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防足下垂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醫療用具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防足下垂墊。
背景技術:
偏癱是腦卒中致殘的主要表現,大約75%有不同程度的勞動能力喪失,給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的負擔。急性腦卒中偏癱患者早期大多數時間都被迫臥床,早期可出現足內翻或下垂,表現為踝關節和足趾活動受限,足背屈困難。早期正確的臥位能預防和減輕肢體攣縮模式等并發癥的發生,關系到康復的成敗。現在,為減少足下垂后影響患者功能,臨床上通常采用軟枕、防旋鞋或固定托等支具幫助固定患者足部。前者因質軟、彈性大,存在壓迫后變形不容易保持支撐狀態的問題;后二種因質硬、無彈性且透氣性不好,不僅存在穿戴時間長后患者相關部位不透氣造成關節容易紅腫、破潰的問題,而且存在患者不能很好的接受這種治療方式而導致治療效果不好的問題。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 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種防足下垂墊,其能解決現有的防足下垂醫療用具治療效果不佳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防足下垂墊,它包括內層墊芯,內層墊芯內置于外層墊套中。上述結構的一種改進為內層墊芯為硬質墊芯。上述結構的一種改進為內層墊芯為海綿墊芯。上述結構的一種改進為內層墊芯為方形結構。上述結構的一種改進為外層墊套上設有系帶。上述外層墊套側面設有拉鏈。本實用新型取得了以下的技術效果:采用上述結構時,本實用新型能很好的防止患者足部下垂,采用了內層墊芯為硬質墊芯的結構能帶來更好的足部支撐效果;采用了內層墊芯為海綿墊芯的結構能在給足部帶來更好的足部支撐效果的基礎上增加使用者足部的舒適度;采用了內層墊芯為方形的結構,能更好的豎直放立于床面上;采用了外層墊套上設有系帶的結構,能將本實用新型與床尾架綁定,防止其意外移動或滑落而造成患者的不適;外層墊套側面設有拉鏈,能方便外層墊套的清洗和更換。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
圖1所示一種防足下垂墊,它包括內層墊芯,內層墊芯內置于外層墊套中。外層墊芯優選滌棉。上述內層墊芯為硬質墊芯。上述內層墊芯為海綿墊芯。上述內層墊芯為方形結構。上述外層墊套上設有系帶。上述外層墊套側面設有拉鏈。其制作方法如下,將內層墊芯裁剪成大小約73cmX30cmX13cm的長方體,裝入由滌棉等材料制成的外層墊套,在外層墊套外側面縫上一根130cm的長拉鏈。在外層墊套的背部兩端1/3 1/2之間各縫上兩根系帶,長度為If 20 cm。采用上述結構時,先把本實用新型放于床尾,通過系帶2將其固定于床尾架,使二者貼緊而不向前方傾倒;再使患者仰臥,將患者小腿通過墊枕墊起,讓患者兩足跟懸空、兩腳掌貼靠在本足墊上。當患者側臥時,使患者足部旋轉并橫立于本實用新型上,保持足部位置的有效性。`
權利要求1.一種防足下垂墊,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內層墊芯,內層墊芯內置于外層墊套(I)中。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足下垂墊,其特征在于:內層墊芯為硬質墊芯。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足下垂墊,其特征在于:內層墊芯為海綿墊芯。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防足下垂墊,其特征在于:所述內層墊芯為方形結構。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足下垂墊,其特征在于:外層墊套(I)上設有系帶(2)。
6.根據權利要求1或5所述的防足下垂墊,其特征在于:外層墊套(I)側面設有拉鏈( 3)。
專利摘要一種防足下垂墊,它包括內層墊芯,內層墊芯內置于外層墊套中。采用上述結構時,本實用新型能很好的防止患者足部下垂。
文檔編號A61F5/01GK203107347SQ20132010093
公開日2013年8月7日 申請日期2013年3月6日 優先權日2013年3月6日
發明者秦愛玲, 屈紅, 屈莉, 王秀蘭, 王青麗, 王非凡, 樊雪梅, 劉玉珍 申請人:宜昌市第一人民醫院