怔忡,魂魄恍惚,勞怯健忘,俱宜溫養心神,非此不能也。”
[0029]芹菜:味甘、辛,性涼,無毒;入肝、膽、心經。主治清熱除煩,平肝,利水消腫,涼血止血。主治高血壓,頭痛,頭暈,暴熱煩渴,黃疸,水腫,小便熱澀不利,婦女月經不調,赤白帶下,瘰疬,痄腮等病癥。《衛生通訊》載:“清胃滌熱,通利血脈,利口齒潤喉,明目通鼻,醒腦健胃,潤肺止咳。”
[0030]苘麻:味苦,性平;歸脾、胃經。清熱利濕,解毒開竅。主治痢疾,中耳炎,耳鳴,耳聾,睪丸炎,化膿性扁桃體炎,癰疽腫毒。《上海常用中草藥》載:“解毒,祛風。治痢疾,中耳炎,耳鳴,耳聾,關節酸 痛。”
[0031]枸杞子:味甘,性平;歸肝、腎、肺經。養肝滋腎,潤肺。主治肝腎虧虛,頭暈目眩,目視不清,腰膝酸軟,陽痿遺精,虛勞咳嗽,健忘,目眩,消渴引飲。《本草綱目》中說“久服堅筋骨,輕身不老,耐寒暑。”現代藥理學研究證實,枸杞子可調節機體免疫功能、能有效抑制腫瘤生長和細胞突變、具有延緩衰老、抗脂肪肝、調節血脂和血糖、促進造血功能等方面的作用,并應用于臨床。
[0032]膽星:味苦、微辛,性涼;歸肝、膽、肺經。清火化痰,熄風定驚。主治中風,驚風,癲癇,頭痛,眩暈,喘嗽。《藥品化義》載:“主治一切中風、風癎、驚風、頭風、眩暈,老年神呆,小兒發搐,產后怔忡。”
[0033]排草香:味辛,性溫。化濕避濁,利水消腫。主暑顯吐瀉,水腫,小便不利。《廣西植物名錄》載:“益氣補虛,祛風活血。治虛弱,氣管炎,哮喘,月經不調,感冒咳嗽。”
[0034]水菖蒲:味辛、苦,性溫;歸心、肝、胃經。化痰開竅,除濕健胃,殺蟲止癢。主治痰厥昏迷,中風,癲癇,驚悸健忘,耳鳴耳聾,食積腹痛,痢疾泄瀉,風濕疼痛,濕疹,疥瘡。
[0035]豬腦:味甘,性寒,有毒;歸心、腦、肝、腎經。補益腦髓,疏風,潤澤生肌。主治頭痛,眩暈,失眠,手足皸裂,癰腫,凍瘡。《四川中藥志》載:“補骨髓,益虛勞,治神經衰弱,偏正頭風及老人頭眩。”
[0036]黃精:味甘,性平;歸脾、肺、腎經。補氣養陰,健脾潤肺益腎。主治陰虛勞嗽,肺燥咳嗽,脾虛乏力,食少口干,消渴,腎虧腰膝酸軟,陽痿遺精,耳鳴目暗,須發早白,體虛贏瘦,風癩癬疾。現代醫學研究證實,黃精具有降血壓、降血糖、降血脂、防止動脈粥樣硬化、延緩衰老和抗菌等作用,可用于腎虛、精虧、頭暈、腰膝酸軟、須發早白及消渴等。
[0037]澤瀉:味甘、淡,性寒;入腎、膀胱經。利水滲濕,泄熱通淋。主治小便不利,熱淋澀痛,水腫脹滿,泄瀉,痰飲眩暈,遺精。《本草經疏》載:“病人無濕無飲而陰虛,及腎氣乏絕,陽衰精自流出,腎氣不固精滑,目痛,虛寒作泄等侯,法咸忌之。”
[0038]肉蓯蓉:味甘、酸、咸,性溫;入腎、大腸經。補腎益精,潤燥滑腸。主治男子陽痿,女子不孕,帶下,血崩,腰膝冷痛,血枯便秘。《日華子本草》載:“治男絕陽不興,女絕陰不產,潤五臟,長肌肉,暖腰膝,男子泄精,尿血,遺浙,帶下陰痛。”現代醫學研究證實,肉蓯蓉適宜治療各種老年癡呆及肝腎虧虛偏于陽虛、腰膝酸冷、頭昏耳鳴、腸燥便秘等癥的病人。
[0039]地龍:味咸,性寒。清熱鎮痙,利尿解毒。主治熱病驚狂,小兒驚風,咳喘,頭痛目赤,咽喉腫痛,小便不通,風濕關節疼痛,半身不遂等癥;外用涂丹毒、漆瘡等癥。《本草綱目》載:“地龍稱之為具有通經活絡、活血化瘀、預防治療心腦血管疾病作用。”
[0040]齊墩果:味微苦,性平。潤腸通便,解毒斂瘡。主治腸燥便秘,水火燙傷,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等。
[0041]海茜:味咸,性寒;歸肝、胃、腎經。軟堅散結,清熱化痰,利水。主治瘰疬,癭瘤,咽喉腫痛,咳嗽痰結,小便不利,水腫,瘡癤,心絞痛,缺碘性地方性甲狀腺腫,高血壓病,高血脂。
[0042]人參:味甘、微苦,性平、微溫;歸脾、肺、心經。大補元氣,復脈固脫,補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千金方》載:“肺脾心腎氣虛證。人參可改善短氣喘促,懶言聲微等肺氣虛衰癥狀。治肺氣咳喘、痰多者,常與五味子、蘇子、杏仁等藥同用,如補肺湯。”現代醫學研究證實,人參有良好的抗衰老、抗疲勞功能,能夠提高人體的免疫力、調節神經系統和興奮造血系統功,改善中老年人的微循環。
[0043]本發明與現有技術 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44]本發明中藥制劑所選藥材配伍相宜,符合中藥學和現代醫藥學理論,具有補氣養血、健腦益智之功效,對于阿爾茨海默病引起的健忘、氣血虧虛、記憶減退、倦怠乏力、頭暈心悸以及癡呆等癥狀的改善及治療具有顯著效果,療程短,見效快,安全無毒副作用,可廣泛應用于阿爾茨海默病的臨床治療。
【具體實施方式】
[0045]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闡述。
[0046]實施例1
[0047]本發明中藥制劑有效成分的原料組成及重量為:
[0048]
天麻59g 茯神59g 序菜57g 苘麻57g
枸杞子51g 膽星51g 排草香51g 水菖蒲48g
豬腦48g 黃精46g 澤瀉46g 肉蓯蓉42g
地龍42g 齊墩果38g 海茜33g 人參33g。
[0049]本發明中藥制劑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工藝步驟:
[0050]( I)將天麻去雜質,放入文火燒熱的炒鍋內,炒至表面微黃色,取出晾涼,置于研缽內研末,過200目細粉,備用;
[0051](2)將茯神、苘麻、枸杞子、排草香、水菖蒲、肉蓯蓉和齊墩果洗凈去雜質,放入容器內,加入8倍量的水,提取2~3小時,過濾,取濾液;在剩余的殘渣中再加入6倍量的水,提取I~2小時,過濾,取濾液;合并兩次濾液,濃縮成60°C下相對密度1.10~1.15的稠膏,減壓干燥;
[0052](3)取芹菜去雜質洗凈,絞碎取汁液備用;
[0053](4)取膽星和人參去雜質,微波烘干,置于研缽內研末,過180目細粉,備用;[0054](5)取豬腦和地龍去雜質洗凈,切片,放入容器內加入3倍量的黃酒浸泡2-3小時,取出置鍋內用文火炒至微干,取出,放涼,置于研缽內研末,過180目細粉,備用;
[0055](6)取澤瀉、黃精和海茜去雜質洗凈,晾干,浸入8倍量體積濃度85%乙醇溶液提取三次,每次3小時,濾過,合并濾液,放置過夜,回收乙醇并濃縮至60°C相對密度為
1.12-1.15的濃液備用;
[0056](7)將上述步驟(1) - (6)所制得的細粉、稠膏、汁液和濃液混合,利用現代先進的制藥科技,制成顆粒,即為所述的治療阿爾茨海默病的中藥制劑。
[0057]用法用量:口服,每次0.75g,每日3次,7天為一療程,3到5個療程即可痊愈;病情嚴重者遵醫囑酌增用量。
[0058]實施例2
[0059]本發明中藥制劑有效成分的原料組成及重量為:
[0060]
天麻53g 獲神53g 序菜51g 苘麻51g
枸杞子46g 膽星46g 排草香46g 水菖蒲42g
豬腦42g 黃精41g 澤瀉41g 肉蓯蓉37g
地龍37g 齊墩果33g 海茜29g 人參29g。
[0061]本實施例中藥藥劑制備方法工藝步驟及用法用量與實施例1相同。
[0062]實施例3
[0063]本發明中藥制劑有效成分的原料組成及重量為:[0064]
天麻46g 茯神46g 序菜44g 苘麻44g
枸祀子40g 膽星40g 排草香40g 水菖蒲36g
豬腦36g 黃精35g 澤瀉35g 肉蓯蓉32g
地龍32g 齊墩果28g 海茜25g 人參25g。
[0065]本實施例中藥藥劑制備方法工藝步驟及用法用量與實施例1相同。
[0066]實施例4
[0067]本發明中藥制劑有效成分的原料組成及重量為:
[0068]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阿爾茨海默病的中藥制劑,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中藥制劑有效成分的原料組成及重量份數為: 天麻36-62份茯神36-62份芹菜30-56份苘麻30-56份 枸杞子27-53份膽星27-53份排草香27-53份水菖蒲25-50份 豬腦25-50份黃精23-48份澤瀉23-48份肉蓯蓉20-43份 地龍20-43份齊墩果18-40份海茜15-34份人參15-34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治療阿爾茨海默病的中藥制劑,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中藥制劑有效成分的原料組成及重量份數為: 天麻53份茯神53份芹菜51份苘麻51份 枸杞子46份膽星46份排草香46份水菖蒲42份 豬腦42份黃精41份澤瀉41份肉蓯蓉37份 地龍37份齊墩果33份海茜29份人參29份。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治療阿爾茨海默病的中藥制劑,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中藥制劑有效成分的原料組成及重量份數為: 天麻46份茯神46份芹菜44份苘麻44份 枸杞子40份膽星40份排草香40份水菖蒲36份 豬腦36份黃精35份澤瀉35份肉蓯蓉32份 地龍32份齊墩果28份海茜25份人參25份。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治療阿爾茨海默病的中藥制劑,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中藥制劑有效成分的原料組成及重量份數為: 天麻39份茯神39份芹菜37份苘麻37份 枸杞子33份膽星33份排草香33份水``菖蒲31份 豬腦31份黃精29份澤瀉29份肉蓯蓉26份 地龍26份齊墩果23份海茜20份人參20份。
5.一種如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治療阿爾茨海默病的中藥制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藝步驟: (1)將天麻去雜質,放入文火燒熱的炒鍋內,炒至表面微黃色,取出晾涼,置于研缽內研末,過200目細粉,備用; (2)將茯神、苘麻、枸杞子、排草香、水菖蒲、肉蓯蓉和齊墩果洗凈去雜質,放入容器內,加入8倍量的水,提取2~3小時,過濾,取濾液;在剩余的殘渣中再加入6倍量的水,提取I~2小時,過濾,取濾液;合并兩次濾液,濃縮成60°C下相對密度1.10~1.15的稠膏,減壓干燥; (3)取芹菜去雜質洗凈,絞碎取汁液備用; (4)取膽星和人參去雜質,微波烘干,置于研缽內研末,過180目細粉,備用; (5)取豬腦和地龍去雜質洗凈,切片,放入容器內加入3倍量的黃酒浸泡2-3小時,取出置鍋內用文火炒至微干,取出,放涼,置于研缽內研末,過180目細粉,備用; (6)取澤瀉、黃精和海茜去雜質洗凈,晾干,浸入8倍量體積濃度85%乙醇溶液提取三次,每次3小時,濾過,合并濾液,放涼后回收乙醇并濃縮至60°C環境下相對密度為`1.12-1.15的濃液備用;(7)將上述步驟(1) - (6 )所制得的細粉、稠膏、汁液和濃液混合,利用現代先進的制藥科技,制成顆粒,即為所述的治療阿爾茨海默病的中藥制劑。
【文檔編號】A61K35/56GK103550537SQ201310557584
【公開日】2014年2月5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10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10日
【發明者】孟曉彬, 高瑞麗 申請人:孟曉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